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盲校学生来说,由于其视觉障碍,想象力、动手能力比普通学生相对要差些,这就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经过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思考,本人对盲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有了几点的体会。
【关键词】物理实验;盲校;认知规律;盲生特点;改进实验;学生参与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做好物理实验既符合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实践能力。但是,对于盲校学生来说,由于其视觉障碍,想象力、动手能力比普通学生相对要差些,这就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搞不好,甚至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和打击盲生的信心!经过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思考,本人对盲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有了几点的体会:
首先,要做到跟普校一样的“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练习-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要“顺从”盲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握好知识的难度。
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示实物、模型或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阿基米德原理》一节,可先安排“牙膏皮”的学生小实验(卷起沉,吹胀浮),起到激发求知欲的作用。
问题:从物理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谁能说说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猜想: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猜想可能的结论。如讲《摩擦力》一节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重量有关,也可能与光滑度有关,还可能——。
探索:在猜想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随堂实验。如讲《电磁铁》一节,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设计小实验:同一个电磁铁,通大小不一样的电流,或者同样大小的电流,接入不同匝数的电磁铁,看哪种情况的磁性强?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懂得电磁铁的知识,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结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可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再通过看书对比,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深化: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黑体字所表述的结论,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对应关系。
运用:根据得到的结论,联系实际进行举例或解释现象。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
练习: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确定好难易度,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信心和保持学习的“动力”,。(由于盲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在这个环节要特别费心。)
其次,要充分考虑到盲生的特点,改进課堂实验。
要根据盲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物理实验。盲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所以,要用他们的感知来补偿视觉缺陷。比如,在讲“分子运动论”的时候,教材选用了“分别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滴两滴墨水”的方法,但是,这个实验的现象对于盲生来说是无法“观察”的,所以不能做教材的实验来给盲生思考。我们可以利用盲生的感知器官,把教材的实验改成“分别向盛有凉开水和热开水的两个玻璃杯中放一些盐”,然后让学生自己用小勺取表面水品尝,看看谁(凉开水和热水)先尝到咸味。这样既可以避开了视觉障碍,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最后,教师做演示实验的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1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如果忽视了这个,很容易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最后要掌握好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2 操作要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等。因为有低视生可以“观察”到教师的动作,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教师的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3 实验用语要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例如不要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等。
4 尽量要让学生参与配合做实验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完,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低视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用皮碗代替),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拉,让学生亲自感受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的事实,让全体学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胥青.浅谈中学物理实验的特点[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1996.
[2]胥青.实验课教学过程的优化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01).
作者简介
赵健生(1977-),男,汉族,湖南省人。理科学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现就职于广州市启明学校(原广州市盲人学校)。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启明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 510507
对于盲校学生来说,由于其视觉障碍,想象力、动手能力比普通学生相对要差些,这就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经过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思考,本人对盲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有了几点的体会。
【关键词】物理实验;盲校;认知规律;盲生特点;改进实验;学生参与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做好物理实验既符合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实践能力。但是,对于盲校学生来说,由于其视觉障碍,想象力、动手能力比普通学生相对要差些,这就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搞不好,甚至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和打击盲生的信心!经过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思考,本人对盲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有了几点的体会:
首先,要做到跟普校一样的“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练习-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要“顺从”盲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握好知识的难度。
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示实物、模型或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阿基米德原理》一节,可先安排“牙膏皮”的学生小实验(卷起沉,吹胀浮),起到激发求知欲的作用。
问题:从物理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谁能说说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猜想: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猜想可能的结论。如讲《摩擦力》一节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重量有关,也可能与光滑度有关,还可能——。
探索:在猜想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随堂实验。如讲《电磁铁》一节,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设计小实验:同一个电磁铁,通大小不一样的电流,或者同样大小的电流,接入不同匝数的电磁铁,看哪种情况的磁性强?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懂得电磁铁的知识,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结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可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再通过看书对比,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深化: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黑体字所表述的结论,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对应关系。
运用:根据得到的结论,联系实际进行举例或解释现象。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
练习: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确定好难易度,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信心和保持学习的“动力”,。(由于盲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在这个环节要特别费心。)
其次,要充分考虑到盲生的特点,改进課堂实验。
要根据盲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物理实验。盲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所以,要用他们的感知来补偿视觉缺陷。比如,在讲“分子运动论”的时候,教材选用了“分别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滴两滴墨水”的方法,但是,这个实验的现象对于盲生来说是无法“观察”的,所以不能做教材的实验来给盲生思考。我们可以利用盲生的感知器官,把教材的实验改成“分别向盛有凉开水和热开水的两个玻璃杯中放一些盐”,然后让学生自己用小勺取表面水品尝,看看谁(凉开水和热水)先尝到咸味。这样既可以避开了视觉障碍,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最后,教师做演示实验的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1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如果忽视了这个,很容易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最后要掌握好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2 操作要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等。因为有低视生可以“观察”到教师的动作,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教师的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3 实验用语要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例如不要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等。
4 尽量要让学生参与配合做实验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完,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低视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用皮碗代替),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拉,让学生亲自感受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的事实,让全体学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胥青.浅谈中学物理实验的特点[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1996.
[2]胥青.实验课教学过程的优化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01).
作者简介
赵健生(1977-),男,汉族,湖南省人。理科学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现就职于广州市启明学校(原广州市盲人学校)。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启明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 5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