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加快了建设的速度,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是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暖通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舒适度,完善了建筑室内的运营环境。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通病,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的质量与性能,必须以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实际情况为主有效处理工程中的问题,保障暖通设计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问题
1.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的原则
1.1设计准确性原则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的准确性原则是指维护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图纸是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暖通施工的依据,保障图纸设计的准确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央空调暖通施工的难度『0。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由施工人员仔细阅读,掌握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所有内容,重点分析图纸设计中标注的技术内容,促使暖通设计施工能够顺利的实施。中央空调暖通图纸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整体的承受能力,以免图纸设计中存有安全隐患,暖通图纸设计应该和建筑内的防火工程相互配合,在暖通设计施工位置协调好防火工程,进而维护暖通施工的安全性。
1.2施工专业性原则
中央空调暖通施工时要选择专业的人才,例如:空调暖通施工时需要引进设备工程师,专门由设备工程师对中央空调暖通设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设备的施工方法、运行参数以及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设备工程师负责调整施工现场的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机率,保证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可以顺利的实施。设备工程师的专业性强才能发现中央空调暖通设备中的缺陷,强调暖通施工的专业性。
2.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2.1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深入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中央空调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就目前来说,研究中央空调自动化节能系统所包含的主要技术有冷热源和新能源的使用、空调水的排放输送等,最常见的节能技术是变流量技术,主要应用于空调水输送的节能技术上,伴随着变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变流量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并增加了分散设置仪表和分布式数据收集器的应用,与变流量系统一起构成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变流量水系统的控制技术也逐步趋向高端化、复杂化,直到现在,我国已经在中央空调领域研制出了变频调速控制和变流量节能控制,在节能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2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是由风机子系统、冷冻水子系统、冷却水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通过控制一台主机连接风道过风和冷热水管,然后连接多个末端来控制不同的房间的温度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效果。实现温度调节最为主要的系统是制冷主机系统,调节室内温度的来源就是制冷主机系统所产生的冷气,制冷主机系统也是占据中央空调的大部分能耗,包括风机系统和水系统在内的系统功率大小直接影响空调主机的运行。中央空调的制冷过程是由两大水循环系统配合制冷主机系统和风机系统共同协调完成。整个过程遵循着热量守恒定律,由制冷主机产生低温冷冻水并送至风机中与高温空气交换热量,到达一定温度后,风机盘管中的空气就会被送至室内调节温度,此时低温冷冻水吸收热量变回高温水,再送回制冷机组与低温制冷液交融放出热量,重新转换成低温冷冻水,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循环,实现了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3 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 完善管线安装
将样板理念融入到管线的安装工作中,可以先实现样板层的确认。然后,在管线安装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样板层。在管线安装中,尽量使一些潜在的问题暴露出现,并提出一定的预防的方法,防止在管线安装完成后发现问题。在管线安装之前,应该进行管线的设计,完善图纸的设计,以便在后期的安装中可以提供便利。在对管线设计时,应该全面地考虑,在管线安装的地方进行具体地勘察,确保管线设计图纸的和理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当管线的安装和其它的工程不能兼容时,应该与其他的施工人员分析,权衡利弊。
3.2 完善空调结露滴水的问题
在暖通空调运行中,出现结露滴水的问题,可以在空调出现负压的部位设计水封,将空调内的积水及时地排出,防止大量的积水与空调中的零部件发生接触。
3.3 完善空调运行中的噪音处理
空调在运行中发生噪声的原因,在于空调的零部件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的,针对这一原因,可以采用分项安装的方法:1)完善空调设备的安装,在设备的安装之前,可以对安装空调的房间进行吸音处理,降低噪声的音量,空调设备上安装减震、消声装置。2)进行水管安装,严格按国标进行。3)做好通风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安装消声器。风管处会产生较大噪音,可安装消声百叶。
3.4 完善施工的工序
在暖通空调安装的过程中,为了完善系统,在施工中应该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1)要对施工进行优化设计,暖通空调的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在空调安装之前应该做好评估工作。在对管线安装中,要分析管线的长度,以及管线安装处有无其他的管线,按照实际的情况,对空调的各类设备进行改造,完善安装的效率。2)实现功能的优化,为了使暖通空调在使用中可以节约能源,在使用中应该根据建筑内部功能,提高建筑的自适应特征。3)要实现产品的优化,选择质量好的空调设备。
4.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施工
4.1系统节能设计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节能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可选择建筑内恰当的控制参数。根据国家《供热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要求可知,在炎热的夏天,一般室内控制参数要求为温度在24℃到28℃之间,相对湿度为40%到65%之间;寒冷的冬天要求为室内温度需在18℃到22℃之间,相对湿度为10%到65%之间。一般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可将控制的温度、湿度稍微提高一些。
(2)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可根据设计要求,可在房屋维护栏及屋顶等多处采用节能材料,相应的增强房间的保温隔热的效果,这也是空调节能的一种方式。
4.2节能改造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务必要根据天气温度最热时的最大负荷程度进行,并保留10-20%的温度余量,但实际安装设计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中央空调不会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这就会出现大量的温度富余,因此节能潜力巨大。其中,冷冻主机可依据负载变换进行加载或减载,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则无法随负载的变换来进行调整,这就导致了大量资源损耗问题的出现。水泵系统整体流量和压力差主要通过阀门和旁通调整来实现,这就表明中央空调实际工作中必定会出现较大的截流消耗以及大流量、高压力以及低温差等问题,既会损耗大量的电能,还会导致中央空调末端无法实现预期效果。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变频器设备对其整体负荷进行改造,不仅能够降低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还能够有效延长中央空调电机系统、接触设备、机械配件、阀门以及管道的使用周期,对践行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建筑规划建设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时需要选择专业的设计人员,提高暖通设计的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工程原则,根据暖通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实行有效的解决措施,改进中央空调暖通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中央暖通工程与建筑施工现场的相符性,规范中央空调暖通施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潘刚.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191-192.
[2]梁洪标.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6):152-153.
[3]杨一帆.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05):207-209.
[4]龍娇.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能效的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1):73+75.
[5]徐铭轩.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优化分析[J].电子世界,2017(02):132-133.
(作者身份证号码:440106196306090137)
关键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问题
1.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的原则
1.1设计准确性原则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的准确性原则是指维护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图纸是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暖通施工的依据,保障图纸设计的准确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央空调暖通施工的难度『0。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由施工人员仔细阅读,掌握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所有内容,重点分析图纸设计中标注的技术内容,促使暖通设计施工能够顺利的实施。中央空调暖通图纸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整体的承受能力,以免图纸设计中存有安全隐患,暖通图纸设计应该和建筑内的防火工程相互配合,在暖通设计施工位置协调好防火工程,进而维护暖通施工的安全性。
1.2施工专业性原则
中央空调暖通施工时要选择专业的人才,例如:空调暖通施工时需要引进设备工程师,专门由设备工程师对中央空调暖通设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设备的施工方法、运行参数以及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设备工程师负责调整施工现场的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机率,保证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可以顺利的实施。设备工程师的专业性强才能发现中央空调暖通设备中的缺陷,强调暖通施工的专业性。
2.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2.1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深入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中央空调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就目前来说,研究中央空调自动化节能系统所包含的主要技术有冷热源和新能源的使用、空调水的排放输送等,最常见的节能技术是变流量技术,主要应用于空调水输送的节能技术上,伴随着变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变流量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并增加了分散设置仪表和分布式数据收集器的应用,与变流量系统一起构成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变流量水系统的控制技术也逐步趋向高端化、复杂化,直到现在,我国已经在中央空调领域研制出了变频调速控制和变流量节能控制,在节能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2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是由风机子系统、冷冻水子系统、冷却水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通过控制一台主机连接风道过风和冷热水管,然后连接多个末端来控制不同的房间的温度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效果。实现温度调节最为主要的系统是制冷主机系统,调节室内温度的来源就是制冷主机系统所产生的冷气,制冷主机系统也是占据中央空调的大部分能耗,包括风机系统和水系统在内的系统功率大小直接影响空调主机的运行。中央空调的制冷过程是由两大水循环系统配合制冷主机系统和风机系统共同协调完成。整个过程遵循着热量守恒定律,由制冷主机产生低温冷冻水并送至风机中与高温空气交换热量,到达一定温度后,风机盘管中的空气就会被送至室内调节温度,此时低温冷冻水吸收热量变回高温水,再送回制冷机组与低温制冷液交融放出热量,重新转换成低温冷冻水,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循环,实现了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3 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 完善管线安装
将样板理念融入到管线的安装工作中,可以先实现样板层的确认。然后,在管线安装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样板层。在管线安装中,尽量使一些潜在的问题暴露出现,并提出一定的预防的方法,防止在管线安装完成后发现问题。在管线安装之前,应该进行管线的设计,完善图纸的设计,以便在后期的安装中可以提供便利。在对管线设计时,应该全面地考虑,在管线安装的地方进行具体地勘察,确保管线设计图纸的和理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当管线的安装和其它的工程不能兼容时,应该与其他的施工人员分析,权衡利弊。
3.2 完善空调结露滴水的问题
在暖通空调运行中,出现结露滴水的问题,可以在空调出现负压的部位设计水封,将空调内的积水及时地排出,防止大量的积水与空调中的零部件发生接触。
3.3 完善空调运行中的噪音处理
空调在运行中发生噪声的原因,在于空调的零部件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的,针对这一原因,可以采用分项安装的方法:1)完善空调设备的安装,在设备的安装之前,可以对安装空调的房间进行吸音处理,降低噪声的音量,空调设备上安装减震、消声装置。2)进行水管安装,严格按国标进行。3)做好通风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安装消声器。风管处会产生较大噪音,可安装消声百叶。
3.4 完善施工的工序
在暖通空调安装的过程中,为了完善系统,在施工中应该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1)要对施工进行优化设计,暖通空调的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在空调安装之前应该做好评估工作。在对管线安装中,要分析管线的长度,以及管线安装处有无其他的管线,按照实际的情况,对空调的各类设备进行改造,完善安装的效率。2)实现功能的优化,为了使暖通空调在使用中可以节约能源,在使用中应该根据建筑内部功能,提高建筑的自适应特征。3)要实现产品的优化,选择质量好的空调设备。
4.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施工
4.1系统节能设计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节能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可选择建筑内恰当的控制参数。根据国家《供热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要求可知,在炎热的夏天,一般室内控制参数要求为温度在24℃到28℃之间,相对湿度为40%到65%之间;寒冷的冬天要求为室内温度需在18℃到22℃之间,相对湿度为10%到65%之间。一般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可将控制的温度、湿度稍微提高一些。
(2)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可根据设计要求,可在房屋维护栏及屋顶等多处采用节能材料,相应的增强房间的保温隔热的效果,这也是空调节能的一种方式。
4.2节能改造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务必要根据天气温度最热时的最大负荷程度进行,并保留10-20%的温度余量,但实际安装设计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中央空调不会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这就会出现大量的温度富余,因此节能潜力巨大。其中,冷冻主机可依据负载变换进行加载或减载,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则无法随负载的变换来进行调整,这就导致了大量资源损耗问题的出现。水泵系统整体流量和压力差主要通过阀门和旁通调整来实现,这就表明中央空调实际工作中必定会出现较大的截流消耗以及大流量、高压力以及低温差等问题,既会损耗大量的电能,还会导致中央空调末端无法实现预期效果。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变频器设备对其整体负荷进行改造,不仅能够降低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还能够有效延长中央空调电机系统、接触设备、机械配件、阀门以及管道的使用周期,对践行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建筑规划建设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时需要选择专业的设计人员,提高暖通设计的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工程原则,根据暖通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实行有效的解决措施,改进中央空调暖通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中央暖通工程与建筑施工现场的相符性,规范中央空调暖通施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潘刚.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191-192.
[2]梁洪标.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6):152-153.
[3]杨一帆.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05):207-209.
[4]龍娇.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能效的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1):73+75.
[5]徐铭轩.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优化分析[J].电子世界,2017(02):132-133.
(作者身份证号码:44010619630609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