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滨海新城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助力福州滨海新城经济发展的作用调研出发,研究了福州市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对“双创”的认识不到位,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立足岗位创业的视角结合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提出了开设“关于创业”普及型创业教育课程,结合专业课程开设“为创业”创业教育提升课程,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室,打造创业园,创办品牌公司等方面出发,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滨海新城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a)-0188-03
  创新创业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創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课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深入到福州市高职教育的各个层面,如何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福州滨海新城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
  1 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助力福州滨海新城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在福州推进滨海新城建设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列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一批“技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服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把握时代热点,紧跟产业革命步伐加快推进滨海新城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力得到提升。通过对福州星网锐捷、新大陆等公司开展调研发现,在校期间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职工晋升速度和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在校期间未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员工,且学生阶段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员工留职率更高,这些调研结果从侧面反映了接受过系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员工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发挥科研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福州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工作方式,制定教师寒暑假下企业制度,教师不仅可以用企业的设备实践自己的创新设想,而且能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指导作用,促进了企业的技术革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企业的生产设备也进一步论证了教师的创意,使教师的创意顺利地转变为产品,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高职院校响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号召,结合时代背景和福州滨海新城建设的背景,实施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技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城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2 福州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的现状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福州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现状
  福州市滨海新城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福州市各高职院校纷纷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有益探索。积极培育校园“双创”氛围,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积极推进和扶持各类创业活动,被评为2017年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性高校。加强平台建设,如,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相思岭大学生创业园,集体验创业、模拟创业与实体创业为一体,为学生开展“双创”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已经为我省大学生十大创业示范园之一。创新“双创”教育实施路径,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一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获得省级立项。通过对福州地区三所高职院校3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77分,调查数据显示:有83.5%的学生认为实施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或必要;68%的学生认为,即使暂不打算创业,获取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信息也很有必要,有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或未来可能的创业。这表明,开展“双创“教育已经获得了福州地区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2.2 福州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双创”的认识不到位。“双创”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愿、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在实践中,不少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仅仅把“双创”教育作为应对就业压力的一种权宜之计,导致不少学生也将其视同于就业教育。根据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2%的学生表示“找不到工作才会创业”,有58%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就是一回事”。二是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福州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由校学生处、团委负责,开设相关课程时大多选派职业指导课教师或学工处、团委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担任课程教学任务。这部分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既缺乏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无法系统地讲授创业知识,更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有72.1%的学生认为“创业课程老师在指导他们获取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的过程中水平仍有待提高”。三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有的院校就“双创”论“双创”,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有89.3%的学生认为创业课程与所学专业没有紧密的结合,学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一样的创业课程。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各院校开展的“双创”教育大多局限在校园内部,还停留在“课堂教育+竞赛”的模式,缺乏校外的实践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实战锻炼很有限。有91.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课程多为课堂教学,创业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活动资源匮乏。四是“双创”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有些院校只采取选修课、讲座、论坛、创业计划大赛等非课程的形式向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致使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不想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此外,很多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片面夸大创业的好处,多讲成功案例,少讲或者不讲失败案例,缺乏风险提示,无形中增加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不利于形成浓厚的氛围。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滨海新城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借鉴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训研创教学体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园区化系统化的创业孵化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细化模式。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更加丰富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视野、更有效的实践指导。
  在创新创业发展史上,Pinchott提出内创业理论,温州大学黄兆信教授发展了内创业理论,提出岗位创业的新概念,即在现有的组织制度内,以创新的思维看待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发挥创新创造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使公司获利并实现个人人生价值。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技能性,理应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追求技能的精益求精。各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立足岗位创业的视角,引领学生立足平凡岗位建功立業创下不平凡的业绩,为福州滨海新城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以岗位创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试图从五个方面入手,围绕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采取类似岗位晋升的进阶式模式,依托证书化考评方式和类似打卡闯关的形式,按照不同岗位层次的需求培养不同素质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根据学生参与五个层次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分别颁发赤橙红蓝青卡,各卡片间呈现层级递进关系,低一级的课程卡片是晋级高一级课程的通行证,如获得赤卡后才能晋级橙卡,以此类推,青卡(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最高等级的证书,表明在校期间接受了最为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
  3.1 开设“关于创业”普及型创业教育课程
  通过制度化建设和设置“关于创业”创业教育课程,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业教育。完成此阶段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创业教育的初级证书——赤卡。“关于创业”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主要围绕创业基础知识和创业精神展开,如开设《创业学》、《企业家精神》、《区域创业模式和区域企业家精神》等课程,这些课程按照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方式设置在大一阶段。可采用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相互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毛泽东概论》等公共类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因子,同时,还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埋下创业教育的伏笔,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从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把自己的岗位当成自己的公司来经营,成为一位称职的基层岗位工作者。
  3.2 结合专业课程开设“为创业”创业教育提升课程
  结合专业课程开设“为创业”创业教育提升课程。完成此阶段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创业教育的中级证书——橙卡。此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心态、初步具备企业家和中高层管理者必备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结合,调整专业知识结构,搭建二者紧密相连的教学体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改革试验。(1)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专业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知识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如《电子产品市场营销》、《鞋类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实务》等行业导向课程。同时,构建支持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氛围,鼓励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因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敏锐洞察力。(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增加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教学环节的比重,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岗位创新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训中,不仅要进行岗位技能的锻炼,更要参与管理岗位的实训,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参与包括产品开发、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让学生学会管理的同时还能明确行业规定、关注政策变化、了解市场需求,通过这种岗位技能+管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其能迅速成长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
  3.3 依托院系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室
  在学院或者系部层面成立由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辅导员、企业家、优秀校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及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教育工作室,全面负责创业教育实施、管理、考评、心理帮扶等日常事务的细项工作。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1)院系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业教育考评制度,颁发考评证书,是解决创业教育存在较大随意性和差异性的有效方式之一。规范创业教育的考评方式和制度,改变以赛代考、交份创业计划书或写写论文就能获得学分的方式,采用积分升级制度,对参与不同级别创业教育的学生分别发放不同级别的创业教育证书,使创业教育证书成为继毕业证书、技能证书之外的第三本证书,成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胜任岗位的加分项。(2)由教研室主任牵头,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集思广议,寻求专业领域内的创新点,成立专业工作室,把参与工作室运营作为获得奖学金的加分环节。(3)辅导员队伍负责做好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心理帮扶工作,辅导员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心理知识,可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服务工作,如创业教育证书内容的核实、分数登记、等级划定。(4)院系根据自身活动开展情况,安排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活动,并量化参与活动情况,可规定每年自觉参与创业教育活动一百个小时将获得创业教育的高级证书——红卡。
  3.4 依托当地产业特征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创业园或孵化园
  创新型人才成为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驱动力,高职院校应响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号召,加大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加快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速度,对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发挥教育和产业的双重功效。(1)校级层面可依托当地产业特征结合区域文化特色积极打造集展示好点子、探索好方法、推广好作品、实践好商机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园或孵化园。给学生提供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将创业计划、想法或理念演化成具体项目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思维,验证创业设想。(2)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创业园或孵化园的相关事宜,制定并做好项目的考察评选指导工作,对考评合格的项目予以产地资金支持,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项目孵化,(3)创业园和孵化园毕竟场地有限,不能向所有的学生展开,参加此项创业教育活动的学生将获得创业教育的特级证书——蓝卡。
  3.5 成立品牌公司
  (1)学校对品牌公司予以智力支持,学校挑选创业园中运行良好经济效益佳富有专业特色的项目,组成包括专业教师、创业导师、企业专家、政府人员在内的幕后导师团队,集体出谋划策帮助学生成立品牌公司,如公司注册、技术指导、融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手把手的指导,学校成为学生成立品牌公司的智囊团。导师团队将在公司运行良好后再退出。(2)学校对品牌公司予以资金支持,如学校以资金入股,学生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共同组建品牌公司,或者学校和学生按比例出资成立品牌公司,解决学生资金不足的难题。在公司经营上轨道后,学校可逐渐撤资转让公司股份,实现学生独立经营。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结合专业创办小型公司进行经营活动,成立的公司已跳出学校的范畴,参与到市场竞争,学生将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中学会发现机遇、把握机会、团队管理等创业技巧,掌握经营管理技巧,领悟经营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在市场的浪潮中真正具备一名创业者的基本素质。通过此阶段实践学习的学生将获得创业教育特别卡——青卡,为实现创业梦想播下梦想的种子。
  赤橙红蓝青五种卡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点,赤橙红三种卡侧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按照岗位层级递进的素质要求分别培养低中高三个等级的岗位素质,蓝青两种卡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有创业梦想但由于资源不足的原因暂时只能选择就业的学生储备创业效能,先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储存能量等待时机开展创业活动。同样,受过蓝青卡片教育的学生如果在创业中失败,也能凭借接受过的岗位教育,重返就业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向丽,刘晓欢,陶济东.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与路径——以湖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42-46.
  [2] 李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2):41-42.
  [3] 杨君.岗位创业视域下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2):51-5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印刷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印刷业的最新发展,提出大众印刷概念,并给出大众印刷出现的条件。然后,详细阐述大众印刷的特征及其对印刷行业的潜在影响。最后,在大众印刷观点下,概要论述和预测了印刷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期望大众印刷概念的提出能够给印刷业发展一点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 大众印刷 数字印刷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b)-02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批新职业的出现以及现代职业工作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工作流动和岗位调整的加快,终身职业不再是唯一选择。作为以培养在职学生为主体的成人类高校,适应社会变化,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石景山区业余大学为例,分析职业转换能力的基本内涵及要求,阐述了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并论述了课程设置改革的育人目标,力求为成人类学校的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全民文化阅读的需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创建书香文化校园,营造为实现中国梦而读书的学习氛围,学校图书馆重点开展人文素养空间建设工作,如真人图书馆、存得读书、好书推送、诗词听写大会等等。  关键词:高职 图书馆 人文素养 专场文案分享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c
期刊
摘 要:通过走访询问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阿拉尔及周边团场抽样调查,本文建立了回归模型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结亲对象之间喜欢走访做客、外出聚餐、一起学习、共同运动、共同娱乐项目、互相了解民族文化等指标,得出排名前三的活动,根据显著性检验得到走访做客是增进活动双方感情的主要方式。“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关键词:回归模型 显著
期刊
摘 要:目前,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旅游行业分工越来越明确,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文章围绕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探讨了专业应用转型工作思路、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模式、专业课程学分灵活认定、学科竞赛机制等方面分享了实践成效,并提出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 应用型人才
期刊
摘 要:全民阅读活动已开展10多年,近年又屡次被写进政府报告,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全民阅读的主阵地,承担着面向城镇和广大农村阅读推广的重要责任。本文将借助如皋书香城市建设模式,分析县级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中的策略做法。  关键词:全民阅读 阅读推广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c)-0202-02  随着社会发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航运形势的发展和高职院校招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推进,我院进行了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模式招生。这些招生模式顺应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本文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班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专业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出一些较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起点生 航海英语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关注,既是保障经濟建设稳步前进的时代需求,又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就业心理的整体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就业心理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对策建议,强调课堂、学生社团、团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校园足球正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因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充足的教学器材、充沛的教学师资,发展状况越来越好,而贫困地区校园却受多种因素限制,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乡西寨村西寨初级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做出系统分析,研究制约贫困地区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为贫困地区中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基于学习动机激发理论的BOPPPS教学模式在《医疗器械法规》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评价实际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医疗器械学院2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5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学,试验组109名学生,采用新模式教学,对比分析课程满意度和学生综合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学满意度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综合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