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施加的外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建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初中生作为中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对象,他们正处在人生学习征途的关键路口。因为年纪小,贪玩,"成就动机"尚不可持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冷热、焦虑等情态,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适时地不断地给予激励,使他们出色地迈好中学语文学习的每一步。如何充分发挥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效应呢?本文拟从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目标激励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如同飞机上的操纵杆,航船上的方向盘,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作用。学生只有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做出不懈的努力。而初中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又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激励。
诚然,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就越能发挥他的潜能,登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但是若一味地提出擂台式的目标,学生无法尝到成功的甜头,只能是渐渐地失去信心,败下阵来。因此,我们运用激励原理为学生确立目标时,使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目标过高过低的负效应,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二、动机激励
动机有别于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结果,动机则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观原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与学生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起动器",而"起动器"的开启有多种途径。
笔者以为,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方可打开动机激励之门。教学实践中,无数成败的事实启示我们:若教师能多一点"民主"之心,少一点"民王"之气,和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一起解决问题,则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要重视反馈作用,才能探准动机激励之道。反馈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往往产生正效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反馈的正效应,不断地为学生已涌起的动机浪涛推波助澜;同时也要注重排除反馈所引起的负效应,力求把这些不利因素杜绝于萌芽阶段。可见,"反馈"是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对学生施以动机激励的信息源、主渠道,舍此,教师的激励便只能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三、需要激励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则是一切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引发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源泉。语文教学中的需要激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是需要激励的关键。自尊是学生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等方面的愿望的心理体验。一个学生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也就丧失了自信力这个成功的第一要素,其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空话一句,更不用说有什么成就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千个儿童中,弱智者和智力超常者仅占千分之几,差异并不很大,别的同学能达到的,几乎大家都能达到。部分同学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特点所需要的学习帮助和学习时间。事实正是如此,我曾接到一个差班,该班初一时的语文教师年老多病,无法正常教学,作为该班第四任语文教师的我,从激励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着手,主动地关心差生,不时地对他们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在全体同学面前重新树立他们的形象,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同学们对自己的期待。在他们再次失利的时候,告诉他们"耕耘多,收获少"的现象亦经常出现的道理,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科学的道理,激情的话语,不断的赞赏,真诚的相帮,填平了他们心中的缺欠,点燃了他们的希望之火,激起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这时候,我因势利导,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语文与生活》、《学习语文的苦与乐》等作文练习,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又处处可以学到语文,而要享受学习语文的快慰,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等道理,进而树立起为了更好地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排除一切困难学好语文的决心。经过两年的努力,该班中考语文成绩名列全校之首,高出校平均分10多分。不断地给学生以语文需要的激励,使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长跑健儿跑过几千米的跑道,登山英雄昂首挺立于数千米的峰巅,或打破纪录,或夺得冠军,这是他们长期汗水的结晶,也离不开师友们一声声热烈的喝采助兴。语文学习之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是一座没有顶点的峰峦,艰辛地跋涉于其上的莘莘学子,企盼着师友们的激发鼓励。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让我们把一根根激励的"柴火"不失时机地投掷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火盆中,使之燃成熊熊大火。
初中生作为中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对象,他们正处在人生学习征途的关键路口。因为年纪小,贪玩,"成就动机"尚不可持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冷热、焦虑等情态,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适时地不断地给予激励,使他们出色地迈好中学语文学习的每一步。如何充分发挥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效应呢?本文拟从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目标激励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如同飞机上的操纵杆,航船上的方向盘,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作用。学生只有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做出不懈的努力。而初中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又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激励。
诚然,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就越能发挥他的潜能,登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但是若一味地提出擂台式的目标,学生无法尝到成功的甜头,只能是渐渐地失去信心,败下阵来。因此,我们运用激励原理为学生确立目标时,使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目标过高过低的负效应,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二、动机激励
动机有别于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结果,动机则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观原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与学生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起动器",而"起动器"的开启有多种途径。
笔者以为,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方可打开动机激励之门。教学实践中,无数成败的事实启示我们:若教师能多一点"民主"之心,少一点"民王"之气,和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一起解决问题,则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要重视反馈作用,才能探准动机激励之道。反馈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往往产生正效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反馈的正效应,不断地为学生已涌起的动机浪涛推波助澜;同时也要注重排除反馈所引起的负效应,力求把这些不利因素杜绝于萌芽阶段。可见,"反馈"是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对学生施以动机激励的信息源、主渠道,舍此,教师的激励便只能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三、需要激励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则是一切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引发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源泉。语文教学中的需要激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是需要激励的关键。自尊是学生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等方面的愿望的心理体验。一个学生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也就丧失了自信力这个成功的第一要素,其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空话一句,更不用说有什么成就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千个儿童中,弱智者和智力超常者仅占千分之几,差异并不很大,别的同学能达到的,几乎大家都能达到。部分同学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特点所需要的学习帮助和学习时间。事实正是如此,我曾接到一个差班,该班初一时的语文教师年老多病,无法正常教学,作为该班第四任语文教师的我,从激励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着手,主动地关心差生,不时地对他们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在全体同学面前重新树立他们的形象,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同学们对自己的期待。在他们再次失利的时候,告诉他们"耕耘多,收获少"的现象亦经常出现的道理,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科学的道理,激情的话语,不断的赞赏,真诚的相帮,填平了他们心中的缺欠,点燃了他们的希望之火,激起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这时候,我因势利导,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语文与生活》、《学习语文的苦与乐》等作文练习,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又处处可以学到语文,而要享受学习语文的快慰,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等道理,进而树立起为了更好地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排除一切困难学好语文的决心。经过两年的努力,该班中考语文成绩名列全校之首,高出校平均分10多分。不断地给学生以语文需要的激励,使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长跑健儿跑过几千米的跑道,登山英雄昂首挺立于数千米的峰巅,或打破纪录,或夺得冠军,这是他们长期汗水的结晶,也离不开师友们一声声热烈的喝采助兴。语文学习之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是一座没有顶点的峰峦,艰辛地跋涉于其上的莘莘学子,企盼着师友们的激发鼓励。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让我们把一根根激励的"柴火"不失时机地投掷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火盆中,使之燃成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