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黄丹镇中心学校)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经六年了。在这期间,恰逢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以及全面实施,使我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面对新课程标准,面对新一轮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许多教师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早已经根深蒂固。要在短时间里进行全面的改革,摒弃落后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东西,并迅速吸收新的东西,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易事?
因此,相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一批人,因为我们是年轻教师。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本来就得从头学起,从零做起,还担心什么改革呢?通过新课程改革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我认真研读了《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等有关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书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过程对于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应该是为课程服务,即为书本而教学。但美国学者塞勒等提出了三个切实形象的隐喻,说明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说明,教学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不主要取决于课程配置、课程设计是否优化,而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过程与课程的吻合程度。
要想增强课程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开发,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补充。一是根据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顺序调整;二是删减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补充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三是适当增加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通过沟通与“对话”,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科学的建议,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人人平等。有时,“灵魂工程师”也没有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在新事物、新变化面前,我们也还得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
例如:大班的小朋友做红花,5朵给小班的小朋友后,还剩7
朵。大班的小朋友做了多少朵红花?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道题用减法算,因为老师讲过,碰到‘还剩’就用减法。”老师急切地想把延迟进解的疏漏弥补过来,但越急越表達不清什么部分数、整体数之类的概念,急出一身冷汗,引来学生迷茫的眼光。一个童稚的声音打破了教室中的沉闷:“老师,我来讲——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后来决定不送红花给小班了,他们把送给小班的5朵小红花拿回来,这时,拿回来的5朵,添上原来的7朵,就是大班小朋友所做的红花。所以要用加法做。”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场师生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事实上,教学本来就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例如,教学《瀑布》一课,如果光凭教师口头讲解,哪怕再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也无法向学生展现瀑布的雄伟壮观。若出示一张挂图,学生可以在视觉上获得初步的感受。若精心剪辑一段录像加以播放,由学生就有身临其境之感,从声音和图画上领略到瀑布的气势雄伟和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帘的壮美景象,全面体会到“如烟”、“如雾”、“如尘”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观察感受,及时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关于“组织教学”
自上而下对老师都有“组织教学”的具体要求。老师的“组织教学”,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将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能进入“听讲”的状态;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起,使每一个学生能顺利“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比如:学生正在激烈地小组讨论,而老师由于时间安排要进入“讲授”阶段,怎么办?老师一拍掌:“一、二、三!”,学生便异口同声地条件反射:“要坐端!”接着老师便开始讲解知识,或一问一答地进行知识“反馈”,检验学生。而在国外许多国家,则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太注重课堂的形式。如果需要,他们会花去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玩耍”,以致于课堂“乱七八糟”的,毫无“体统”。但却正是在这样的培养下,使学生学到了终身受用的东西:技能、方法,思维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试看,古今中外,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名人中,有几位是我们中国人?既便是像杨振宇他们这些“华人”,又有谁是在中国受的教育、在中国取得的成就而获得的?所幸的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课堂应转变成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为主,而不应拘泥于统一的模式与程序。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将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构建新的教学之路!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经六年了。在这期间,恰逢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以及全面实施,使我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面对新课程标准,面对新一轮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许多教师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早已经根深蒂固。要在短时间里进行全面的改革,摒弃落后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东西,并迅速吸收新的东西,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易事?
因此,相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一批人,因为我们是年轻教师。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本来就得从头学起,从零做起,还担心什么改革呢?通过新课程改革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我认真研读了《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等有关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书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过程对于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应该是为课程服务,即为书本而教学。但美国学者塞勒等提出了三个切实形象的隐喻,说明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说明,教学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不主要取决于课程配置、课程设计是否优化,而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过程与课程的吻合程度。
要想增强课程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开发,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补充。一是根据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顺序调整;二是删减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补充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三是适当增加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通过沟通与“对话”,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科学的建议,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人人平等。有时,“灵魂工程师”也没有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在新事物、新变化面前,我们也还得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
例如:大班的小朋友做红花,5朵给小班的小朋友后,还剩7
朵。大班的小朋友做了多少朵红花?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道题用减法算,因为老师讲过,碰到‘还剩’就用减法。”老师急切地想把延迟进解的疏漏弥补过来,但越急越表達不清什么部分数、整体数之类的概念,急出一身冷汗,引来学生迷茫的眼光。一个童稚的声音打破了教室中的沉闷:“老师,我来讲——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后来决定不送红花给小班了,他们把送给小班的5朵小红花拿回来,这时,拿回来的5朵,添上原来的7朵,就是大班小朋友所做的红花。所以要用加法做。”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场师生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事实上,教学本来就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例如,教学《瀑布》一课,如果光凭教师口头讲解,哪怕再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也无法向学生展现瀑布的雄伟壮观。若出示一张挂图,学生可以在视觉上获得初步的感受。若精心剪辑一段录像加以播放,由学生就有身临其境之感,从声音和图画上领略到瀑布的气势雄伟和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帘的壮美景象,全面体会到“如烟”、“如雾”、“如尘”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观察感受,及时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关于“组织教学”
自上而下对老师都有“组织教学”的具体要求。老师的“组织教学”,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将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能进入“听讲”的状态;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起,使每一个学生能顺利“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比如:学生正在激烈地小组讨论,而老师由于时间安排要进入“讲授”阶段,怎么办?老师一拍掌:“一、二、三!”,学生便异口同声地条件反射:“要坐端!”接着老师便开始讲解知识,或一问一答地进行知识“反馈”,检验学生。而在国外许多国家,则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太注重课堂的形式。如果需要,他们会花去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玩耍”,以致于课堂“乱七八糟”的,毫无“体统”。但却正是在这样的培养下,使学生学到了终身受用的东西:技能、方法,思维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试看,古今中外,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名人中,有几位是我们中国人?既便是像杨振宇他们这些“华人”,又有谁是在中国受的教育、在中国取得的成就而获得的?所幸的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课堂应转变成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为主,而不应拘泥于统一的模式与程序。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将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构建新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