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德拉的《无知》是一部很打动人的小说,它体现了一种类似于流浪汉的生存状态:一边无奈生活,一边解释生活。它和《慢》、《身份》一起形成了一个三步曲,主题都是流亡、回归,以及人类如何在回忆中重新找回自我。
作者以一个流亡者的姿势和目光,将“回归”与“无知”的灵魂予以动态提取,让流亡者在“去国”与“还乡”的矛盾中,在“渴望”与“失落”的更替下,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里,在“现实”与“梦境”的隐射下,呈现某种命运的“偶然”与“必然”。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就像空中的浮尘漂浮不定,哪里都不再是家。而一个人被故乡遗弃得越久,召唤他(她)回归的声音便越难抗拒。每个流亡者努力在陌生的世界遗忘曾经,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召唤,如清晨的铜钟声声入耳。这时该在无知中回归?还是在必然中遗忘?正因为“回归”之难以抗拒,才会在矛盾中一次次选择“回归”。而“回归”的结果却是未知的必然的“遗忘”和“被遗忘”。
“遗忘”一词,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彻底的不公平,却又成全了彻底的安慰。比如,故乡把流亡者忘却了,而流亡者却保留着对故乡的思念。这看上去很不公平,但每一个流亡者,若不实践一次回归,也就无法实现对自我内心的彻底安慰。
这便自然而然带出了昆德拉的《无知》中所内蕴的两重哲学思考——“回归中的无知”和“偶然中的必然”。
《无知》是米兰.昆德拉又一次以小说艺术的形式来回答人生两难的尝试,也可以说是他继续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狭义上,他关注的是捷克流亡知识分子的命运。从广义上理解,这也是对所有“心灵流亡”状态者的透视。
这本小说以尤利西斯的故事作引子,以自身的经历为底色,以米拉达的一生为终结,通过寓理融情的手法,描写约瑟夫和伊莱娜两个流亡者响应内心的声音,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后所发生的一切,来阐述“回归”与“无知”的尴尬,“偶然”造就“必然”的过程。小说还通过尤利西斯和伊莱娜、约瑟夫等故事,将“古代的回归”与“当代的回归”,“英雄的回归”与“凡人的回归”并置,适成对照。而二者殊途同归,都不可避免地看到回归之幻灭。
生与死,是人存在的两极。生是未知的,死是必然的。回归是必然的,而回归之路,却是未知的。可为何回归后的“英雄”或“凡人”,都只得承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双重否定,陷入永恒的虚无?因为世人“赞颂珀涅罗珀的痛苦,而不在乎卡吕普索的泪水”。
当彼此越过一切悲欢的绝对,能否找到新的启示?新的征程?是否每个人的天堂真在那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阴影中?记忆、现实与将来显然无法在一块土地上接续,你我都像站在浮冰之上回忆与思考,念头纷沓而来,又纷沓而去,理得清原因结果,却终究无法向自己交待。
伊莱娜和约瑟夫流亡的原因不同,各自生活的轨迹不同,但偶然使他们实现了某刻的相遇。通篇小说都沉浸在他们各自的回忆和回忆所造成的现实尴尬中。通过这一系列对平凡人生和生活常态的诘问与交待,小说讲述了人在记忆、时间、故国面前,在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复杂关系中,有着多么无知和脆弱的一面。
“无知”和“脆弱”,是我们在面对一种因不可知的“偶然”造成无数茫然失措的“必然”时,所不得不选择,不得不往前的困顿软弱状态;是一个人一辈子命中注定的冒险和冒险之后的结局。
从翻开《无知》,我们便面临着一个带有怒气的发问:“你还在这儿干什么?”小说由这个提问开始,将主人公置于“回归”的两难选择中:“归”还是“不归”?
伊莱娜随夫流亡在外20年,在法国有了住房、工作以及一双儿女。她的生活早已不在故乡——然而白天黑夜之间,随着“流亡之魂梦”的闪现,那埋葬已久的“回归”意识却如小兽般时时咬噬着内心。
当初的逃离,使伊莱娜对故土的一切全然陌生。她不知那儿到底怎样了,那儿的一切是否能再度接纳自己,更不知道回归后的自己会怎样?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回归展望的无尽未知中……
石头里并无疼痛,但对石头的恐惧中却有疼痛。在流亡者的世界,回归是一颗不知落向何方的流星。每一次无知中的回归,如昔日重来。但回头看,岁月已然消逝——一切过去之种种,反倒使今天显得格外忧伤。
很多时候,流亡者不是不想回归,或不能回归,而是害怕回归后无尽的失落与遗忘。为了保护那仅存的“自我”,他们再次选择逃离,逃离到另一个貌似“安全”的异国他乡。但异国他乡,不论是金的,还是银的,对于流亡者而言,都不过是一个自我永生囚禁的牢笼。
当渴盼“回归”时,正处流亡中;当流亡结束时,正是回归无知中;当真正回归时,却是再度流亡之开始。那些回归中所梦寐的,所向往的,所希冀的,一旦碰触到现实,便如雨后的彩虹,看似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虚幻不已。
然而,有关故乡的回忆却像一个潜伏的敌人,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给人以猛地一击——让一切变得轻飘飘,毫无意义。从前的一切总会误导我们。而一生的记忆也迟早会如海边的贝壳,全都卷进那无边无际的海里......到时,一生能剩下什么?只剩下生活对彼此的穷追猛击而已。这一残酷,无人可免!
隔着玻璃,一切“回归”显得很近很急迫,而一切“无知”却在隔着玻璃招手。“回归”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玻璃碎了,人也撞得头破血流……“疼痛”让回归的真相显露无疑,“受伤”让回归的失落加倍延长。当野草淹没“回归”的道路,流亡者只能乘着夜色,向着虚无,——独自前进!当“回归”的阳光透过树丛,变得闪烁夺目——流亡者只有远远眯眼遥望着,才不至于眼眩头晕。
若“回归”好似铺着黄金的棺盖,“流亡”便不过是烈焰焚起的涅槃。米兰.昆德拉所考证下“回归”一词的语源和变形,让人不难想到尼采哲学中的“永劫轮回”。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总在一层层的剥离中展示每一种存在的不可能性,以此对人类在想象中肯定之种種予以无情否定。“否定的必然”,“存在的偶然”,是昆德拉所由衷喜爱的。一切“偶然”都将在“无知”中枝蔓展开。刚刚摆脱“必然”和“无知”的沉重,马上“偶然”与“巧合”便从背后悄然袭来,让人真的不堪承受,难以置信!然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不容置疑,不可逃脱!
在流亡中,世界变成‘动荡的黑暗’,《无知》里悲剧情结充满每一页。但阅读昆德拉,还是能体会一种重拾“消失”与“追忆”的美感。要知道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价值被无限放大同时也最为贬值。人变得对人本身都失去了好奇心,当一切失去神秘感,失去魅力,甚至失去禁忌,人所得到的其实只是“无知”与“必然”。
作者以一个流亡者的姿势和目光,将“回归”与“无知”的灵魂予以动态提取,让流亡者在“去国”与“还乡”的矛盾中,在“渴望”与“失落”的更替下,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里,在“现实”与“梦境”的隐射下,呈现某种命运的“偶然”与“必然”。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就像空中的浮尘漂浮不定,哪里都不再是家。而一个人被故乡遗弃得越久,召唤他(她)回归的声音便越难抗拒。每个流亡者努力在陌生的世界遗忘曾经,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召唤,如清晨的铜钟声声入耳。这时该在无知中回归?还是在必然中遗忘?正因为“回归”之难以抗拒,才会在矛盾中一次次选择“回归”。而“回归”的结果却是未知的必然的“遗忘”和“被遗忘”。
“遗忘”一词,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彻底的不公平,却又成全了彻底的安慰。比如,故乡把流亡者忘却了,而流亡者却保留着对故乡的思念。这看上去很不公平,但每一个流亡者,若不实践一次回归,也就无法实现对自我内心的彻底安慰。
这便自然而然带出了昆德拉的《无知》中所内蕴的两重哲学思考——“回归中的无知”和“偶然中的必然”。
《无知》是米兰.昆德拉又一次以小说艺术的形式来回答人生两难的尝试,也可以说是他继续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狭义上,他关注的是捷克流亡知识分子的命运。从广义上理解,这也是对所有“心灵流亡”状态者的透视。
这本小说以尤利西斯的故事作引子,以自身的经历为底色,以米拉达的一生为终结,通过寓理融情的手法,描写约瑟夫和伊莱娜两个流亡者响应内心的声音,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后所发生的一切,来阐述“回归”与“无知”的尴尬,“偶然”造就“必然”的过程。小说还通过尤利西斯和伊莱娜、约瑟夫等故事,将“古代的回归”与“当代的回归”,“英雄的回归”与“凡人的回归”并置,适成对照。而二者殊途同归,都不可避免地看到回归之幻灭。
生与死,是人存在的两极。生是未知的,死是必然的。回归是必然的,而回归之路,却是未知的。可为何回归后的“英雄”或“凡人”,都只得承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双重否定,陷入永恒的虚无?因为世人“赞颂珀涅罗珀的痛苦,而不在乎卡吕普索的泪水”。
当彼此越过一切悲欢的绝对,能否找到新的启示?新的征程?是否每个人的天堂真在那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阴影中?记忆、现实与将来显然无法在一块土地上接续,你我都像站在浮冰之上回忆与思考,念头纷沓而来,又纷沓而去,理得清原因结果,却终究无法向自己交待。
伊莱娜和约瑟夫流亡的原因不同,各自生活的轨迹不同,但偶然使他们实现了某刻的相遇。通篇小说都沉浸在他们各自的回忆和回忆所造成的现实尴尬中。通过这一系列对平凡人生和生活常态的诘问与交待,小说讲述了人在记忆、时间、故国面前,在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复杂关系中,有着多么无知和脆弱的一面。
“无知”和“脆弱”,是我们在面对一种因不可知的“偶然”造成无数茫然失措的“必然”时,所不得不选择,不得不往前的困顿软弱状态;是一个人一辈子命中注定的冒险和冒险之后的结局。
从翻开《无知》,我们便面临着一个带有怒气的发问:“你还在这儿干什么?”小说由这个提问开始,将主人公置于“回归”的两难选择中:“归”还是“不归”?
伊莱娜随夫流亡在外20年,在法国有了住房、工作以及一双儿女。她的生活早已不在故乡——然而白天黑夜之间,随着“流亡之魂梦”的闪现,那埋葬已久的“回归”意识却如小兽般时时咬噬着内心。
当初的逃离,使伊莱娜对故土的一切全然陌生。她不知那儿到底怎样了,那儿的一切是否能再度接纳自己,更不知道回归后的自己会怎样?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回归展望的无尽未知中……
石头里并无疼痛,但对石头的恐惧中却有疼痛。在流亡者的世界,回归是一颗不知落向何方的流星。每一次无知中的回归,如昔日重来。但回头看,岁月已然消逝——一切过去之种种,反倒使今天显得格外忧伤。
很多时候,流亡者不是不想回归,或不能回归,而是害怕回归后无尽的失落与遗忘。为了保护那仅存的“自我”,他们再次选择逃离,逃离到另一个貌似“安全”的异国他乡。但异国他乡,不论是金的,还是银的,对于流亡者而言,都不过是一个自我永生囚禁的牢笼。
当渴盼“回归”时,正处流亡中;当流亡结束时,正是回归无知中;当真正回归时,却是再度流亡之开始。那些回归中所梦寐的,所向往的,所希冀的,一旦碰触到现实,便如雨后的彩虹,看似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虚幻不已。
然而,有关故乡的回忆却像一个潜伏的敌人,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给人以猛地一击——让一切变得轻飘飘,毫无意义。从前的一切总会误导我们。而一生的记忆也迟早会如海边的贝壳,全都卷进那无边无际的海里......到时,一生能剩下什么?只剩下生活对彼此的穷追猛击而已。这一残酷,无人可免!
隔着玻璃,一切“回归”显得很近很急迫,而一切“无知”却在隔着玻璃招手。“回归”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玻璃碎了,人也撞得头破血流……“疼痛”让回归的真相显露无疑,“受伤”让回归的失落加倍延长。当野草淹没“回归”的道路,流亡者只能乘着夜色,向着虚无,——独自前进!当“回归”的阳光透过树丛,变得闪烁夺目——流亡者只有远远眯眼遥望着,才不至于眼眩头晕。
若“回归”好似铺着黄金的棺盖,“流亡”便不过是烈焰焚起的涅槃。米兰.昆德拉所考证下“回归”一词的语源和变形,让人不难想到尼采哲学中的“永劫轮回”。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总在一层层的剥离中展示每一种存在的不可能性,以此对人类在想象中肯定之种種予以无情否定。“否定的必然”,“存在的偶然”,是昆德拉所由衷喜爱的。一切“偶然”都将在“无知”中枝蔓展开。刚刚摆脱“必然”和“无知”的沉重,马上“偶然”与“巧合”便从背后悄然袭来,让人真的不堪承受,难以置信!然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不容置疑,不可逃脱!
在流亡中,世界变成‘动荡的黑暗’,《无知》里悲剧情结充满每一页。但阅读昆德拉,还是能体会一种重拾“消失”与“追忆”的美感。要知道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价值被无限放大同时也最为贬值。人变得对人本身都失去了好奇心,当一切失去神秘感,失去魅力,甚至失去禁忌,人所得到的其实只是“无知”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