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服务,实验教学是物理知识的生活再现。新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每个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与教学目标。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领学生探索、获取知识的主导者。教师要积极研究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参与到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实验教学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施步骤。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代替学生做实验,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合理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合理的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教师要结合物理的学科特点搞好实验教学。没有实验,物理教学就是无本之木,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物理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物理教学忽略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凭教师嘴说,教学效果不好,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要不断交流、沟通,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而不是传授者。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合理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
一、让学生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
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课堂实验。观察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演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学生对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带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集中,目的不明确,主次分不清,常常忽略了本质现象,甚至出现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看热闹式的“观看”。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交代实验仪器,装置特点,实验目的和原理之外,更应向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和方法,应教给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并且对每一项演示实验都应制定相应的观察程序和内容,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水平、经验和操作技能上的缺陷,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变简单的“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做测定小灯炮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实验顺序进行观察,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电路图的特点,并及时提出问题,如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实验中电压表与谁并联?调节滑动变阻器后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当灯炮两端电压恰等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亮度怎么样?如果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它的功率是大是小,灯的亮度相不相同?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才能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这样就会把积极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中,变“看热闹”为“看门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二、让学生动手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不少演示实验,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特别是后面的学生)是很难看得清的,即使看得到,但由于缺少参与意识,往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及创造能力也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培养。
改演示实验为随堂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实验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从而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观察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的全程参与,也增强其主体创造的意识,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难以达到的。例如,在演示光的折射实验时,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的现象,如果把该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那么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将会由“模模糊糊”转变为“真真切切”。因此,对于那些操作简单、耗时少、易成功、观察能见度较差的演示实验而言,很有必要将其改为分组实验,通过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完成探索任务、增强了创造的体验,其效果一定比只看教师的演示要好得多。
三、重视学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物理考试重视对学生实验的考查。命题者在实验题命题时总希望把“做过实验的考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另外课本中的实验学生不亲自做一做,他们也很难达到对实验的真正理解;所以对高中阶段要求的12种基本仪器要求学生会规范操作与读数,对16个学生实验(含5个选考模块实验)要求学生能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只有能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有可能达到《考试大纲》中“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
四、实验后要多归纳、总结
实验的归纳、总结是很重要的。学生进入高中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思维能力更强;例如“利用纸带串联力学实验”,利用纸带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动能定理、测定动摩擦因数、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小车的功率、测电动机的转速等。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可以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利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利用两只电压表测量、利用两只电流表测量等方法。又如“电阻的测量方法”,有伏安法、半偏法、等效法、直接用欧姆表测量法等方法。
五、开展实验评比,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材中关于实验问题的讨论、实验习题很多。教师可提出一些研究的方向,启发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定期收集,认真审阅,对合理性好,可操作性强,实验现象明显,有一定水准的“作品”,教师应提供平台让学生实践,充分展示主体创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其创造欲望得以持久的保持。
总之,教学中要多进行演示实验,开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重视实验操作,注重实验的归纳与总结,就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了实验教学,可以使实验教学富有生命力,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合理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合理的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教师要结合物理的学科特点搞好实验教学。没有实验,物理教学就是无本之木,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物理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物理教学忽略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凭教师嘴说,教学效果不好,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要不断交流、沟通,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而不是传授者。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合理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
一、让学生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
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课堂实验。观察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演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学生对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带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集中,目的不明确,主次分不清,常常忽略了本质现象,甚至出现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看热闹式的“观看”。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交代实验仪器,装置特点,实验目的和原理之外,更应向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和方法,应教给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并且对每一项演示实验都应制定相应的观察程序和内容,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水平、经验和操作技能上的缺陷,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变简单的“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做测定小灯炮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实验顺序进行观察,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电路图的特点,并及时提出问题,如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实验中电压表与谁并联?调节滑动变阻器后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当灯炮两端电压恰等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亮度怎么样?如果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它的功率是大是小,灯的亮度相不相同?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才能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这样就会把积极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中,变“看热闹”为“看门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二、让学生动手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不少演示实验,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特别是后面的学生)是很难看得清的,即使看得到,但由于缺少参与意识,往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及创造能力也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培养。
改演示实验为随堂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实验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从而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观察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的全程参与,也增强其主体创造的意识,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难以达到的。例如,在演示光的折射实验时,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的现象,如果把该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那么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将会由“模模糊糊”转变为“真真切切”。因此,对于那些操作简单、耗时少、易成功、观察能见度较差的演示实验而言,很有必要将其改为分组实验,通过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完成探索任务、增强了创造的体验,其效果一定比只看教师的演示要好得多。
三、重视学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物理考试重视对学生实验的考查。命题者在实验题命题时总希望把“做过实验的考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另外课本中的实验学生不亲自做一做,他们也很难达到对实验的真正理解;所以对高中阶段要求的12种基本仪器要求学生会规范操作与读数,对16个学生实验(含5个选考模块实验)要求学生能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只有能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有可能达到《考试大纲》中“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
四、实验后要多归纳、总结
实验的归纳、总结是很重要的。学生进入高中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思维能力更强;例如“利用纸带串联力学实验”,利用纸带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动能定理、测定动摩擦因数、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小车的功率、测电动机的转速等。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可以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利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利用两只电压表测量、利用两只电流表测量等方法。又如“电阻的测量方法”,有伏安法、半偏法、等效法、直接用欧姆表测量法等方法。
五、开展实验评比,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材中关于实验问题的讨论、实验习题很多。教师可提出一些研究的方向,启发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定期收集,认真审阅,对合理性好,可操作性强,实验现象明显,有一定水准的“作品”,教师应提供平台让学生实践,充分展示主体创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其创造欲望得以持久的保持。
总之,教学中要多进行演示实验,开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重视实验操作,注重实验的归纳与总结,就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了实验教学,可以使实验教学富有生命力,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