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构建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实践及反思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朋辈心理互助系统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它改变了惯常的“师→生”单向传导模式,有效缓解了传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资源匮乏、供需脱节等问题。从徐州中专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系统构建的实践研究,对于中职朋辈心理互助的来源与演化、结构与运作、探索与实践、效果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朋辈心理互助;朋辈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C-0071-05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对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直接牵系到中职人才培养质量。“如果说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竞争力,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手杖。”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度不够、课程编排和实际需求脱节、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学生认可度和参与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中大多数仅凭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力量难以解决。为此,笔者以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徐州中专”)为例,展开了充分的调研。
  学校对2014级523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进行专题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中70.55%来自农村,37.48%为留守儿童,1.72%为孤儿,家庭经济困难人数占到了13%;21.41%的学生中考成绩不到150分,其中17人中考成绩低于100分。26.96%的学生认为选择职业学校不是个人真正意愿;43.02%的学生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或专业;18.93%的学生想要调班或转专业;52%的学生认为和父母关系不理想;14.53%的学生自我评价较低;80.11%的学生在过去的两周内出现过明显一次以上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内疚/羞愧、担忧、愤怒);29.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失眠、情绪失控等现象;32.89%的学生曾有过自我损伤的行为;78.97%的学生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35.56%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指导;11.09%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进行心理咨询,而86.81%的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不满意。由此可知,当前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社会支持不足,“低贫孤弱”比例高于其他类型教育。学生个人普遍呈现出自我效能感较低、社会交往能力不强、安全感缺乏、面对现实竞争压力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等一系列问题。
  从群体的角度进行评价,中职学校在校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学校现有心理健康服务和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学生个性化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需求无法满足。近年来,徐州中专对构建朋辈心理互助系統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诸多问题,有利于积极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朋辈心理互助体系构建实践
  1.中职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结构框架
  中职朋辈心理互助系统(见图1)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依托于全体学生的最基层心理支持系统,是在专兼职心理教师组织、管理和引导下建立起来的中职生心理互助团队。它的基本组织结构类似于“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互助系统在朋辈心理辅导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了班级内部心理辅助岗位。在班级内部分别设置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值周班长两个职位。心理信息员由班主任指定,负责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和班级之间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交流和反馈。而班级心理值周班长由班级内部各心理成长小组(在新生入校伊始,各个班级即在心理教师指导下,按照团体心理辅导中小组构成方法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成长小组)依序推荐成员担任,负责班级内部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控和记录、突发问题的应对、心理主题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践证明,这一变化既因班级心理信息员的固定而维持了整个系统的相对稳定,又通过心理值周班长的交替更迭唤醒了班级全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内部互相关照、协作共生的团队意识。
  2.与“朋辈心理辅导”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朋辈心理互助”概念来源自“朋辈心理辅导”,后者是20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内部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原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朋辈心理互助则在此基础上强调“通过帮助对方成长反哺自身发展,在平等的心灵交互中使双方共同获得滋养”。
  “朋辈心理辅导”在较长时间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施体系,在当前国内各大中专学校中最关键的枢纽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设定,“朋辈心理辅导”的惯常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设立一位长期固定的心理委员,负责上传下达完成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工作。传统上,这位心理委员往往由班主任指定或个人自荐担任。前者能够综合分析潜在对象的各项特质并系统考量,而后者因体现了个人意愿而在工作中更富有主观能动性。但这两种方式都将责任集中于个别学生而弱化了班级其他同学的责权意识。而“朋辈心理互助”则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对于职位设置、人员选拔、专业培训和开展工作的环节进行了适度调整,使之与中职生的特质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3.构建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探索性实践
  徐州中专从2007年起开始在个别专业试点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8月,学校设立专职心理教师岗位,在全校范围实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始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2009年11月,学校设立“绿色心晴”学生心理健康社团。2014年9月,开始在11级新生班级试点班级心理委员和“班级心理晴雨表”制度。2015年10月,在汽车系试点心理值周班长制度并探索构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朋辈互助系统。在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单一班级心理委员后,发现这种设置不利于激发班级其他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心育意识,于是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在班级内部增设对应班干职务,将心理健康列入班级日常工作内容。   实践初期,班级心理信息员因缺少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工作技巧,发挥不出应有的效能。后经过为期两个月共计24课时的培训,迅速体现出这一岗位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保健和防控的重要价值。曾经一周之内由班级心理信息员发现并成功预警了3次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我伤害,并且因心理互助小组的组内和组间的相互作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明显较之以往更加活跃、充分。
  实践发现,相关岗位学生的培训对于整个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效能发挥有明显影响。因此,学校在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和班级心理信息员的培训课程时针对岗位差异进行了调整。学校弱化了变态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培训,侧重于训练班级心理信息员如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搜集、甄别和传递信息,如何遵守保密原则,帮助他们明确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评定方法、初步甄别标准以及发生超出其职责能力范围事件时的支持体系、转介方式和应对流程,以及如何协助并督促心理值周班长完成工作。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模块化的校本心理健康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培训。首先,使他们认识中专阶段学习生活发生的变化,从认知上调整对于自身能力的看法;其次,通过心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差异性,使他们懂得如何在表达个人真实想法的同时尊重他人意愿,如何接受不同意见妥善处理冲突;然后再教给他们自我探索、建设团队、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这一过程略早于班级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值周班长的选拔时间,为后者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综合借鉴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萨提亚、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等提及的一些理论及方法。如,教给学生个人认知对感受的巨大影响,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指导学生学习开展“天气报告”,用正向的态度分享自己的情绪,懂得赞美与欣赏,学会在抱怨的同时探索改变的方法,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绪,交流共享生活中的小确幸;教给他们四种基本的应对姿态,并通过肢体动作感受不同的应对姿态带来的感受;帮助学生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改编成心理剧,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获得成长。
  为了避免班级心理自助出现各自为战的分裂现象,学校通过“绿色心晴”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搭构起突破班级和院系界限的校级朋辈心理互助队伍。
  “绿色心晴”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是徐州市同类职业学校中成立最早的学生心理健康专题社团。该社团以在校生为主体,本着“认识自我、阳光心灵;帮助他人、助人成长”的宗旨,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活跃学校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另一方面,通过海报、宣传栏、校园广播、主题网站、微信定期推送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和推广心理卫生知识,在普及心理保健知识、营造校园心育氛围、提供同伴支持、干预并化解危机、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等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它还作为特定的参照群体,即以朋辈心理互助的方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也作为全体学生的代表,向老师传递亟待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的困惑、共性的心理需求等信息,并及时反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帮助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酌情调整工作重心和心育计划,更有效地为学生群体提供心理咨询与服务。
  三、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实践效果与经验反思
  通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徐州中专的朋辈心理互助系统已经较为成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朋辈心理互助系统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
  以班级心理信息员、心理值周班长和心理健康社团成员为主体的朋辈心理骨干经过系统培训,可以及时发现身边同学的异常状态并进行简单的甄别分类,初步处理日常生活中部分成因明确、症状单一、持续时间较短的心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缓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
  2.朋辈心理互助系统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辅助
  由于极为相似的年龄层次、成长经历、学习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朋辈心理骨干更能够理解和体验到求助方的处境和真实感受,也较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易于被求助者认可、接受从而给予他们适切的支持、引导或陪伴。
  3.朋辈心理互助系统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载体
  朋辈心理骨干更利于将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各个班级,引导创设融洽积极的心理氛围,结合班级特点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并通过记录《班级心理晴雨表》之类的工作,完成所在单位群体内部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監控和危机预警,组成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的基层网络。
  此外,朋辈心理互助系统还具有一定的特殊优势:它关注到全体学生的主体价值,以稳定的架构和灵活的实施唤起所有成员的参与意识,引导其主动投入到个人及集体心理建设和提升的工作中,最终融合成一个自主觉察、自助心育、良性互促、共同发展的成长型集体。
  在构建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探索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尚待探索的情况,如班主任群体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和朋辈心理互助系统的运行效能存在关联;班级心理值周班长、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之间存在职能交叉;中职学生进入实习阶段之后,朋辈心理互助系统内部黏性降低而张力增大,并产生某些社会功能上的转变。
  责任编辑:王新国
其他文献
他的眼睛有月光,照亮别人,却忽略了自己更深的泉水。他口吐露珠,把莲一朵朵催开,擦燃一尾尾锦鲤即将黯淡的鳞片。他遮住了迟暮的美人第一根白发。他行走在人间,却不留脚印。  他只穿月光织成的素衣,他收集虫鸣的天籁,在冬天下成雪,每片雪都在暗地里嘶叫。他的目光像骏马,披着云霞奔跑,马蹄踏遍万里山河。他走向黑暗,接受裁决,他是他自己,一个唯一自带光环的星球。路遇  和自己无关的,我都细细地看,一群归巢的麻雀
摘要: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教师队伍培养为例,开展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性提出“三阶递进式”中职“名·星”师资培养模式并实践,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了新方法和新路径,为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且可复制的经验。  关键词:三阶递进式;“名·星”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
摘要:“教学做合一”为职校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本文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例,对 “教学做合一”理论下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实施、实效及反思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C-0043-04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指
摘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是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及其操作体系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它的核心理念、基本环节、育人观念具有本土性、前瞻性、科学性,“自学·议论·引导”视域下的学科育人路径可以从活用学材、变革学法等方面进行整体建构,以更好地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学科育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
创作手记  出走与坚守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自己的诗里多次写过自己的村庄,细致到每一条路、每一个沟沟坎坎……可这个叫做安乐庄的村落,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有时是细微的,比如老梁家把他家门前的一棵树砍倒了;有时是巨大的,比如一条泥泞的道路被覆盖上黑色的沥青。  可突然到来的变化,让人不可思议。一厘座池塘被填平,一排排房屋被拆倒,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这一切似乎比马尔克斯笔下那个叫做马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分别在“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和“拓展阅读”版块中出现。儿童诗具有夯实语言基础、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的教学价值。观照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儿童诗文体特点,教学时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通过理解感受“象”,体会“情”和“理”;引导学生进行具有方向性、深刻性的想象;在内容的整合、形式的综合、资源的融合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统编语文
1  一羽画过,鸡型版图上必不可少的九曲十八弯,在亘古山川起意的绿,是上下五千年层次分明的瑰丽背景,围绕悠闲的牦牛、慈羊和典雅的流云与织女,追赶着原野上一列列奔走的时代高铁。  我快步撵上的光芒,拍打九曲十八弯两岸耿直的峰顶,鼓荡着丝绸华丽的商旅和五彩的披风。  在这劲风鼓满的摇篮,蓝天苍茫,碧云浸染,钢骨耸立,气魄冲天,其中必有一个是我的前辈和真身。他领着多民族整肃集合的大队,从帕米尔高原宝库起
摘要:德育课程与儿童生活的世界是一种融通共生关系。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存在着零散、低效、单向、封闭的现象,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脱离儿童的生活,缺乏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联。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打破育人场域的隔绝性,强调场域的“共生”关系,注重唤醒儿童的生命经验,勾连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场域,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资源,倡导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协同行动。  关键词:融通;场域;道德与法
吴先伍 生存与超越  沈曙虹 对学校文化属性和价值的再思考  翁永兴 尚德理念:传统精神与现代追求的交融  徐 萍 儿童砺志的文化特质与行动策略研究  张建红 学生为什么“随大流”  慕德芳 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工作记忆特点及训练  付艳萍 美国“州共同核心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及  其原因分析  孙 焱 孙朝仁  生态哲学视域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审视  徐 欢 滕英浩  免费师范大专生动机调控策略对英
思念的呼吸,憋在石头体内的那个部分将成为伤口。  他用烟雾把疼痛吐出体外,把你的声音织成月亮挂在心间。  夜闭上眼睛,也能分享你的梦。  他不是怕看不到你!而是怕时间耽延你眨眼的那一刻。  黄河上的波浪不能归咎于风,石头是痛苦这部机器的燃油。  请你睁开尘染的眼睛,用爱的手帕擦净石头的心窗。把封印在镜子里的人,拉出人间晒晒太阳。有了夜,就有希望之光的照射。  死亡的洞口,堵在诗里,让痛苦去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