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1"-3~,比如教师紧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生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导致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为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在更大的程度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职教育 问题 对策 农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正在实施教育改革。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然而当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很不协调。
一、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四难三缺二观念
(1)四难
①招生难。高校的扩招导致普通高中的升温,使农村职业教育招生普遍困难。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如普通高中学生,专业技能课又不如技校,学生毕业升学难度大,推荐就业对口率较低,于是造成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了普通高中而不是职校。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的“读普通高中,考大学,调出农门”的思想在群众中影响极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不接受,使得职校的招生难度很大。加上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企业招工条件较低,从业质量不高;农村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选择的专业较少,所以农村职校招生前景令人担忧。
②教学难。其一,是办学条件简陋,农村职校基础设施、实训条件普遍落后于城市职校,与教学培养所需要的设施有很大差距,实训教学困难。其二,是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若干的问题,首先是模式的选择;再者,学校的实训基地应该是完整的生产线,使得学生们可以顶岗实习,生产出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然后可以顺利地就业。而这些涉及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成本和利益的分配问题,问题解决不好,实训基地很难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标准建设。因此,目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实训基地还很少。其三,是专业设置与农村人材培养需求的脱节,农类专业不强,且没有形成特色、规模,没有真正为农村服务,教务效果不佳。其四,一般农村职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起来被动,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的兴趣。基于这样的情况,农村职校的教学难度大,教学成果不明显。
③管理难。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普通高中录取后淘汰下来的学生,就是所为的“低端”学生,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自控能力不强,管理难度较大。
④就业难。全国上下现在面临的就业问题本来就很严峻,就职业教育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职校的学生因专业基础不是很扎实,文化水平素质较低,就业门槛又高,因此就业难度大。其次,很多职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又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再者,农村职校办学时间较晚,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网络,又没有大规模企业合作办学,这样就导致农村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2)三缺
①师资缺。农村职校往往地处较为偏僻,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专业教师。除近几年高校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到职校任职逐渐增多外,大部分是由文化课教师或其它专业教师转化而来,其技能水平、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差异,在实训指导上必然难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快速更新,教师的能力更待提高。此外,师资培训不足,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②设备缺。近两年,在国家和县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农村职校的实训设备有所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地革新和进步,仍未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一些实训设备较为陈旧,跟不上现代实训的需求。如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职校的计算机硬件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大大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水平。
③准入制度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行业不能很好地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受到冲击,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职校及培训机构的生源,更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尤为严重的是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不到保证。
(3)二观念
①社会观念未能转变。社会上还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鄙视,尤其是对中等职业教育,人们都有“谈职教色变”的现象。很多农村仍有“读书无用论”或“考大学才有出路”的思想,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众多家长未能真正分析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与读哪种学校间的关系,对国家资助职业学校学生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因为这几年国家资助没有按时到位)。
②学生观念未转变。很多学生仍然认为读职校是“低人一等”。不少学生仍未认清职业技能在现代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只想当“白领”而不想当“蓝领”。也有学生一直以为大学毕业生都无法找到工作,更何况是职校毕业的学生。且他们未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因此,学生学习技能的自信心不够,不能静下心来真正学好一门专业。也就是说人们的就业观、择业观未转变。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进一步推进“三教”统筹。
1.全社会都要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对职业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应着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解释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常识及问题,招生时向学生及家长做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会解释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模式,积极推介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使社会公众不断加深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最终使他们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视同仁。通过正确舆论导向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职业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要做大、做强、做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要发挥好政府兴办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和统筹作用,真正建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要切实加强对职教招生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制定招生政策,及时解决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从上至下建立职教招生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
2.政府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管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达到上述要求,学校需要搭建一个推行双证的平台,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贯彻实行相关政策法规;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人办法。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 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政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尤为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程度。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人的法规和政策。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的环境。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本来就交不起学费,如果没有制度做保障,学生容易放弃学业。只有这样才能把育人和用人结合起来,否则,就成了“两张皮”,职业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
3.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
目前农村职教师资力量不足,专业不对口、学历偏低、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偏弱、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国家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职业教育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重点专业的教师,要经常送出去培训学习;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确保职教师资水平与职业教育质量要求、发展相适应;国家要设有专门培养职校教师的职业师范院校或者专业。
4.加大学校自身的建设
①要加大教学实训场所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添置。
②农村农类专业的设置。学校应瞄准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专业,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要积极改造旧专业,开发新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尤其要重点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鼓励学生选择农类专业,建设新农村。
③要切实提高办学质量。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校要通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努力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学校应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观、道德观,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社会综合素质,能快速适应企业的生产岗位,并在企业健康发展。
⑤要拓宽就业途径。学校应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专业,采取与企业合作、企业委培等形式不断拓宽就业途径。
5.让外来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职业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向职业教育投入,形成多元筹资办职教的新机制
6.加强农村职校与城市职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农村职校要发展,一方面要做强自身发展之外,还要走联合办学或者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农村职校与城市职校联合办学,借助城市职校雄厚的办学基础、广阔的就业网络来发展农村职校;通过走进企业办学校,或者让企业走进学校培养人才。多方共同参与,农村职校就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中央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同样关注农村职校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的几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教育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企业用人机制转变等作铺垫,才能形成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重视技能型人才,形成注重培养和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届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问题 对策 农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正在实施教育改革。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然而当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很不协调。
一、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四难三缺二观念
(1)四难
①招生难。高校的扩招导致普通高中的升温,使农村职业教育招生普遍困难。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如普通高中学生,专业技能课又不如技校,学生毕业升学难度大,推荐就业对口率较低,于是造成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了普通高中而不是职校。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的“读普通高中,考大学,调出农门”的思想在群众中影响极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不接受,使得职校的招生难度很大。加上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企业招工条件较低,从业质量不高;农村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选择的专业较少,所以农村职校招生前景令人担忧。
②教学难。其一,是办学条件简陋,农村职校基础设施、实训条件普遍落后于城市职校,与教学培养所需要的设施有很大差距,实训教学困难。其二,是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若干的问题,首先是模式的选择;再者,学校的实训基地应该是完整的生产线,使得学生们可以顶岗实习,生产出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然后可以顺利地就业。而这些涉及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成本和利益的分配问题,问题解决不好,实训基地很难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标准建设。因此,目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实训基地还很少。其三,是专业设置与农村人材培养需求的脱节,农类专业不强,且没有形成特色、规模,没有真正为农村服务,教务效果不佳。其四,一般农村职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起来被动,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的兴趣。基于这样的情况,农村职校的教学难度大,教学成果不明显。
③管理难。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普通高中录取后淘汰下来的学生,就是所为的“低端”学生,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自控能力不强,管理难度较大。
④就业难。全国上下现在面临的就业问题本来就很严峻,就职业教育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职校的学生因专业基础不是很扎实,文化水平素质较低,就业门槛又高,因此就业难度大。其次,很多职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又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再者,农村职校办学时间较晚,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网络,又没有大规模企业合作办学,这样就导致农村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2)三缺
①师资缺。农村职校往往地处较为偏僻,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专业教师。除近几年高校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到职校任职逐渐增多外,大部分是由文化课教师或其它专业教师转化而来,其技能水平、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差异,在实训指导上必然难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快速更新,教师的能力更待提高。此外,师资培训不足,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②设备缺。近两年,在国家和县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农村职校的实训设备有所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地革新和进步,仍未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一些实训设备较为陈旧,跟不上现代实训的需求。如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职校的计算机硬件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大大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水平。
③准入制度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行业不能很好地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受到冲击,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职校及培训机构的生源,更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尤为严重的是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不到保证。
(3)二观念
①社会观念未能转变。社会上还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鄙视,尤其是对中等职业教育,人们都有“谈职教色变”的现象。很多农村仍有“读书无用论”或“考大学才有出路”的思想,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众多家长未能真正分析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与读哪种学校间的关系,对国家资助职业学校学生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因为这几年国家资助没有按时到位)。
②学生观念未转变。很多学生仍然认为读职校是“低人一等”。不少学生仍未认清职业技能在现代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只想当“白领”而不想当“蓝领”。也有学生一直以为大学毕业生都无法找到工作,更何况是职校毕业的学生。且他们未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因此,学生学习技能的自信心不够,不能静下心来真正学好一门专业。也就是说人们的就业观、择业观未转变。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进一步推进“三教”统筹。
1.全社会都要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对职业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应着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解释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常识及问题,招生时向学生及家长做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会解释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模式,积极推介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使社会公众不断加深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最终使他们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视同仁。通过正确舆论导向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职业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要做大、做强、做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要发挥好政府兴办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和统筹作用,真正建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要切实加强对职教招生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制定招生政策,及时解决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从上至下建立职教招生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
2.政府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管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达到上述要求,学校需要搭建一个推行双证的平台,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贯彻实行相关政策法规;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人办法。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 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政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尤为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程度。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人的法规和政策。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的环境。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本来就交不起学费,如果没有制度做保障,学生容易放弃学业。只有这样才能把育人和用人结合起来,否则,就成了“两张皮”,职业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
3.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
目前农村职教师资力量不足,专业不对口、学历偏低、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偏弱、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国家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职业教育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重点专业的教师,要经常送出去培训学习;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确保职教师资水平与职业教育质量要求、发展相适应;国家要设有专门培养职校教师的职业师范院校或者专业。
4.加大学校自身的建设
①要加大教学实训场所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添置。
②农村农类专业的设置。学校应瞄准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专业,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要积极改造旧专业,开发新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尤其要重点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鼓励学生选择农类专业,建设新农村。
③要切实提高办学质量。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校要通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努力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学校应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观、道德观,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社会综合素质,能快速适应企业的生产岗位,并在企业健康发展。
⑤要拓宽就业途径。学校应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专业,采取与企业合作、企业委培等形式不断拓宽就业途径。
5.让外来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职业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向职业教育投入,形成多元筹资办职教的新机制
6.加强农村职校与城市职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农村职校要发展,一方面要做强自身发展之外,还要走联合办学或者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农村职校与城市职校联合办学,借助城市职校雄厚的办学基础、广阔的就业网络来发展农村职校;通过走进企业办学校,或者让企业走进学校培养人才。多方共同参与,农村职校就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中央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同样关注农村职校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的几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教育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企业用人机制转变等作铺垫,才能形成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重视技能型人才,形成注重培养和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届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