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民教育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有幸成为于光远先生任总主编、胡沙同志主持编写的《现代公民知识读本》一书的责任编辑。全书共三卷,第一卷题名“品格与人生”,第二卷题名“生活与法律”,第三卷题名“民主与科学”。三卷三个专题,连贯为一个整体系列。从书题即可看出它的意义不限于“知识读本”本身,涉及的乃是民族的“国民素质”大问题。通俗地说,是关涉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问题。我们正走在建设“公民社会”的道路上,做合格的现代公民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编辑完此书后,我对公民教育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同时也翻阅了一些资料,感到公民教育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应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也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发展程度与其公民教育水平紧密联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加强公民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道德、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对德育、品格的重视,但用德育排挤其他形式的教育,甚至以德育代替全面教育的做法又使传统教育误入歧途。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教育始终都把培养能“自强不息”“安贫乐道”“尚义贱利”“杀身成仁”的君子作为追求的目标。它为中华民族造就了无数为国为民不惜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也孕育了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至今它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专注的一直都是现实人生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也就决定了人文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它无疑有助于中华民族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并孕育了丰富的协作精神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努力培养公民的爱国心和民族情,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恪守社会公德,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比任何不切实际的理想教育都更为重要和有效。只有把道德、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孕育出大批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
  
  法制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
  
  胡沙同志在《现代公民知识读本》的序言中提到,所谓“合格公民”,首先要有明确的公民意识,念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公民,懂得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其次,要能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第三,要能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第四,要能完满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陈乐民老先生说过,我们所理解的“法律”具有双重作用和性格。它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是维护每个公民和个人应享有的自由权利不受侵犯。在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里,公民不是皇权专制下的臣民,更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或农奴。公民应享有的民主和自由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与此相关,“法律”的第二任务便是对违反法律、损害他人的权益的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制约,乃至进行强制性的惩罚。两者相辅而行,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惯常把法律只理解为强制和惩罚手段是片面的,在认识上甚至是本末倒置的。
  《生活与法律》这一卷详细介绍了法的产生过程、法的历史、法的本质内容,还介绍了中国现行的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刑法方面的知识。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因此,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法制教育,就成了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道德教育,可以用“软”的手段来引导人们的行为,而法制教育却能够以“硬”的、强有力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民主、科学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
  
  失去民主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虚伪的,它从根本上削弱了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没有现实民主支撑的民主教育是空洞的。所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制度,切实清除而不是包庇那些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蠹虫。强化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是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关键。只有人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个人的正当权益得到了国家的认同、支持和维护,才能培养出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也才能加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否则,失去了民主精神支持的爱国主义教育必定再次陷入假、大、空的泥潭,提高公民素质也只能流于空想。
  在中国社会正日益迈向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忽视科技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注意在公民教育中传授科学精神,必将导致各种封建迷信的泛滥和伪科学的猖獗。无数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轻视科技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必将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葬送现代化大业,并为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现代公民教育必须是科技和民主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主教育注人科技的内涵,也只有在全体公民的民主意识和科技水平都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综合国力才能得到迅速提高,现代化才能由理想变为现实。可见,民主、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并举,是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手段。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民主法制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强化知识教育而弱化公民和公民教育,老师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的公民教育。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立足于公民的塑造。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由于素质教育提出时间短,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政治、理论体系,形不成教育大气候,这对我国今后的法制建设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为了我国法制建设能够顺利持续发展,发展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守法公民是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编者按:教育出版对于现代出版而言,毁誉参半,成败皆萧,实在是个沉重的话题,本刊历来多有关注,并已陆续刊发过一些相关内容的文章。此次再将话题深入,俱因教育出版一头独大的局面仍未随着出版形势的变化而得以改变。出版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出版的强盛,离不开教育出版的积累和支撑。但就提升全民族的素质、对外输出而言,教育出版的畸重状况还须改变。下面所列话题,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育出版的现状,也预示了其未来
期刊
本文“80末90初”大学生系指1987—1992年出生的“大一至大三”阶段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调查研究的意图在于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观进行全面的描述,力求探讨他们不同的阅读行为特征,以便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访谈以“利用书本”为主题进行设计,对象是来自物理、地理、数学、中文、外语、历史等6个文理科院系的10位大学生以及5位相关的教师。问卷调查方面,
期刊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就是根据期刊的定位定期地进行选题策划,并对来稿进行选稿审查,与作者就文章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沟通,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并符合杂志的定位和特色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开始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国家也重视科技知识的普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保证科技刊物既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能为人们了解科学、掌握科学,从而运用科学服务,这是科技期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的重要使命。一个受欢迎的刊物
期刊
引论    2008年10月28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信息,宣布该报将从2009年4月起不再出版印刷版,改用电子邮件发送网络版给读者,同时每周在周末出版一份印刷版的周刊。这标志着这份有百年历史的名牌报纸将正式告别印刷版,甚至是永久性的。它的这一行动在全美新闻出版界引起巨大的震动,很多国家的新闻界尤其是报业界也都把它的境遇当作案例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则从编辑学的角度对
期刊
一本好书,必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容为“本”,好的图书内容精准、知识系统丰富,能给读者指导和启迪;形式为“辅”,简洁大方、契合主题的设计能为图书增光添彩。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近年来引进翻译了一系列国外医学经典译丛图书,基本上都是专业领域内的权威著作,有的甚至被誉为专科医师必读的“圣经”,如《格氏解剖学》《sobotta人体解剖图谱》《尼尔森儿科学》《Rosai and Ackerman外科病理
期刊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各抗日根据地陆续创办了不少报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胜利报》为例,对这一时期的报纸出版做一探讨。    一 《胜利报》概述    《胜利报》创刊于1938年5月1日,报社最初设在山西和顺县园街村,为石印(有时油印),四开两版,三日刊,发行3000份。最初是中共晋冀特委的机关报,
期刊
伍立杨(以下简称“伍”):最近读了些书,感觉当代文章、图书的写作、编校质量在直线下滑。举个例子,《文史天地》2009年第6期刊有《民国时期的军事派系》一文(作者张是良)。此文错误非常之多,以讹传讹,误人不浅,兹列举修正如下:  第11页“黄埔系”中,装甲兵司令沈发藻(国军装甲兵在萌芽发展时期是徐庭瑶和杜聿明为首脑,在内战时期是石祖黄,败退台岛后是蒋纬国。沈发藻没有当过装甲兵司令,仅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期刊
2009年初,由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重组是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动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从此后一年的出版业改革历程来看,从新政之后的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改制重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到年末中国出版集团重组黄河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其间颇具意味的“公私合营”式重组,都明确地昭示了一个事实
期刊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日趋坚定。网络出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弥补纸质出版的不足。从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看,虽然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先后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期刊社本身并未真正介入网络出版,而主要由网络出版运营商,如龙源、万方、维普和清华同方等较大的网络平台来推动,以集成各期刊社数字资源的方式提供服务。他们作为我国网络出版的新生力量,在网络出版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
期刊
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新业态的出现,加上出版社转企改制,使我国出版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然而,从总体来说,目前编辑队伍并不适应新形势之要求。出版产业要发展,提高编辑队伍素质迫在眉睫。如何提高编辑队伍素质?笔者认为应贯彻10个字:激发创造性,凸显时代性。具体来说,应做好如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一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编辑发展的内部机制    以人为本,从管理角度说,就是充分关心、理解、尊重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