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莉莉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由于父母结婚较晚,莉莉特别受到家人的宠爱。四位老人加上父母,都围绕着莉莉一人转,要什么都立即满足。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又哭又闹,结果频频喘气,继而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各种检查都做过,最后诊断为过度换气综合征。
门诊常见的过度换气综合征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近几年儿科门诊日渐增多的一种儿童心身疾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与遗传有关,同时患儿有癔症性格。癔症性格多因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当、父母过分溺爱等而形成,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暗示性较强。发病有一定诱发因素,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素,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以往发作的类同情景、事物、谈话内容等,均具暗示作用,可诱导再次发作。躯体疾病、疲劳、体弱、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容易促发。
过度换气综合征以发作性过度呼吸为主要特征,患儿可感到两眼发黑、头晕、憋气、心慌、气短、乏力、四肢麻木或肌肉抽搐,甚至窒息或昏迷倒地。由于其症状多样,有的貌似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发作)或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如惊恐发作),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溺爱引发的身心问题
除了过度换气综合征以外,由于溺爱引发的孩子身心问题还有许多。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童年应该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是快乐健康的代名词。然而,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孩子感觉寂寞,闷闷不乐,有焦虑和抑郁情绪,伴发头昏、头痛、易疲劳等症状;不少孩子娇气与任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极差,以及行为幼稚、不听话、孤独、不合群、神经过敏、过度担心、恐惧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诸如此类的心理行为问题,大都与家长的溺爱心态密切相关。
无原则的爱 是爱还是害
爱孩子是普天下的父母心。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宠爱,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
形成小霸王
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滋生“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由于父母用溺爱代替了理智教育,处处庇护孩子,把缺点视为优点,把胡闹视为聪明,使孩子称王称霸,盛气凌人,缺乏同情心。
丧失独立性
从小被溺爱的孩子,由于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成人后独立性不强,事事依赖父母,导致生活上的无能。
形成自闭症
父母对孩子太溺爱,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使孩子不用说话就能得到满足。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退入到自己的世界里,抑制了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而导致自闭。
社交退缩
家庭教育不当,尤其是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封闭性格,任性、自私,不会与外界同伴相处、交往,从而导致社交性退缩,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性退缩多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而家教不当则是其主要原因。
缺乏爱心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会使他们养成只为自己考虑的习惯,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丧失对社会、他人甚至亲人的爱心,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变成冷酷无情的人。
承受力差
有些孩子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或者不能容忍其他同学比自己好,经受不住批评与挫折,便是父母过分溺爱、滥用表扬造成的恶果。这种孩子往往自以为是,盲目骄傲,不能面对失败,不能抵抗挫折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成人后难以承受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家长溺爱孩子的不恰当行为
家长屈从于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没有原则,没有要求。
包办孩子的一切,过度照顾,本来孩子自己可以做的或应该做的也不让孩子做。
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过分优越,甚至超过了家庭正常的经济能力。
不给孩子接触困难和艰苦环境的机会,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常当众夸耀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处处为孩子的缺点辩解。
门诊常见的过度换气综合征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近几年儿科门诊日渐增多的一种儿童心身疾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与遗传有关,同时患儿有癔症性格。癔症性格多因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当、父母过分溺爱等而形成,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暗示性较强。发病有一定诱发因素,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素,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以往发作的类同情景、事物、谈话内容等,均具暗示作用,可诱导再次发作。躯体疾病、疲劳、体弱、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容易促发。
过度换气综合征以发作性过度呼吸为主要特征,患儿可感到两眼发黑、头晕、憋气、心慌、气短、乏力、四肢麻木或肌肉抽搐,甚至窒息或昏迷倒地。由于其症状多样,有的貌似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发作)或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如惊恐发作),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溺爱引发的身心问题
除了过度换气综合征以外,由于溺爱引发的孩子身心问题还有许多。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童年应该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是快乐健康的代名词。然而,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孩子感觉寂寞,闷闷不乐,有焦虑和抑郁情绪,伴发头昏、头痛、易疲劳等症状;不少孩子娇气与任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极差,以及行为幼稚、不听话、孤独、不合群、神经过敏、过度担心、恐惧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诸如此类的心理行为问题,大都与家长的溺爱心态密切相关。
无原则的爱 是爱还是害
爱孩子是普天下的父母心。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宠爱,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
形成小霸王
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滋生“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由于父母用溺爱代替了理智教育,处处庇护孩子,把缺点视为优点,把胡闹视为聪明,使孩子称王称霸,盛气凌人,缺乏同情心。
丧失独立性
从小被溺爱的孩子,由于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成人后独立性不强,事事依赖父母,导致生活上的无能。
形成自闭症
父母对孩子太溺爱,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使孩子不用说话就能得到满足。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退入到自己的世界里,抑制了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而导致自闭。
社交退缩
家庭教育不当,尤其是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封闭性格,任性、自私,不会与外界同伴相处、交往,从而导致社交性退缩,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性退缩多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而家教不当则是其主要原因。
缺乏爱心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会使他们养成只为自己考虑的习惯,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丧失对社会、他人甚至亲人的爱心,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变成冷酷无情的人。
承受力差
有些孩子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或者不能容忍其他同学比自己好,经受不住批评与挫折,便是父母过分溺爱、滥用表扬造成的恶果。这种孩子往往自以为是,盲目骄傲,不能面对失败,不能抵抗挫折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成人后难以承受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家长溺爱孩子的不恰当行为
家长屈从于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没有原则,没有要求。
包办孩子的一切,过度照顾,本来孩子自己可以做的或应该做的也不让孩子做。
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过分优越,甚至超过了家庭正常的经济能力。
不给孩子接触困难和艰苦环境的机会,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常当众夸耀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处处为孩子的缺点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