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我的心与肝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的确很奇妙。有的器官或组织受损后能自动修复。比如说头发和其他体毛。剪了还会继续长出来,再比如表皮破损后的皮肤,那么一大片都磨破磨没了,只要不感染发炎,一样可以长出新的皮肤来,当然前提是受伤程度不能太深。针对以上的身体损害。要做的就是保持卫生干净。机体可以自动修复。
  不过这仅仅是少数。否则人类就都变成超人了,大部分的器官损伤时,机体自动修复的能力不强。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成人的牙齿松动拔掉之后是不可能再长出来的,因为人体的基因里只可能长一次恒牙。
  牙齿即使保养得再好,随着人年纪增加,钙的含量和沉积程度开始逐步下降,这时候牙齿就开始松动,所谓老到没牙说的就是此类生理现象。不过更严重的器官损伤是病理性的,也就是生了病导致器官功能消退甚至无用,但是由于人体器官不可再生性以及不可缺乏性,所以器官移植就被提了出来。
  比如人的胃或者肝肾等由于某些严重疾病无法发挥正常功效,但人体又离不开这些重要器官的作用,在用尽所有可想的医疗办法都无效之后。最后一条路就是考虑进行器官移植。把另一健康的人体器官移植到自己身上,使别人的健康器官成为自己的器官,并依靠该器官的功能继续生存下去。
  器官移植想法虽然不错,但在移植过程中遭遇到很多技术难题。最大的难度在于受体和共体的组织相容性。由于人体有免疫性。具备排斥其他异物的本能。别人的器官到了自己身上将遭遇自己免疫系统的排斥,如果排斥非常强烈的话该器官无法成活而导致移植不成功。就好像植物嫁接一样,苹果树枝可以嫁接到同一种类苹果树上,但要把桃树枝嫁接到苹果树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免疫现象是人体保护自己的特异性反应,不仅人体有免疫现象,任何高等生命都有免疫现象,这些免疫系统能使进入人体的异物不能损害人体。只有携带某种基因密码的东西才能让人体识别,比如自己体内产生的物质。为了让器官移植能够成功,人们必须对器官移植的受体和配体进行配型检查,也就是检查两者的基因密码到底有多大的相似性。
  换一句话说,基因密码越近似的器官就越能成功移植。因此血缘关系接近的人群进行移植效果非常好,比如同血型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同血型的兄弟姐妹之间。为什么强调同血型?因为血型就是最大的组织相容性免疫因子,如果血型都不对,那么根本就谈不上器官移植能不能够的问题了。
  不过仅有血型是不够的,因为人类ABO血型仅有四种,可是大器官移植配对成功率却非常低,尤其是免疫配对性要求最高的骨髓移植。由于骨髓是人体免疫系统之一,所以骨髓移植本身就要求具备高度免疫相容性。理论上最成功的器官移植是自体器官移植,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器官一部分移植给自己,比如可以把屁股上的皮肤移植到脸上叫植皮,也可以在自己出生时保存好自己的脐带血,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干细胞,在自己将来一旦不幸患上血液病时可以很容易地移植给自己。
  如果自己的器官移植不了给自己,另一种理论上第二成功的移植是来自双胞胎的器官,由于同卵双生的基因几乎近似相同,所以移植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免疫排斥问题。当然这两种可能都是理想状态,植皮的有保存脐带血的就很少,而有双胞胎兄弟或者姐妹的就更少了。因此大部分器官移植还是异体移植。异体移植既需要组织相容性大的供体,还需要用药物主动降低自己的免疫反应能力。在这方面研究一直是现代医学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既然异体器官移植需要克服巨大的免疫反应难题,那么为什么不移植不会有免疫排斥的器官,也就是移植自己的器官呢?但是人体器官大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能再生还要移植什么呢。不过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被最新的克隆技术掀起新高潮。既然克隆技术能够让机体的DNA扩增变成另一个“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专门克隆自己的某个器官用来取代替换自己损害的器官呢?想到了这一层,人类器官移植陡然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克隆技术仍然需要进行扎实的试验,但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当自己所有器官都可以被克隆时。并以类似汽车换零件一样更换时,人的寿命恐怕将大大延长。虽然在社会伦理上,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争执,恐怕永远不会结束。
其他文献
在上个世纪冷战那会儿,写间谍小说的作家如果本身没有搞过情报工作,在资历上也许会遭人鄙视,在同行中会抬不起头来。彼得莱特就是搞情报搞得灰心丧气出来写书泄愤的:勒卡雷写得更好,下场更惨。当年阿登纳总理的防弹大奔驰车就停在他旁边,他消遣写着玩,结果小说一炮而红,却把工作给写砸了;去年有个电影《窃听风暴》很火,都得了奥斯卡。虽然主演没有搞过情报工作显得不专业。但是他的家属很专业,他的老婆当年给东德的国家安
期刊
1492年,哥伦布率领3条西班牙探险船进人了加勒比海地区。他发现这里的人们有个很奇怪的饮食习惯,每次大鱼大肉之后,都会吃些番木瓜,情形跟现在酒店在客人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会上个水果拼盘有些相似。哥伦布对这种新鲜的“吃法”颇有兴趣,决定亲自试试。令他大惑不解的是,吃过油腻的肉食后马上辅以甜番木瓜,那滋味实在谈不上好。虽然不明白加勒比海地区的人们对番木瓜偏好究竟有何“用意”,但他还是带了些种子回去。  番
期刊
有个笑话,说的是同样重的鸡和鸭,生的蛋却不一样,鸭蛋总比鸡蛋大。鸡挺纳闷。便跑去跟鸭讨教。鸭天性憨厚,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不过把这事放在了心上。观察了些日子。鸭发现了鸡的一些“异常”,便问鸡为什么白天下蛋,鸡说这样主人才看得见。鸭又问。那你为什么下了蛋后要那么大声地叫唤呢?鸡挺坦白的,说这是它向主人报喜啊。于是,聪明的鸭找到了答案,它说:“我现在知道你下了蛋为什么小了,因为你把心思和精力全分散了。”
期刊
在我国古代。可谓避讳成风,甚至还有过系统的避讳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对帝王或者尊长之名的避讳,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又尤以对父母名字的避讳最为繁杂。在那种封建礼仪的影响之下。基本上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了表达一种尊重或者孝道,父母的名字成了一道坎。不能迈过去,得绕着走。“入门而向讳”的说法,就从侧面表明了避讳在古代的盛行以及普遍性。  于寻常百姓而言,避家讳只需要在生活当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可
期刊
安德烈·维萨里与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齐名,同为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和哥白尼一样,他也是一个不惜用生命捍卫真理的科学勇士。然而相对哥白尼的众所周知,维萨里在历史娴尘中的姿态要低调内敛得多,维萨里是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主要贡献是撰写了《人体的构造》一书,该书总结了当时解剖学的成就,是人体解剖学上的一座丰碑,为后来英国科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开辟了道路。  在15世纪至16世纪初期问,比利时有个赫赫有名
期刊
工作学习两不误    何老师,你好。我一直都特别喜欢你。你主持的节目非常好看,又是一个好老师。在我心里。你简直是好完美的。最近,我的心情很不好。我是班级的宣传委员,经常要出板报做校刊写广播稿。平时,工作起来很开心也很有收获,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的,成绩有所下降,连续几次考试都是的。于是,妈妈就认为我是因为杂事太多,分心导致了学习成绩下降,强烈要求我辞去班干部的职务,好好读书。我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
期刊
《不存在的女儿》是美国作家金·爱德华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小说里所有的爱与救赎,都是那样的妥帖、安稳。而越过书页,去看那场名为《不存在的女儿》的电影,散场之后会告诉自己,原来不懂事的我们也配拥有那么多,只因我们独一无二,只因我们无可替代。  故事始于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时间是1964年,骨科大夫大卫和妻子诺拉安静地待在家里,身怀双胞胎的妻子突然I临产。大卫带妻子去了工作的诊所。接生大夫因雪大路滑,无
期刊
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屋脊,平均海拔接近三千米。有一种神奇饮料就诞生在此地。它就是咖啡。据说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又蹦又跳,忙得不亦乐乎,因此发现了咖啡。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一场雷击引发的野火,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豆的香味引起了周围居民的注意。  最初人们没有把它煮来喝。而是直接咀嚼这种植物果实用来提神。嘎嘣,嘎嘣地放进嘴里就像吃炒蚕豆一样,因此那些牙口不好的人还没福
期刊
如今,女人光滑圆润的大腿是很多广告吸引眼球的独门暗器。但是,秀大腿这个看似来自西方的文化传统,原来却始于男人。  在西方历史上,露大腿是男人的权利,是男人显示姿色魅力的手段。在十四五世纪欧洲的文学中,赞美男人大腿的文字不少,赞美女人大腿几乎没有。这不是假正经的虚伪,而是当时的风气和时尚。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秀大腿都是男人的权利。古希腊男人的下身衣着大都很短,大腿基本上外露。奥林匹亚竞技时,男人还
期刊
忠诚,对于一家欧洲豪门俱乐部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含义。不仅对于球队来说,一个球员的忠诚能够证明一切,即使对于该队的球迷来说,一个球员忠诚不忠诚,直接影响到该球员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和地位。什么是忠诚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只要来了一个俱乐部,除非俱乐部要卖球员,该球员就应该留在俱乐部继续效力到退役,尤其是那些成绩彪炳的球星。  这就叫做欧洲足球传统。对于本土球员来说,忠诚自然有个乡土意义,对于外籍球员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