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娲神话看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教育的特点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神话作为人类文明的符号,承载着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反映了原始人群历史意识的萌发,同时为原始的历史教育提供了珍贵的素材。以女娲神话为例,可以管窥原始历史教育的以下特点:以“抟土造人”施教体现了原始历史教育的自然性;以“炼石补天”施教体现了原始历史教育的原创性;以“创婚嫁、制笙簧”施教体现了原始历史教育的纯粹性。女娲神话作为原始历史教育的素材之一,体现出原始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同时也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为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为口述史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为历史教学与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神话;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教育;女娲
  一、女娲神话的历史记载
  关于“神话”的定义,中西方学术界说法不一,但对神话可折射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态的说法持相同态度。神话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性,折射着其特有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类型和数量蔚为可观,在文献古籍中随处可见,关于女娲的传说主要集中于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开创婚姻、发明乐器等,主要有以下历史记载:
  《世本》載:“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这部书距今约有四千五百多年,记载比较准确,可信度较强,它肯定了华胥是伏羲女娲的长辈,而伏羲和女娲则是兄妹关系。《山海经》中提及“女娲之肠”,但没有记载女娲的行迹,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女娲之肠。据袁珂先生《神异篇》中记:“女娲补好天地,为人类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终于也休息了下来。这休息,我们叫它做‘死’,但女娲的死却不是灭亡,而是也像盘古一样,转化做宇宙间别的事物。在大荒的西方,有一处原野,叫做‘栗广之野’,那里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之肠,横断了道路,一字儿并排站着,做守卫原野的工作—他们就是女娲的一条肠子变成的。她的一条肠子还能生出十个神人,我们就可以想象她的全身可能生化多少令人惊奇的东西了。”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荡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墨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古代人把女娲喻为化育万物的女神,传说她先是用黄土创造人类,后因穹顶坍塌,女娲又炼五彩石以补苍天,守护生灵。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古籍文献中对女娲的记载集中于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等伟大功绩上,这些传说不仅有原始生产状态的缩影,并夹带着懵懂的原始历史意识,即原始人类通过口述经典神话传授于后人,以表达对先祖的缅怀继承及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二、从女娲神话看中国原始历史教育的特点
  根据科学的估计,人类在地球上存在有一百万年左右,而我们经常说的原始时期,或称为前阶级社会时期,当时人类绝大部分是处在或多或少的落后状态里,还没有独立地达到文明与阶级制度的阶段。女娲神话作为中国创世神话之一,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设婚嫁和发明笙簧等系列神话,以原始人类与大自然的矛盾为主要线索,表达出创世的艰辛、生存的不易和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人类从崇拜自然、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的发展进程,也反映了人类从蒙昧无知到逐渐开化的成长历程,原始人类开始萌发历史意识,较早的历史教育采用口头相传的方式,以原始神话为教育素材,传授生存经验和历史知识,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原始历史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下面主要从女娲系列神话管窥原始历史教育的特点。
  (一)以“女娲抟土造人”施教体现了原始历史教育的自然性。在女娲神话中,抟土造人是流行较广且带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原始先民通过老一辈人的口头相传,传承人类创世的神话故事。据说在盘古一斧头开天辟地后,有了动物植物却没有人类,女娲认为世间缺少生机,于是便抓起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在水中的形貌,用泥捏成一个个小人,最后对他们吹一口仙气,那些泥人便有了生命,并且一张口就喊“妈妈”,女娲给心爱的孩子取名叫“人”,后来她疲惫不堪,嫌手捏速度太慢,便拿起枯藤蘸着黄土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便有了无数个生命出现。从记载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类通过这则神话,想传达“女娲是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的历史信息,而这其中又包含有浓厚的自然状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女神”似有图腾和原始信仰的意味,同时也传达出母爱至上的光芒。文献中的女娲是人首蛇身模样,“龙为蛇象,蛇乃龙之原生”、“蛇是龙重要的集合对象”,许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图腾“龙”是原始“蛇”图腾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女娲的形象似有最原始的图腾的意味。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身边发生的超自然的现象充满敬畏,如风雨雷电、日月运行等,得不到解释便惊奇,于是把它们看做神,他们不仅把太阳、月亮、山川河流当做神,还把一些动物植物当做神来崇拜,即万物有灵论。而“女神”正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再者,强调用“黄土”造人,暗示了女娲族生长在沿河流域,并反映了以土地为生的农耕文明的生存状态,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接触的范围限于土地,潜意识中对“黄土”有较深的感情因素,形成人类敬天敬地的原始信仰,也正是这种对造物主的敬仰和崇拜使得这些神话辈辈相传。原始历史教育是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既含有赞美母爱的自然情感,又有母系氏族的自然生产状态,还有对天地神灵的自然崇拜,反映出原始历史教育具有浓厚的自然性。
  (二)以“女娲炼石补天”施教体现了原始历史教育的原创性。《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荡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墨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这篇主要记载了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这是继“抟土造人”之后的另一个创举,传说中融入了原始社会人们日常的生活原型,使原始历史教育体现出原创性和全民性。   “炼石”表明人类已经开始使用火,“五色石”意味着人类已经可以制作陶器,“斩鳖足”、“杀黑龙”可以理解为人类开始捕杀动物,开始熟食,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这些历史元素都是源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是用最原始的素材,以当时最常接触的实物为原型,对下一代进行历史教育,体现出历史教育的原生态和普遍性。
  “补天”,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补屋”。“天”是可大可小的空间,可以是大的洞、壶、葫芦等具象,宗白华等认为,“天”的含义与屋宇存在深厚的联系,如“坐井观天”、“别有洞天”的典故,远古“天地为庐”和“盖天说”,道教的“天人合一”院落的“天井”等,都烙有这类思维的印记,因此“补天”可理解为“补屋”,反映当时女娲氏族生活在湿地环境,面临着洪水猛兽等生存的威胁,也伴有流离失所、饥饿难耐和疫病的威胁;另外也有观点认为,女娲补天是补原始先民居住的岩石洞顶,炼石也可能是烧制石灰石,既可防渗堵漏又可消毒防潮,所以“炼石补天”也算是古人自救的一种手段,是对下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具有全民教育意义。
  (三)以“创婚嫁、制笙簧”施教体现了原始历史教育的纯粹性。神话里女娲不仅是造人的女神,还是最早的婚姻之神,后世把女娲供奉为高媒,也就是神媒的意思。据说女娲抟土造人之后,并给人类难逃生老病死、寿命有限的生命,创造了不断更新、繁衍后代的机制—“男女婚配”,使人类能够世世代代生气勃勃地耕耘歌唱,代代绵延不断。最古的时候,人类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性交,没有任何家族,在这里只有母权能够起某种作用,之后婚姻制度不断发展,由群团杂婚逐渐向同辈分之间结合的婚姻关系转变,由原始群婚向班辈婚、等级婚发展,逐渐发展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
  《世本》云:“女娲制笙簧”。笙簧是乐器的一种,关于来历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说笙簧为乐器,女娲氏是乐器的发明者,其二是说笙簧象征男女性器官,与人类婚姻生殖有关,意味着女娲为造人之神,可以使子孙绵延不断,是送子之神,是香火延续的佑护神。
  人们在婚姻和乐器上的美好希冀,影射了原始先民通過耳熟能详的神话开展历史教育的情形,这些对象多是与当时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或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这正反映了原始社会历史教育的单纯性和纯粹性,而原始人类心底深处最单纯的希冀与感恩,皆是原始先民精神意志的体现。
  三、结语
  女娲神话作为中国传统的创世神话,为原始历史教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素材,也折射出原始历史教育鲜明的特点:以天和神的崇拜施教体现历史教育的自然性;以生活习惯的经验施教体现历史教育的原创性;以精神世界的美好希冀施教体现历史教育的纯粹性。尽管原始时代的历史教育因无确实史籍作考证,知之不详,研究起来亦比较困难,但从后代学者所作的书中,择其真确之材料,以印证原始人民生活之情况,细加推究,可以得出以下四点启示:一是辩证看待,女娲神话作为中国优秀的正统神话,具有民族性、实践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可以在原始历史教育中充当广义的教材,进行经验的传授,但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神话中难免有不科学的成分,有些甚至是迷信,违背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所以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神话的教育作用。二是以小见大,从教育的层面分析,可从原始的历史教育总结出原始教育的特点:以迷信施教为原始时代教育之第一特点;以生活习惯的经验施教为原始时代教育之第二特点;生活状态作教育之课程为原始时代教育之第三特点;学校无定所,山川旷野即是学校的所在,为原始时代教育之第四特点;教育无专人担任,集团中的长老即是当时的教育长官,为原始时代教育之第五特点。这种原始萌芽状态的历史教育,既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无专门的教科书和专职教师,形式简单,为向人类进行更广泛的历史教育奠定了基础。三是古为今用,原始社会的历史教育体现的自然和谐、以人为本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可以为当代历史教育新理念改革提供借鉴。四是学以致用,从学科教学层面分析,教师要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神话,如何更好地将乡土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经典的历史神话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吸取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神话传说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袁珂.神异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20.
  [2] [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5.
  [3] 刘灿.上古神话故事[M].星光出版社,1987:7-9.
  [4]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2.
  [5] 林野.女娲神话传说的历史学思索[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4):117-118.
  [6] 令平.中国史前文明[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84.
  [7] 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7.
  [8] 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0.
  [9] 樊静.中国婚姻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5.
  [10] 王云五,傅纬平.中国教育思想史(上)[M].商务印书馆,1937:26.
  [11] 周发增,张显传等.历史教育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44.
  作者简介:胡盼(1992- ),女,汉族,河南西华人,在读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江苏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这样的高考模式,学生对地理科目学习的热情日趋下降。文章所要探讨的就是针对目前的高考模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  一、江苏新高考模式解读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模式虽然年年有变化,但总体来说是求大同存小异。基本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统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高校招生按三门总分划线;学业水平测
期刊
摘 要:营盘,是一种军事防御性建筑,多数营盘修建在易守难攻又便于取材的独立山头,以毛石砌筑,平面依山就势布局。在花溪,当地人多以“屯”来称呼营盘,屯堡和营盘没有严格的界限。原隶属于花溪的营盘,起源于明初军事屯田。在往后的“平播战争”、“三藩之乱”和“咸同起义”中,花溪营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之后又逐渐被废止。整理文献时,发现部分特定因素导致营盘的使用性质在这期间出现了三次变化,耐人寻味。结合贵阳
期刊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常态课,上好试卷讲评课对进一步巩固、矫正学生所学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非常重视试卷讲评课。  关键词: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  地理试卷讲评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类重要的课型,也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复习课,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就和大家一起
期刊
摘 要:妇女是组建社会的主体,可以说妇女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及文明程度。因妇女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比不上男性。因此,她们受教育、接受各种培训、提升自我是目前社会对妇女的要求,更是妇女自我的要求。从思想教育到职业技术实施妇女培训是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达到社会全面发展,必须首先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发展妇女。  关键词:妇女;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妇女,自古以来
期刊
摘 要:飞行学员进入小双发的训练,是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新的开始,双发飞机和我们的单发飞机有很多的不同,需要学生去学习,但是双发训练作为一个过渡训练,不在像初始训练那样可以给予学生很长的训练周期,所以我们需要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新的机型,新的技术和技能,让他们能够合格的完成双发的飞行训练,因此我们就需要在前期给学生做好一个相对全面和细致的准备。  关键词:双发训练;准备;学习  一名飞行学员从下
期刊
摘 要:都城的选择对于中国历代王朝来说都关乎国家命运,在选择都城时,统治者要综合考虑经济、军事、交通等诸多因素,而其中,民族关系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中国古代,民族矛盾主要体现在北方游牧民族与长城以南农耕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当今,民族关系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民族矛盾已经远远不是南、北矛盾,农耕区域大范围扩展,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已经非常边缘,更不可能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困境儿童的保护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文章立足困境儿童的保护工作,分析困境儿童产生的原因,重点关注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困境儿童的重要性,并对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进行对策探索,旨在促进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困境儿童;含义;教育思考;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期刊
摘 要:“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近年引入的一种全新的航空公司飞行员初始培训课程,允许学员在多人驾驶的飞机上行驶副驾驶的权利,并且可在多人制机组运行时行使仪表权力。除此之外执照持有人仅能在相应的飞机类别上行使私用驾驶员执照权力。MPL与传统训练相比其特点鲜明,虽培训阶段不考虑其经济性,但MPL训练毕业的学员拥有更高的质量,以及与航线运行更相关的训练,这些所带来的更安全的运行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融合深入发展,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构建模式、大学英语考核方式等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英汉双语交互能力,是时代和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期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
期刊
摘 要: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可有效延缓水稳反射裂缝发生,减少水损害,而且可充分利用铣刨后的原沥青路面材料,减少新材料的开采,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文章通过合徐南改善工程大规模地应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详细介绍了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对规模化应用与施工冷再生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  一、概述  为了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基于改善提高路用性能和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