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全新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师备课时,除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外,还应注意“三点”:一要明确每课的活动目标;二要体现学科特点;三是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环节恰当、意图明确。本文提供了两课完整的教学设计与评析范例,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探索备课方略。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环节;意图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119-05
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是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培养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对每位一线教师和各级教研人员而言,这门课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建议等无疑都是全新的。然而要上好课,备好课则是前提。如何备好这门课?笔者发表在本刊2006年七、八期合刊上的《功夫在课前,效益在课上——〈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暑期备课指导》一文,已从理解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精心设计活动等方面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不再赘述。现只就教师备课应注意的事项作三点补充,同时提供两课完整的教学设计与评析,以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探索备好课的方略。
教学设计是指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的蓝本。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学好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品德与生活课程特征和要求;必须熟悉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必须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领悟(详见本刊2006年七、八期合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每课的活动目标。《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每课教学内容都在与之相配套的《教师用书》中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教师备课时应紧紧把握这些目标来设计教学,不能任意地提高或降低、增加或删减。如果一课教学内容需要几课时完成,教师就应把该课活动目标逐一分解到每个课时,确保活动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得到真正落实。
2.体现品德与生活的学科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本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些特点,不能再以原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教学设计要环节恰当、意图明确。教学设计主要由“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过程”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师教和学生如何学的模式,过程、环节、步骤及其具体方法的实施方案。其中教师应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充分考虑教学如何导入、活动如何安排、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领悟、每部分如何归纳小结等,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力求巧妙、恰当、有效。而“设计意图”是对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设计目的的说明,也就是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想达到什么目的,同时还是对教学环节设计是否恰当的最好检验。因此,设计意图必须明确,并非可有可无。
为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要求,下面列举河北人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做游戏守规则》、二年级上册《公物方便你我他》两课教学设计与点评,以供大家参考。
责任编辑:韩立鹏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环节;意图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119-05
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是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培养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对每位一线教师和各级教研人员而言,这门课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建议等无疑都是全新的。然而要上好课,备好课则是前提。如何备好这门课?笔者发表在本刊2006年七、八期合刊上的《功夫在课前,效益在课上——〈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暑期备课指导》一文,已从理解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精心设计活动等方面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不再赘述。现只就教师备课应注意的事项作三点补充,同时提供两课完整的教学设计与评析,以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探索备好课的方略。
教学设计是指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的蓝本。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学好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品德与生活课程特征和要求;必须熟悉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必须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领悟(详见本刊2006年七、八期合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每课的活动目标。《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每课教学内容都在与之相配套的《教师用书》中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教师备课时应紧紧把握这些目标来设计教学,不能任意地提高或降低、增加或删减。如果一课教学内容需要几课时完成,教师就应把该课活动目标逐一分解到每个课时,确保活动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得到真正落实。
2.体现品德与生活的学科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本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些特点,不能再以原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教学设计要环节恰当、意图明确。教学设计主要由“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过程”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师教和学生如何学的模式,过程、环节、步骤及其具体方法的实施方案。其中教师应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充分考虑教学如何导入、活动如何安排、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领悟、每部分如何归纳小结等,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力求巧妙、恰当、有效。而“设计意图”是对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设计目的的说明,也就是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想达到什么目的,同时还是对教学环节设计是否恰当的最好检验。因此,设计意图必须明确,并非可有可无。
为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要求,下面列举河北人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做游戏守规则》、二年级上册《公物方便你我他》两课教学设计与点评,以供大家参考。
责任编辑: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