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使时代工具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而非相反作用成为大学生思想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之一。
由于大学生们缺乏社会经验,难以对网络信息做出非常准确而理性的判断甚至通常不进行任何选择的接受,导致部分大学生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时代应具备的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和广泛的知识素养。在网络时代,思想工作者更加需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借助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各种新闻信息,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所掌握的信息内容远远多于思想工作者的状况,为了使学生信服,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工作者必须对社会信息更加敏感,必须比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能。青年学生是上网的主力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大大拓宽了不少,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采取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还需要借助网站、BBS、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很多学生习惯在网上论坛发表自己对现实的各种意见和看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学生思想动态,要密切注意学生在网上对热点话题的讨论,以便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网络的不良影响给大学生思想工作带来的难题
网络信息泛滥腐蚀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中的各种各样色情、暴力、迷信等低俗内容的信息泛滥成灾,这些不良信息如同精神鸦片,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在文化上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精神污染的主要渠道,也是对我国的文化侵蚀;同时,如此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使得思想尚未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难以准确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这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在网络环境中,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与放大,很多暴力游戏弱化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得大学生们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改变,道德、法律、礼仪等在网络世界里约束力遠不如现实生活强硬。
网瘾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也是存在网瘾最多的群体。有网瘾的大学生因为长久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会自我封闭或者产生情感迷失,混淆自己在虚幻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责任意识淡薄,很多长时间上网的学生甚至出现身体虚脱的现象或者其他严重的身体疾病。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对策
(1)高校学生工作者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解决新时代的网络思想教育问题的当务之急,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网络应用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工具,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例如健康的书刊、软件可用做思想教育的媒介,“网络论坛”更是可作为与网络使用者交流思想、发表正确思想见解的基地。此外,还可针对个别网络使用者的具体思想问题,运用BBS论坛、电子信箱、留言板、QQ为其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这些行为的前提都是思想工作者自身网络素质的提高,只有育人者的以身作则才能真正的带动被教育者。
(2)注重网德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健康上网。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明确上网目的,克服摒弃对网络的不良迷恋,从而有效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中的多元性文化,增强大学生的信息鉴别力和自主选择力,能够主动的吸取国内外优秀文化的精华,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的不良信息。最后,则要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其认识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公共场所,也要讲规范、讲文明,养成科学而又健康的上网习惯。
(3)加强网络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为防止网络中不良信息长驱直入,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所以应注重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网络的信息进行严密审慎的“过滤”。故应加强国内局域网、校园网的网络监督管理,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如防火墙、安全认证等,监测、过滤、跟踪进出校园网的信,对反动的、封建的、不健康的东西进行鉴别和堵截,另外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大学生予以适当的批评警告,从而保证网络环境的健康和有序。
(4)加强信息交流,保证事后监督和防范。凡事虽要未雨绸缪,事后监督与防范却也是不得不重视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更是比以往的要高速,我们就更不能不注重对于新问题的事后监督,以免同样的问题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而迟迟得不到最终的解决,大学生在自控能力和建立良好行为习惯能力方面并不如成年人,所以很可能出现同样的错误改正后再次犯规,因而我们不仅要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教育,还应做到对曾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持续的、全面的观察、教育和引导,构建防范网络问题的最后一道高墙。
总而言之,在网络时代下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要坚持疏堵结合、取精去粕和兴利除弊的原则,积极创新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思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的,要实现“键对键”与“面对面”的有效结合,才是大学生思想工作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亚军,王家斌.《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工作策略》[J].综合管理2007(4)
[2]宋元林.《网络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3]武法提.《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向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中):41.
作者简介:
张瑞霞,女,汉族,生于1984年11月,河南焦作人, 工作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由于大学生们缺乏社会经验,难以对网络信息做出非常准确而理性的判断甚至通常不进行任何选择的接受,导致部分大学生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时代应具备的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和广泛的知识素养。在网络时代,思想工作者更加需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借助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各种新闻信息,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所掌握的信息内容远远多于思想工作者的状况,为了使学生信服,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工作者必须对社会信息更加敏感,必须比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能。青年学生是上网的主力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大大拓宽了不少,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采取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还需要借助网站、BBS、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很多学生习惯在网上论坛发表自己对现实的各种意见和看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学生思想动态,要密切注意学生在网上对热点话题的讨论,以便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网络的不良影响给大学生思想工作带来的难题
网络信息泛滥腐蚀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中的各种各样色情、暴力、迷信等低俗内容的信息泛滥成灾,这些不良信息如同精神鸦片,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在文化上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精神污染的主要渠道,也是对我国的文化侵蚀;同时,如此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使得思想尚未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难以准确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这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在网络环境中,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与放大,很多暴力游戏弱化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得大学生们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改变,道德、法律、礼仪等在网络世界里约束力遠不如现实生活强硬。
网瘾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也是存在网瘾最多的群体。有网瘾的大学生因为长久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会自我封闭或者产生情感迷失,混淆自己在虚幻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责任意识淡薄,很多长时间上网的学生甚至出现身体虚脱的现象或者其他严重的身体疾病。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对策
(1)高校学生工作者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解决新时代的网络思想教育问题的当务之急,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网络应用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工具,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例如健康的书刊、软件可用做思想教育的媒介,“网络论坛”更是可作为与网络使用者交流思想、发表正确思想见解的基地。此外,还可针对个别网络使用者的具体思想问题,运用BBS论坛、电子信箱、留言板、QQ为其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这些行为的前提都是思想工作者自身网络素质的提高,只有育人者的以身作则才能真正的带动被教育者。
(2)注重网德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健康上网。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明确上网目的,克服摒弃对网络的不良迷恋,从而有效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中的多元性文化,增强大学生的信息鉴别力和自主选择力,能够主动的吸取国内外优秀文化的精华,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的不良信息。最后,则要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其认识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公共场所,也要讲规范、讲文明,养成科学而又健康的上网习惯。
(3)加强网络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为防止网络中不良信息长驱直入,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所以应注重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网络的信息进行严密审慎的“过滤”。故应加强国内局域网、校园网的网络监督管理,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如防火墙、安全认证等,监测、过滤、跟踪进出校园网的信,对反动的、封建的、不健康的东西进行鉴别和堵截,另外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大学生予以适当的批评警告,从而保证网络环境的健康和有序。
(4)加强信息交流,保证事后监督和防范。凡事虽要未雨绸缪,事后监督与防范却也是不得不重视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更是比以往的要高速,我们就更不能不注重对于新问题的事后监督,以免同样的问题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而迟迟得不到最终的解决,大学生在自控能力和建立良好行为习惯能力方面并不如成年人,所以很可能出现同样的错误改正后再次犯规,因而我们不仅要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教育,还应做到对曾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持续的、全面的观察、教育和引导,构建防范网络问题的最后一道高墙。
总而言之,在网络时代下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要坚持疏堵结合、取精去粕和兴利除弊的原则,积极创新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思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的,要实现“键对键”与“面对面”的有效结合,才是大学生思想工作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亚军,王家斌.《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工作策略》[J].综合管理2007(4)
[2]宋元林.《网络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3]武法提.《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向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中):41.
作者简介:
张瑞霞,女,汉族,生于1984年11月,河南焦作人, 工作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