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然而,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后,因长期的矛盾积累和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已经出现了增速下滑的新趋势。国际上骤起的“唱衰论”此起彼伏,直接影响国内人们的思想情绪,加剧了百姓的忧虑和担心。因此,研究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阐明中国政府应对经济下滑的战略举措等,对于提升全民士气,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60项改革措施,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下滑 应对措施 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直至今天,矛盾积累前所未有,未来能否避免步入衰退期而保持可持续发展?举世关注,国人担忧。现实诉说着的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举世震惊的9%左右平均增长速度。而近年却出现逐年下滑到2013年的7.8%,初露经济下滑的端倪。为此,一些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无度下滑?因此,2014年北京“两会”就受到举世特别关注。“两会”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告:“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作为当今中国的大管家,面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趋紧的形势,在透彻分析客观矛盾的基础上,确定了2014年中国经济度过难关的根本途径,在一定意义上给百姓以大的鼓舞和信心。然而,社会中的深深担忧依然挥之不去......因此,探究政府预防我国经济无度下滑的战略谋划,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当前现状和未来走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度过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期,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达9.8%,远超同期世界2.8%的年均增速。放眼世界,这样的增长速度乃首屈一指。国家经济30多年以9%左右的高速持续增长,不仅使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更是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2013年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到2013年的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16.2倍,年均增长8.7%;与此同时,人均国民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67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老百姓的收入一天天的增多,生活质量也就一天天的变好。国人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不断受惠,强烈的自豪感和实际的经济收入增高,使人们不管从心理上还是收入上,自然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关联起来。然而,一旦国家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发展速度开始减缓的时候,担心不仅自然产生,而且会放大。担心国家的经济下滑会影响到个人收入与生活,甚至担心经济崩溃,可能会进入到无度下滑期。
尤其是一些境外机构和媒体也开始施放一种“唱衰论”,无度夸大中国经济发展积累的多种矛盾和问题,“金融风险爆发”、“经济崩溃”、“改革缓慢”等等大量的负面评述和新闻报道此起彼伏充斥着互联网,甚至一些人拿着中国经济改革正在调整的“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产调控”等问题大做反面文章,别有用心的蛊惑人心,无非是心照不宣地想搞乱中国罢了。但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心理负担和压力是不容小视的,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使不稳定因素加速集聚......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客观地来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滑的压力呢?
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下行的状况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世界经济整体滑坡后的缓慢复苏,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国家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主要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将带来新的变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倒逼中国经济深度改革,将促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资源利用结构、利益分配结构等的广泛变革。社会生产要素、经济生活要素的重新分化组合,打破常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短时振动是不可规避的,又是必须积极应对的。
此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从出口上来看,据2011年数据,中国全国出口总量将近18万亿美元,占47万亿国民生产总值的25%,也就是意味着中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庞大的国民经济活动是与出口紧密相关的,可见出口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性。而现今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导致我国经济出口快速下滑。2012年4月中国出口增长率仅为4.9%,而2011年4月是24.9%,一年的时间中国出口增长幅度就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2012年的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增长。而到了2013年5月份出口增长率一度下滑至0.8%,到了6月甚至出现了负数。不仅没有帮助,而且拉了后腿。所以说中国出口率的下滑,显示出中国经济下滑的一种趋势.....
那么中国经济出口为何今非昔比、急速下滑呢?其根本原因是在于中国传统的出口模式在新的国际需求面前受阻。一直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用低要素成本形成的低价格商品抢占国际市场,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支撑基础上的。但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近年急速上涨,原有的贸易优势就逐步转化成了贸易劣势。据央行统计,2009年中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是1400元,2012年就到了2249元,而2013年更是上涨到了2609元。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国际贸易品价格不断提高,竞争优势逐步丧失,遏制了我国商品出口的总量。而相反,周边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却以低价劳动力的优势抢占我国的劳动力国际市场,比如越南一个工人的工资仅是我国的一半;而柬埔寨一个普通劳动力每个月只有500元人民币。这使我国长期依靠低价格商品出口的市场优势逐渐丧失,出口率逐年下滑,到了2012年中国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跌至负的2.2%,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投资看,投资一度是拉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力量。3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曾经投资增长率一度高达61%。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任何一国若长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势必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导致社会生产资料严重浪费、生产效率下降,市场消费滞涨,国家经济进入整顿、调整、转型的历史时期。而这种情况正在中国发生。目前中国的工业产能严重过剩,水泥、玻璃、钢铁等基础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仅钢铁一项,我国目前的产能已达9亿吨,但实际产量只有不到7亿吨;新兴战略产业更是产能过剩严重,一度风光无比的光伏产业,2010年毛利率达到30%,2011年就降到了10%,而到了2012年就开始全国亏损,一些企业开始面临破产的窘况。事实上目前我国多行业都存在着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促使国民经济回归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从消费看,目前中国的消费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消费,一个是生活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扩展社会生产能力,而生活性消费是满足全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正常情况下生活性消费要与生产性消费相适应,那么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平衡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消费远远大于生活性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不足就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于消费在GDP的比例中逐年下降,这个趋势从2000年就开始越来越明显,2012年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5%左右。物价飞涨,房价更是高居不下,银行利率不停下跌,老百姓的收入却飞速增长,民间大量闲散资金找不到新的消费热点。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居民储蓄总额只有12万亿元,到2013年却猛增到107万亿元(全国本外币存款总额),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社会消费严重不足的状况。国民经济发展转向消费拉动模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上述多种情况表明,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种挑战,存在着史无前例的发展困境,未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下滑的压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抑制阻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促使国民经济保持在7.5%增幅水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无度下滑的状态
经济发展是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的。按照常规经济规律,经过一定时期的高速发展,必然会进入一个减速下滑的历史时期。其次按照常规经济增长曲线,基数越大,增长势必会越慢。然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例外。那就是我们有效的利用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两个优越性,延缓了经济的下滑期。即使到2014年第一季度依然保持在7.4%的增幅水平。这个增速依然在世界各国中首屈一指。具体而言,到2014年初,中国的钢铁、煤炭、粮食、各项农产品生产销售仍居世界第一。
根据经济学的规律,加上大量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经济下滑在经济繁荣或者极为繁荣时期是势必出现的。在世界经济历史上,至今还没有任何-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长盛不衰,永远持续保持高速。所以,中国也不会例外。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的奇迹,但是纵观历史,这个奇迹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也曾有过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范围内,19世纪中叶的英国、20世纪初的美国,都曾经有过GDP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亚洲,二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的日本,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也都曾经有过10%左右的飞速发展,甚至曾经持续过22年之久,被世人称之为“东亚奇迹”。这些国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高的速度,像我们今天一样,都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心,资金来源也是依靠政府投资和财政赤字以及外资的大量涌入。然而,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依靠高投入、低地价、低工资的维持,以及资源和资金的后续不足,优势逐渐丧失,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渐跌入下滑期,风光不再。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一定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扩张必然带来深层次矛盾的凸显和多层次矛盾的集结。那么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这些矛盾必然抑制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将出现增幅下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所以说目前中国经济增幅趋缓,也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阶段,存在不可或缺的问题,需要认真的加以解决。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底子还是很厚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经济体制机制走向科学化,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快速扩大,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有效实施,都将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积极因素。所以,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一些人担心的无度下滑的状态。
然而,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化危为机,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革除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各种思想观念,破除抑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慣性,破解阻拦经济健康发展的困难风险,打破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建立更加完善独立的市场主体,构建有效调节市场的信用体系,才能在灵敏的市场反应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早做出对策。所以,构建社会应对危机的体制机制和政府统揽全局的战略谋划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就能变不利为有力,变危机为机遇,变困难为动力,托起下滑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三、我国政府规避经济无度下滑的战略谋划
早在2013年伊始就有人判断中国经济增长难达目标,系统性金融风险将要爆发,加之2014年第二季度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海外唱衰论就再度唱起。那么,中国政府规避经济无度下滑的战略谋划又是什么呢?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明确的表明了中国政府官方应对经济下滑的政策思路: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针对性的实行微调,适应经济“新常态”。
对于我国经济的总体状况,政府有个基本的估价。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深化改革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的经济一出现问题就进行调控,没有想清楚问题就用大力气去调控,在同一领域中用相同的手段去反复调控,这种强措施、弱智慧的现象,今后应极力避免。中国现在面临的情况日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采取任何政策之前都要认真调查、仔细研究,谨慎决策。”这就充分说明政府对当前中国经济维持稳定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维稳的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基本路径在于市场化。因此,只有放松政府管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才能真正的释放市场活力。 就当前而言,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出现下行压力增大的趋势。但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我们要增强信心。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与此同时,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因此,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审慎推进改革,降低社会的震荡幅度,有序有效推进经济稳步发展是可行性的战略抉择。
一般而言,当一国经济处于下行轨道时,政府可用增加赤字和货币宽松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推速增高。但此招只指标不治本,顾了当前失了长远,对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痼疾难以解决,最终将无法可持续发展。所以,目前必须要选择既利于当前,更能够惠及长远的长期策略。
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出,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7.5%,通胀目标3.5%,大胆的创新了上下限合理区间的宏观管理方式。这代表了只要经济发展不突破最低底线,依然运行在合理区间,那么政府是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面对经济下行巨大压力,中国政府依旧“沉着冷静,站稳脚跟”,对目前经济实行“微刺激”,更多的从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等方面入手。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和加大对民生的保障支持;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积极防范与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积极采取针对措施,有序规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等等,都是抑制经济下滑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提升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发展。这样的“微刺激”政策不仅惠及民生,更是可以从侧面提升广大群众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对中央各项决策的信心。正是如此,李克强总理在4月10的博鳌论坛上的演讲中,更是再次强调不会出台短期的强刺激政策,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决策层对中国经济自信的表现,这是我国政府的制度自信,战略自信和政策自信的突出体现。
(二)规律性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产品结构,赢得发展主动权。
李克强总理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需要提质增效,市场全面升级的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是经济增长实现动力转换的重要过程,更是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未来合规律性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业和压缩产能过剩产品,升级经济发展平台,减小城乡区域差距,将是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主攻方向。
与此同时,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具体指标,有序推进人口市民化,解决户籍制度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公平;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严控海洋污染;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的规模;改变投资金融体质改革,推进投资主题多元化,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高生产力。
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速度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的增长速度要比常规工业增加值高了3个百分点。可见从产业结构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立足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效益,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
李克强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致辞时说:“中国经济增速与过去相比有所放缓,是客观正常的。中国仍具备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我们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增长更具包容性、更有可持续性。中国过去高速发展靠改革,今后高质量发展还要靠改革。”因此立足中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将是政府筹划未来经济的着眼点。
生产的质量效益,市场的活力动力,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通过深化改革而取得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有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束缚经济产生活力和动力提升效益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市场、对企业、对经济运行过程干预过多,使很多问题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结果导致市场出现一种低层次循环的僵硬状态。因此,只有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质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建立政府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形成有益经验,及时复制和推广到其它地区。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创造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建设法治经济,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创造宽松和谐的市场氛围,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更好的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使国家经济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健康、稳步,持续前行。
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充满信心,正如党的十八大所说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有13亿人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在积极的推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我们扩大内需提供了空间。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市场活力和动力竞相迸发,中国经济有效抑制下行、走出低谷、回复健康化的轨道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字实录)[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4gzbg_yw.htm/2014/5/12
[2] 习近平.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习近平明确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中国容忍经济放缓[EB/OL].新华网http://news.china.com/zh_cn/finance/11155042/20140513/18498199.html/2014/5/12
[3] 李克强. 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EB/OL]. 博鳌亚洲论坛网http://www.boaoforum.org/2014nhhydt/13001.jhtml/2014/5/12
[4] 李克强. 共同推动非洲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第二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的致辞 [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09/c64094-24994703.html /2014/5/12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下滑 应对措施 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直至今天,矛盾积累前所未有,未来能否避免步入衰退期而保持可持续发展?举世关注,国人担忧。现实诉说着的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举世震惊的9%左右平均增长速度。而近年却出现逐年下滑到2013年的7.8%,初露经济下滑的端倪。为此,一些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无度下滑?因此,2014年北京“两会”就受到举世特别关注。“两会”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告:“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作为当今中国的大管家,面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趋紧的形势,在透彻分析客观矛盾的基础上,确定了2014年中国经济度过难关的根本途径,在一定意义上给百姓以大的鼓舞和信心。然而,社会中的深深担忧依然挥之不去......因此,探究政府预防我国经济无度下滑的战略谋划,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当前现状和未来走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度过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期,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达9.8%,远超同期世界2.8%的年均增速。放眼世界,这样的增长速度乃首屈一指。国家经济30多年以9%左右的高速持续增长,不仅使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更是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2013年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到2013年的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16.2倍,年均增长8.7%;与此同时,人均国民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67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老百姓的收入一天天的增多,生活质量也就一天天的变好。国人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不断受惠,强烈的自豪感和实际的经济收入增高,使人们不管从心理上还是收入上,自然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关联起来。然而,一旦国家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发展速度开始减缓的时候,担心不仅自然产生,而且会放大。担心国家的经济下滑会影响到个人收入与生活,甚至担心经济崩溃,可能会进入到无度下滑期。
尤其是一些境外机构和媒体也开始施放一种“唱衰论”,无度夸大中国经济发展积累的多种矛盾和问题,“金融风险爆发”、“经济崩溃”、“改革缓慢”等等大量的负面评述和新闻报道此起彼伏充斥着互联网,甚至一些人拿着中国经济改革正在调整的“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产调控”等问题大做反面文章,别有用心的蛊惑人心,无非是心照不宣地想搞乱中国罢了。但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心理负担和压力是不容小视的,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使不稳定因素加速集聚......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客观地来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滑的压力呢?
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下行的状况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世界经济整体滑坡后的缓慢复苏,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国家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主要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将带来新的变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倒逼中国经济深度改革,将促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资源利用结构、利益分配结构等的广泛变革。社会生产要素、经济生活要素的重新分化组合,打破常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短时振动是不可规避的,又是必须积极应对的。
此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从出口上来看,据2011年数据,中国全国出口总量将近18万亿美元,占47万亿国民生产总值的25%,也就是意味着中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庞大的国民经济活动是与出口紧密相关的,可见出口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性。而现今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导致我国经济出口快速下滑。2012年4月中国出口增长率仅为4.9%,而2011年4月是24.9%,一年的时间中国出口增长幅度就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2012年的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增长。而到了2013年5月份出口增长率一度下滑至0.8%,到了6月甚至出现了负数。不仅没有帮助,而且拉了后腿。所以说中国出口率的下滑,显示出中国经济下滑的一种趋势.....
那么中国经济出口为何今非昔比、急速下滑呢?其根本原因是在于中国传统的出口模式在新的国际需求面前受阻。一直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用低要素成本形成的低价格商品抢占国际市场,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支撑基础上的。但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近年急速上涨,原有的贸易优势就逐步转化成了贸易劣势。据央行统计,2009年中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是1400元,2012年就到了2249元,而2013年更是上涨到了2609元。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国际贸易品价格不断提高,竞争优势逐步丧失,遏制了我国商品出口的总量。而相反,周边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却以低价劳动力的优势抢占我国的劳动力国际市场,比如越南一个工人的工资仅是我国的一半;而柬埔寨一个普通劳动力每个月只有500元人民币。这使我国长期依靠低价格商品出口的市场优势逐渐丧失,出口率逐年下滑,到了2012年中国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跌至负的2.2%,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投资看,投资一度是拉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力量。3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曾经投资增长率一度高达61%。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任何一国若长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势必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导致社会生产资料严重浪费、生产效率下降,市场消费滞涨,国家经济进入整顿、调整、转型的历史时期。而这种情况正在中国发生。目前中国的工业产能严重过剩,水泥、玻璃、钢铁等基础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仅钢铁一项,我国目前的产能已达9亿吨,但实际产量只有不到7亿吨;新兴战略产业更是产能过剩严重,一度风光无比的光伏产业,2010年毛利率达到30%,2011年就降到了10%,而到了2012年就开始全国亏损,一些企业开始面临破产的窘况。事实上目前我国多行业都存在着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促使国民经济回归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从消费看,目前中国的消费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消费,一个是生活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扩展社会生产能力,而生活性消费是满足全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正常情况下生活性消费要与生产性消费相适应,那么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平衡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消费远远大于生活性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不足就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于消费在GDP的比例中逐年下降,这个趋势从2000年就开始越来越明显,2012年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5%左右。物价飞涨,房价更是高居不下,银行利率不停下跌,老百姓的收入却飞速增长,民间大量闲散资金找不到新的消费热点。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居民储蓄总额只有12万亿元,到2013年却猛增到107万亿元(全国本外币存款总额),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社会消费严重不足的状况。国民经济发展转向消费拉动模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上述多种情况表明,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种挑战,存在着史无前例的发展困境,未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下滑的压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抑制阻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促使国民经济保持在7.5%增幅水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无度下滑的状态
经济发展是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的。按照常规经济规律,经过一定时期的高速发展,必然会进入一个减速下滑的历史时期。其次按照常规经济增长曲线,基数越大,增长势必会越慢。然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例外。那就是我们有效的利用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两个优越性,延缓了经济的下滑期。即使到2014年第一季度依然保持在7.4%的增幅水平。这个增速依然在世界各国中首屈一指。具体而言,到2014年初,中国的钢铁、煤炭、粮食、各项农产品生产销售仍居世界第一。
根据经济学的规律,加上大量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经济下滑在经济繁荣或者极为繁荣时期是势必出现的。在世界经济历史上,至今还没有任何-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长盛不衰,永远持续保持高速。所以,中国也不会例外。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的奇迹,但是纵观历史,这个奇迹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也曾有过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范围内,19世纪中叶的英国、20世纪初的美国,都曾经有过GDP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亚洲,二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的日本,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也都曾经有过10%左右的飞速发展,甚至曾经持续过22年之久,被世人称之为“东亚奇迹”。这些国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高的速度,像我们今天一样,都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心,资金来源也是依靠政府投资和财政赤字以及外资的大量涌入。然而,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依靠高投入、低地价、低工资的维持,以及资源和资金的后续不足,优势逐渐丧失,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渐跌入下滑期,风光不再。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一定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扩张必然带来深层次矛盾的凸显和多层次矛盾的集结。那么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这些矛盾必然抑制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将出现增幅下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所以说目前中国经济增幅趋缓,也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阶段,存在不可或缺的问题,需要认真的加以解决。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底子还是很厚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经济体制机制走向科学化,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快速扩大,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有效实施,都将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积极因素。所以,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一些人担心的无度下滑的状态。
然而,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化危为机,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革除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各种思想观念,破除抑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慣性,破解阻拦经济健康发展的困难风险,打破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建立更加完善独立的市场主体,构建有效调节市场的信用体系,才能在灵敏的市场反应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早做出对策。所以,构建社会应对危机的体制机制和政府统揽全局的战略谋划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就能变不利为有力,变危机为机遇,变困难为动力,托起下滑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三、我国政府规避经济无度下滑的战略谋划
早在2013年伊始就有人判断中国经济增长难达目标,系统性金融风险将要爆发,加之2014年第二季度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海外唱衰论就再度唱起。那么,中国政府规避经济无度下滑的战略谋划又是什么呢?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明确的表明了中国政府官方应对经济下滑的政策思路: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针对性的实行微调,适应经济“新常态”。
对于我国经济的总体状况,政府有个基本的估价。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深化改革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的经济一出现问题就进行调控,没有想清楚问题就用大力气去调控,在同一领域中用相同的手段去反复调控,这种强措施、弱智慧的现象,今后应极力避免。中国现在面临的情况日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采取任何政策之前都要认真调查、仔细研究,谨慎决策。”这就充分说明政府对当前中国经济维持稳定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维稳的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基本路径在于市场化。因此,只有放松政府管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才能真正的释放市场活力。 就当前而言,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出现下行压力增大的趋势。但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我们要增强信心。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与此同时,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因此,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审慎推进改革,降低社会的震荡幅度,有序有效推进经济稳步发展是可行性的战略抉择。
一般而言,当一国经济处于下行轨道时,政府可用增加赤字和货币宽松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推速增高。但此招只指标不治本,顾了当前失了长远,对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痼疾难以解决,最终将无法可持续发展。所以,目前必须要选择既利于当前,更能够惠及长远的长期策略。
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出,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7.5%,通胀目标3.5%,大胆的创新了上下限合理区间的宏观管理方式。这代表了只要经济发展不突破最低底线,依然运行在合理区间,那么政府是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面对经济下行巨大压力,中国政府依旧“沉着冷静,站稳脚跟”,对目前经济实行“微刺激”,更多的从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等方面入手。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和加大对民生的保障支持;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积极防范与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积极采取针对措施,有序规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等等,都是抑制经济下滑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提升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发展。这样的“微刺激”政策不仅惠及民生,更是可以从侧面提升广大群众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对中央各项决策的信心。正是如此,李克强总理在4月10的博鳌论坛上的演讲中,更是再次强调不会出台短期的强刺激政策,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决策层对中国经济自信的表现,这是我国政府的制度自信,战略自信和政策自信的突出体现。
(二)规律性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产品结构,赢得发展主动权。
李克强总理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需要提质增效,市场全面升级的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是经济增长实现动力转换的重要过程,更是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未来合规律性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性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业和压缩产能过剩产品,升级经济发展平台,减小城乡区域差距,将是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主攻方向。
与此同时,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具体指标,有序推进人口市民化,解决户籍制度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公平;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严控海洋污染;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的规模;改变投资金融体质改革,推进投资主题多元化,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高生产力。
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速度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的增长速度要比常规工业增加值高了3个百分点。可见从产业结构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立足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效益,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
李克强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致辞时说:“中国经济增速与过去相比有所放缓,是客观正常的。中国仍具备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我们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增长更具包容性、更有可持续性。中国过去高速发展靠改革,今后高质量发展还要靠改革。”因此立足中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将是政府筹划未来经济的着眼点。
生产的质量效益,市场的活力动力,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通过深化改革而取得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有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束缚经济产生活力和动力提升效益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市场、对企业、对经济运行过程干预过多,使很多问题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结果导致市场出现一种低层次循环的僵硬状态。因此,只有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质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建立政府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形成有益经验,及时复制和推广到其它地区。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创造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建设法治经济,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创造宽松和谐的市场氛围,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更好的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使国家经济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健康、稳步,持续前行。
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充满信心,正如党的十八大所说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有13亿人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在积极的推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我们扩大内需提供了空间。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市场活力和动力竞相迸发,中国经济有效抑制下行、走出低谷、回复健康化的轨道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字实录)[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4gzbg_yw.htm/2014/5/12
[2] 习近平.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习近平明确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中国容忍经济放缓[EB/OL].新华网http://news.china.com/zh_cn/finance/11155042/20140513/18498199.html/2014/5/12
[3] 李克强. 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EB/OL]. 博鳌亚洲论坛网http://www.boaoforum.org/2014nhhydt/13001.jhtml/2014/5/12
[4] 李克强. 共同推动非洲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第二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的致辞 [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09/c64094-24994703.html /201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