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陈守实教授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复旦大学流传着复旦教授有“八怪”的说法。十年前,我有一次在上海前复旦大学负责人王零先生家中聊天时,王老还对我说:“你知道吗?陈守实先生也是八怪之一。”我虽然是1955年才进复旦读书的,跟陈守实先生当研究生,又是1960年秋,但在入学以后,经过各种渠道,便听到守实先生的一些怪事。例如:1950年“土改”时,组织老教授参加安徽的“土改”工作队,陈先生在出发前夕,人已到了上海北火车站,但突然又掉头返校,表示不去;“思想改造”时,要老教授们人人表态,挖“思想霉素”,陈先生从不发言,党委的一位负责人,亲自找他谈话,他竟说:“你就是掏出手枪来对住我,我也不谈!”又有一次,他在复旦大礼堂——登辉堂上马列主义基础课(陈先生是解放后第一个在复旦大学开马列主义课程的),讲到工人阶级在旧社会、新社会的不同政治地位时,曾说:“现在的工人可不同了,阿猫、阿狗也当上人民代表了!”当即有学生递字条给他,说他污蔑工人阶级,是立场问题。陈先生很气愤,从此拒绝再开这门课。现在看来,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陈守实先生也不例外。他的行为方式,也许不无可议之处,但要说怪,其实也不怪。透过种种怪事,倒是可以看出陈先生是个不停地闪烁着思想火花的人,具有刚正不阿的品格。就以上述几件事而难忘风雨故人来论,组织“土改”工作队,难道有必要非把老教授也赶到乡下去参加运动不可吗?这里,我不想全面评价20世纪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同“胡风分子”张中晓所说,为“追求思想的平均分数”,要每个人都表态、作检查,显然是不对的。陈守实先生在历史上一贯进步,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即在《资本论》翻译者之一郭大力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在抗日战争中,他不仅自己曾投笔从戎,参加过新四军;且其爱女陈次青,毅然参加东江游击纵队,后牺牲。对于这样一位不断追求进步、光明的老教授,不分青红皂白地要他作思想检查,他能不拍案而起吗?至于说“阿猫、阿狗也当上人民代表”,他不过是偶举一例罢了。对这件区区小事,有人竟给陈先生无限上纲,扣上那么大的政治帽子,难怪他拂袖而去了。
忆周予同先生
周予同(1898—1981)教授是教我们历史文选、经学史的老师。当年“五四运动”时,他是爱国学生的骨干,参加了火烧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他待人宽厚,简直是位好好先生。
予同先生的随和,充分显示在课堂教学中。他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一次,说起他当年拜钱玄同先生为师,真的跪在地上,向钱先生磕了头。接着说:“现在多好,我教你们,是你们的老师,但都不要你们向我磕头了!”他本人、我们全班同学,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他曾几次在课堂上笑着说:“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我看是吃饭、养儿子。”大家闻之大笑。周先生说:“我不是随便说的。中国儒家最讲究‘民以食为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两点对中国历史影响太大了,确实成了中华民族的特点。”1961年冬,在上海史学会的年会上,予同先生发言时重申他的这一观点后,还开玩笑说:“所以我劝在座的青年同志,凡是有了朋友还没有结婚的,赶快结婚。”周先生的这一观点,“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猛烈批判,被扣上“歪曲历史”“污蔑中华民族”的大帽子。其实,今天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周先生的话,就不难发现,他说的绝非戏言。看来,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如果不懂得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视“民以食为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精神传统,是很难透彻理解中国历史的。
予同先生从不伤害别人。1958年的一天在复旦工会小礼堂批判蔡尚思教授。予同先生迫不得已,只好上台讲几句,却一如既往幽默地说:“蔡先生的大著《蔡元培先生学术思想大传》,第一页就是蔡元培先生的照片,上面还有蔡元培先生的题字‘尚思吾兄’,如何如何,大概蔡先生是要读者知道,他跟蔡元培先生是本家吧?”引起哄堂大笑。我想,这样的评判,绝不属于“革命大批判”,伤害不了蔡先生的一根毫毛的。当时,除了予同先生,谁又能作这样的发言呢?
忆蔡尚思先生
蔡尚思先生以104岁的高龄辞世,创造了中国历代史学家的长寿纪录。我作为这位人瑞的众多弟子之一,悲哀之余,又深感自豪。
蔡先生所以能享高寿,固然与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75岁时还在操场跳高、一直洗冷水澡有关。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童心未泯,个性率真,胸怀坦荡,遇事每特立独行,老而弥坚。
我是1955年考入复旦历史系的。蔡先生是系主任。开见面会时,老师们当然都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有几位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谭其骧教授当时显得很年轻,手里拿着一把很精致的折扇,一边摇一边说:“我本来喜欢文学,但最后还是研究历史,历史很迷人。”靳文瀚教授说:“我研究过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在美国留学时,对各种武器的性能,非常感兴趣,但转来转去,还是觉得研究历史好,便研究世界现代史了。”针对有些同学被录取到历史系并非第一志愿,因而闷闷不乐,陈仁炳教授说:“旧社会男女结婚,很多并非是双方自愿的,但进了洞房后,就慢慢两情相悦了。我相信这部分同学与历史专业也能建立起感情。”他说得很形象,不少同学都笑了。但是,蔡先生的讲话,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说:“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愚钝,又不努力,读小学时所有功课全不及格!我哥哥也一样,真是难兄难弟啊!”同学们听了,不禁大笑。蔡先生嗓门洪亮,而且富有表情,我立即感到,这是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他又说:“不过,我后来发愤苦读,北上京华问学,在南京国学图书馆,每天读书十七八个小时,除诗集外,该馆的经、史、子、集,我全部读了一遍,抄录的资料,装了几个麻袋,终于成了历史学家。你们比我聪明,只要认真读书,将来也一定会有成就!”环顾当代历史学家,管窥所及,说自己儿时笨、成绩差的,除了蔡先生外,只有谢国桢先生了。
事实上,蔡先生有时真像个老顽童。我清楚地记得,他在给我们讲授《中国现代思想史》时,认为吴稚晖是个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说:“吴稚晖居然说茅厕里的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唔唔唔,这个吴老狗,这个吴老狗……”一边说,一边连连摇头,满脸不屑,一只脚还不断踢着。我们都哈哈大笑。1996年5月18日,我到上海后,即去复旦第一宿舍探望蔡先生。这一年,蔡先生已91岁。他与我聊天时,依然谈笑风生,甚至是手舞足蹈。他说20世纪30年代初,他曾去苏州拜望章太炎,看到老先生为人写字,润格甚丰,好大一堆钞票啊,看得他都傻眼了,边说边离开座位,蹲在地上,眼睛斜视,似乎正看着太炎先生数钱,并伸出舌头。我一边笑,一边赶紧把他老人家扶起,他连连说,我不要紧的。我当时就想,中国不可能找出第二个这样可爱的老学者。在另一次交谈时,他说好多年前,他有一只牙坏了,感到其他的牙也不是好东西,要医生全部拔光。陈圭如教授(胡曲园先生夫人)闻讯,说:“世界上哪有你这样的拔牙法!”我觉得这很可笑,但他却表情严肃。他批评时下有些人写文章瞎编乱造,有个记者写他“毕业于德化中学”,他说:“其实,当时德化只有小学,根本没有中学,我就是小学生嘛!”这一天,我的日记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时在1999年9月27日。我拿出一把紙扇,堪称不同凡响,上面有我认识的文坛、学苑师友亲笔签名。如于光远、丁聪、方成、王元化、王蒙、冯其庸、乔羽、朱正、李锐、李普、李慎之、杜导正、吴江、何满子、牧惠、柳萌、张思之、流沙河、贾植芳、梅志、曾彦修、黄宗江等数十人。这年蔡先生已94岁。前一年,因胃癌开刀,不久前又因气管炎住院,刚回家不久。人比过去消瘦,但思维、精神、嗓门依旧。我请他在扇面上签名,并开玩笑说:“您老签了名,这把扇子就是革命文物。”他说“不够格”。我将扇面摊平,蔡先生放在大腿上,签上名。他本来手有些抖。签名时,却一点未抖,字迹遒劲,宛如刀刻,真奇迹也。我请他写上94岁。好让我们也沾点福气,他提高嗓门说:“我从来是忘我,不记得自己年龄的。”拒绝。
20世纪50年代初期,复旦大学流传着复旦教授有“八怪”的说法。十年前,我有一次在上海前复旦大学负责人王零先生家中聊天时,王老还对我说:“你知道吗?陈守实先生也是八怪之一。”我虽然是1955年才进复旦读书的,跟陈守实先生当研究生,又是1960年秋,但在入学以后,经过各种渠道,便听到守实先生的一些怪事。例如:1950年“土改”时,组织老教授参加安徽的“土改”工作队,陈先生在出发前夕,人已到了上海北火车站,但突然又掉头返校,表示不去;“思想改造”时,要老教授们人人表态,挖“思想霉素”,陈先生从不发言,党委的一位负责人,亲自找他谈话,他竟说:“你就是掏出手枪来对住我,我也不谈!”又有一次,他在复旦大礼堂——登辉堂上马列主义基础课(陈先生是解放后第一个在复旦大学开马列主义课程的),讲到工人阶级在旧社会、新社会的不同政治地位时,曾说:“现在的工人可不同了,阿猫、阿狗也当上人民代表了!”当即有学生递字条给他,说他污蔑工人阶级,是立场问题。陈先生很气愤,从此拒绝再开这门课。现在看来,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陈守实先生也不例外。他的行为方式,也许不无可议之处,但要说怪,其实也不怪。透过种种怪事,倒是可以看出陈先生是个不停地闪烁着思想火花的人,具有刚正不阿的品格。就以上述几件事而难忘风雨故人来论,组织“土改”工作队,难道有必要非把老教授也赶到乡下去参加运动不可吗?这里,我不想全面评价20世纪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同“胡风分子”张中晓所说,为“追求思想的平均分数”,要每个人都表态、作检查,显然是不对的。陈守实先生在历史上一贯进步,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即在《资本论》翻译者之一郭大力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在抗日战争中,他不仅自己曾投笔从戎,参加过新四军;且其爱女陈次青,毅然参加东江游击纵队,后牺牲。对于这样一位不断追求进步、光明的老教授,不分青红皂白地要他作思想检查,他能不拍案而起吗?至于说“阿猫、阿狗也当上人民代表”,他不过是偶举一例罢了。对这件区区小事,有人竟给陈先生无限上纲,扣上那么大的政治帽子,难怪他拂袖而去了。
忆周予同先生
周予同(1898—1981)教授是教我们历史文选、经学史的老师。当年“五四运动”时,他是爱国学生的骨干,参加了火烧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他待人宽厚,简直是位好好先生。
予同先生的随和,充分显示在课堂教学中。他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一次,说起他当年拜钱玄同先生为师,真的跪在地上,向钱先生磕了头。接着说:“现在多好,我教你们,是你们的老师,但都不要你们向我磕头了!”他本人、我们全班同学,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他曾几次在课堂上笑着说:“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我看是吃饭、养儿子。”大家闻之大笑。周先生说:“我不是随便说的。中国儒家最讲究‘民以食为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两点对中国历史影响太大了,确实成了中华民族的特点。”1961年冬,在上海史学会的年会上,予同先生发言时重申他的这一观点后,还开玩笑说:“所以我劝在座的青年同志,凡是有了朋友还没有结婚的,赶快结婚。”周先生的这一观点,“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猛烈批判,被扣上“歪曲历史”“污蔑中华民族”的大帽子。其实,今天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周先生的话,就不难发现,他说的绝非戏言。看来,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如果不懂得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视“民以食为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精神传统,是很难透彻理解中国历史的。
予同先生从不伤害别人。1958年的一天在复旦工会小礼堂批判蔡尚思教授。予同先生迫不得已,只好上台讲几句,却一如既往幽默地说:“蔡先生的大著《蔡元培先生学术思想大传》,第一页就是蔡元培先生的照片,上面还有蔡元培先生的题字‘尚思吾兄’,如何如何,大概蔡先生是要读者知道,他跟蔡元培先生是本家吧?”引起哄堂大笑。我想,这样的评判,绝不属于“革命大批判”,伤害不了蔡先生的一根毫毛的。当时,除了予同先生,谁又能作这样的发言呢?
忆蔡尚思先生
蔡尚思先生以104岁的高龄辞世,创造了中国历代史学家的长寿纪录。我作为这位人瑞的众多弟子之一,悲哀之余,又深感自豪。
蔡先生所以能享高寿,固然与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75岁时还在操场跳高、一直洗冷水澡有关。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童心未泯,个性率真,胸怀坦荡,遇事每特立独行,老而弥坚。
我是1955年考入复旦历史系的。蔡先生是系主任。开见面会时,老师们当然都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有几位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谭其骧教授当时显得很年轻,手里拿着一把很精致的折扇,一边摇一边说:“我本来喜欢文学,但最后还是研究历史,历史很迷人。”靳文瀚教授说:“我研究过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在美国留学时,对各种武器的性能,非常感兴趣,但转来转去,还是觉得研究历史好,便研究世界现代史了。”针对有些同学被录取到历史系并非第一志愿,因而闷闷不乐,陈仁炳教授说:“旧社会男女结婚,很多并非是双方自愿的,但进了洞房后,就慢慢两情相悦了。我相信这部分同学与历史专业也能建立起感情。”他说得很形象,不少同学都笑了。但是,蔡先生的讲话,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说:“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愚钝,又不努力,读小学时所有功课全不及格!我哥哥也一样,真是难兄难弟啊!”同学们听了,不禁大笑。蔡先生嗓门洪亮,而且富有表情,我立即感到,这是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他又说:“不过,我后来发愤苦读,北上京华问学,在南京国学图书馆,每天读书十七八个小时,除诗集外,该馆的经、史、子、集,我全部读了一遍,抄录的资料,装了几个麻袋,终于成了历史学家。你们比我聪明,只要认真读书,将来也一定会有成就!”环顾当代历史学家,管窥所及,说自己儿时笨、成绩差的,除了蔡先生外,只有谢国桢先生了。
事实上,蔡先生有时真像个老顽童。我清楚地记得,他在给我们讲授《中国现代思想史》时,认为吴稚晖是个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说:“吴稚晖居然说茅厕里的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唔唔唔,这个吴老狗,这个吴老狗……”一边说,一边连连摇头,满脸不屑,一只脚还不断踢着。我们都哈哈大笑。1996年5月18日,我到上海后,即去复旦第一宿舍探望蔡先生。这一年,蔡先生已91岁。他与我聊天时,依然谈笑风生,甚至是手舞足蹈。他说20世纪30年代初,他曾去苏州拜望章太炎,看到老先生为人写字,润格甚丰,好大一堆钞票啊,看得他都傻眼了,边说边离开座位,蹲在地上,眼睛斜视,似乎正看着太炎先生数钱,并伸出舌头。我一边笑,一边赶紧把他老人家扶起,他连连说,我不要紧的。我当时就想,中国不可能找出第二个这样可爱的老学者。在另一次交谈时,他说好多年前,他有一只牙坏了,感到其他的牙也不是好东西,要医生全部拔光。陈圭如教授(胡曲园先生夫人)闻讯,说:“世界上哪有你这样的拔牙法!”我觉得这很可笑,但他却表情严肃。他批评时下有些人写文章瞎编乱造,有个记者写他“毕业于德化中学”,他说:“其实,当时德化只有小学,根本没有中学,我就是小学生嘛!”这一天,我的日记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时在1999年9月27日。我拿出一把紙扇,堪称不同凡响,上面有我认识的文坛、学苑师友亲笔签名。如于光远、丁聪、方成、王元化、王蒙、冯其庸、乔羽、朱正、李锐、李普、李慎之、杜导正、吴江、何满子、牧惠、柳萌、张思之、流沙河、贾植芳、梅志、曾彦修、黄宗江等数十人。这年蔡先生已94岁。前一年,因胃癌开刀,不久前又因气管炎住院,刚回家不久。人比过去消瘦,但思维、精神、嗓门依旧。我请他在扇面上签名,并开玩笑说:“您老签了名,这把扇子就是革命文物。”他说“不够格”。我将扇面摊平,蔡先生放在大腿上,签上名。他本来手有些抖。签名时,却一点未抖,字迹遒劲,宛如刀刻,真奇迹也。我请他写上94岁。好让我们也沾点福气,他提高嗓门说:“我从来是忘我,不记得自己年龄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