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计划”给我的感悟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相信“摇篮计划”会长久,因为我看到大家都是从奉献中获取。
  
  当下,创业是一个热门话题。各种媒体、政府、团体、投资商、企业家,甚至刚毕业的学生,都在谈论。围绕创业的诸多商业模式,更是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
  每个人对如何帮助创业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但无非是要回答几个问题: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什么人能够提供给创业者有益的帮助?什么模式帮助创业者可以长久……
  从“摇篮计划”创立之初,我就和朋友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基于VC投资人的直觉和参与清华科技园孵化器管理工作的多年经验,我预感,“摇篮计划”是最有可能找到上述问题答案的钥匙。三年过去了,预想的答案基本得到了印证。更多的感受是,我个人的收获之多,远远超出预想。
  
  核心价值是奉献
  
  创业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在我所看到的好公司中,没有一家不是历经数载、九死一生,方成正果的。所以,对创业者的帮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面没有商业模式可循,是赚不到钱的。有了这样的定位和理解,才使得摇篮计划区别于社会上的其他活动而越办越好。
  实际上,从一开始我们就说,要低调,不要宣传,要利用我们的资源为年轻的创业者们做一点实事,不要做秀。三年来,大家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反而出钱出力,忘掉各自的身份,凡事亲历亲为,使摇篮计划一路成长到今天。
  在奉献的前提下,“摇篮计划”的明天究竟怎么样,并不是大家过分关注的,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如何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和做对。
  投入摇篮计划的人,无论是导师、创业者、还是参与具体组织的执委会成员,都是带着奉献的心态而来的。但是,令大家始料不及的是,每个人的投入都远远超过他们初始时的预期。事情越做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结果自然就越来越好,一发而不可收。
  摇篮计划的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是一家公司或机构的负责人。三十名导师多是业界名人,他们忙自然可以理解。其实,创业家们也一样,即使公司再小,他们也是一家之主呀。所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奉献。
  谈到摇篮计划,外人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导师身上,看有多少名人和金主在导师的名单里,这也是很多社会上其他类似活动的基本套路,所谓“明星效应”,也没什么不对。但我的观点是,如果仅仅以“名人”为中心,特别是名人也觉得自己高于别人而指指点点时,往往事情就被异化了。名人不一定是好导师,好导师不一定要名人。
  参与摇篮计划的年轻企业家,个个都有无限的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成为领导中国未来科技和商业的领袖,他们的存在更是摇篮计划的核心价值。
  在摇篮计划里,不仅创业家向导师学习,导师也向创业家学习。更重要的是,创业家们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大家互相学习。在这里,大家可以充分交流,虽然达成眼前利益的机会并不大,但重要的是,大家能成为一生的朋友。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几个朋友可以终生为伍呢?!
  没有奉献,就不可能成就一份好的公益事业。我相信“摇篮计划”会长久,成为一个“万一”,就是因为我看到大家都是从奉献中获取。
  记得去年在九寨沟参加红杉资本的年会时,听田溯宁演讲,他说:交流和沟通创造价值。摇篮计划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高效的、充满信任的、没有隐含商业利益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每个参与的人,都以奉献的方式参与其中,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着价值。
  
  我因奉献而获得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有急功近利的一面,每个人都不可能脱俗,都不能回避,我也一样。再有理想的人也要生存,但是,没有理想的人也不可能长期很好地生存。问题是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我们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
  对我个人而言,摇篮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让我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在做VC之前,我也创办过企业,但并不成功。回想起来,过去的错误和失败是必然的,因为那时的我,根本就不懂如何办企业,连基本概念都没有。那时,要是有个摇篮计划就好了(当然,摇篮计划竞争激烈,即便有,我也不一定有资格加入)。所以,每当我和摇篮计划的创业家们在一起,就感到他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他们能有这样好的交流平台,使他们能知道什么是前车之鉴,少走弯路。虽然我不一定能给他们成功的经验,但至少能把自己失败的教训与他们分享。这就是我的奉献,为此,我觉得很幸福,很有成就感。同时,和导师们在一起,每每为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行为所感动,你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私心杂念。
  在清华科技园,我们做孵化器,帮助创业的小企业,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了。我和我的同伴们见证了许多企业的生生死死,非常了解创业的艰辛。我们把帮助企业家成长视为自己的使命。摇篮计划的创立,与我们对创业者需求的理解高度吻合,所以我不但自己积极投身其中,还把我的领导、同事和下属都发动起来。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和认识摇篮计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我的推动给予了最积极的回应和支持,把清华科技园做成了摇篮计划的基地,使摇篮计划有了自己的根。
  清华科技园的董事长梅萌教授、高级副总裁罗建北教授、启迪创投的副总裁金松和李瑛以及几乎每个投资经理、还有我的助理孙冬和朱艳等等,都为摇篮计划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能使我在工作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摇篮计划做事;也因为他们的支持,才使我能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清华校友里,还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组织,叫清华企业家协会(简称TEEC)。TEEC里聚集了100多位最优秀的清华校友企业家,他们都是从创业阶段走过来的。我担任TEEC秘书长也已经3年了,正好和摇篮计划同龄。摇篮计划一开始,就得到TEEC的积极配合与响应。在摇篮计划的导师中,有许多来自TEEC的资深会员,如邓锋、杨镭、王熙、杨忆风、羊东、池宇峰、宋军、梅萌等;而摇篮计划的创业家,也有很多TEEC的年轻会员,如姜晓丹、童之磊、马云、朱一明、王伟、曹勘宇、李卓桓等等,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优秀。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不但保证了摇篮计划有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也保证了它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创业家。进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导师和创业家加入。
  每天和这些优秀的人才在一起,能学到无数的新东西,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我自然乐此不疲。所以,我自觉自愿地参与摇篮计划,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因为,从长远看,我觉得这是只赚不赔的生意,我的收获将远远大于我的付出。想到这些,我会要求自己要多干一点儿,不能赚得太多,对不起大家,辜负了摇篮计划给我的机会。
其他文献
众合不甘于在保险中介行业扮演被动的渠道角色,不断创新赢得主动权。    如果你正好有一包服装要运往武汉,在某货运点计划为此投保800元,会有一家保险公司专门派人前来为你设计一张保单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成本太高,不值。如果与你合作的这家物流公司恰好使用了中国众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合”)的电子商务平台,只需登录这一系统,一张电子保单将满足你的要求,而且通过这一系统你能实时查询货物到达每一个中转
期刊
经过10年发展后,慧点科技的10人核心创始团队依然守在一起。    清晨,马路上长长的车流拥塞不前,司机们都在抱怨中等待。突然,一个气质优雅、身着正装的男士从路边一辆车里钻出来,打开后备箱,拿出一个物件摆弄两下,“变”出一辆折叠自行车,在路人羡慕和惊讶的目光下骑车而去。  这一幕“表演”的主角就是一个名叫姜晓丹的人,他是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慧点科技”)的创始人和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
期刊
既能为环保做贡献,又能获得奖励积分。    罗恩·高恩(Ron Gonen)说他第一次和一个潜在客户见面时并非强行推销。他是再生银行公司(RecycleBank)的创始人兼CEO,该公司为了激励人们回收废物会提供奖励。  在他向费城市政官员进行推销的前一天,恰好当地报纸刊登了一个头版报道,揭发了该市每年由于缺乏综合废物回收计划而浪费的资金总额。高恩说:“我们告诉政府官员说我们可以提升回收利用率。”
期刊
大家伙们承受不住压力,你能抓住这种机会吗?    尽管位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Brookline)的两家大牌的玩具店相继关门,身为父母的年轻夫妇艾尔(Eil)和夏瑞·古洛克(Sheri Gurock)仍相信,他们可以成功运营一家实体玩具店。寄望于当地的父母和孩子会丢弃老旧的玩具、而去玩具店买全新的,这正是“大家伙”们失败的地方,这对夫妇决心回避类似错误、走向成功。  既然清楚了要跟大型玩具店走完全
期刊
连续创业者正在成为很酷的生意榜样。    罗宾·理查兹(Robin D.Richards)过去总是喜欢翻女儿的背包,因为背包里往往有褶皱的传单,那上面可能会有学校要向家长传递的重要信息。  他想一定有更好的办法让学校和家长沟通。有一次他从校长那里接到一个电话,邀请家长参加返校晚会,他从中看到了商机。  50岁的理查兹并非第一次发现需求并从中获利。他代表了一种上升趋势:那些不断创建、经营并出售公司的
期刊
3月24日,冯鑫在深交所为暴风上市敲钟。他自己也没想到,暴风上市后会成为A股的“涨停王”。编者按  3月24日,暴风科技打响了“弃美从A”第一枪。上市一周前,创始人冯鑫接受了《创业家》长达四个钟头的独家采访,剖白创业心境和财富观。  40天后,这家公司在上市后连拉30多个涨停板,成为名副其实的“A股涨停王”,市值狂飙至200亿人民币。可以预见,暴风尔后将是一系列收购,最后变成华谊、乐视、蓝标这样的
期刊
在给孩子们理发时,也提供娱乐服务。    当乔·安·威尔逊(Jo Ann wilson)第一次走进斯内普(snip-its)理发店时,看到它另类、色彩鲜亮的室内设计,以及卡通风格的剪刀、梳子和夹子时,说:“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  39岁的乔-安和她40岁的丈夫埃迪(Eddie),五年来一直经营着一家托儿所。在把托儿所卖了之后,乔·安失去了与孩子们一起工作的机会,开始寻找新的商机重新创业。她说自
期刊
觉得这个创意太疯狂了?或许并非如此。    当蹒跚学步的凯拉·派瑞(KaylaPeri)被诊断出对多种化学品过敏,她的爸爸杰夫(Jeff)开始研究各种无毒的东西,包括洗车剂。37岁的丽莎(Lisa)对她的丈夫开玩笑说:“既然你要做,那就看看有没有不用水的洗车剂。”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讨论。39岁的杰夫真的找到了喷射的无水洗车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都含有化学品。凭着一种预感,和从家人、朋友那里筹集的1
期刊
创业观正确与否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去安排行动步骤。扔掉观点,马上行动!    感觉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变成了“以钱为纲”,说白了就是拜金主义;创业更被媒体宣传成一条迅速投机致富的渠道,“一夜暴富”刺激着广大热血青年,无数人拿着父母朋友的钱去创业。但我想指出3点:  1、新经济、新模式再怎么“蓝海”还是脱不了商业基本规律,所以创业者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经商经验的不足;  2、创业出发点很重要,我个人
期刊
当年的雅虎至少在中国仍然是颇有实力的购买者,今天则成为被收购的对象。    用老美习惯的说法,我的血管里曾经奔涌着Yahoo!紫色的血液(bleed Yahoo!purple)。在近4年的时间里,这间有着漂亮的紫色LOGO的公司占据了我职业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我还记得2004年的一个春日,我和我的团队把Yahoo!Search Technology,the Engine of Possibili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