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的对策。即高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能,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使辅导员能够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2011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651.2万人,201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据推测会达到6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都非常重视,也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就业指导队伍。各高校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网站,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推进就业工作。然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这里面既有社会经济供需总量的矛盾,也有高校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脱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本身素质和就业观念上的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由于工作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主要集中管理上,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
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路者
辅导员能够全程化的进行就业指导,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路者。就业指导要贯穿大学学习的全部过程,形成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辅导员通过把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专业行业发展的前景,形成基本的职业观点,确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2.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者
辅导员能够通过“第二课堂”的建设,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者。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来自于专业课堂的学习与实践,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比如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等。辅导员能够通过“第二课堂”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辅导员是就业政策、信息的传递者
辅导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就业政策与法律知識,是就业政策与法律知识的宣传者。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比如“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毕业生自主创业”等等,我国的就业法制建设也日益完善。辅导员通过班会、形势政策课、就业讲座、就业咨询、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广泛、反复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政策和法律,为就业做好准备。同时,辅导员也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就业信息的双向信息传递者任。一方面认真、及时、全面的向学生宣传就业信息;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的需求、动向以及问题,促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不断改进。
4.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帮助者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困难,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帮助者。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与专业老师密切配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能力,顺利毕业。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就业信心,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辅导员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目标,继续努力。
5.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发展后的跟踪联系者
为了保证就业工作的持续改进,辅导员还要担任大学生就业发展后的跟踪联系者。定期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对母校认同,有利于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三、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辅导员具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1.辅导员的角色优势,有利于开展互动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主要都是由青年教师担任,他们的年龄、阅历、知识背景和学生相似,便于沟通。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是学生最直接的服务者与管理者。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德育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顺利就业。
2.辅导员的岗位优势,有利于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辅导员通常从新生一入学就担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直至学生大四毕业,并且辅导员兼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工作内容覆盖了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辅导员把就业指导融入到常规工作中,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全程化的开展。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可以结合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低年级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就业见习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进入高年级,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确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在学生毕业前,辅导员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建立就业档案,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性,便于以后跟踪调查。
3.辅导员的信息优势,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辅导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在日常管理中与学生密切接触,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专业能力、价值取向、家庭背景等等,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辅导员能深入到学生当中,运用灵活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比如走访寝室谈话、利用短信、电话沟通,进行网络平台在线咨询、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与就业培训等等。
四、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具备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自身素质和高校体制两方面的原因,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全面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的辅导员能够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还不全面,全程化指导的意识薄弱。往往是把就业指导工作当成是毕业班的事情,简单地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把就业指导变成了“临时抱佛脚”。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的偏差,制约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不能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辅导员缺乏阅历和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综合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生活的阅历,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辅导员主要是由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担任,社会经验和求职经验都比较缺乏,并且辅导员的学历高但是专业背景各不相同,缺少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因此,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都不高,不能很好的胜任就业指导工作。
3.高校对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够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配置都严重不足,远远超过1:200的比例,辅导员的工作负荷超标,很难精细化的完成某项工作。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专兼职结合、转岗频繁,导致工作缺乏连续性,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就业指导。③辅导员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而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资格认证,就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4.高校对辅导员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往往是被动的应付工作任务,无法系统化的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某个领域的专家。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的权、责、利也不明确,评价机制也不健全,职责不清、定位不准、职业评价不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性。
五、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辅导员应该以此为工作契机,实现自身“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发展。
1.高校要充分认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保障。①从人员配置上来说,高校要适度扩大辅导员的招聘人数,使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逐步接近教育部1:200的规定。这样,才有充足的人手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个模块来。②从队伍的稳定性来说,要为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构建技术专家的发展平台,使辅导员能够发展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而不是只能通过行政职务上的晋升实现个人发展。比如辅导员可以成功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专家、学生资助工作专家等等,并予以相应的技术职称和工作待遇。这样,才能实现辅导员队伍的梯度建设,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③从队伍的培养来说,要为辅导员提供长期化、系统化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根据职业指导师的认证机制,定期选送辅导员参加培训,通过认证,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高校要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能,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高校一定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能,辅导员的常规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不能把辅导员当成“万精油”、“消防员”,把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压在辅导员身上。并且要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中,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职业范围和权利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对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定,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组合方式,保证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辅导员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模式
辅导员要以高校的就业指导机制建设为契机,树立全程化的就業指导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全程化就业指导,意味着辅导员在大学生四年的全部学习过程中,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分年级分阶段的引入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综合素质,确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实现顺利就业。辅导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减少说教,创新工作模式,通过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的工作模式,推进就业指导工作。比如开设就业指导微博、开设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建立就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创业就业社团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编著),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兰,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2月22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2011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651.2万人,201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据推测会达到6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都非常重视,也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就业指导队伍。各高校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网站,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推进就业工作。然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这里面既有社会经济供需总量的矛盾,也有高校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脱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本身素质和就业观念上的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由于工作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主要集中管理上,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
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路者
辅导员能够全程化的进行就业指导,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路者。就业指导要贯穿大学学习的全部过程,形成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辅导员通过把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专业行业发展的前景,形成基本的职业观点,确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2.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者
辅导员能够通过“第二课堂”的建设,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者。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来自于专业课堂的学习与实践,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比如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等。辅导员能够通过“第二课堂”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辅导员是就业政策、信息的传递者
辅导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就业政策与法律知識,是就业政策与法律知识的宣传者。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比如“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毕业生自主创业”等等,我国的就业法制建设也日益完善。辅导员通过班会、形势政策课、就业讲座、就业咨询、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广泛、反复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政策和法律,为就业做好准备。同时,辅导员也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就业信息的双向信息传递者任。一方面认真、及时、全面的向学生宣传就业信息;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的需求、动向以及问题,促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不断改进。
4.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帮助者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困难,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帮助者。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与专业老师密切配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能力,顺利毕业。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就业信心,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辅导员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目标,继续努力。
5.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发展后的跟踪联系者
为了保证就业工作的持续改进,辅导员还要担任大学生就业发展后的跟踪联系者。定期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对母校认同,有利于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三、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辅导员具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1.辅导员的角色优势,有利于开展互动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主要都是由青年教师担任,他们的年龄、阅历、知识背景和学生相似,便于沟通。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是学生最直接的服务者与管理者。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德育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顺利就业。
2.辅导员的岗位优势,有利于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辅导员通常从新生一入学就担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直至学生大四毕业,并且辅导员兼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工作内容覆盖了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辅导员把就业指导融入到常规工作中,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全程化的开展。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可以结合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低年级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就业见习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进入高年级,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确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在学生毕业前,辅导员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建立就业档案,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性,便于以后跟踪调查。
3.辅导员的信息优势,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辅导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在日常管理中与学生密切接触,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专业能力、价值取向、家庭背景等等,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辅导员能深入到学生当中,运用灵活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比如走访寝室谈话、利用短信、电话沟通,进行网络平台在线咨询、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与就业培训等等。
四、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具备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自身素质和高校体制两方面的原因,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全面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的辅导员能够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还不全面,全程化指导的意识薄弱。往往是把就业指导工作当成是毕业班的事情,简单地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把就业指导变成了“临时抱佛脚”。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的偏差,制约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不能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辅导员缺乏阅历和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综合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生活的阅历,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辅导员主要是由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担任,社会经验和求职经验都比较缺乏,并且辅导员的学历高但是专业背景各不相同,缺少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因此,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都不高,不能很好的胜任就业指导工作。
3.高校对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够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配置都严重不足,远远超过1:200的比例,辅导员的工作负荷超标,很难精细化的完成某项工作。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专兼职结合、转岗频繁,导致工作缺乏连续性,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就业指导。③辅导员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而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资格认证,就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4.高校对辅导员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往往是被动的应付工作任务,无法系统化的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某个领域的专家。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的权、责、利也不明确,评价机制也不健全,职责不清、定位不准、职业评价不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性。
五、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辅导员应该以此为工作契机,实现自身“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发展。
1.高校要充分认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保障。①从人员配置上来说,高校要适度扩大辅导员的招聘人数,使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逐步接近教育部1:200的规定。这样,才有充足的人手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个模块来。②从队伍的稳定性来说,要为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构建技术专家的发展平台,使辅导员能够发展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而不是只能通过行政职务上的晋升实现个人发展。比如辅导员可以成功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专家、学生资助工作专家等等,并予以相应的技术职称和工作待遇。这样,才能实现辅导员队伍的梯度建设,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③从队伍的培养来说,要为辅导员提供长期化、系统化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根据职业指导师的认证机制,定期选送辅导员参加培训,通过认证,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高校要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能,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高校一定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能,辅导员的常规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不能把辅导员当成“万精油”、“消防员”,把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压在辅导员身上。并且要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中,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职业范围和权利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对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定,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组合方式,保证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辅导员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模式
辅导员要以高校的就业指导机制建设为契机,树立全程化的就業指导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创新工作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全程化就业指导,意味着辅导员在大学生四年的全部学习过程中,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分年级分阶段的引入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综合素质,确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实现顺利就业。辅导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减少说教,创新工作模式,通过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的工作模式,推进就业指导工作。比如开设就业指导微博、开设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建立就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创业就业社团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编著),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兰,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