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口头作文的定义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从语言的表达方式角度下定义,认为口头作文是作文训练方式之一,属语言的口头形式的训练;二是从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关系的角度下定义,认为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是作文训练的两种方式,它与书面作文相对,但又与书面作文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有人认为口头作文是简单的形式,只是小学阶段书面作文的一种辅助形式,高中阶段已没有必要再经过这一环节。其实,我们“用现代汉语写文章,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口头表达的训练也就是书面表达的训练”。 可见,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前奏,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说话训练也是写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所以说,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学生经过严格的说话训练,那么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将逐步得到提高。
采用单一的书面作文的训练方式,忽视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导致作文课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于写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可是思路狭窄、内容单薄、观点陈旧、缺乏创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他们应具有的写作能力不相称,相当数量的学生还写不通顺文章,经常出现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畅、段落层次不清、思路不顺等问题。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眼于摆正说和写的关系,探索出了口头作文的办法,能开拓思路,为书面作文做好准备。我平时注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求他们把话说得中心明确、首尾完整、条理清晰、通顺明白。要知道,在此基础上稍加整理、适当加工,就成文章了。
一、说前: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为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胆量创造机会。
(1)借助音频、视频片段手段,创设说话的“真实”情境,围绕所闻所见展开话题,阐述自己的想法。
(2)借助绘声绘色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制造逼真的生活场景,学生扮演某种角色,模拟类似的人物语言,用丰富的表达形式完成既定的任务。
2、加强训方法的指导。
(1)教师善意提醒,告诉学生如何口头表达、如何有效地说,去掉不经意的口头禅和口语不连贯、说话磕磕绊绊的现象。口头作文除了朗诵、态度、表情方面要求外,还特别要求思维的严密和敏捷。
(2)告知学生训练的方式,某篇文章的续写、改写、扩写和缩写、读后感、课堂辩论赛等等活动都可以作为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
亮一亮,显露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累积的语言素材,把积累的材料,如国家大事、国际时局、人生感悟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作文素材的来源很广,可以是从传媒材料中获取的,可以是看电视、听广播获得的,甚至可以是道听途说,但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将学生的“隐性知识”激活,显化成语言文字。当然这需要提取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走上演讲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心声。
联一联,联系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社会和时代的典型事例。学生根据所规定的话题或主题,挖掘自己的或他人的实例,这是避免跑题的关键一步。社会中的热议事例、鲜为人知的轶事、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能成为有支撑作用和说服力的佐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还可以从古人那里找到事例,如古代名人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纪录、品格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都可以信手拈来,融入到叙述和议论之中。
议一议,提炼核心观点、独特的想法和独特的角度。通过说,学生需要理清思路,梳理好材料的先后顺序,用一定的线索把材料呈现出来,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一比,纵向、横向比较、对比,寻找变化轨迹。口头作文提高了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他们能从比较中明白许多道理。
列一列,理顺思路,列成提纲,通过说话的形式说明构思的独特之处,把所要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如果是记叙文,要点明是用顺叙的手法,还是倒叙、插叙的方法;如果是说明文,要明确选择哪几种说明方法为宜。说提纲的构成时,一定要把开头和结尾说好,还要提及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等。
二、说后:给以恰当的评价和激励。
这种训练方式简便易行,是值得推广的。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它既能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讲话的仪表、声音、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得到锻炼。这是因为口头作文练习大多是即兴发言,准备时间有限,学生往往在教师给出题目或提示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既要想得快,又要想得好,这对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意义的锻炼。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练习,无疑会逐渐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周密性。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作文水平。口头作文还是学生具有良好演讲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
总之,口头作文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说话训练也是写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所以说,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学生经过严格的说话训练,那么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将逐步得到提高。
采用单一的书面作文的训练方式,忽视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导致作文课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于写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可是思路狭窄、内容单薄、观点陈旧、缺乏创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他们应具有的写作能力不相称,相当数量的学生还写不通顺文章,经常出现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畅、段落层次不清、思路不顺等问题。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眼于摆正说和写的关系,探索出了口头作文的办法,能开拓思路,为书面作文做好准备。我平时注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求他们把话说得中心明确、首尾完整、条理清晰、通顺明白。要知道,在此基础上稍加整理、适当加工,就成文章了。
一、说前: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为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胆量创造机会。
(1)借助音频、视频片段手段,创设说话的“真实”情境,围绕所闻所见展开话题,阐述自己的想法。
(2)借助绘声绘色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制造逼真的生活场景,学生扮演某种角色,模拟类似的人物语言,用丰富的表达形式完成既定的任务。
2、加强训方法的指导。
(1)教师善意提醒,告诉学生如何口头表达、如何有效地说,去掉不经意的口头禅和口语不连贯、说话磕磕绊绊的现象。口头作文除了朗诵、态度、表情方面要求外,还特别要求思维的严密和敏捷。
(2)告知学生训练的方式,某篇文章的续写、改写、扩写和缩写、读后感、课堂辩论赛等等活动都可以作为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
亮一亮,显露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累积的语言素材,把积累的材料,如国家大事、国际时局、人生感悟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作文素材的来源很广,可以是从传媒材料中获取的,可以是看电视、听广播获得的,甚至可以是道听途说,但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将学生的“隐性知识”激活,显化成语言文字。当然这需要提取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走上演讲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心声。
联一联,联系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社会和时代的典型事例。学生根据所规定的话题或主题,挖掘自己的或他人的实例,这是避免跑题的关键一步。社会中的热议事例、鲜为人知的轶事、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能成为有支撑作用和说服力的佐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还可以从古人那里找到事例,如古代名人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纪录、品格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都可以信手拈来,融入到叙述和议论之中。
议一议,提炼核心观点、独特的想法和独特的角度。通过说,学生需要理清思路,梳理好材料的先后顺序,用一定的线索把材料呈现出来,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一比,纵向、横向比较、对比,寻找变化轨迹。口头作文提高了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他们能从比较中明白许多道理。
列一列,理顺思路,列成提纲,通过说话的形式说明构思的独特之处,把所要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如果是记叙文,要点明是用顺叙的手法,还是倒叙、插叙的方法;如果是说明文,要明确选择哪几种说明方法为宜。说提纲的构成时,一定要把开头和结尾说好,还要提及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等。
二、说后:给以恰当的评价和激励。
这种训练方式简便易行,是值得推广的。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它既能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讲话的仪表、声音、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得到锻炼。这是因为口头作文练习大多是即兴发言,准备时间有限,学生往往在教师给出题目或提示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既要想得快,又要想得好,这对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意义的锻炼。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练习,无疑会逐渐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周密性。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作文水平。口头作文还是学生具有良好演讲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
总之,口头作文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