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就当前湖北省属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校体育课实行学生自行选课制,使很多学生放弃了难度更大、健身价值更高的田径而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其他项目,致使田径几乎退出高校体育课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广大的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围绕“健康第一、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养成锻炼习惯”的目标,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评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将田径教材自身有机地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以使更多数学生重返田径场。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改革
一、前言
田径项目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曾经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体育课程中,都有大量的田径教学内容。然而,在近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田径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大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已基本退出高校体育课堂。
由于选课制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一些娱乐休闲的大众健身项目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后,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练习的积极性高涨。大部分学生偏爱篮球、足球、网球、健美操等带有娱乐性的运动,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非常之多,导致了高校体育课程田径项目无人问津。田径课如此倍受冷落,有学生偏好的原因,也有田径课自身的原因。各高校正在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田径教学改革。结合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构思田径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期促进田径这一被称为运动之母的项目重返高校体育课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湖北省属全部27所本科高校中,调查、访问其中的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咸宁学院、黄石理工学院等10所高校,主要调查学生选课情况、各高校教学大纲中田径项目所占比例、田径项目在实际授课中的落实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部关于教育、体育的指导文件,体育课程建设的专著及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论文。
2.访谈法
对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等10所省属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课部的部分领导和体育教育专家进行了访谈,了解田径项目在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占比例情况以及田径项目教学训练及田径场地设施等情况。还邀请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
3.调查法
对10所高校的3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选课情况以及学生对田径课的看法。由于问卷都是课前直接由体育教师发放,并当堂回收,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98%。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所调查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采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上体育必修课,大三和大四则上体育选修课,调查显示,大三、大四选修体育课的同学很少,平均没有超过5%,因此,上体育课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上课内容主要是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选项上课,而后每学期开学时都选项,原则上不能选与上个学期同一项目,每个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体育公选课类别也非常丰富,主要有篮球、排球、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武术、足球、街舞、羽毛球、啦啦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有条件的学校还有开网球、游泳等项目的,也有根据学生性别特征开女子防身术的;还有的学校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开设舞龙舞狮、斗鸡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但遗憾的是,没有哪个学校开设专门的田径课,有的学校在大纲和教学计划中也有田径内容,但比例很小。
(二)学生选课现状
通过多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我们的一些体育工作者实际上在理解“健康体育”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将“健康体育”完全等同于“娱乐体育”或“快乐体育”,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课情况是:项目分布较广,其中人数较多的项目依次是篮球(12%)、排球(11%)、健美操(11%)、跆拳道(11%)、乒乓球(9%)、武术(7%)、足球(7%)、街舞(6%)、羽毛球(5%)、啦啦操(5%)、交谊舞(4%)等项目,其他占12%,而在30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竟然极少有人选田径!
不可否认,高校体育课实行学生自行选课制,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也正因为这种自主行为,使很多学生放弃了难度更大、健身价值更高的田径而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项目。
(三)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田径项目退出大学课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他项目比较,田径项目本身竞技性太强而缺少娱乐性,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调,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而缺乏趣味性,田径项目评价灵活性不够等,都是造成田径鲜有学生选课的原因。
1.田径项目本身竞技性太强而缺少娱乐性
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是毋容置疑的,但学生不愿选择不好玩且苦、脏、累和单调枯燥的田径项目,而且都认为其技术难度大,缺乏对于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等特性。比较而言,球类、健美操等项目则更具有趣味性,学生练习这些项目时,感觉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身体锻炼,难度不太大,兴致较高,也不感觉太累,这样既掌握了简单的运动技能,身心又感到很愉悦, 还提高了健康水平,所以,学生都愿意选这些项目而不愿意选田径。
2.内容相对枯燥单调
教学内容繁杂而枯燥,各个项目衔接不直接,项目比较传统,无非是跑、跳、投,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只能围绕这些展开,而学生自小学到初中、高中都反复地学习这其中的最基础的部分,缺乏新意,较难引起现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起来效果不好。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以至无人愿意上田径。
3.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项目评价灵活性不够
由于田径的项目较多,项目本身的竞技性很强,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上,一些教师很容易将体育课当成了运动竞技场,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技术的完美,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体质客观存在的差异。
在评价方面,评价田径成绩多采用“技评”和“达标”,使学生成绩的“优”和“劣”一目了然,这使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备受打击,从而对田径产生畏难甚至恐惧情绪。而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也不愿意单纯为了完成“技评”和“达标”而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大家对田径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愿意上课?
四、小结
要使田径这项健身价值极高的体育项目重返大学体育课堂,使广大的学生接受甚至喜欢上田径课,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对田径课锻炼价值的认识,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田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素质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自信、磨练意志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以竞技体育为内容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将竞技性与教学方法、手段的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练习内容在充满竞争性的同时,有机地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形成健身式的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在寓教于乐中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
(三)改革传统田径课程的评价方法,将学习效果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相结合,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纳入评价体系,形式多样化,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评价标准,使田径课考核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毕红星.我国部分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4(1):67-68.
[2] 高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6(6).
[3]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816-818.
[4] 毕长年.对运动系田径专业学生实施综合性能力培养计划的可行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27-528.
[5] 邰崇禧.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2001.(17)1:100-106.
[6] 黄松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6):96-9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就当前湖北省属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校体育课实行学生自行选课制,使很多学生放弃了难度更大、健身价值更高的田径而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其他项目,致使田径几乎退出高校体育课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广大的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围绕“健康第一、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养成锻炼习惯”的目标,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评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将田径教材自身有机地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以使更多数学生重返田径场。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改革
一、前言
田径项目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曾经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体育课程中,都有大量的田径教学内容。然而,在近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田径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大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已基本退出高校体育课堂。
由于选课制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一些娱乐休闲的大众健身项目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后,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练习的积极性高涨。大部分学生偏爱篮球、足球、网球、健美操等带有娱乐性的运动,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非常之多,导致了高校体育课程田径项目无人问津。田径课如此倍受冷落,有学生偏好的原因,也有田径课自身的原因。各高校正在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田径教学改革。结合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构思田径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期促进田径这一被称为运动之母的项目重返高校体育课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湖北省属全部27所本科高校中,调查、访问其中的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咸宁学院、黄石理工学院等10所高校,主要调查学生选课情况、各高校教学大纲中田径项目所占比例、田径项目在实际授课中的落实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部关于教育、体育的指导文件,体育课程建设的专著及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论文。
2.访谈法
对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等10所省属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课部的部分领导和体育教育专家进行了访谈,了解田径项目在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占比例情况以及田径项目教学训练及田径场地设施等情况。还邀请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
3.调查法
对10所高校的3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选课情况以及学生对田径课的看法。由于问卷都是课前直接由体育教师发放,并当堂回收,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98%。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所调查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采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上体育必修课,大三和大四则上体育选修课,调查显示,大三、大四选修体育课的同学很少,平均没有超过5%,因此,上体育课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上课内容主要是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选项上课,而后每学期开学时都选项,原则上不能选与上个学期同一项目,每个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体育公选课类别也非常丰富,主要有篮球、排球、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武术、足球、街舞、羽毛球、啦啦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有条件的学校还有开网球、游泳等项目的,也有根据学生性别特征开女子防身术的;还有的学校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开设舞龙舞狮、斗鸡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但遗憾的是,没有哪个学校开设专门的田径课,有的学校在大纲和教学计划中也有田径内容,但比例很小。
(二)学生选课现状
通过多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我们的一些体育工作者实际上在理解“健康体育”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将“健康体育”完全等同于“娱乐体育”或“快乐体育”,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课情况是:项目分布较广,其中人数较多的项目依次是篮球(12%)、排球(11%)、健美操(11%)、跆拳道(11%)、乒乓球(9%)、武术(7%)、足球(7%)、街舞(6%)、羽毛球(5%)、啦啦操(5%)、交谊舞(4%)等项目,其他占12%,而在30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竟然极少有人选田径!
不可否认,高校体育课实行学生自行选课制,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也正因为这种自主行为,使很多学生放弃了难度更大、健身价值更高的田径而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项目。
(三)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田径项目退出大学课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他项目比较,田径项目本身竞技性太强而缺少娱乐性,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调,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而缺乏趣味性,田径项目评价灵活性不够等,都是造成田径鲜有学生选课的原因。
1.田径项目本身竞技性太强而缺少娱乐性
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是毋容置疑的,但学生不愿选择不好玩且苦、脏、累和单调枯燥的田径项目,而且都认为其技术难度大,缺乏对于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等特性。比较而言,球类、健美操等项目则更具有趣味性,学生练习这些项目时,感觉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身体锻炼,难度不太大,兴致较高,也不感觉太累,这样既掌握了简单的运动技能,身心又感到很愉悦, 还提高了健康水平,所以,学生都愿意选这些项目而不愿意选田径。
2.内容相对枯燥单调
教学内容繁杂而枯燥,各个项目衔接不直接,项目比较传统,无非是跑、跳、投,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只能围绕这些展开,而学生自小学到初中、高中都反复地学习这其中的最基础的部分,缺乏新意,较难引起现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起来效果不好。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以至无人愿意上田径。
3.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项目评价灵活性不够
由于田径的项目较多,项目本身的竞技性很强,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上,一些教师很容易将体育课当成了运动竞技场,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技术的完美,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体质客观存在的差异。
在评价方面,评价田径成绩多采用“技评”和“达标”,使学生成绩的“优”和“劣”一目了然,这使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备受打击,从而对田径产生畏难甚至恐惧情绪。而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也不愿意单纯为了完成“技评”和“达标”而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大家对田径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愿意上课?
四、小结
要使田径这项健身价值极高的体育项目重返大学体育课堂,使广大的学生接受甚至喜欢上田径课,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对田径课锻炼价值的认识,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田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素质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自信、磨练意志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以竞技体育为内容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将竞技性与教学方法、手段的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练习内容在充满竞争性的同时,有机地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形成健身式的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在寓教于乐中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
(三)改革传统田径课程的评价方法,将学习效果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相结合,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纳入评价体系,形式多样化,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评价标准,使田径课考核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毕红星.我国部分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4(1):67-68.
[2] 高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6(6).
[3]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816-818.
[4] 毕长年.对运动系田径专业学生实施综合性能力培养计划的可行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27-528.
[5] 邰崇禧.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2001.(17)1:100-106.
[6] 黄松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