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希帕时代”:新闻摄影的黄金遗产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部分希帕摄影师合影

  2011年10月5日,戈尔申·希帕尤格鲁(Goksin Sipahioglu)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84岁。这一天对世界而言没什么不同,许多人甚至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随着希帕尤格鲁最后一次呼吸的结束,那个充满传奇的黄金新闻摄影时代似乎也渐行渐远了。
  由希帕尤格鲁创立的希帕图片社(Sipa Press)曾被誉为世界四大图片社之一,在新闻摄影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希帕尤格鲁本人也拥有传奇的一生,记者出身的他曾多次完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报道。而作为图片社的掌舵者,他总能以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海盗般的激情,指挥全球各地的希帕摄影师去记录下一个历史瞬间。
  希帕的40年,不仅是世界格局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新闻摄影行业沉浮变化的年代。摄影记者追随着每一次历史性的新闻现场,用独家照片塑造人生的高光时刻,又不断接受数字技术的变革,并思考摄影的现实价值。时代与历史、媒介与技术,在这本书中被穿插讨论着。
  在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希帕时代》中,这40年被以时间为序分为四个年代:战争与革命频发的1971~1979年,世界开始建立新秩序的1980~1989年,数字革命到来的1990~2001年,多元视角和市场变化的2002~2011年。从希帕图片社成立开始,到希帕尤格鲁2011年去世,40年间轰动世界的大事和社会边缘群体的点滴,都能在希帕的图片档案里寻到。
02在巴黎肖蒙山丘的工作室里錄完节目后,在18岁的迈克尔·杰克逊周围,是其他4名“杰克逊五人组”的成员和他们的父亲乔。1977年5月,法国,雅克·贝纳洛克 摄

时代的针脚


  1973年,希帕图片社正式成立,在1990年代初期达巅峰,2001年被南方通讯社(Sud Communication)收购,2011年又被德国国际通讯社(DAPD News Agency)重新收购。2013年,华人摄影收藏家靳宏伟与英国Rex图片社、比利时Isopix图片社联合并购了希帕,并成为希帕的最大股东。
  从成立到现在,有约12000名摄影师为希帕效力。《希帕时代》中邀请了其中的80位,请他们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希帕生涯中最具标志性的一张照片。他们的拍摄主题广泛,政治事件、社会万象、战争冲突、名人明星,等等。可以说,全球各地只要有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有希帕摄影师的身影。其中一些照片或许不是当代新闻历史中最具影响力的,却在情感上非常精确、视角上更为全面。
  希帕图片社核心人物米歇尔·希什博蒂什(Michel Chicheportiche)曾说:“我们可能不是第一家图片社,但是我们能在地球的尽头发掘摄影师。希帕,就是由来自各个小地方的人做成的大事。”在希帕尤格鲁眼里,不仅西方大国有新闻,他更愿意把视野放大到全人类,报道各个国家的革命进程和社会动向。希帕摄影师们正是在这样的指挥下,用镜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细密针脚。
03在整个内战期间(1979至1992),面对死亡部队和萨尔瓦多的军事力量,游击队依靠的是既无资源也无经验,且装备简陋的年轻人。1981年,萨尔瓦多,彼得·豪威 摄
04在圣保罗大教堂前白等了数小时后,乔治·德·基尔乐总算在白金汉宫拍下了一张戴安娜的照片。这位“微笑的公主”从此不断成为媒体的焦点。1981年7月29日,英国,乔治·德·基尔乐 摄
05巴黎玛莱犹太区陷入了惊恐,有人向歌德堡餐厅投手榴弹并在蔷薇街扫射,导致6人死亡,22人受伤。1982年8月9日,法国,帕特里克·罗伯特 摄
06海地是约翰-保罗二世中美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抵达太子港时,一阵大风吹乱了教皇的头饰与装束。1983年3月8日,海地,梅特·兹纽格鲁 摄

海盗般的激情


  入选本书的80位摄影师,几乎都表达了对希帕尤格鲁的感谢,并认为在希帕工作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时光,其中很多人还与自己的这位老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实,比起老板,希帕尤格鲁更像是一个让摄影师信任的兄弟。
  希帕尤格鲁是土耳其人,从伊斯坦布尔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便开始在国际新闻领域的逐梦。他是个爱“折腾”的人,做过战地记者,办过自己的报纸《新公报》(Yeni Gazette),组建过篮球俱乐部,还参加过政治选举……进行了各种尝试之后,他发现还是新闻最适合自己。   极强的突破能力和运筹帷幄的手段,让他在新闻之路上左右逢源:1962年成为第一个报道古巴导弹危机的西方记者,1965年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土耳其摄影师。凭借敏锐的新闻嗅觉,他总能比别人先一步拿到独家新闻。
07里氏6.9级的地震持续了10到15秒:造成63人死亡,3700人受伤,上千人流离失所,尤其是在旧金山。1989年10月17日,美国,洛朗·夏缪希 摄
08在扎伊尔巨大的难民营里,挤着50万名卢旺达胡图族的难民,为了逃离卢旺达爱国阵线的迫害行动,他们被迫再次上路。1996年11月,扎伊尔(如今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托马斯·海利 摄
09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ANC)的伟大领导,在被囚禁27年之后,重获自由。1990年2月11日,南非,马克·皮特斯 摄

  创始人的性格对于一家机构的气质来说至关重要。在巴黎三家名字以“A”结尾的大型图片社(伽马Gamma、西格玛Sygma和希帕Sipa)中,希帕是最离经叛道的一个,总能报道出轰动新闻。而希帕尤格鲁可以说是图片社老板中最具新闻精神的一位:他似乎比別人有着更独特的新闻嗅觉,知道何时出现在何地,来搜集甚至预判独家新闻。他一周工作七天,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所有新闻热点,等待由希帕的摄影师记录下一个历史瞬间。
  希帕尤格鲁的妻子、也是他重要的工作伴侣菲莉斯·斯普林格(Phyllis Springer)说,他首先是一个记者,而且一生都是记者。同僚称他为“魔术师”“最有魅力的海盗”,而曾被希帕摄影师拍下的恐怖分子也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记者”。他带领希帕所取得的成就,都源于对新闻报道真正的热爱。在希帕尤格鲁身上,我们能看到那种与生俱来的生命激情。

摄影师的沙漠客栈


  作为图片社老板,希帕尤格鲁更大的成就在于慧眼识珠。
  希帕图片社是一个供摄影师歇脚的“沙漠客栈”,12000名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曾在这里学习、成长,他们承认,在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开心。在那个世界历史风起云涌的时代,希帕就像是新闻摄影的黄埔军校。
  这些摄影师在加入希帕之前,曾经是快递员、管道工、医生、教授、大学生等各种身份,年龄也参差不齐,但都受到了希帕尤格鲁的赏识和支持。他给摄影师们提供的信任和自由度,是其他任何机构都给不了的。在为希帕效力数年后,一些摄影师带着这份资历和底气走向更高处,或担任图片行业的领导职位,或开始新领域的工作。
  40多年来,几乎全球所有新闻大事件的现场,都能看到希帕摄影师的身影。也只有在这样的图片社,摄影师才能说出“我们属于希帕时代,我们为此感到自豪”的肺腑之言。

希帕的遗产


  希帕尤格鲁已逝,但给我们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本书作者米歇尔·赛邦在引言中说,这本书献给年轻摄影师们,因为“他们不再有机会经历那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
10尼泊尔皇室成员的照片,在加德满都一座古老皇宫的花园中。这篇报道出现在了EllE 杂志上。2001年,尼泊尔,玛丽·多里妮 摄
11希腊在欧洲议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准备批准一项新的财政紧缩计划,这引起了民众的愤怒。在宪法广场上,警方用武力镇压游行。2011年6月29日,希腊,尼科斯·皮罗斯 摄

  这话听了未免让人有些伤感。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器材,却再难碰到那些天时地利的机遇。随着技术升级和新媒介的发展,图像走向泛滥,新闻摄影市场也渐渐衰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是从1990年代就开始呈现的倾向。
  新闻摄影并非因互联网而没落,实际上通过网络,摄影师可以更便捷地传播自己的作品,并创造新的经济类型。如今变化更大的,是读者的思维方式和市场导向:人们偏爱信息性、娱乐性强的照片,而淡化了对摄影作品深刻性和情感因素的关注。在这个时代,严肃变成了呆板,认真变成了较真。
  正因这样,我们更需要向历史深处回望,去体味希帕40年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激情、敏锐的嗅觉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在今天,仍然有志于新闻摄影事业的人,都是“较真”的人,也是面临着巨大孤独的一群人。希帕所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一种巨大的激励。黄金时代所孕育的精神,总会在灰暗时代里隐隐发光。

《40年新闻摄影:希帕时代》


  米歇尔赛邦(Michel Setboun)茜尔维·多维利耶(Sylvie Dauviller)著
  易艺译
  出版社: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2011年推出首款ProArt系列显示器PA246以后,华硕便致力于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多专业的显示器产品。7月23日,华硕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M空间召开了ProArt系列新品品鉴会。会上,华硕展示了众多ProArt系列新品,其中有三款专为制图、视频人士设计的专业显示器。  这三款显示器分别为ProArt PA329C、ProArt PA32UCX和ProArt PQ22UC,前两者均为32英寸4K
期刊
摄影圈有很多流行的说法,其中有这么一种的大意是:摄影靠的不是相機,而是相机背后的头脑。它直指一些拍不出好照片怨器材不给力的人,明确表明摄影作为一种创意活动,器材只是帮助摄影师来实现想法的工具而已。  但事实上是这样吗?在我从事采编和摄影教学等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摄影师成长路径:从喜欢拍照到喜欢相机,一不小心就成为“器材党”,频繁地购入、卖出不同档次的相机和镜头;然后又慢慢感到厌倦,自责于
期刊
Ian Wa L Lace作品Genera Li Foundation  2018年10月20日至2019年4月7日  萨尔茨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萨尔茨堡  该展览是庆祝奥地利Generali基金会成立3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纪念展之一,聚焦于当代艺术家如何用作品来反思语言的力量。Generali基金会由奥地利Generali集团于1988年成立,是一家促进当代艺术的私营和非营利性,位于维也纳,收
期刊
01《浮光掠影北海道》。用QooCam相机拍摄旅行照片,非常好地展示旅行当中最美瞬间的全貌,还可以帮助摄影师减负。以VR360全景的方式将照片分享给朋友,是一种交互性更强的旅行体验。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与照相机设计技术的革新,在201 5年左右,出现了以理光M1 5为代表的一次成像的VR360一体机。虽然它的分辨率比较低、画质比较差,但从那个时期开始,双鱼眼光学设计就一直作为VR360一体机镜头
期刊
作者:亞历克·索思(Alec Soth)  出版社:Mack出版社,英国,2019年  这本书的名字来自于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短诗《灰色房间》(The Gray Room)。亚历克·索思(Alec Soth)在敖德萨(Odessa)和家乡明尼阿波利斯(Mlnneapolis)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了一些私人房间,希望探寻什么是亲密关系。  谈到这本书的出版,索思说:“在出
期刊
01 选自公园长椅项目  曹璜(Thao Hoang)是来自越南河内的视觉艺术家、自由时尚摄影师和艺术总监。她的作品不仅充满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也往往与其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她时常在作品中讨论性别、城市变迁与身份等问题。同时,她对摄影语言的探索也不仅局限在摄影内部,而是延展向戏剧、绘画等领域。  曹璜的时尚摄影作品中常常出现对身体极限的探索——人物肢体或扭曲、或失重、或夸张变形,这些形象伴
期刊
中学时期,我就开始接触摄影,有了第一台佳能胶片单反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习和接触摄影越来越多,使用的器材也越来越多。从135画幅胶片到135画幅数码相机,从中画幅胶片到中画幅数码后背,等到2012年,我正式接触到大画幅相机。出于商业摄影的需求,我当时使用的是一台仙娜P2单轨4×5相机。因为大画幅相机特有的结构特性,我可以在静物商业广告上拍摄出一般固定式镜头相机的无法拍摄出来的效果。  2016
期刊
2019年7月16日,索尼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画质旗舰全画幅微单TMα 7R Ⅳ。该机秉承了索尼微单轻TM巧便携的机身设计,采用新开发的约610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Exmor RTM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具备15级动态范围和5 5级防抖,每秒10张的高速连拍以及587个相位检测对焦点,支持实时追踪和视频实时眼部对焦功能,并且在机身设计和操控方面进行了诸多改进。  索尼在发布会之后举行了媒体专访,索
期刊
01垂钓,潮白河,2015,选自《过渡》金立旺  我最早接触大画幅相机是在2010年初。当时,我从英国留学回来,自己喜欢的一台禄来双反相机在罗马旅游时被盗,暂时没有胶片相机可以使用,当时还在浙江日报社工作的赵刚推荐给我申豪4×5大画幅相机。但是这台相机一直闲置了大概4年左右,而我摸索着开始用这台相机拍摄已经是2014年9月。后来不到一年时间,2015年6月5日开始,我又换用莲花8×10相机进行拍摄
期刊
索尼全新黑卡RX100 Ⅶ搭配手柄套装DSC-RX100M7G連接外接麦克风  2019年7月25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全新黑卡 RX100 Ⅶ。与上一代机型相比,其在外观、体积和重量上较为相似,并仍然采用1英寸CMOS感光元件,有效像素约2010万,搭载蔡司24-200mmF2.8-F4.5高倍率远摄变焦镜头。  虽然感光元件面积同为1英寸,但RX100 Ⅶ采用了索尼最新开发搭载DRAM芯片的影像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