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城市的人比上海人更精明?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道理说,武汉该算我的半个故乡,我在那里度过大学时代。我却很少替它写过文章。这似乎不太公平。自己所受的教育,连这最起码的回报都未能做到。我并不是没有感到内心的疚愧。每每提起笔,却又犹豫了:该写点什么呢?
  难道大名鼎鼎的武汉真没什么可写的吗?似乎也不该如此。
  或许我对自己生活过的武汉有小小的偏见了:这是一座商业气息浓重的城市。有一句俗话已说滥了: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当地人的精明更是可想而知了。所谓的商业气息是较委婉的说法,准确地讲应该是小市民气息(不带贬意)。
  要想了解中国真正的市井生活,武汉其实比北京、上海更具代表性。武汉人不如北京人幽默,也不像上海人那样时髦,他们很本色地过着精打细算的小日子。北京人和上海人都是做大买卖的(不管是政治的买卖还是经济的买卖),武汉人,只想发挥个人的智慧踏踏实实做点小生意。在这方面,他们的脑子挺好使的。说起来不好意思:大武汉尽出些小商人,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它从来就不是时代的宠儿。能混成这样就算不错的了。
  武汉人把自己的地盘经营得挺热闹,却不敢以贵族自居,也很少远眺。
  武汉的大商场肯定不如上海那么多、那么气派。但个体户摊档密布的汉正街,八十年代火爆的时候,一点不比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逊色。
  这么看来,武汉人是重利益而轻文化的了?或者说得偏激点,武汉自古就是一座没什么文化的城市?
  我敢下这样的结论吗?因为我忽然想起了黄鹤楼。一座黄鹤楼,就把武汉的面子全挽回来了。
  如果分别挑选一首古诗作为各大名城的“市歌”,北京自然有陈子昂的《登古幽州台歌》,杭州有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杜牧更厉害,为扬州写了“二十四桥明月夜”,又为南京写了“夜泊秦淮近酒家”。
  有个叫崔颢的,虽然不算第一流的大诗人,却写过第一流的好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而这首诗恰恰是属于武汉的。武汉的黄鹤楼可以面无愧色地屹立于中国诗歌之林了。
  崔颢之所以了不起,还在于曾经令李白自叹弗如。李白肯定算第一流的大诗人了,但是登黄鹤楼时读到崔颢之作,也只好罢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黄鹤楼恐怕是李白游历过而未敢冒然赋诗的惟一的景点。
  李白的叹息,无形中在为崔颢做广告了,正如崔颢的题诗,等于给黄鹤楼做广告了,做了一千多年的广告。
  对于武汉来说,还有比这更深入人心的广告词吗?
  两位诗人的“交锋”,使武汉的黄鹤楼比其他城市的古迹拥有了双倍的光荣。
  我在武汉读大学时,常喝的当地名酒就叫“小黄鹤楼”。我从这酒里面也能喝出诗的味道。这是从唐朝时就窖藏了的诗之酒。生活在黄鹤楼脚下的武汉人,是有福的,沾了唐诗的光。
  武汉其实还有其他名胜,譬如汉阳有座琴台,是纪念伯牙与子期这一对千古知音的。但都不如黄鹤楼的典故确切。黄鹤楼,毕竟有诗为证,白纸黑字地写着呢。客观地说,李白也称得上是崔颢的知音了。虽然他们在黄鹤楼面前并未琴瑟相和。李白的罢笔,既出于某种对难度的敬畏,但也挺有风度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大诗人,能心平气和地承认别人的胜利,多不容易啊。李白的那两句咏叹,虽然不算一首完整的诗,但也造就了一段佳话。
  只是,诗人的气质,在武汉人性格中似乎并未得到遗传。公众认识的武汉人,有着商人的精明头脑,却没有太明显的艺术细胞。或许,艺术与商业是相矛盾的。做个诗人需要大智若愚,而武汉人太聪明了,心里像有杆秤似的,看什么问题都很清楚。虽然不至于缺斤短两吧,但也承受不了太多的“轻”——他们的心灵似乎天生就很务实。
  务实的九头鸟与务虚的黄鹤,也是相矛盾的。它们毕竟不是同一个种类。黄鹤这个古典的意像,承载着一首唐诗、一个神话而消失,就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人去楼空,我辈瞻仰的不过是神话的遗址。作为理想主义坐骑的黄鹤,业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白云千載,来去如风。只把一座空洞的楼阁,留给了今天的武汉人。
  精明的武汉人,甚至把黄鹤楼也注册成商标了。
  武汉人虽然长期生活在黄鹤楼的影子下,却并未失去自己的光采,反而使黄鹤楼本身,成为影子一样的道具。
  黄鹤楼历史上几经毁坏修复(据说有一次还缘于火灾),有一段时间甚至荡然无存。那美好的传说并未因之而泯灭,它在空白与充实之间持续着,像藕断丝连的残梦。在旧址上重建的黄鹤楼,纵然金碧辉煌,也不过是其往日的替身。设若流浪的黄鹤迷途知返,可否辨认出两者的区别?
  从废墟与灰烬中一次次复活的黄鹤楼确实有几分凤凰的精神。不管怎么说,它已构成武汉的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古老的图腾。我们也许无法证明它的存在有多么重要。但只要这么想一想就可以了:假如没有黄鹤楼(包括它的典故),对于武汉的文化来说,将是一笔怎样的损失?
  武汉人,还是不要简单地把黄鹤楼当作一件历史的赘物,以为它跟今天的生活已毫无关系。
  武汉人,还是应该潇洒一些,飘逸一些,浪漫一些。登高才能望远。更上一层楼吧。
  我敢保证:即使再盖一百座豪华的商场,全摞在一起,其价值也抵不上一座黄鹤楼。
  因为在全中国,黄鹤楼只有一座。它是属于武汉的,一笔只能用天文数字来计算的文化遗产。
  我离开武汉已好多年了。但从来没有觉得:离黄鹤楼很远。对于黄鹤楼,我甚至可能比许多当地人更感到亲切。至少,我还保留着当初的感觉,和当初的视野。
其他文献
采访前,记者曾思考,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本职工作如此出色,引领的公益团队如此棒!记者做资料收集时,搜索到这样的数据:参加工作10年来,积极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公益宣传,先后带领官兵为驻地大中学校开展国防教育20批次,培训人数达2万余人;受邀给驻地大中学校义务作报告近10场,听众近1万人次。创建“孝敬爱心公益团队”,引导近300名爱心团队成员遍布全省传播爱心正能量……  潘孝敬,是一名80后武警少校警官
有一种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依旧美丽。或许,真正的爱情都是不考虑后果的,是瞬间的事情,具备着花的品质,该凋零就凋零吧,只要开放过就好。然而一旦把它最辉煌的瞬间保留下来(通过记忆抑或艺术作品),我们会诧异地发现:它其实已达到永恒的境界。相反,许多现实中的人们即使巧妙设计、苦心经营,也常常跟永恒相差一步之遥,甚至擦肩而过。  爱情并不仅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浪漫,记忆才是它最大的造化。它在记忆中活
2020年,“你爆了吗?”成为年轻人之间打招呼的最新方式。光是今年下半年,“爆雷”的长租公寓超过20家,公司有大有小,散落在全国各地。在这背后,一批年轻人在被房东“贴条”、断水断电的惊魂未定中,一边搬家,一边维权。  不用和房东打交道、免去高额中介费的长租公寓受到年轻人热捧,本应为年轻人提供便利的新型租房模式却漏洞频出,为了在这座城市有个“家”,选择长租公寓的年轻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烦恼。在“爆雷”
当新丝路时尚专列从北京西站启动,在华北平原上奔驰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T台秀也悄然揭开帷幕,52位美丽的选手们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身着由著名设计师叶谦设计的服装“永不过时的黑白经典系列”,以車厢内的通道为舞台,迈开款款步伐,一时谋杀了摄影记者们菲林无数。  在许多火车乘客们的记忆里,仅有80厘米的狭窄列车通道似乎是叫卖零食水果的小推车的专属,然而模特佳人们婀娜的身姿出现在车厢内,立马让它华丽变身,成为
在开往新住所的时候,搬家师傅开始聊天。  他干这行有六年了,我是他今天的第三单。  这六年里,他给很多年轻人搬过家,见证过无数不同的北漂故事。  他们所有的生活细节,被打包进大大小小的箱子里,装进车里,塞得满满当当。  这是一个北漂的全部家当,也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段落。  他和我说起这些的时候,我正忙着在各种手机软件上更新地址。在删掉旧地址的那一刻,像是丢掉了什么,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北京的年轻
P a r t 1  很多人说,电影《超时空同居》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物质还是爱情的选择题,确实如此,但好像也不只如此。  在电影的开头,2018年的谷小焦(佟丽娅饰)为了回到过去的家,在房产中心不断相亲,谁能买下她童年的那栋别墅,她就嫁给谁。  那个人可以是中年油腻秃顶男,可以是猥琐又丧偶的暴发户,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但即便如此,她也始终不能得偿所愿。  而在2008年的时空中,陆鸣(雷佳音饰)是个有
“不惜代价,阻止科尼!”这个口号以奇快的速度在5天内被传播了8000万次。“2012世界末日”或属无稽之谈,“2012科尼末日”却让人期待——约瑟夫·科尼,一个在非洲国家横行和杀戮了20年、却无名到几乎隐形的世界头号通缉犯,也许是时候去认真反思他的罪行了。  “一定要阻止科尼”  3月上旬,一段名叫《KONY 2012》(译为《科尼2012》)的纪录片成为社交网站有史以来传播最快的视频。视频中的主
日本的小说《人间失格》里,主人公说过这么一段话:“我的不幸,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小说的主角大庭叶藏,敏感、怯懦又软弱,“是个碰到棉花都会受伤的胆小鬼”,习惯去讨好他人,以此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与生命价值。但他却在挣扎与痛苦中,跌跌撞撞、四处碰壁,最后以自杀的形式结束生命,要把“不合格的”自己,从这个世间抹去。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太宰治本人
一提到90后,大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朋克养生”、“佛系青年”、“精致猪猪女孩”,“宅男宅女”等标签。90后作为新一代消费大军,无形中养成了各种生活习惯,他们一边熬着最深的夜一边用养生壶泡枸杞银耳,一边大口吃川式火锅一边用榨汁机榨果蔬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发布过一份《2019新青年生活趋势白皮书》,显示这届年轻人受互联网的影响,既是火锅党,也是资深外卖党,只有30%的人喜欢下厨且偶尔在家做饭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公元1100年,遇赦的苏东坡即将离岛北归,感慨万千的他写下了这首《别海南黎民表》,表达了他对这个流放之地的无限留恋和对友人的难舍之情,他甚至发自肺腑地将海南儋州称作自己的故乡。  而这一年,距离苏东坡被贬海南已有三年。  花甲之年被贬海南  海南,这座崛起的热带岛屿,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