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210010-01
随着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娱乐市场的不断活跃,各地电视台都有购置电视转播车、直播车的愿望。转播车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设备,如同一个流动的电视台,涵盖电视行业从摄制到编辑、传输各方面的设备和技术。对标致电视台实力的转播车,各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选购过程中都要认真地考察和仔细地分析,以求购买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就我台三年多转播车的使用经验来谈,希望能为要配置电视转播车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1、转播车规模设计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建造数字转播车已成定论,要建造多大的车是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决定设计配置多少讯道的转播车,也就是先要设计转播车的规模。
这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个是经济实力问题,另一个当地文化体育活动的规模。如果配置高了,平时用的少是浪费,低了,在一些场合又有感叹。
我们包头是一个有240多万人口的地区,平时很少有大型的体育赛事,主要是以剧院、广场的文艺演出、公艺活动为主,有时也录制和直播一些小型的体育赛事。我们的转播车设计为5+1讯道。另外我们为了能接入外来各类信号,采用了一个X75-DPS-575AV帧同步器作为外接信号的工具,它有数字/模拟/分量视频输入及音频输入功能。它不仅可以平时在信道不够用时增加一个讯号(只要使用一架台里现有的摄像机,同轴电缆联接就可以了。在08年为宁夏电视台进行奥运火炬传递现场直播,用这种方式,增加了两个讯道),还为将来与其它转播车、直播车联车提供了方便。
2、箱体结构设计
就是要在考虑到平衡、安全、稳定、舒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分配使用空间,把每一部分空间都要充分地利用起来。在箱体改装之初,一定要与厂方的设计人员充分勾通,提出你的要求和目的。除了音响区、导演区、技术区及维修区要根据空间和布局等工位合理安排外,往往我们忽略了附属设备的摆放空间,如摄像机、三角架、脚轮、寻像器、微波传输设备等。既然转播车作为一个整体,就要考虑它所有设备摆放的安全和合理。如果说,不考虑那么多,另配一台工具车,那另当别论。
我之所以这样说,我们台的转播车实际车体设计尺寸为:11250mmX2490mm×3798mm,因为没有设计摄像机、三角架、微波传输设备固定的摆放空间,不得不放在车厢地板上。一是地板上不好固定,行车时具有滑动碰撞的隐患;二是在取放时不方便,如有不用机位,就造成车内工作人员活动的不便。其次,在车厢外侧共设了8个下舱,5个下舱分别安装了隔离变压器/稳压电源、液压支撑的液压站及控制装置、直流蓄电池、充电机、UPS、折叠维修挂梯。有三个下舱是为三角架、脚轮、寻像器设计的,可是只有空间,而没有设计成固定安全摆布格式。
还有在车后部,下半部是电缆盘,上半部是一个12u的外接口箱。这个外接口箱占据了上半部分的主要位置,造成了空间的很大浪费,应把它设计在车的侧面,给车内留下更多可支配的空间。所以说,设计的人员一定要考虑周全,细节决定成败。
3、设备集成
搞电视的人都知道,电视转播车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台的实力;而且建造转播车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同样的经费购买摄像机、录像机要多得多,日常的维护费用也高。各台的技术决策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总体来说,不管你多么有经济实力,设备的配置不是盲目的高就是好。不合适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造成使用者的不方便;要结合现有台里使用的主型设备,在这一基础上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
3.1 摄像机系统
摄像机我采用的是池上HK399PW三同轴电缆传输。HK399PW摄像机的优点、技术指标我就不提了,我要说的是三同轴电缆。我们配置5根200米长电缆,另配了两100米延长线。平时经常使用长度一般在100米左右,这样看似浪费,实际上这很适合我们这一地区情况。一个是外部的剧场、文化宫等地的录制现场情况是不可预测的,远近难以固定,因为有了相对长的电缆,减少了很多麻烦;另一个长处是,电缆使用、收放过程不可避免会造成损坏。有了足够长的电缆,我们可以截去损坏部分,重新做头,与配的延长配接使用,不用换整条电缆。这样即有应急措施,又不造成浪费。
我们无线移动摄像机是池上的WA-50。在无遮挡的情况下,1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和控制信号都没问题。像剧场、影院、体育馆难免会有死角或长通道信号传输就有问题,即使用天线延长线,把天线架设到场内,视频信号能接收好,但控制信号和对讲调度信号无法传递。
3.2 录、编部分
我们台转播车录制系统采用的是3台索尼IMX多格式数字录放机,两台作为主录,一台作为补录,另还配了一台TurBo三通道硬盘录像机。补录机和硬盘录像机是分别通过单母线控制面板RCP-32*1P切换镜头。经过3年多的使用情况来看,只要一套备份就行,等于浪费了一套。硬盘录像机虽有编辑功能,但编辑们一次也没用过,可能是习惯上和不灵活的因素。
由于我台主型设备是DVCAM,只有一套IMX编辑系统;又没有全台网,播出上载用的是DVCAM磁带。因此每次车上录制完的节目带,都要下来导成DVCAM才能进行编辑,最终做成播出上载的成品带。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了解,如果转播车上的设备不与台内主流设备配套,不仅造成资金投入的浪费,更主要的是给工作带来不便。
而解决的办法是,当全台网络化以后,把车上录制的带子直接上载到非编工作站上编辑。可是,随着无带摄录电视设备的进步与发展,眼看着就要淘汰盘带式的记录方式。所以,凡是要现在购置电视转播车的电视台,一定要仔细定夺,不要盲目高配。也许在你想要或有实力升级设备的时候,技术的发展方向已不同了。
3.3 直播传输系统
现在的像我台一样的地市级电视台,不能上星,就是购置简易卫星上传设备也是浪费,那有那么多的信号要通过卫星传输呢。现在最实际传输方式还是微波、电视网络公司的光纤和电信传输的光纤。
如果通过转播车自配的微波系统进行直播是最方便的,可是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微波直线传输的盲点也多了。其次,微波必竟是开路传输,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安全因素;采用双备份,设备投入资金是很大的,作为地市级电视台又不实际。最好、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通过光纤传输。因此,在装车的时候建议配置把光端机考虑在内。
3.4 监视部分
我们在导演区采用的是LMD-1420(14寸)和V-R82DP-2C(8寸)液晶监视器,技术区和录制区采用的是CRT监视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液晶监视器不能正确的反映实际的图像色彩和饱和度,往往造成导演与技术人员之间对视频效果的误差。另外,液晶监视器的视角比较窄,稍微偏离出视角整个画面看上去就发黑。所以,液晶监视器虽然比CRT管轻,如果车的载重与平衡不受影响,建议在多讯道转播车全部使用CRT射线管的比较好。
随着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娱乐市场的不断活跃,各地电视台都有购置电视转播车、直播车的愿望。转播车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设备,如同一个流动的电视台,涵盖电视行业从摄制到编辑、传输各方面的设备和技术。对标致电视台实力的转播车,各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选购过程中都要认真地考察和仔细地分析,以求购买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就我台三年多转播车的使用经验来谈,希望能为要配置电视转播车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1、转播车规模设计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建造数字转播车已成定论,要建造多大的车是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决定设计配置多少讯道的转播车,也就是先要设计转播车的规模。
这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个是经济实力问题,另一个当地文化体育活动的规模。如果配置高了,平时用的少是浪费,低了,在一些场合又有感叹。
我们包头是一个有240多万人口的地区,平时很少有大型的体育赛事,主要是以剧院、广场的文艺演出、公艺活动为主,有时也录制和直播一些小型的体育赛事。我们的转播车设计为5+1讯道。另外我们为了能接入外来各类信号,采用了一个X75-DPS-575AV帧同步器作为外接信号的工具,它有数字/模拟/分量视频输入及音频输入功能。它不仅可以平时在信道不够用时增加一个讯号(只要使用一架台里现有的摄像机,同轴电缆联接就可以了。在08年为宁夏电视台进行奥运火炬传递现场直播,用这种方式,增加了两个讯道),还为将来与其它转播车、直播车联车提供了方便。
2、箱体结构设计
就是要在考虑到平衡、安全、稳定、舒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分配使用空间,把每一部分空间都要充分地利用起来。在箱体改装之初,一定要与厂方的设计人员充分勾通,提出你的要求和目的。除了音响区、导演区、技术区及维修区要根据空间和布局等工位合理安排外,往往我们忽略了附属设备的摆放空间,如摄像机、三角架、脚轮、寻像器、微波传输设备等。既然转播车作为一个整体,就要考虑它所有设备摆放的安全和合理。如果说,不考虑那么多,另配一台工具车,那另当别论。
我之所以这样说,我们台的转播车实际车体设计尺寸为:11250mmX2490mm×3798mm,因为没有设计摄像机、三角架、微波传输设备固定的摆放空间,不得不放在车厢地板上。一是地板上不好固定,行车时具有滑动碰撞的隐患;二是在取放时不方便,如有不用机位,就造成车内工作人员活动的不便。其次,在车厢外侧共设了8个下舱,5个下舱分别安装了隔离变压器/稳压电源、液压支撑的液压站及控制装置、直流蓄电池、充电机、UPS、折叠维修挂梯。有三个下舱是为三角架、脚轮、寻像器设计的,可是只有空间,而没有设计成固定安全摆布格式。
还有在车后部,下半部是电缆盘,上半部是一个12u的外接口箱。这个外接口箱占据了上半部分的主要位置,造成了空间的很大浪费,应把它设计在车的侧面,给车内留下更多可支配的空间。所以说,设计的人员一定要考虑周全,细节决定成败。
3、设备集成
搞电视的人都知道,电视转播车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台的实力;而且建造转播车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同样的经费购买摄像机、录像机要多得多,日常的维护费用也高。各台的技术决策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总体来说,不管你多么有经济实力,设备的配置不是盲目的高就是好。不合适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造成使用者的不方便;要结合现有台里使用的主型设备,在这一基础上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
3.1 摄像机系统
摄像机我采用的是池上HK399PW三同轴电缆传输。HK399PW摄像机的优点、技术指标我就不提了,我要说的是三同轴电缆。我们配置5根200米长电缆,另配了两100米延长线。平时经常使用长度一般在100米左右,这样看似浪费,实际上这很适合我们这一地区情况。一个是外部的剧场、文化宫等地的录制现场情况是不可预测的,远近难以固定,因为有了相对长的电缆,减少了很多麻烦;另一个长处是,电缆使用、收放过程不可避免会造成损坏。有了足够长的电缆,我们可以截去损坏部分,重新做头,与配的延长配接使用,不用换整条电缆。这样即有应急措施,又不造成浪费。
我们无线移动摄像机是池上的WA-50。在无遮挡的情况下,1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和控制信号都没问题。像剧场、影院、体育馆难免会有死角或长通道信号传输就有问题,即使用天线延长线,把天线架设到场内,视频信号能接收好,但控制信号和对讲调度信号无法传递。
3.2 录、编部分
我们台转播车录制系统采用的是3台索尼IMX多格式数字录放机,两台作为主录,一台作为补录,另还配了一台TurBo三通道硬盘录像机。补录机和硬盘录像机是分别通过单母线控制面板RCP-32*1P切换镜头。经过3年多的使用情况来看,只要一套备份就行,等于浪费了一套。硬盘录像机虽有编辑功能,但编辑们一次也没用过,可能是习惯上和不灵活的因素。
由于我台主型设备是DVCAM,只有一套IMX编辑系统;又没有全台网,播出上载用的是DVCAM磁带。因此每次车上录制完的节目带,都要下来导成DVCAM才能进行编辑,最终做成播出上载的成品带。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了解,如果转播车上的设备不与台内主流设备配套,不仅造成资金投入的浪费,更主要的是给工作带来不便。
而解决的办法是,当全台网络化以后,把车上录制的带子直接上载到非编工作站上编辑。可是,随着无带摄录电视设备的进步与发展,眼看着就要淘汰盘带式的记录方式。所以,凡是要现在购置电视转播车的电视台,一定要仔细定夺,不要盲目高配。也许在你想要或有实力升级设备的时候,技术的发展方向已不同了。
3.3 直播传输系统
现在的像我台一样的地市级电视台,不能上星,就是购置简易卫星上传设备也是浪费,那有那么多的信号要通过卫星传输呢。现在最实际传输方式还是微波、电视网络公司的光纤和电信传输的光纤。
如果通过转播车自配的微波系统进行直播是最方便的,可是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微波直线传输的盲点也多了。其次,微波必竟是开路传输,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安全因素;采用双备份,设备投入资金是很大的,作为地市级电视台又不实际。最好、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通过光纤传输。因此,在装车的时候建议配置把光端机考虑在内。
3.4 监视部分
我们在导演区采用的是LMD-1420(14寸)和V-R82DP-2C(8寸)液晶监视器,技术区和录制区采用的是CRT监视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液晶监视器不能正确的反映实际的图像色彩和饱和度,往往造成导演与技术人员之间对视频效果的误差。另外,液晶监视器的视角比较窄,稍微偏离出视角整个画面看上去就发黑。所以,液晶监视器虽然比CRT管轻,如果车的载重与平衡不受影响,建议在多讯道转播车全部使用CRT射线管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