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诗花中绽放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q769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如何保护并开发孩子的这种天性?2007年起,本人与学校的一些老师进行了“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旨在让孩子从小喜欢读诗、写诗,让童心在诗花中绽放!
  
  一、播撒童诗的种子,激发学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爱上儿童诗,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校园,让孩子在满眼是诗、皆听是诗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学生在充满诗歌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浸染久了,必将对诗产生深厚的兴趣,这对孩子将是终身受益的。
  我们在2007年就成立了儿童诗写作兴趣小组,命名为“浔阳诗社”,面向全校招收爱好儿童诗的学生。每星期活动两次,浔阳诗社还常与浔阳书画社联谊开展活动,用诗配画或画配诗的形式布置学校的“童诗画廊”,定期更换内容。各班建立相应的班级诗社,具体进行儿童诗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这样,我们用学校、班级诗社的形式开始了童诗教学探索。学校十分支持开展这样的活动,为每班订阅了与儿童诗相关的报纸书籍,供学生阅读。学校阅览室每学期都要购买一些与儿童诗有关的书籍,每天中午开放1小时,这里成了学校最热闹却又最宁静的“活动角”。学校还在《浔阳之星》校刊中开辟“童诗专栏”栏目,既刊登名家童诗赏析,也刊登学生撰写的优秀儿童诗作品。校报向全镇小学生征集优秀儿童诗,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读诗、写诗的氛围。每个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教室墙壁布置中开辟一角为“童诗乐园”,定期展出一些名家的儿童诗作或孩子们自己的优秀诗作,让孩子们一进教室,一抬头就可以品尝诗、感受诗。
  
  二、感悟童诗的芬芳,品味读诗的美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一位诗评家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也低。”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明确了读诗在整个诗教中的重要地位。是的,读诗是儿童写诗的基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诗读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会写了。
  在指导孩子读诗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在反复品读中感悟童诗的芬芳。如高洪波的《我想》一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孩子朗读,可以自由读、指名读、分节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读,让孩子读个够,读个透。在读够、读透的基础上让孩子谈谈让人怦然心动或让人会心一笑的地方,学生就会从“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体会到世界是那么美丽,幻想是那么神奇,愿望是那么美好。然后再抓住“悠啊,悠——”、“长啊,长——”“望啊,望——”“我会飞啊,飞——”进行品读。在品读中孩子自己会发现这首诗的语言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当然, 品读还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教师在教学中要重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使他们进入诗的意境,从而品味到读诗的美妙。
  
  三、触摸童诗的纯真,享受写诗的快乐
  
  在读了大量的优秀诗作后,孩子们的心头会萌发一种想通过写诗来倾诉自己感情的渴望,教师就应把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因势利导,引导孩子用诗的形式书写出心灵深处的童真。
  1.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瞬间
  生活是童诗创作的源泉。朱自清在诗的感觉中说过,任何一个声音,一种物品,一件事情,都可以成诗,惊心触目的生活中有诗,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诗,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凭的是敏锐的感觉。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把感触深的每一个瞬间,用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表现它,那就是一首首妙趣横生的童诗。例如在一节童诗教学课上,孩子们以捉迷藏为题写了不少童诗,有的写了《和爸爸捉迷藏》,有的写了《和妹妹捉迷藏》,大多都是在实写捉迷藏的事,为此,我肯定学生能将生活中的游戏入诗。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要用“诗心”去思考生活,捕捉生活,想想生活中你还会与哪些动物或植物捉迷藏?我们写诗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有的写《我和月亮捉迷藏》,有的写《我和小兔捉迷藏》,还有一学生写了《我跟风儿捉迷藏》:“我跟风儿捉迷藏,/我问风儿:/‘风儿,你藏好了没有?’/过了好一会儿,/没有听到风的回声。/我就从门后出来找风儿,/找来寻去找不着。/突然‘嘻’的一声,/风儿在一棵小树上笑了起来,/有一片叶子没站稳,/被风儿一笑,落了下来。/我连忙跑过去捉住她:/‘风儿呢?’/叶子红着脸说:/‘在树上。’/哈哈哈!/找到风儿了,/找到风儿了!”
  可见,诗就在生活中。只要教师用恰当的方法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就会找到一个宣泄口,诗就会喷涌而出。
  2.体验大自然中每一次接触
  大自然是一首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诗。而孩子对大自然更是充满着无比的好奇与渴望。在他们眼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风儿会闹、云儿会跑……这一切为孩子写好童诗奠定了情感基础。在童诗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让孩子们在校园里、田野里寻找季节的足迹,去发现大自然的每一种变化,小草、小花、小树、小鸟等都成了孩子们心中感受的对象。春雨绵绵,赤日炎炎,秋风送爽,大雪纷飞等自然景观,都让孩子细心观察,切身体验。孩子们在一次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积淀了丰实的感受。教师如能及时地指导孩子把这种感受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一首首美妙的童诗。
  3.把握心灵中每一次感动
  冰心曾经说过:“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群最善感的人群。”是的,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也是最善感的,往往生活中的一件礼物、一件小事、一个表情、一个微笑都能让孩子感动好一阵子。为此,教师就要引导孩子把握心灵中的每一次感动,鼓励孩子把这种真实感受和真挚情感及时地用诗的形式写下来。如在抗震救灾时期,解放军战士和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孩子们感动,孩子们拾笔写出了一首首热情洋溢的赞美诗,如《献给最可爱的人》一诗:“这一次,死神,/一直在汶川、北川、都江堰、茂县/这片无辜的大地来回徘徊。/企图夺走黑暗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噢,不,中华人民不会答应死神。/于是,一场与死神搏斗的战斗开始了。/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了废墟下的生命。/一双双深情的眸,/关注着心灵的跳跃。/是谁,/为黑暗中的人儿送去光明?/是谁,/执著在废墟中寻找生命的痕迹?/是谁,/为了灾民安危顾不上见妻儿一面?/是谁,/拼命挖掘生命的奇迹?/是您!是您!/是你们!/世界上最可爱的人——解放军战士和白衣天使们!”
  感动是心灵的发现,是情感的燃烧,是思想的发光,是真善美的自然流露。把心灵中的每一次感动用诗的形式写下来,孩子的灵魂会受到洗涤,人格会得到净化和升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的心就会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幸福的滋味会充盈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其他文献
2018年底,我收到了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邀请,成为入围主题展的艺术家之一。我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特殊意义,对我来说,这又是一场展览而已。  这样平静的状态可能跟荷尔蒙有关,而我荷尔蒙的起伏又总是伴随着作品的变化。我学生时代的作品体量很大,有侵略性、攻击性。比如一个巨大的睫毛,希望给人呈现更有张力的感觉。平静了之后,觉得体量、张力这些并不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在虚张声势。那个时候没有预想过自己的创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是热门话题,从“灌输式”“理论式”教学法到“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再到当下的“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与推行,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其现实与深远的意义。  如何对一堂数学课设置师生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在教学设计时,我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互动的
图画书图文并茂、画面精美,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尤其适合小学低段孩子阅读,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阔孩子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从一年级至今,我带领孩子们阅读了70多本图画书,我发现在每一本图画书里,都会隐藏着一些作者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这些细节隐藏着作者留给读者的信息,有的是作者从读图的角度有意安排的,有的是从故事情节方面考虑安排的,有的是从趣味性出发特意隐藏
阳光和树叶攀谈,绿叶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炫耀在枝头。阳光与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速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阳光给万物以光明、温暖,同样也能给学生带来向上的力量。如果教师经常为学生奉献阳光,学生便拥有阳光般灿烂、积极的心态。在实施学生阳光心理培育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终生难忘……  刘天宇是我所带班级中有名的“炸药包”。因为活泼好动
许多班主任抱怨班级管理工作难做,事情多而繁琐,自己事必躬亲,可工作总是不见起色。这种现象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极为普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来看看何谓管理。“管”字由竹字头和当官的“官”字组成。中国古代,百姓对官一直畏惧,即便是告状,也要先向官老爷下跪。为了改变这种陋习,于是把“官理”变成“管理”二字。这一变,似乎官民就可以平等,甚至可以民告官。其实,管字的本意不仅仅在这些变化里,它还提醒管者,
长期以来教师在探索课堂阅读教学改革中,都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对第二课时教学的探讨中,却忽视了第一课时。即使上第一课时,又存在同一种现象:“四不像”。很多教师为了出彩,几乎都把第二课时应上的“分析课文内容”调了一部分或是全部放到第一课时来上,对于第一课时应着重上的生字学习和初读课文,却只是粗粗读读就算上完。这样的第一课时教学,学生能学有所得吗?  第一课时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应该有相应的课时重点。从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促进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除了上好作品推介课、鉴赏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作品讨论课等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外,更要关注每天的课内阅读学习。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课内与课外链接的契机,使课内教学成为与课外作品信息传导
一直以来,最让语文教师头痛、困惑的就是作文教学。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不是枯燥无味,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童真童趣呢?“体验”是最好的法宝。  一、初试“体验”,获得成功  著名的演讲家邹越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在全国广为传颂,很感人,很有教育意义。于是班会课上,我领着孩子们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演讲一开始,邹越老师的开场白就吸引了大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在倾听着
综合实践活动有了课程规划与设计,有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后,核心任务就是对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管理。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实践、开放、生成、自主多方面的特性,使得课程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课程的学校管理包括课程规划、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这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管理策略研究的意义  学校管理策略的研究价值在于实现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有序、有效、有为。  1.有序  科学的管理策
重重云层下的彼得保罗要塞。它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这座城市由彼得大帝建立,在他与凯瑟琳大帝的建设下日渐繁华,成为波罗的海最为壮观的港口。这里也是“Seven Seas Explorer”航线中的“亮点”之一。1.夏宫璀璨奢华的喷泉。这里先由彼得大帝建造,后经过凯瑟琳大帝扩建。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在荒岛和沼泽之地建起了一座港口城市,并使之拥有可与威尼斯和巴黎等欧洲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