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的目的就是对学生前面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熟练化,基本概况准确化,空间分布地图化。因此复习课不仅要具有针对性、综合性、而且要有新颖性。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复习。通过分析各地理要素间联系、因果关系来实现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能力化。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克服复习课的易枯燥、学生的被动、厌倦,从而达到学科知识的巩固与提升。下面就初中地理复习策略与方法试谈如下。
一、复习策略
1.活:方法灵活,课堂活跃复习课容易落入呆板、枯燥的境地,复习课最容易使学生成为被动学习,也最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如果教师老是采用讲一章、练一套、评一套,这样的机械重复不仅效果不好,还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失去热情。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式。如小组竞赛、知识抢答、热点讨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兴趣。例如复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可以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代表—个区域,让学生自己归纳区域特征然后选排代表发言,这样的方式既能活跃气氛,又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只有方法活了、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才会活起来,效率才会高起来。
2.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情的重要性。复习课上多让学生提问(提出不懂、不会的,试着提出章节重点、考点),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复习什么,应该复习什么,从而产生学生学习的主观驱动性。多让学生动手(动手勾图、勾画重点、动手归纳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内化和主动提高,避免使学生的复习变成了教师的复习,尽量多的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缺什么,是知识记忆问题是学习态度问题还是学习方法问题。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他们不仅认知水平不同,而具兴趣,习惯差别也大,复习课中应尽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及时调控复习计划内容、方法。
3.图:读图、析图、用图。复习课中要把“地图”放在课堂首要放置。对知识而言,地图(分布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载体,地图(成因图)是地理规律成因的示意,地图(统计图)是地理事物的直观再现。对教师来说,板图、挂图、幻灯片图,课本插图是复习地理知识的高效手段。对学生而言,地图是学生的“字典”,复习的工具。对考试来说地图更是不考不行。所以复习课中经常指导学生读图、读出图中包含的地理信息,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养成勾图、填图习惯,逐步达到能让学生把地理知识表述在图中。
4.测:测出知识水平,测出解题技能,测出存在问题。无论是平时单元检测,还是后期模拟考试,都要有针对性的批阅,马上讲评。这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更关系着学生正确答题习惯的养成。教师批阅分析试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讲评试卷时,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原因、失分原因,弄清自己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是解题思路不对路,还是审题不细心等原因导致失分,通过反复测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二、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法,多用于第一轮复习。主要讲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如经线、纬线,地势、地形,天气、气候。讲重要的地理规律:如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讲成因:如季风气候的形成。懂了不一定会了,复习时应针对考点,点对点的精选习题,即时练习,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落实。
2.问题式复习法,多用于技能性复习提高。如怎样判定东西半球?怎样区分山脊山谷?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这类复习应讲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怎样在地图上判定方向?首先是确定该题是属于哪类情况下定向,是指向标定向,还是经纬网定向还是一般地图定向,然后第一步确定参照点,第二步建立坐标,第三步判定方向。
3.类比比较法,多用于区域地理复习。如欧洲西部、中东地区;美国、日本、俄罗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等。在比较中找出共性,比出差异,这样的复习方法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
4.图文结合法,贯穿于地理教学复习之始终。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教材,是地理学科的骨架,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复习中多让学生读图、填图、绘图、析图,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联系,地理成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等信息。从而达到概念的具体化,知识的系统化。
5.强化记忆法,多用于临考前的复习,教师可通过寻找联系、提供技巧等形式使学生准确、牢固掌握。如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重要的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强化记忆。又如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阶梯界线,四大地理区域等)都可以板画在一张图上进行观察对比来强化记忆。
总之,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总复习,必须更新理念,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去迎接挑战。每年的地理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充分利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复习策略
1.活:方法灵活,课堂活跃复习课容易落入呆板、枯燥的境地,复习课最容易使学生成为被动学习,也最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如果教师老是采用讲一章、练一套、评一套,这样的机械重复不仅效果不好,还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失去热情。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式。如小组竞赛、知识抢答、热点讨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兴趣。例如复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可以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代表—个区域,让学生自己归纳区域特征然后选排代表发言,这样的方式既能活跃气氛,又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只有方法活了、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才会活起来,效率才会高起来。
2.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情的重要性。复习课上多让学生提问(提出不懂、不会的,试着提出章节重点、考点),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复习什么,应该复习什么,从而产生学生学习的主观驱动性。多让学生动手(动手勾图、勾画重点、动手归纳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内化和主动提高,避免使学生的复习变成了教师的复习,尽量多的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缺什么,是知识记忆问题是学习态度问题还是学习方法问题。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他们不仅认知水平不同,而具兴趣,习惯差别也大,复习课中应尽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及时调控复习计划内容、方法。
3.图:读图、析图、用图。复习课中要把“地图”放在课堂首要放置。对知识而言,地图(分布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载体,地图(成因图)是地理规律成因的示意,地图(统计图)是地理事物的直观再现。对教师来说,板图、挂图、幻灯片图,课本插图是复习地理知识的高效手段。对学生而言,地图是学生的“字典”,复习的工具。对考试来说地图更是不考不行。所以复习课中经常指导学生读图、读出图中包含的地理信息,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养成勾图、填图习惯,逐步达到能让学生把地理知识表述在图中。
4.测:测出知识水平,测出解题技能,测出存在问题。无论是平时单元检测,还是后期模拟考试,都要有针对性的批阅,马上讲评。这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更关系着学生正确答题习惯的养成。教师批阅分析试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讲评试卷时,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原因、失分原因,弄清自己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是解题思路不对路,还是审题不细心等原因导致失分,通过反复测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二、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法,多用于第一轮复习。主要讲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如经线、纬线,地势、地形,天气、气候。讲重要的地理规律:如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讲成因:如季风气候的形成。懂了不一定会了,复习时应针对考点,点对点的精选习题,即时练习,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落实。
2.问题式复习法,多用于技能性复习提高。如怎样判定东西半球?怎样区分山脊山谷?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这类复习应讲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怎样在地图上判定方向?首先是确定该题是属于哪类情况下定向,是指向标定向,还是经纬网定向还是一般地图定向,然后第一步确定参照点,第二步建立坐标,第三步判定方向。
3.类比比较法,多用于区域地理复习。如欧洲西部、中东地区;美国、日本、俄罗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等。在比较中找出共性,比出差异,这样的复习方法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
4.图文结合法,贯穿于地理教学复习之始终。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教材,是地理学科的骨架,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复习中多让学生读图、填图、绘图、析图,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联系,地理成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等信息。从而达到概念的具体化,知识的系统化。
5.强化记忆法,多用于临考前的复习,教师可通过寻找联系、提供技巧等形式使学生准确、牢固掌握。如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重要的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强化记忆。又如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阶梯界线,四大地理区域等)都可以板画在一张图上进行观察对比来强化记忆。
总之,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总复习,必须更新理念,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去迎接挑战。每年的地理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充分利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