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你盼不到,却像一轮明月永远照在你的窗前。有座山,你搬不走,却藏在你的心底,陪你远行游人间。石山下,未见山。
我爱你,未见你。
那天晚上,月色通明。整个村庄已经睡去,安静得像一座山。
子君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我乘坐火车从布鲁塞尔到阿姆斯特丹,沿途经过几百个小镇,飞过几千里土地,遇到几千万个人,我开始怀疑,我们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会不会已经错过了?
站在村口夜色里的我,竟有感同身受的情境。此刻多想有个你,和我一起在无人的村口对酒当歌,热烈拥抱。那时的我,竟闪过这样的念头。
有时候,我的那些默默的怀想,只有天上的月亮知道。因为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我走到长长的巷子里,停下脚步望着它。它说,你是来自600年前刘府里的公子。我说,是的。它说,你一定希望有个人陪你共度美妙的夜。我说,是的。
600年前的刘公子不曾料到这个村庄里所发生的一切。比如,有个中年大叔摸黑来到村口,只为找回一根对现代人特别重要的手机电源线。
我把手机电源线忘在了村口的车上,这完全是个意外。我要推开几道吱吱呀呀的老木门,穿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去到几百米外的村头停车场。这样的事想起来有些刺激。我不是胆小的人,但又觉得一个人在微凉的夜色中,穿梭于一个不太熟悉的村庄,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很多时候,当意外来访时,不妨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体验,这就是人生阅历的积累,是造化,也是缘分。就像我第一眼见到如此精致的村庄时,内心升起一阵喜悦,早前听说过再多的传闻,不如实实在在地亲眼目睹,这份意外的惊喜让我瞬间对眼前的村庄想入非非。
似曾相识,未曾相逢。林夕有一首歌叫《富士山下》,他说“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眼前的这座村庄前方就有一座山,叫做“石山”,我搬不走它,所以我来了。
600年前,在这片荒烟蔓草的土地上,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在某一天举家搬迁至此,从此这边土地上多了这个村庄。600年后的今天,我像刘府里的公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我住在“光前”,两个小同事住的是“斗院”。这是村里一所乡居酒店的客房名称。如此中国风的名字,与周遭的庭院很配。我希望下次来访,我们身穿长衫,轻叩柴门。
这所乡居酒店改造于几栋村民老屋,去到我的客房需要穿过庭院深深的小道,推开几道叽叽呀呀的带门闩的老木门。当我举着长长的铜片钥匙,面对这把旧时的三簧锁时,一阵恍惚,很有本公子回府的感觉。
老实说,作为“大城市来的人”,在村庄里入住这样的酒店,会有来之不易的清净感。而酒店里到处弥漫着的“中国元素”,
又会让人自然而然地平和起来。事实上,“中国元素”的魅力就在于让亲历者在所在的环境中表现出雅致的仪式感。
我的雅致仪式感就是想入非非地成为600年前的刘氏公子,和你畅叙600年前的往事,对酒当歌,热烈拥抱。
夜是一场温柔的乡,心是一座未见的山。这家著名的乡居酒店叫做“未见山”。
我正在享受这份惬意的清净,可又不得不起身去到村口拿我的电源线。我怀着体验生活的心境,轻轻地拉开门闩,轻轻地关好院门,生怕打破周围的寂静。然而,叽叽呀呀的老木门在夜色里传出的声响显得格外明朗,就像黑夜里突然点亮了一团火,全世界都扭过身来看着我。这让我对古人又平添了敬畏之心。这叽叽呀呀的开门与关门,是岁月落在户枢上的回响,也昭示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人在做,天在看”,都应该光明磊落。
乡村里的人朴实、敦厚,除了与祖辈留下的家训传统有关外,那叽叽呀呀的户枢声是乡村特有的豁达,是无行监督的自然之声。
村子里一片寂静,我的脚步惊动了农家院子里的狗,这种非自然的声响惹得它象征性地“汪”了几声。这倒是让我稍许不安的神经松弛了下来。想必,夜色村庄里的几声狗叫,也是久违的“乡音”。
我是600年前刘府里的公子,对这座村庄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村里大多数村民是我们刘氏的后裔,那座刘氏祠堂记载着我们家族生生息息的传奇故事。我未曾料到的是,曾经的古老乡村,竟然融入了当今众多时尚文艺的元素。一波波来自各地的潮人把这个村子折腾得像模像样。
我不知道你的样子,也不知道你从何处而来——
“橡果子”是一个用准公益的方式,让村里的孩子,免费接受绘画、英语、故事等体验式教育的组织。他们要将宫崎骏《龙猫》里的场景复原在村子里。
“半里染坊”是喜乐和霹雳的手作工作室,喜乐主攻布艺手工,霹雳则擅长写画。
“有间堂客栈”的主人是一名地质勘探领域的专家。他在这里改造了一家颇有特色的集装箱酒店。Martijn是“TAFH建筑师工作室”的主人,他是一位来自荷兰的建筑设计师。
一群热爱景观营造的人,一个笃信“未来最好的生活在乡村”的园林景观团队,在这里开辟了“绿舞野草实验室”。
一批痴迷“玩空间”的年轻设计师,爱上了村里这些旧房子,也找到了最大的想象力发挥空间——“格致乡土空间事务所”。
两位名字里带“云”的姑娘,开出这间“云朵市集”,希望将乡村里健康、绿色的好东西分享出去。
高大师是中国国内最早一批发起“私人精酿啤酒”的资深酿造师,他在村里租了一处民宅,开了他的第一个“高大师乡村啤酒吧”。
自由撰稿人李婧把自己的“百承工作室”设在了村里,同时也将这里变成了“百城写作”的根据地。
史春光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国际室内设计管理硕士、中国交换空间饰设计总监。村里一处无人居住的老屋,成了老史“空间设计工作室”的选址。
600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变得很繁华,人们四处奔波,擦肩而过,来不及晴耕雨读,夜坐听风。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时常是一场奢望。
诸如,结束了各种工作和应酬,你把车停在小区的车位上时,你会在车里坐上一会儿才回家。这是你最惬意的空间。
诸如,你时常感觉困顿,拥挤的地铁里,公司的办公桌前,会议进行中,你都有随时倒地就睡的“危险”,然而,当你靠在了自己的枕头前,却舍不得马上睡去。这是你最自在的时光。
世界再大,你却时常感到无处藏身。日子再长,也容不下属于自己的一刻光阴。这操蛋生活里值得奢望的,莫过于还自己一份真正的清净。
村庄的前面是一座我搬不走的石山。这座村庄的名字叫“石山下”,源于600年前的一次迁徙。如今,我“迁徙”而来,遇见了美味可口的美食,遇见了色彩斑斓的野花杂草。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我在村口取回电源线,并不想迅速回到温暖的酒店,我贪婪起这份月色笼罩的寂静寒夜。我不知道你的样子,也不知道你从何处而来。我们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我不想错过。
有些人,你盼不到,却像一轮明月永远照在你的窗前。有座山,你搬不走,却藏在你的心底,陪你远行游人间。石山下,未见山。
我爱你,未见你。
我爱你,未见你。
那天晚上,月色通明。整个村庄已经睡去,安静得像一座山。
子君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我乘坐火车从布鲁塞尔到阿姆斯特丹,沿途经过几百个小镇,飞过几千里土地,遇到几千万个人,我开始怀疑,我们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会不会已经错过了?
站在村口夜色里的我,竟有感同身受的情境。此刻多想有个你,和我一起在无人的村口对酒当歌,热烈拥抱。那时的我,竟闪过这样的念头。
有时候,我的那些默默的怀想,只有天上的月亮知道。因为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我走到长长的巷子里,停下脚步望着它。它说,你是来自600年前刘府里的公子。我说,是的。它说,你一定希望有个人陪你共度美妙的夜。我说,是的。
600年前的刘公子不曾料到这个村庄里所发生的一切。比如,有个中年大叔摸黑来到村口,只为找回一根对现代人特别重要的手机电源线。
我把手机电源线忘在了村口的车上,这完全是个意外。我要推开几道吱吱呀呀的老木门,穿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去到几百米外的村头停车场。这样的事想起来有些刺激。我不是胆小的人,但又觉得一个人在微凉的夜色中,穿梭于一个不太熟悉的村庄,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很多时候,当意外来访时,不妨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体验,这就是人生阅历的积累,是造化,也是缘分。就像我第一眼见到如此精致的村庄时,内心升起一阵喜悦,早前听说过再多的传闻,不如实实在在地亲眼目睹,这份意外的惊喜让我瞬间对眼前的村庄想入非非。
似曾相识,未曾相逢。林夕有一首歌叫《富士山下》,他说“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眼前的这座村庄前方就有一座山,叫做“石山”,我搬不走它,所以我来了。
600年前,在这片荒烟蔓草的土地上,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在某一天举家搬迁至此,从此这边土地上多了这个村庄。600年后的今天,我像刘府里的公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我住在“光前”,两个小同事住的是“斗院”。这是村里一所乡居酒店的客房名称。如此中国风的名字,与周遭的庭院很配。我希望下次来访,我们身穿长衫,轻叩柴门。
这所乡居酒店改造于几栋村民老屋,去到我的客房需要穿过庭院深深的小道,推开几道叽叽呀呀的带门闩的老木门。当我举着长长的铜片钥匙,面对这把旧时的三簧锁时,一阵恍惚,很有本公子回府的感觉。
老实说,作为“大城市来的人”,在村庄里入住这样的酒店,会有来之不易的清净感。而酒店里到处弥漫着的“中国元素”,
又会让人自然而然地平和起来。事实上,“中国元素”的魅力就在于让亲历者在所在的环境中表现出雅致的仪式感。
我的雅致仪式感就是想入非非地成为600年前的刘氏公子,和你畅叙600年前的往事,对酒当歌,热烈拥抱。
夜是一场温柔的乡,心是一座未见的山。这家著名的乡居酒店叫做“未见山”。
我正在享受这份惬意的清净,可又不得不起身去到村口拿我的电源线。我怀着体验生活的心境,轻轻地拉开门闩,轻轻地关好院门,生怕打破周围的寂静。然而,叽叽呀呀的老木门在夜色里传出的声响显得格外明朗,就像黑夜里突然点亮了一团火,全世界都扭过身来看着我。这让我对古人又平添了敬畏之心。这叽叽呀呀的开门与关门,是岁月落在户枢上的回响,也昭示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人在做,天在看”,都应该光明磊落。
乡村里的人朴实、敦厚,除了与祖辈留下的家训传统有关外,那叽叽呀呀的户枢声是乡村特有的豁达,是无行监督的自然之声。
村子里一片寂静,我的脚步惊动了农家院子里的狗,这种非自然的声响惹得它象征性地“汪”了几声。这倒是让我稍许不安的神经松弛了下来。想必,夜色村庄里的几声狗叫,也是久违的“乡音”。
我是600年前刘府里的公子,对这座村庄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村里大多数村民是我们刘氏的后裔,那座刘氏祠堂记载着我们家族生生息息的传奇故事。我未曾料到的是,曾经的古老乡村,竟然融入了当今众多时尚文艺的元素。一波波来自各地的潮人把这个村子折腾得像模像样。
我不知道你的样子,也不知道你从何处而来——
“橡果子”是一个用准公益的方式,让村里的孩子,免费接受绘画、英语、故事等体验式教育的组织。他们要将宫崎骏《龙猫》里的场景复原在村子里。
“半里染坊”是喜乐和霹雳的手作工作室,喜乐主攻布艺手工,霹雳则擅长写画。
“有间堂客栈”的主人是一名地质勘探领域的专家。他在这里改造了一家颇有特色的集装箱酒店。Martijn是“TAFH建筑师工作室”的主人,他是一位来自荷兰的建筑设计师。
一群热爱景观营造的人,一个笃信“未来最好的生活在乡村”的园林景观团队,在这里开辟了“绿舞野草实验室”。
一批痴迷“玩空间”的年轻设计师,爱上了村里这些旧房子,也找到了最大的想象力发挥空间——“格致乡土空间事务所”。
两位名字里带“云”的姑娘,开出这间“云朵市集”,希望将乡村里健康、绿色的好东西分享出去。
高大师是中国国内最早一批发起“私人精酿啤酒”的资深酿造师,他在村里租了一处民宅,开了他的第一个“高大师乡村啤酒吧”。
自由撰稿人李婧把自己的“百承工作室”设在了村里,同时也将这里变成了“百城写作”的根据地。
史春光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国际室内设计管理硕士、中国交换空间饰设计总监。村里一处无人居住的老屋,成了老史“空间设计工作室”的选址。
600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变得很繁华,人们四处奔波,擦肩而过,来不及晴耕雨读,夜坐听风。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时常是一场奢望。
诸如,结束了各种工作和应酬,你把车停在小区的车位上时,你会在车里坐上一会儿才回家。这是你最惬意的空间。
诸如,你时常感觉困顿,拥挤的地铁里,公司的办公桌前,会议进行中,你都有随时倒地就睡的“危险”,然而,当你靠在了自己的枕头前,却舍不得马上睡去。这是你最自在的时光。
世界再大,你却时常感到无处藏身。日子再长,也容不下属于自己的一刻光阴。这操蛋生活里值得奢望的,莫过于还自己一份真正的清净。
村庄的前面是一座我搬不走的石山。这座村庄的名字叫“石山下”,源于600年前的一次迁徙。如今,我“迁徙”而来,遇见了美味可口的美食,遇见了色彩斑斓的野花杂草。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我在村口取回电源线,并不想迅速回到温暖的酒店,我贪婪起这份月色笼罩的寂静寒夜。我不知道你的样子,也不知道你从何处而来。我们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我不想错过。
有些人,你盼不到,却像一轮明月永远照在你的窗前。有座山,你搬不走,却藏在你的心底,陪你远行游人间。石山下,未见山。
我爱你,未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