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上的 超级滑翔机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geg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9月2日,佩尔兰Ⅱ号滑翔机打破了世界纪录,它成功在23千米的高空滑翔。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因为佩尔兰Ⅱ号是一架无引擎滑翔机,它从一开始升空,到23千米的高空,全是靠风“托”起来的。
   这架滑翔机是怎么飞起来的?为何科学家们要费劲心思制作这样这样一种滑翔机?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气浪”托起无引擎滑翔机
   多年以来,飞机工程师们认为,无引擎滑翔机无法爬升到离地面15千米以上的高空,因为滑翔机的上升动力来自自地面而上的暖气流,这种暖气流的高度也就只在这15千米之内,这也恰好是对流层的范围,对流层上面便是平流层,而平流层没有能主动上升的气流。但美国宇航局的试飞员(检验飞机性能的研究员)埃纳尔证明了无引擎滑翔机能“飞”得更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埃纳尔就一直在研究山脉“气浪”,当地面的高温加热来自山坡上的冷空气时,就会形成这种气浪。如果来自山坡上的冷空气是由极地急流和极地涡旋(这是两种正常的气流)合并产生的话,那么由这股冷空气形成的气浪会产生一股特别强劲的向上气流,这股气流最高可以到达39千米的高空。不过这股气流的产生也就一年一次,每次持续几天而已。
  抛开佩尔兰复杂的外观设计不谈,其实早在2006年,埃納尔就与一位叫做斯蒂夫的飞机发烧友共同乘坐佩尔兰Ⅰ号,成功利用了这股气流,在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上滑翔到了15.544千米的高空,他们当时就打破“15千米”这个限制。如今,他们飞得更高。
  无引擎滑翔机能帮助科研
   为什么科学家们不用其他已经造好,并且可以飞到平流层的有发动机的飞机?因为这种飞机会排放废气,从而影响飞机上传感器周围的空气,使传感器无法收集纯净的平流层大气信息。
   或许有人会想,“不是还有气象气球和卫星吗?”在无引擎滑翔机被发明出来之前,科学家们就是利用气象气球和卫星来收集平流层的大气信息。不过气象气球无人驾驶,如果科学家们想要它飞到指定的位置,这只能“随缘”。而卫星又离平流层较远,无法探测和收集平流层更为细致的变化。
   而无引擎滑翔机则没有这样的局限,它没有发动机,不会对周围的空气造成影响;有驾驶员,想飞哪就飞哪;它本身就在平流层当中飞行,可以近距离地收集平流层的大气信息。正是由于无引擎滑翔机有着这些优点,科学家才用它来测量和收集平流层的压力、空气湿度和温度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近距离地探测臭氧层的变化,收集臭氧层的数据。地球臭氧层最主要的部分就位于平流层。
   下一站,火星?
   如果人类将来要对火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或移居火星,长途的物质运输必不可少。而佩尔兰Ⅱ号能够在-70℃、且比平常空气稀薄97%的平流层中飞行,平流层大气条件跟火星相似,加上内燃发动机无法在火星贫氧的大气中点燃,以及未来无引擎滑翔机的性能会更加优秀,无引擎滑翔机或将成为火星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
其他文献
  
每个人的一生中恐怕都常常会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当别人正要开口说话之前,你就能预感到对方将要说什么;当你在看什么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这事好像曾經发生过,我曾经到过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这样的情景……在那一瞬间,大脑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说是它认出了发生的事。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记忆错觉,也称回忆幻想。  人怎么会出现对未来的回忆呢?  科学家称这类心有灵犀的感觉为“第六感”,是
北宋时期,朝廷取消了居住区和商业区的限制。于是,地摊便成为一种“大神”级的存在。   北宋地摊火爆的基础是人口的激增。到了宋仁宗时期,人口数量达到1.26亿,仅首都汴京,人口就達到了150万左右。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道:“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其次,是北宋“节日经济”的繁荣。当时各种节日名目繁多,宋人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记载,在宋代放七天长假的有春节、寒食、冬至
植物可以预测天气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中国西双版纳生长着一种奇妙的花,当暴风雨将要来临时,它便会开出许多花朵。根据它的这一特性,人们可以预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因此大家叫它“风雨花”。在风雨花贮藏养料的鳞茎中,有一种控制开花的激素。当暴风雨快来时,由于气温高、气压低,这种刺激使开花激素猛增,促使它绽放出许多花朵。  欧洲常见的野花——三色堇,它的叶片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感知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
他曾以学生身份到美国西部进 修,不小心掉人联邦调查局精心设 下的圈套,堕落为克格勃叛徒。两年 后,他被派回美国工作,继续不遗余 力地出卖苏联机密情报,因为丢失 一只间谍打火机而招致克格勃的怀 疑。1986年,他因为被大名鼎鼎的 美国间谍埃姆斯出卖而被捕判刑15 年,20世纪90年代初却侥幸被时 任总统叶利钦特赦,后来移居美国。 他就是原克格勃中校鲍里斯·尼古 拉耶维奇·尤任。一步步掉入陷阱  尤任
在日本,调查记者“清水洁”是新闻界人尽皆知的名字。他今年62岁,从业40年。上世纪末,因穷追不舍地跟踪调查一起凶杀案而声名大噪。他不仅亲手找到实行犯,还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并最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长达半年多的追查过程被他详细写进了《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时隔20年于近期引进中国出版),此书当年一举获得“日本
一项新研究发现,姿势会影响味觉感知,当人们坐下时吃食物的味道会更好一些。研究人员发现,保持站立姿势仅几分钟就会引起身体紧张,从而屏蔽味蕾。重力把血液推向身体下部,导致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将血液压送到身体上部,从而加快心率。这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导致压力激素皮质醇浓度的上升。这种连锁反应将降低感觉的敏感性,后者会影响对餐饮口味的评价、对食物温度的感知以及进食总量。具體来说,站着吃饭相
6.量子自动驾驶   多年前科研工作者就在試验环境中实现了自动驾驶,但是直到现在,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也未普及,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其安全性的顾虑。   驾驶的安全性本质上是技术的安全性。如果我们对每个街道转角、每寸道路状况、每时每刻周遭的人流和车流都能精确测量和计算,我们就能做到技术上的安全。一个安全和舒适的驾驶场景包含的要素有天气、路面环境、人流和物流等,而对这些要素同时进行测量和运算是需要消
自从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首次进入太空以后,至今已有数百人到过太空了。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不少,而且经常会遇到各种奇怪的事情,例如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看到一些幻影,甚至还会进入“另外的世界”。  不过,航天员通常都对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保持沉默。据说,尤里·加加林有一次说漏了嘴,说如果上级允许的话,他可以讲出许多自己在太空飞行中的趣闻。尽管如此,俄罗斯物理学会会员、
1988年5月12日,当英国产妇苏珊生下宝贝后,她看到护士怪异的表情,她的心陡然一沉。一旁陪产的丈夫杰克欣喜地询问孩子是男是女时,医生却思考了好一会儿:“不确定!”  原来这孩子患有一种罕见疾病——泄殖腔外翻。这是最少见、最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又称膀胱肠裂。患儿的膀胱、肠管外翻,而且没有生殖器,自直肠、尿道及(或)阴道排出尿液、粪便及气体。因此无法通过生殖器来确认孩子的性别。但生产医院的医生经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