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课堂又是一种新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教学实践模式。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为此,教师不仅要精心的预设、以达到精彩的生成;还要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性评价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营造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构建;和谐;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教学实践模式。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而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想,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持续拉动他们学习数学的思想,从而有助于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数学课堂如何关注学生促进学生有效和谐发展,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近年来的教学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与实践:
1有趣的新课导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怎样才能实现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关键要做好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与过渡。首先解决好一个个知识“点”的问题,为单元知识“线”和章节知识“面”打好基础,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用到的知识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小公倍数”、“通分”。在新授前,我先复习了“求最小公倍数”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旧知识,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后通过作业反馈,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理解了算理,但由于找最小公倍数和通分不熟练,因而出错较多。这说明他们在旧知识点上已留下了“尾巴”,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给新知识的学习造成困难。数学课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所以通过导入阶段的复习,既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又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教学时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喜欢数学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首先就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是怎么过的,这时老师放《祝你生日快乐》歌,学生的情绪很兴奋,直接引入教学的例题中,帮小动物过生日。除了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们还需要活用活动和游戏来巩固新授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活动,如:“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猜一猜”、“找朋友”等游戏。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的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有意思”、“有故事”、“有成功”。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用脑筋,多让学生感受师爱、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化静为动、互相竞赛,相信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心设计活动的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当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老师提出:“给你一张正方形纸,你能不能折出它的1/4?试试看,请给你折出的1/4涂上颜色”这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他们用多种方法折出了1/4。通过手、眼、脑并用,启迪了他们的大脑思维,很快又得出了很多种1/8、1/16的折叠方法。这种以“动”激“活”的学习方法,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分享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4开放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自主探索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没有自主探索,就不会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说,课堂上,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二要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摩、动口表达的适度空间。自主探索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要有的环节,而合作交流则不然,合作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教学难点,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丰富学生经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无论是自主探索还是合作交流,都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才能达到有效学习,否则,任由学生“自主”的课堂,只能表现为看似活跃,其实低效的课堂。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克和千克》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话音刚落,小组内便忙活起来,同学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好不容易意见达成一致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而另一些人却在那儿讲闲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杂乱无章的状况下进行着……。
5鼓励性的相互评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激励。在听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其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直至解决问题,可见,正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综合上述,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率。
【关键词】构建;和谐;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教学实践模式。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而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想,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持续拉动他们学习数学的思想,从而有助于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数学课堂如何关注学生促进学生有效和谐发展,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近年来的教学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与实践:
1有趣的新课导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怎样才能实现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关键要做好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与过渡。首先解决好一个个知识“点”的问题,为单元知识“线”和章节知识“面”打好基础,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用到的知识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小公倍数”、“通分”。在新授前,我先复习了“求最小公倍数”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旧知识,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后通过作业反馈,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理解了算理,但由于找最小公倍数和通分不熟练,因而出错较多。这说明他们在旧知识点上已留下了“尾巴”,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给新知识的学习造成困难。数学课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所以通过导入阶段的复习,既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又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教学时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喜欢数学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首先就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是怎么过的,这时老师放《祝你生日快乐》歌,学生的情绪很兴奋,直接引入教学的例题中,帮小动物过生日。除了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们还需要活用活动和游戏来巩固新授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活动,如:“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猜一猜”、“找朋友”等游戏。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的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有意思”、“有故事”、“有成功”。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用脑筋,多让学生感受师爱、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化静为动、互相竞赛,相信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心设计活动的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当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老师提出:“给你一张正方形纸,你能不能折出它的1/4?试试看,请给你折出的1/4涂上颜色”这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他们用多种方法折出了1/4。通过手、眼、脑并用,启迪了他们的大脑思维,很快又得出了很多种1/8、1/16的折叠方法。这种以“动”激“活”的学习方法,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分享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4开放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自主探索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没有自主探索,就不会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说,课堂上,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二要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摩、动口表达的适度空间。自主探索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要有的环节,而合作交流则不然,合作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教学难点,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丰富学生经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无论是自主探索还是合作交流,都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才能达到有效学习,否则,任由学生“自主”的课堂,只能表现为看似活跃,其实低效的课堂。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克和千克》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话音刚落,小组内便忙活起来,同学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好不容易意见达成一致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而另一些人却在那儿讲闲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杂乱无章的状况下进行着……。
5鼓励性的相互评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激励。在听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其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直至解决问题,可见,正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综合上述,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