大巧若拙,彰显教师的别样教学机智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一种情形:课前教师做了大量的预设,加之教师有如抽丝剥茧般的诱导,使得整堂课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留任何蛛丝马迹;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层层剥笋般地学习知识,教学过程顺畅无阻,一气呵成。这样的课表面看来完美无瑕,然而转念一想:这就是我们教师为学生搭建的“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平台吗?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但是,如果课堂上过分地强调教师的导向作用,实则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应只体现在充满智慧的循循善诱上,有时也应该做出“似懂非懂”的模样,故意“装糊涂”来诱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从而把发现问题,发展能力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自己则是“隐身”其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敏感”的教学智慧,更应该具有教学的“钝感”。
  “钝感”不等于迟钝,它其实是一种大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别样机智。“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意为“迟钝的力量”。课堂教学中的“钝感”是指教师依据教学情节,“隐退”教师指导者的角色地位,在与学生探讨时故犯错误,使学生疑窦丛生,主动帮助教师“纠正错误”,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教师的“犯错误”、“不懂”、“糊涂”,真正意图在于本身不做过多的自我表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一、巧用钝感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明代学者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醉心于以自我表露来呈现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的“和盘托出”、“倾囊相授”的做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空间。教师如果能把握住时机,适时导演出这个问题“连老师都不会”的一幕,则学生必然内心波澜涌动,探究兴趣和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为他们的主动参与课堂垫定了积极的情感基础。
  二、巧用钝感教学、有效进行设疑激思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想、独立的活动是问题出现后才开始的。没有诱因,就没有问题的产生和发现。课堂上教师有的放矢地故设错误,可让学生疑由心生,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合作的空间,从而把错误的生成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让错误呈现出异样的美丽。这样的“故弄玄虚”远比教师直截了当地揭示问题的本质效果好。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正如伟大教育家卢梭说过:“你要记住的是,不能你告诉他应当学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愿望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采用以下钝感机智来开展教学。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框架。然后教师故设疑阵,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发现框架的四条边长度没有发生变化时,我故意说道:“既然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与这个长方形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应该是长乘以宽。”接着,让学生计算出它的面积。就在学生将信将疑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剪开,再将所剪出的三角形拼到另一边成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让学生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结果学生中炸开了锅:“为什么计算的结果不一样?”“一个图形的面积怎么可能有两个答案?”学生的质疑情绪高涨,我借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把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时,形状发生了变化,面积也变化了。平行四边形的高才是三角形的宽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教师的钝感,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巧用钝感教学、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却一直束缚着学生的幼小心灵,使得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敢陈述自己的意见。诚然如此,教师如果以“知识的拥有者”的身份自居,课堂上沉浸于过多的自我表露以体现自己的“博学多才”时,你的“知识权威性”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威胁,让学生认为只有教师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多说无益、会闹笑话。这样课堂就丧失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交流时,要富有童真,“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才不会拉开两者之间的距离。教师的钝感教学,无疑为师生的互动交流架起一座友谊之桥。例如,在六年级《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教学时,我让学生分组试验:在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体容器中,看看几次正好装满。
  生1:我们将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中,三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将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中,四次正好装满。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
  师:答案怎么会各不相同呢?老师也来试试吧!奇怪,老师怎么用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难道书上的结论是错误的吗?
  经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故意选用了一些高和底不相等圆柱、圆锥容器。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其他文献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
期刊
高中英语新课标的目的是: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让学生真正融入国际文化之中
期刊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新世纪的人才观在向教育挑战,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应该怎么办?强化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    一、以全面发展,一专多能为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目的、围绕着“升学指挥棒”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
期刊
语文课本的内容充满青春人文气息,有古今中外散文小说的愉悦,有唐诗、宋词和《史记》的无穷魅力。学生对语文课一直有较高的热情,但是当我带他们进入高三开始复习时,面对大量的识记内容和反复的专项练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却消退了,主动性也削弱了,眼里更多的是被动与疲倦。  高三的语文课必须按照《考试说明》进行系统复习,这无法改变。为此,我在授课形式、课堂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希望能以全新而充满活力的方式让
期刊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应怎样转换,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甚至不少教师以为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过多地介入,就有“干预”之嫌,有的学校还明确规定出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剩下的必须全部交给学生。我想,这样的理解和做法未免有些过于机械和绝对。以学生为主
期刊
我们知道,教学要素离不了老师、学生和文本,而教学活动的展开离不开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老师和文本对话、学生和文本对话、老师和学生对话以及学生和学生对话)。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当中,老师最容易做到并且做得最好的是老师和文本对话,最不容易做好或者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如果不注重学生和文本交流这一重要环节,那么,我们的整个教学活动将会受到很大限制。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早已确立,如果哪
期刊
一提到创新教育,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搞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误解,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  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反过来人类又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并改造自然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促进对学生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设身处地的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真正含义。教师必须清楚,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肯定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心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能够增强对
期刊
俗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孩子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不够的。孩子的兴趣与否,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精神。“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兴趣可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实际活动当中,幼儿的直接兴趣和间兴趣是可相互转换的,有时甚至是互为一体的。因此,不管是为发现和满足幼儿的直接兴趣
期刊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定向、驱动和激励的作用。兴趣具有选择性、趋向性的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关系,它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历史思维能力则是人们了解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进程和评价历史个体的一种素养。  从兴趣和思维的定义可以看出:兴趣本身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