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泉将军:铁军精神适用于当今每个人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朱文泉,江苏响水县人,汉族。1942年10月生,1961年入伍,1964年入党,大学文化。2006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退休前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1982年8月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完成系。多次到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党校深造。先后任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兼职导师,军事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顾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等职。
  在全军性刊物上发表军事理论文章60余篇。主编《永恒的制胜之道——谋略》《渡海登陆作战——中外登陆作战启示录》《信息作战》《生命的关口》等。历时七年撰著的《岛屿战争论》一书,填补了国内外岛屿战争理论的空白,书中提出的“世界大同”主张与建议获得联合国好评,被誉为“世界大同”倡议的发起人。
  第九、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小记者采访
  谈从军经历:从小就对军人有特殊情感
  “你长大以后会不会去当兵?”“这位小同学,你呢?”采访中,朱文泉不时地与小记者们互动。
  而提到他自己的参军过程,朱文泉思考片刻说,“我是1961年当的兵。记得那时正在准备考大学,高二刚念完,高三课程也学了一半,最终,毅然选择去当了兵。”朱文泉介绍,当时国家正在组织征兵,自己小时候就对军人有特殊的感情,“1955年刚实行义务兵役制,我那时上小学,是少先队大队长,我带着20多个少先队员,去应征对象家里唱歌,从村子东头唱到西头,一家一户唱。当时就感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全村光荣。”朱文泉深情回忆道。因此,1961年当看到有征兵时,他毅然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拿起钢枪,保家卫国,这个时候不能打退堂鼓。”
  “学生当兵,当时就是减轻国家负担。记得当时国家正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如果征收农民兵,国家还得负担粮食供给,而中学生本来就吃国家粮食,这样既当兵保家卫国,又减少国家负担。”这成为朱文泉选择当兵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1961年入伍,2013年退休,军旅生涯半个多世纪,朱文泉从一位普通战士成为了一位上将,其中,触动的故事和细节还真不少。
  将军感触深:看到烈士遗骸、参与抗洪抢险
  部队生涯让朱文泉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
  比如1984年他到老山前线见学。“因为越南侵略我们的国土,我们对越自卫反击,军区组织师以上干部到前线见学。所谓见学,就是参加了解情况、勘察阵地、作战会议、研究分析部署、组织实施作战的全过程。”据他回忆,当年他们是12月份去的。“战场环境异常艰苦,我们去见学一个月,可以说一个月没有一天好天气,非常潮湿,一天24小时都是雾和雨,雾里带毛毛雨,毛毛雨后就是雾,白天晚上都一样,伸手不见五指,面对面说话能听得见声,但是看不见人。我们住的房间烤的木炭干柴,木炭火的周围20厘米是白的、干的,其他都是潮的,手按在墙上几秒钟就有手印。”当时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敌人偷袭,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所有山崖口、要道、驻地的警戒组织得十分严密。让他感触最深的是看到烈士遗骸时,他在文山纪念馆亲眼看到烈士的遗骸,心灵被极大地震撼,引起了对战争的深层思考。战争是残酷的,它毁灭了无数百姓的幸福生活,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烈士的背后是悲痛欲绝的白发双亲和嗷嗷待哺、青灯独守的遗孤孀妇,更加深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和平的热爱。“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诚哉斯言!
  朱文泉在采访中告诉小记者,自己记忆深刻的是1998年的抗洪抢险。“1998年长江洪水,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我当时是某军军长,从发现管涌到决口,再到决口被封堵成功,一共是8天8夜。实际守卫在大堤上前后共50天……”决口怎么堵的?朱文泉回忆说,当时的决口有60多米,水流量非常大,当时想到的办法就是用长江里航行的船来堵,堵了6条船还是堵不住。后来一艘武汉到上海的煤船,把它征用过来,才算在这个决口的下面起到了一点作用。后面还采取了很多方法。朱文泉说,那些日子,一天只能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但是从指挥官到战士,吃住在一起,奋战在一起,让他尤为难忘。
  小记者感言
  记忆力好 爱向我们提问题的朱爷爷
  刚在电影院里看过《战狼2》,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让我热血澎湃,没想到这么快我就有机会采访生活中真正的军人——朱文泉上将!这简直太棒了!
  采访中,我发现朱爷爷的记忆力非常好。回忆几十年前的当兵经历,他每一次都能报出准确的时间,精确到是哪一年哪一月的哪一天。另外,每次我们小记者问他问题,朱爷爷都不立刻回答,而是反过来问我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为什么这样呢?朱爷爷后来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问别人问题之前,自己都必须先做些回答和思考。每一次学习、每进行一次训练、每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之后,都要加以思考,然后作为知识储备放在那里,适当的时候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朱爷爷说。
  回到家,我激动地向爸爸描述了采访过程。爸爸问我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走在前头!”我说。是的,我内心被这四个字的人生态度激荡了。因为以前的我更愿意躲在人群里,现在我知道了,走在前头不是出风头不是显摆,而是对自我的一种引领和鞭策。
  拉萨路小学六(8)班 郭昱辉 指导老师 叶艳
  拥有好体魄,将来报效祖国
  前不久,我们四名南京晨报小记者很幸运地采访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朱将军很和蔼,我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生入学都要军训,您如何看待入学的军事第一课?”
  朱将军想了想反问我们:“你们军训过吗?”“军训过!”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朱将军笑着又问:“那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呢?”我想了想,不知道如何能回答完全。身旁一同采访的小记者想了想说:“我觉得很苦,每天都要到外面去,下雨天也要到棚子下面训练。”我也说出我的感受:“军训的时候天气很热,每天都要在太阳下晒一下午,出了好多汗,身上的衣服都是湿的。”
  朱将军说:“觉得苦、觉得热、觉得累,这就是收获呀!现在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有军训,但因为你们年龄小,所以军训主要是为了让你们感受军训、体验军训,培养你们吃苦耐勞的精神。你们体会到了解放军训练的辛苦,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并督促你们锻炼身体,拥有好的体魄,将来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保护人民。”
  北京东路小学分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六(3)班 王皓辰
  《南京晨报》记者陈洁 黄阳阳供稿
其他文献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该馆原名为“新四军水西村革命旧址保管所”,建于1979年10月23日。1984年9月25日更名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列馆”,1994年8月1日改用现名,馆名为叶飞题写。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二支队,相继从皖南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9年11月7日,遵照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
期刊
宿迁市新四军研究会建立工作站   2019年元旦前,在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清葆的有力协调下,建立了宿迁市新四军研究会工作站,孙维才同志任站长。目前已发行2019年《铁军》杂志550份。响水县新四军研究会建立工作站   近日,在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代会长朱文泉的关怀下,建立了响水县新四军研究会工作站,朱卫东、王万佳同志为联络人。目前已征订2019年《铁军》杂志500份。广东省湛江市新建工作站  
期刊
2018年是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80周年,也是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抗敌总会成立80周年和新四军挺进纵队创建80周年。為了传承红色基因,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铁军精神,12月18日,镇江市新四军暨茅山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联合市史志办、中共党史学会,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新四军老战士、两会会员和史志工作干部70余人
期刊
徐州。贾汪。江庄。竹园。  开车过去,见一排白墙青瓦房,干净,漂亮。我疑惑起来,这儿是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吗?  打电话问胡军英,果真在这里。她问:看到门口的坦克了吗?在坦克那儿停下,我到门口接你们。  也许因为是军人后代,胡军英办事干脆、利索,普通话讲得很流畅。  就这样我们和胡大贵兄妹俩认识了。  56岁的胡大贵和55岁的胡军英是同宗兄妹,兄妹俩一个是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的馆长,一个是副馆长。两人
期刊
说到借书,首先想到古人的两句话。一是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一是叶德辉的“老婆不借书不借”。同样是借书,何以会有如此迥然之态度,这恐怕还得从借书的历史谈起。  在活字印刷尚未发明、雕版印刷又不普及之时,图书对于读书人来说,其宝贵程度不言而喻。正是由于书籍得之不易,读书人才格外珍视,不肯轻易借人。  近代,书籍成为一种普遍之物,再也不像古代那样珍贵难得,但即便如此,借书同样是一种大忌。围绕借书,发
期刊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1)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2)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4);
期刊
在海安县城,有很多人都知道一位积极传承苏中“七战七捷”革命精神的老人,他就是78岁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原馆长、中国革命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陆大同同志。  陆大同1941年12月出身在海安县雅周鸭湾村。1959年11月入伍,1974年转业。先在海安县无线电元件厂任职,后调到县民政局工作,1988年3月到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任主任(当時只有纪念碑,没有纪念馆)。东
期刊
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弘扬盐城红色文化,国网盐城供电公司以凝聚人心,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以打牢党建基层基础,突出公司党建工作亮点为主要内容的“铁军先锋”品牌打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之中。公司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对于这样一个满载荣誉的公司来说,“铁军先锋”的品牌打造,是其在党建工作上
期刊
今年是我穿上军装的第三年,还有两年我就将步入火热军营,逐梦深蓝。  今年是建军90周年,八一军徽在不息的军号和嘹亮的军歌中,默默完成着生命的接力与更替。像一株参天巨树,叶片年年脱落,新芽岁岁破枝,增长着一圈又一圈坚实的年轮。每当我感到失落的时候,我都会凝视八一军徽,它总会赋予我无穷的力量。那时,我必然会想起我和三位老兵的故事。  “知识分子团”团长白乙化坚定我的军旅梦  每个男孩从小都会有一个军旅
期刊
提起港珠澳大桥,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有“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可,有多少人知道林鸣是谁?又有多少人知道,林鸣和他的团队为港珠澳大桥做了些什么?  林鸣,他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所承担的外海沉管隧道任务是整个工程最核心、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  在港珠澳大桥之前,中国外海环境下的沉管隧道是0!而港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