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教师阅读期待阅读教学作用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下,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学生的阅读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期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我在教学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接收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读者从接收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被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而是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将其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1.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就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就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我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学生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
  2.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向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进而会自觉地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抒发,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儿童的情感会更加明确。教师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时,他们对贝多芬就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其他文献
诗词曲赋,多有留白之处.留白的解释,不在于鞭辟人里,而是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按照他们的理解习惯唤醒情感声音,填补诗歌文本的意义.诗歌文本作为一种客观的符号存在,本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德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学校美育,除了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外,还应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是客观存
摘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职生中,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语文是人文学科,在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要善于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情境之中,要积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关键词: 感恩教育语文教学心存感激    “感恩”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传统美德。然而当代中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阅读能使人获得古今中外涉及各门学科、各种领域的知识、信息,开拓视野;阅读能启迪人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阅读能提高人的写作、会话能力,开发智力。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对人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朗读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语文
为了了解各级党组织对党校学员毕业后的使用情况;调查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对当前四化建设和改革形势的适应状况;从中总结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党校正规
摘要: 中职语文对于中职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随着中职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之一的语文课,必须以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为提高学生的现代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职语文综合能力培养    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曾经提出了明确的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开始形成的观点是:一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二是有效教学必须合乎教学规律;三是有效教学要能满足特定的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四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对它的再界定,即: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
该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了从脾虚瘀毒论治中晚期肝癌的理论基础、临床配伍应用及作用机制.理论部分通过总结分析古代文献,结合现代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而目前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摘抄”本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一提到摘抄,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痛,认为既浪费时间又起不到什么作用。有的同学即使进行摘抄了,也只是把摘抄当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才去摘抄,根本不会主动摘抄,更谈不上理解、揣摩、仿效、运用了。这样就导致摘抄不但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无谓地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摘抄,让摘抄真正收到实效呢?根据平常积累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