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失眠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结果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3%。结论中医药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关键词】失眠;中医药;辩证分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52-01
失眠是臨床常见病,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躁郁症、忧郁症、神经官能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成为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我国失眠的发病率高达10%-20%[1],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失眠的特效药。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患者中,男29例,女3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38.2±7.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3.6±1.2)年。8例采用中药治疗,58例先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后改为中药治疗。58例服药期间失眠症状缓解,但有36例患者,出现头晕、嗜睡、乏力,6例出现幻觉,停药后患者仍然出现睡眠障碍,个别患者出现抑郁(5例)、易激惹(6例)。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把这些患者分为几个类型,其中阴虚火旺型20例,肝郁化火型12例,心肾不交型12例,心脾两虚型8例,痰热内扰型8例,心胆气虚型6例。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醒后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并常常伴发头昏头痛,体疲乏力,心神不宁,心悸健忘,多梦等,符合失眠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影响睡眠。
1.2治疗方法
1.2.1阴虚火旺型其特点是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腰酸足软、心悸不安、肝津少、伴耳呜、头晕、健忘、遗精。阴虚火旺治疗宜用黄连阿胶汤、浓缩六味地黄丸。
1.2.2肝郁化火型其特点为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口干而苦、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急躁、易怒。肝郁化火治疗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1.2.3心肾不交型其特点为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口干舌燥、心烦不寐、小便短志。心肾不交治疗宜用交泰丸加减。
1.2.4心脾两虚型其特点为舌淡苔薄、脉细无力、面色少柴、神疲食少、四肢倦怠。心脾两虚治疗宜用归脾汤加减。
1.2.5痰热内扰型其特点为舌红苔黄腻、脉动骨数、伴头痛目眩、胸闷心烦、暖气。痰热内扰治疗宜用温胆汤加减。
1.2.6心胆气虚型其特点为舌淡、脉弦细、多梦易醒,触事易惊、伴倦怠乏力、气短白汗。心胆气虚治疗宜用安神定志丸加减。
1.3疗效标准显效:治疗结束后,睡眠安稳,醒后精力充沛,无疲劳感。有效: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但醒后乃自觉有疲劳感。无效:睡眠时间及深度无明显改善,症法亦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3%。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失眠症状一年有余,夜不能寐,即便入睡,睡眠很浅,容易惊醒。临床诊断: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盗汗、口苦、目赤、喜饮、饮食不思、性情易恕,是典型的肝郁化火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疏肝清热,佐以安神。具体药方:龙胆草20g,茯神20g,黄芩15g,车前子15g,生地15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龙骨10g,牡蛎10g,柴胡8g,每日一剂,文火煎服,15d为一疗程。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肝经,去湿热;茯神、龙骨、牡蛎行镇心安神之功效;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兼疏肝胆之气;用药一周后,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每晚能入睡,用药10d后,症状基本缓解,每晚可持续睡眠5h左右,偶有失眠,但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用药15d后每晚睡眠接近7h,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基本达到正常睡眠水平。
4体会
失眠又称“不寐”,高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环境以及劳累过度都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心神失养所致,多为劳逸失度,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不寐。各位学者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各异,徐氏[4]认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是总的病机,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等是失眠病因,但以情志所伤最为常见;黄氏[5]则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认为痰热内扰,痰瘀互结,阻滞脏腑经络,心失血养,心神不宁而致失眠;王氏[6]则从肝论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理是肝的阴阳失衡,导致气血失和所致,而情志因素是引发失眠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特定的问题:
4.1临床辩证分型和疗效评定的标准不统一,疗效评定缺乏客观性。
4.2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毒性观察。
4.3个案报道多,科研设计不严谨,缺乏规范治疗手段。中医主张标本同治,我们在治疗失眠时要找准病因,辨证用药,综合施治,还要注意解除病人的精神因素,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避免刺激,不吸烟,不喝酒和浓茶等,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永远远离失眠。
参考文献
[1]张颖,吴旭东.失眠症因素分析与对策[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14.
[2]叶瑞繁.失眠的评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07-208.
[3]王翘楚.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J].中医药通报,2006,5(5):10-13.
[4]徐云生,邓铁涛.治疗失眠经验[J].新中医,2000,32(6):5-6.
[5]黄稻,钱伟忠.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6-49.
[6]苏泓.王翘楚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症[J].中医药通讯报,2006,5(1):51-53.
【关键词】失眠;中医药;辩证分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52-01
失眠是臨床常见病,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躁郁症、忧郁症、神经官能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已成为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我国失眠的发病率高达10%-20%[1],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失眠的特效药。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患者中,男29例,女3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38.2±7.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3.6±1.2)年。8例采用中药治疗,58例先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后改为中药治疗。58例服药期间失眠症状缓解,但有36例患者,出现头晕、嗜睡、乏力,6例出现幻觉,停药后患者仍然出现睡眠障碍,个别患者出现抑郁(5例)、易激惹(6例)。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把这些患者分为几个类型,其中阴虚火旺型20例,肝郁化火型12例,心肾不交型12例,心脾两虚型8例,痰热内扰型8例,心胆气虚型6例。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醒后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并常常伴发头昏头痛,体疲乏力,心神不宁,心悸健忘,多梦等,符合失眠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影响睡眠。
1.2治疗方法
1.2.1阴虚火旺型其特点是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腰酸足软、心悸不安、肝津少、伴耳呜、头晕、健忘、遗精。阴虚火旺治疗宜用黄连阿胶汤、浓缩六味地黄丸。
1.2.2肝郁化火型其特点为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口干而苦、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急躁、易怒。肝郁化火治疗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1.2.3心肾不交型其特点为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口干舌燥、心烦不寐、小便短志。心肾不交治疗宜用交泰丸加减。
1.2.4心脾两虚型其特点为舌淡苔薄、脉细无力、面色少柴、神疲食少、四肢倦怠。心脾两虚治疗宜用归脾汤加减。
1.2.5痰热内扰型其特点为舌红苔黄腻、脉动骨数、伴头痛目眩、胸闷心烦、暖气。痰热内扰治疗宜用温胆汤加减。
1.2.6心胆气虚型其特点为舌淡、脉弦细、多梦易醒,触事易惊、伴倦怠乏力、气短白汗。心胆气虚治疗宜用安神定志丸加减。
1.3疗效标准显效:治疗结束后,睡眠安稳,醒后精力充沛,无疲劳感。有效: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但醒后乃自觉有疲劳感。无效:睡眠时间及深度无明显改善,症法亦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3%。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失眠症状一年有余,夜不能寐,即便入睡,睡眠很浅,容易惊醒。临床诊断: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盗汗、口苦、目赤、喜饮、饮食不思、性情易恕,是典型的肝郁化火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疏肝清热,佐以安神。具体药方:龙胆草20g,茯神20g,黄芩15g,车前子15g,生地15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龙骨10g,牡蛎10g,柴胡8g,每日一剂,文火煎服,15d为一疗程。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肝经,去湿热;茯神、龙骨、牡蛎行镇心安神之功效;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兼疏肝胆之气;用药一周后,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每晚能入睡,用药10d后,症状基本缓解,每晚可持续睡眠5h左右,偶有失眠,但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用药15d后每晚睡眠接近7h,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基本达到正常睡眠水平。
4体会
失眠又称“不寐”,高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环境以及劳累过度都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心神失养所致,多为劳逸失度,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不寐。各位学者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各异,徐氏[4]认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是总的病机,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等是失眠病因,但以情志所伤最为常见;黄氏[5]则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认为痰热内扰,痰瘀互结,阻滞脏腑经络,心失血养,心神不宁而致失眠;王氏[6]则从肝论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理是肝的阴阳失衡,导致气血失和所致,而情志因素是引发失眠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特定的问题:
4.1临床辩证分型和疗效评定的标准不统一,疗效评定缺乏客观性。
4.2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毒性观察。
4.3个案报道多,科研设计不严谨,缺乏规范治疗手段。中医主张标本同治,我们在治疗失眠时要找准病因,辨证用药,综合施治,还要注意解除病人的精神因素,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避免刺激,不吸烟,不喝酒和浓茶等,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永远远离失眠。
参考文献
[1]张颖,吴旭东.失眠症因素分析与对策[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14.
[2]叶瑞繁.失眠的评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07-208.
[3]王翘楚.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J].中医药通报,2006,5(5):10-13.
[4]徐云生,邓铁涛.治疗失眠经验[J].新中医,2000,32(6):5-6.
[5]黄稻,钱伟忠.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6-49.
[6]苏泓.王翘楚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症[J].中医药通讯报,2006,5(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