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方法]通过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分别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结果]中熟中粳组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盐城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030-03
江苏省盐城市是水稻作物的主产地,2013年水稻总产量位居全省前列。为了筛选适合盐城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2014年组织科技人员在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基地进行了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笔者在此将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武运粳21、华粳6号、徐稻3号、郑稻18、徐稻4号、盐粳11号、苏北9号、新稻18、皖稻54、徐稻5号、连粳4号。
1.2 试验设计 每个参试品种面积为0.27 hm2,前茬为小麦茬。
1.2.1 秧池。前茬为小麦茬,采用肥床旱育秧技术,5月5日浸种,浸种时采用使百克药剂兑水浸种,5月9日落谷。为防治好秧田期灰飞虱,采用盖仑本75袋/hm2与乐心45袋/hm2隔天轮流重复防治10次。
1.2.2 本田。采用人工移栽方式,所有品种的生产条件相对一致,6月17~23日移栽,移栽秧龄平均在6.5~7.0叶,单株带蘖1.1个左右。栽插行距25 cm,株距15 cm,每穴2~3本。本田总施纯N为234 kg/hm2。基肥用25%(12∶6∶7)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分蘖肥,6月23日施尿素75 kg/hm2,7月12日施尿素112.5 kg/hm2;促花肥,8月5日和14日分别施尿素75 kg/hm2。栽后5~7 d采用18%苄·乙可湿性粉剂禾美600 g/hm2进行田间化除病虫草害。病虫害防治上,本田纵卷叶螟及纹枯病共防治4次,分别是7月4日用25%的稻喜1 200 ml/hm2+50%消菌灵600~900 g/hm2+乐心1 500 g/hm2;7月23日用40%毒死蜱1 500 g/hm2+25%可湿性粉剂竞美600 g/hm2;7月27日用稻辉(井冈·腊芽菌)600 ml/hm2+25%稻喜1 800 ml/hm2;8月4日用激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125 ml/hm2+用稻辉(井冈·腊芽菌)600 ml/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简评
2.1.1 品种生育期表现。
2.1.1.1 抽穗期。抽穗较早的品种主要是武运粳21、连粳4号、苏北9号,在8月24~29日开始抽穗;抽穗较迟的品种主要是徐稻5号、连粳6号、皖稻54,分别在8月29、28、27日开始抽穗。
2.1.1.2 成熟期。由于2014年低温寡照时间较长,成熟期与往年相比普遍推迟[1]。成熟较早的品种主要是武运粳21、连粳4号,9月4日前成熟,成熟较迟的品种主要是徐稻5号、皖稻54、华粳6号(表1)。
2.1.2 产量结构。
2.1.2.1 有效穗。由表2可见,华粳6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有效穗较高,依次为379.5、370.5、363.0、363.0 万穗/hm2,武运粳21、苏北9号较低分别为306.0、319.5万穗/hm2。
2.1.2.2 总粒数和实粒数。总粒数较高的依次是皖稻54、苏北9号,分别为160.0、145.6 粒/穗。实粒数是皖稻54最多,为120.9 粒/穗,其次是苏北9号,为119.1 粒/穗;华粳6号、新稻18实粒数较少,分别为70.1、69.7 粒/穗,其他品种相差不大(表2)。
2.1.2.3 千粒重。从表2可看出,郑稻18的千粒重为27.9 g,盐粳11号、武运粳21次之,均为27.6 g,三者表现较高,皖稻54、苏北9号为最低,分别是24.8、24.3 g。
2.1.3 抗性。
2.1.3.1 抗病虫性。从2014年参展的品种总体上讲,绝大部份品种抗耐性较好,但也有个别品种抗性表现较差。如徐稻5号条纹叶枯病较重,田间病害表现为3级;徐稻5号、武运粳21黑条矮缩病较重,穴发病率分别为11.33%、11.26%;华粳6号、新稻18稻瘟病较重,田间病害表现为4级(表3)。
2.1.3.2 抗倒性。由表3可见,参试品种的抗倒性整体很好。
2.2 综合性状分析
2.2.1 徐稻3号。实际产量居第1位,为9 762.0 kg/hm2,高峰苗为447.0 万苗/hm2,有效穗数357.0 万穗/hm2;穗长较长,为18.3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34.2粒,结实率为81.7%,穗实粒数为109.7粒;千粒重为26.4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适中,为97.3 cm,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较高。
2.2.2 徐稻4号。实际产量居第2位,为9 603.0 kg/hm2,分蘖性高、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513.0 万苗/hm2,有效穗数370.5 万穗/hm2;穗长为18.0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31.3粒,结实率一般,为78.5%,穗实粒数为103.1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6.4 g;对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3.23%;植株高度为99.2 cm,抗倒性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较高。 2.2.3 盐粳11号。实际产量居第3位,为9 555.0 kg/hm2,高峰苗为466.5 万苗/hm2,有效穗数363.0 万穗/hm2,穗长为17.1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6.0粒,结实率为79.9%,穗实粒数为100.7粒;千粒重为27.6 g,抗条纹叶枯病,对稻瘟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4.86%;植株高度适中,仅为95.8 cm,抗倒性较好,熟相佳,群体整齐度较好。
2.2.4 皖稻54。实际产量居第4位,为9 538.5 kg/hm2,分蘖性较差,成穗率较高,高峰苗为427.5 万苗/hm2,有效穗数336.0 万穗/hm2,穗长为18.7 cm,穗平均总粒数较高,为160.0粒,结实率为75.6%,穗实粒数为120.9粒;千粒重较低,仅为24.8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3.73%,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为104.8 cm,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高。
2.2.5 连粳4号。实际产量居第5位,为9 405.0 kg/hm2,分蘖性较好、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93.5 万苗/hm2,有效穗数363.0 万穗/hm2;穗长较小,为16.7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3.3粒,结实率为86.0%,穗实粒数为105.9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5.5 g;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好,对黑条矮缩病抗性一般,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5.02%,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适中,为99.2 cm,抗倒性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6 武运粳21。实际产量居第6位,为9 306.0 kg/hm2,分蘖性较差,成穗率较高,高峰苗偏少,为429.0 万苗/hm2,有效穗数偏少,为306.0 万穗/hm2;穗长一般,为17.0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2.8粒,结实率较高,为94.9%,穗实粒数为116.5粒;籽粒较大而饱满,千粒重为27.6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一般,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11.26%,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适中,为96.2 cm,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较高。
2.2.7 苏北9号。实际产量居第7位,为8 754.0 kg/hm2,分蘖性较差,成穗率一般,高峰苗偏少,为448.5 万苗/hm2,有效穗为319.5 万穗/hm2;穗长适中,为17.4 cm;穗平均总粒数较多,为145.6粒,结实率较高,为81.8%,穗实粒数为119.1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4.3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1.41%,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株高适中,为94.8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8 郑稻18。实际产量居第8位,为8 721.0 kg/hm2,分蘖性、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54.5 万苗/hm2,有效穗354.0 万穗/hm2;穗长较短,为15.6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15.0粒,结实率为82.7%,穗实粒数为95.1粒;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为27.9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1.26%,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株高适中,为94.8 cm,抗倒性一般;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9 徐稻5号。实际产量居第9位,为8 137.5 kg/hm2,分蘖性、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18.5 万苗/hm2, 有效穗325.5 万穗/hm2,穗长一般,为15.7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39.5粒,结实率为74.0%,穗实粒数为103.2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5.4 g;中感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较高,穴发病率为11.33%,稻瘟病、稻曲病也有所发生;株高为101.2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10 华粳6号。实际产量居第10位,为6 003.0 kg/hm2,分蘖性、成穗率较高,高峰苗为565.5 万苗/hm2, 有效穗379.5 万穗/hm2,穗长较短,为13.4 cm,穗平均总粒数为96.2粒,结实率为72.9%,穗实粒数为70.1粒;千粒重为27.0 g;易感稻瘟病,后期稻瘟病严重发生,为4级,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较高,穴发病率为6.78%,条纹叶枯病、稻曲病也有所发生;株高为106.4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11 新稻18。实际产量居第11位,为5 586.0 kg/hm2,分蘖性、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68.0 万苗/hm2, 有效穗346.5 万穗/hm2,穗长为16.0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7.8粒,结实率为54.5%,穗实粒数为69.7粒;千粒重为26.1 g;易感稻瘟病,后期穗稻瘟病严重发生,为4级,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2.20%,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发病较轻;株高为104.1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3 结论
从2014年展示的11个中熟中粳组新品种来看,在相同的种植方式、管理水平下,整体长势较好,绝大部分品种适应盐城市当地物候季节,各个新品种表现出了不同的优、缺点。在具体生产上应综合考虑茬口、土壤墒情、地力水平等因素,充分挖掘各个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促进增收增效[2]。在展示的中熟中粳新品种中,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参考文献
[1] 丁海.2013年盱眙县铁佛镇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46-47.
[2] 黎武生.2013年武宁县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3(22):49,59.
关键词: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030-03
江苏省盐城市是水稻作物的主产地,2013年水稻总产量位居全省前列。为了筛选适合盐城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2014年组织科技人员在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基地进行了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笔者在此将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武运粳21、华粳6号、徐稻3号、郑稻18、徐稻4号、盐粳11号、苏北9号、新稻18、皖稻54、徐稻5号、连粳4号。
1.2 试验设计 每个参试品种面积为0.27 hm2,前茬为小麦茬。
1.2.1 秧池。前茬为小麦茬,采用肥床旱育秧技术,5月5日浸种,浸种时采用使百克药剂兑水浸种,5月9日落谷。为防治好秧田期灰飞虱,采用盖仑本75袋/hm2与乐心45袋/hm2隔天轮流重复防治10次。
1.2.2 本田。采用人工移栽方式,所有品种的生产条件相对一致,6月17~23日移栽,移栽秧龄平均在6.5~7.0叶,单株带蘖1.1个左右。栽插行距25 cm,株距15 cm,每穴2~3本。本田总施纯N为234 kg/hm2。基肥用25%(12∶6∶7)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分蘖肥,6月23日施尿素75 kg/hm2,7月12日施尿素112.5 kg/hm2;促花肥,8月5日和14日分别施尿素75 kg/hm2。栽后5~7 d采用18%苄·乙可湿性粉剂禾美600 g/hm2进行田间化除病虫草害。病虫害防治上,本田纵卷叶螟及纹枯病共防治4次,分别是7月4日用25%的稻喜1 200 ml/hm2+50%消菌灵600~900 g/hm2+乐心1 500 g/hm2;7月23日用40%毒死蜱1 500 g/hm2+25%可湿性粉剂竞美600 g/hm2;7月27日用稻辉(井冈·腊芽菌)600 ml/hm2+25%稻喜1 800 ml/hm2;8月4日用激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125 ml/hm2+用稻辉(井冈·腊芽菌)600 ml/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简评
2.1.1 品种生育期表现。
2.1.1.1 抽穗期。抽穗较早的品种主要是武运粳21、连粳4号、苏北9号,在8月24~29日开始抽穗;抽穗较迟的品种主要是徐稻5号、连粳6号、皖稻54,分别在8月29、28、27日开始抽穗。
2.1.1.2 成熟期。由于2014年低温寡照时间较长,成熟期与往年相比普遍推迟[1]。成熟较早的品种主要是武运粳21、连粳4号,9月4日前成熟,成熟较迟的品种主要是徐稻5号、皖稻54、华粳6号(表1)。
2.1.2 产量结构。
2.1.2.1 有效穗。由表2可见,华粳6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有效穗较高,依次为379.5、370.5、363.0、363.0 万穗/hm2,武运粳21、苏北9号较低分别为306.0、319.5万穗/hm2。
2.1.2.2 总粒数和实粒数。总粒数较高的依次是皖稻54、苏北9号,分别为160.0、145.6 粒/穗。实粒数是皖稻54最多,为120.9 粒/穗,其次是苏北9号,为119.1 粒/穗;华粳6号、新稻18实粒数较少,分别为70.1、69.7 粒/穗,其他品种相差不大(表2)。
2.1.2.3 千粒重。从表2可看出,郑稻18的千粒重为27.9 g,盐粳11号、武运粳21次之,均为27.6 g,三者表现较高,皖稻54、苏北9号为最低,分别是24.8、24.3 g。
2.1.3 抗性。
2.1.3.1 抗病虫性。从2014年参展的品种总体上讲,绝大部份品种抗耐性较好,但也有个别品种抗性表现较差。如徐稻5号条纹叶枯病较重,田间病害表现为3级;徐稻5号、武运粳21黑条矮缩病较重,穴发病率分别为11.33%、11.26%;华粳6号、新稻18稻瘟病较重,田间病害表现为4级(表3)。
2.1.3.2 抗倒性。由表3可见,参试品种的抗倒性整体很好。
2.2 综合性状分析
2.2.1 徐稻3号。实际产量居第1位,为9 762.0 kg/hm2,高峰苗为447.0 万苗/hm2,有效穗数357.0 万穗/hm2;穗长较长,为18.3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34.2粒,结实率为81.7%,穗实粒数为109.7粒;千粒重为26.4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适中,为97.3 cm,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较高。
2.2.2 徐稻4号。实际产量居第2位,为9 603.0 kg/hm2,分蘖性高、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513.0 万苗/hm2,有效穗数370.5 万穗/hm2;穗长为18.0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31.3粒,结实率一般,为78.5%,穗实粒数为103.1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6.4 g;对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3.23%;植株高度为99.2 cm,抗倒性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较高。 2.2.3 盐粳11号。实际产量居第3位,为9 555.0 kg/hm2,高峰苗为466.5 万苗/hm2,有效穗数363.0 万穗/hm2,穗长为17.1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6.0粒,结实率为79.9%,穗实粒数为100.7粒;千粒重为27.6 g,抗条纹叶枯病,对稻瘟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4.86%;植株高度适中,仅为95.8 cm,抗倒性较好,熟相佳,群体整齐度较好。
2.2.4 皖稻54。实际产量居第4位,为9 538.5 kg/hm2,分蘖性较差,成穗率较高,高峰苗为427.5 万苗/hm2,有效穗数336.0 万穗/hm2,穗长为18.7 cm,穗平均总粒数较高,为160.0粒,结实率为75.6%,穗实粒数为120.9粒;千粒重较低,仅为24.8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3.73%,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为104.8 cm,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高。
2.2.5 连粳4号。实际产量居第5位,为9 405.0 kg/hm2,分蘖性较好、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93.5 万苗/hm2,有效穗数363.0 万穗/hm2;穗长较小,为16.7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3.3粒,结实率为86.0%,穗实粒数为105.9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5.5 g;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好,对黑条矮缩病抗性一般,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5.02%,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适中,为99.2 cm,抗倒性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6 武运粳21。实际产量居第6位,为9 306.0 kg/hm2,分蘖性较差,成穗率较高,高峰苗偏少,为429.0 万苗/hm2,有效穗数偏少,为306.0 万穗/hm2;穗长一般,为17.0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2.8粒,结实率较高,为94.9%,穗实粒数为116.5粒;籽粒较大而饱满,千粒重为27.6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一般,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11.26%,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植株高度适中,为96.2 cm,抗倒性较好;熟相较好,群体整齐度较高。
2.2.7 苏北9号。实际产量居第7位,为8 754.0 kg/hm2,分蘖性较差,成穗率一般,高峰苗偏少,为448.5 万苗/hm2,有效穗为319.5 万穗/hm2;穗长适中,为17.4 cm;穗平均总粒数较多,为145.6粒,结实率较高,为81.8%,穗实粒数为119.1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4.3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1.41%,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株高适中,为94.8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8 郑稻18。实际产量居第8位,为8 721.0 kg/hm2,分蘖性、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54.5 万苗/hm2,有效穗354.0 万穗/hm2;穗长较短,为15.6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15.0粒,结实率为82.7%,穗实粒数为95.1粒;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为27.9 g;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1.26%,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均较轻;株高适中,为94.8 cm,抗倒性一般;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9 徐稻5号。实际产量居第9位,为8 137.5 kg/hm2,分蘖性、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18.5 万苗/hm2, 有效穗325.5 万穗/hm2,穗长一般,为15.7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39.5粒,结实率为74.0%,穗实粒数为103.2粒;籽粒正常,千粒重为25.4 g;中感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较高,穴发病率为11.33%,稻瘟病、稻曲病也有所发生;株高为101.2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10 华粳6号。实际产量居第10位,为6 003.0 kg/hm2,分蘖性、成穗率较高,高峰苗为565.5 万苗/hm2, 有效穗379.5 万穗/hm2,穗长较短,为13.4 cm,穗平均总粒数为96.2粒,结实率为72.9%,穗实粒数为70.1粒;千粒重为27.0 g;易感稻瘟病,后期稻瘟病严重发生,为4级,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较高,穴发病率为6.78%,条纹叶枯病、稻曲病也有所发生;株高为106.4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2.2.11 新稻18。实际产量居第11位,为5 586.0 kg/hm2,分蘖性、成穗率一般,高峰苗为468.0 万苗/hm2, 有效穗346.5 万穗/hm2,穗长为16.0 cm,穗平均总粒数为127.8粒,结实率为54.5%,穗实粒数为69.7粒;千粒重为26.1 g;易感稻瘟病,后期穗稻瘟病严重发生,为4级,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为2.20%,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发病较轻;株高为104.1 cm,抗倒性较好;熟相和群体整齐度一般。
3 结论
从2014年展示的11个中熟中粳组新品种来看,在相同的种植方式、管理水平下,整体长势较好,绝大部分品种适应盐城市当地物候季节,各个新品种表现出了不同的优、缺点。在具体生产上应综合考虑茬口、土壤墒情、地力水平等因素,充分挖掘各个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促进增收增效[2]。在展示的中熟中粳新品种中,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参考文献
[1] 丁海.2013年盱眙县铁佛镇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46-47.
[2] 黎武生.2013年武宁县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3(22):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