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医术还是教育法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shi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抱理想的人有一颗超越平庸的心,可持有的理想越是超拔孤绝,越是惊世骇俗,就越有可能成为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咨询技术培训班,内容是介绍某咨询疗法在现实中如何应用。培训回来后,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准备学以致用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新的技术,真的能算得上是一种疗法吗?
  著名的教育家陶宏开以解决网瘾问题著称,他也因为这个名气被媒体陷害了一把。一次,某家报刊办了一个网瘾问题讲座,台上有包括陶宏开在内的几位专家,主持人叫了两个网瘾少年上台,请陶先生当场解决!
  结果可想而知。不要说解决,双方连对话都难以进行下去。于是有媒体笑称:网瘾专家败走麦城。
  毕竟,让陶宏开成为事件的主角,多少有些不厚道。因为他不是心理咨询专家,而是位教育工作者。他本来就反对把网瘾当成疾病,而是只把它当成一个教育问题。
  如果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工作,你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一个来访者坐到你面前倾诉时,你一边保持关注姿态,一边在心里不以为然,“这算什么问题呢?不过就是有些错误的观念罢了”。
  “追求成长”、“助人自助”,这些口号心理咨询师们耳熟能详。如果刚刚加入这个队伍,第一节课上老师就会给我讲到这些宗旨,但很少有人思考,这是医学的目标吗?哪个泌尿科大夫,或者心血管病专家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他们都是自己动手来解决病人问题,病人只需配合医生的指示:要你站着,你就不能坐着;要你服三天药,你绝不能服两天。相比之下,没有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可以这样严格地控制“病人”,最终达到效果,反而还得由来访者自己去解决问题。那么,这些被称为“疗法”的技术真的是医术吗?
  “疗法”这个称呼是不能随便授予的。在发达国家,一种技术要想上升为“疗法”,必须经过许多关才能判断它是否有效。
  首先,判断一种“疗法”是否有效,要考虑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许多疾病不用任何治疗是可以自愈的。夏天吃坏了肚子,不去治,也不会拖到冬天;冬天得了感冒,完全不理睬,也不会拖到夏天。当然,它们有可能加重,但大部分情况下身体可以直接治愈这些小病。
  除了自愈能力,一种疾病还可能因为治疗以外的因素而痊愈。比如,一个营养不良的人,医生并没有看出病因,开了其他的药,过了一段时间,病人的营养跟上了,病自然好转,但并不是医生开的药起了作用。
  把这些因素排除掉,还要考虑这种技术体系的作用是否属于“安慰剂效应”。它是真有用,还是只提供了精神安慰。“生物磁力”、“外气发放”这些在物理上已经被检验为并不存在的虚假事物,确实对许多病人有效。
  此外,还得拿出统计数字说话,并且考虑方法带来的副作用。经过如此长时间的严格检验,一个疗法的诞生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严格的程序来衡量所有的“心理疗法”:许多心理疾病本来就能自愈,环境在心理疾病的形成和变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咨询师的身份就是“安慰剂”,即使真有效果,如果咨客对咨询师产生依赖,仍然属于副作用……可是,在心理咨询界,却是从精神分析开始,经过患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到现在派生出音乐疗法、叙事疗法、绘画疗法……五花八门的,据说总数多达四百余种,全是发明人说它有效,它就有效了,从未经过什么检验程序。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其实根本没拿它们当医术?“疗法”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
  当然,我并不是要否定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比如,一个人心情不好,经过咨询师的劝说,解开心结,满意而去。但它就因此该被称为是“治疗”吗?通过谈话,改变了别人的想法,这不正是一种教育吗?
  现代心理咨询业从精神分析开始,最初是由一群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科医生创立的。草创之初,他们的科学武器都来自于医学,只能用医学术语解析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而用医学术语标识自己的工作方法。直到今天,心理咨询业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医生手里。尽管不少非医学背景的咨询师反复声称,“我们不是大夫,心理问题不是病”,但这类声明没多少实际意义。
  在这种话语模式中,首先便要把各种心理问题统统称为“病”。这个名单现在越来越长,已经包括了诸如“处女情结焦虑症”、“恐艾(滋病)症”等稀奇古怪的名称。有“心理疾病”的人自然是“病人”,能够解决“心理疾病”的方法,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心理疗法”。
  实际上,许多心理咨询技术,我看更像是“教育法”。
  从弗洛伊德开始,心理咨询的目标就被认为是引导来访者完成他未完成的成长问题。在咨询师看来,由于种种原因,来访者的成长过程被“固着”在人生较早的某个阶段,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他们就是要让来访者再次成长。以“成长”而不是“病愈”为咨询的目标,这不正是一种教育吗?
  在前苏联心理学界,因为有巴甫洛夫这样的行为主义传统,他们一向以刺激和反应联结的原理来看待行为问题。许多在西方被称为“心理疾病”的现象,在那里被认为是错误的。可现在国内学界言必称西方,前苏联的许多学术精华被忽视了。
  在各种疗法中,来访者被改变的不是生理现象,而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这不都是教育的范围吗?比如,认知学派咨询师认为,必须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包括“应该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希望让每个人都喜欢我”等等。如果把正确理念在课堂上讲给下一代,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就养成正确的理念,不是更有效率吗?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教育界已经开始在学校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各地编有大中小学,甚至职业学校的心理教材。课程虽然还没有受到重视,但这种新模式已经产生了。心理咨询,果然已经朝教育的方向转变。
  图/陈明贵 编辑/芦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年轻人聚会交流有他们的困惑和委屈,家长们扎堆聊天也会有他们的辛酸与哀愁。一位常常语出惊人、其观点又被大家频频认同的友人,近日再度有感而发地爆出新锐评说“不要做可怜父母”!  过去就有著名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之说,今天之“可怜父母”依然比比皆是,为孩子就业苦恼,也为孩子就业之后的种种尴尬而发愁;为孩子搞不上对象发愁,更为孩子找的对象的样样不称心而苦恼……细想之,几乎就没有他们不发愁不苦恼的事。这位友
期刊
2008年9月,当我刚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我砸出去几百份简历耗上四个月的时间,仍然找不到一份工作,我肯定会认为他在开玩笑。但是,很不幸,现实常常就是个残酷的玩笑。  5岁就开始练字,对书法的热爱让我三年前辞去工作,考取了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像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我花在简历上的银子已经超过3000块。但是,它们无声无息被人潮汹涌的招聘会所吞噬。也知道几率不大,但是即使如此仍然得投,人人都
期刊
充满颓废感的图片、劲爆荒诞的音乐,以及天花乱坠不知所云的网络签名……这些令60后、70后的“老古董”们匪夷所思的“火星文”和“脑残体”,以标新立异的姿态携“非主流文化”之名正式登陆大众生活。  显而易见,这些“非主流现象”无不张扬、宣泄着各种各样的躁动情绪。对于文化价值观尚未清晰牢固、恰逢青春逆反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情绪很容易引发共鸣,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缺乏节制和判断力,情绪颓废、脆弱,容易封闭自
期刊
传说中的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他永远只在要打败敌人的那一刻出现。白光一闪,刀子就插在了它该在的地方。或是咽喉,或是心口,反正都是最致命的地方。  小李就是这样一个“飞刀”高手。只是她并不是李寻欢,而是我的一位来访者。  小李名叫李墨,那天她和她爱人张星一起来到咨询室。看得出,两人是夫妻关系本身出了问题。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分坐得很开。眼神互不相望,即使偶然看到了,也急忙闪开。  从外表上看,两人都应
期刊
语言是爱情中最无力的工具。一个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  我很纳闷儿地问他:古今中外所有的情书如果摞起来,估计可以顶到月亮。那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浪漫,煽动迷醉了多少痴情男女。怎么可以说语言最无力呢?  他告诉我:一份爱情,多是开始于语言。男男女女们用舌头和笔头表达爱意。可是表达完了呢?还是要渐渐舍弃这个工具,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因为甜言蜜语不能当饭吃。那种心灵的契合,是从生活中的点
期刊
主持专家:周 正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约专家,《人物新周刊》专访人物,主持凤凰网《周正心理时间》、湖南卫视《周正亲子智慧》,因其观点鲜明、尖锐、务实而被誉为新锐实证心理学家。    一个人有很多种情绪。你能说出多少?  高兴、快乐、生气、悲伤、忧郁、厌烦、轻松、紧张、内疚、惊恐……  还有吗?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情绪怎么也说不出口?非得要别人提醒,才会想到这种情绪,但在企图承认自己也有这种情绪时
期刊
人的心灵一旦有了黑洞,那就会吞噬了我们的欢喜与悲伤。    2008年10月28日傍晚,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教室发生了一起血案,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杀死在教室里,而凶手是该校2005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四学生22岁的付成励。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屠刀?这起凶杀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他从小就是别人的榜样    付成励家在天津东丽区的一个小村庄。付成励的父亲十
期刊
1998年《还珠格格》捧红了三个女主角。“小燕子”赵薇、丫头“金锁”范冰冰风光无限,频频献出佳作的同时,也惹来非议无数。只有如剧中同样温婉的“紫薇”一路下来不温不火,波澜不惊。2008年,在娱乐圈安分了十年的林心如突然手起刀落,斩断一切牵绊成立了“林心如工作室”,并坦言“是时候把演艺工作当做一个事业来经营了”。 12月29日,林心如又推出了新专辑《新如主义》。她说这是一张能代表自己真实个性的唱片。
期刊
快到年底了,各种裁员、提拔、加薪、降薪的事层出不穷。似乎全国人民有一半过上了好日子,另外一半则陷入了水深火热。不过薪水这事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被提拔者兴高采烈,没被提拔的暗自在心中不平。真正豁达的人不是没有,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没被提拔的人还是心中有怨气。  前几天就有个来访者来求助。他工作到现在10年,用他的话讲,把“最黄金的10年”投给了现在这家公司。可是10年过去了,与他同时进入公司的人提
期刊
心理疾病:官员贪财贪色的重要诱因    2009年初,重庆市政协委员吴任军向大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呼吁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建设“健康重庆”的同时,高度关注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吴任军援引该报告数据称,公务员的心理多戒备,不低于70%的公务员(即使匿名和网上测评)不愿意袒露心迹,34.5%的公务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倾向。县、乡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尚在老百姓之下,市、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