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地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也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有着深远意义,它将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它又不是简单地用新技术把教科书从黑板搬至屏幕和网络上,从“人灌”到“机灌”,而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综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具、学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教具
例案:褶皱与断层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褶皱山脉的形成原因,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理解断层的形成原因。
软件制作:制作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各个部件的制作,第二是各个部件建立交互动作。本课题包括六个部件:表示受力的箭头动画,岩层受力弯曲变形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画,断层动画,练习交互动画和板书动画。完成各个部件的创建后,就要利用按钮、帧建立交互动作,把各个部件组织起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创建步骤如下:
1、新建一电影剪辑,命名为“箭头动画”,在lay1层画板中画一红色箭头,在第十帧插入关键帧,把箭头向前移动,在第一帧与第十帧之间建立运动渐变关系。在第十帧设动作go to play frame(1)。这样箭头就能循环运动,可用来表示岩层受力。
2、新建一个电影剪辑,命名为“褶皱”。在lay1层第一帧画出水平岩层,在第二帧插入关键帧,然后把岩层拖成略微弯曲,在第三帧插入关键帧,把岩层的弯曲程度拖得再大一些,第四、五、六、七帧重复以上动作,设帧速为2帧/秒,使岩层看上去慢慢弯曲变形;新建lay2层,在第一帧当前场景中,连续两次拖入图库中的动画箭头,其中一个箭头要改变方向,表示岩层两边受力,在第七帧处插入帧,使动画箭头能一直保留。
3、新建一个电影剪辑,命名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在lay1层的第一帧画出背斜、向斜图,在第十帧插入帧,在lay2层第一帧的背斜上部画一不规则的图形,使其颜色和背景颜色相同,在第十帧插入关键帧,把不规则的图形向下移动,使其挡住背斜向上凸起的部分,在第一帧建立动作渐变关系。
4、新建一个电影剪辑,命名为“断层”, 在lay1层的第一帧画一水平岩层,在第二、三、四、五帧插入关键帧,使岩层弯曲变形然后断裂位移,在lay2层的第一帧,把图库中的 箭头动画拖入,在第五帧插入帧,使动画箭头延续。
5、回到场景中,在lay1层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帧建立文字动画, 在lay2层的第二、三、四帧把图库中的电影剪辑“褶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层”依次拖入到场景中,在lay3层建立按钮层,按钮图形可到共享图库中选择,然后为按钮和帧分配play、go to、stop等动作语句。
使用过程:(1)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软件,对背斜、向斜和褶皱山脉大致有个了解。(2)让学生看褶皱断层的形成动画,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褶皱、断层?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主要褶皱山脉的分布、我国断块山的分布。(3)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画,思考为什么背斜反而会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地?
二、信息技术当作地理学具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仍然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延伸,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与研究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创新的平台,即把信息技术当作学习的工具。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分析各组成要素,从而揭示客观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这也为信息技术作为学具提供有利的条件。
1、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和图形产品。“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正在尝试的一种学生主体式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案例: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软件设计意图:(1)运用Mapionfo,制作《中国地形》,《中国河流》,《中国降水》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对城市区位选择有较大影响。(2)制作中国大城市分布图 让学生联系中国地形、河流、降水,思考城市区位与之关系。(3)提供数据让学生制作中国大城市在不同地形、降水区的比例 通过制作饼状图,认识到地形与降水与城市区位的关系。(4)提供世界地形、降水、流河分布图及世界三大城市带分布图 让学生通过四张图的对比,巩固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5)提供我国河流分布图和我国沿河分布的城市(标出标市规模)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河流区位,城市规模的差异,了解河流的功能及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网络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要实现建构主义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必须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类型:(1)网页型课件,即把课件素材制作为网页,让学生通过浏览器调用。(2)资料型学案,即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电子学案提供相关资料或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这两种类型网络教学有待完善,但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教具
例案:褶皱与断层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褶皱山脉的形成原因,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理解断层的形成原因。
软件制作:制作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各个部件的制作,第二是各个部件建立交互动作。本课题包括六个部件:表示受力的箭头动画,岩层受力弯曲变形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画,断层动画,练习交互动画和板书动画。完成各个部件的创建后,就要利用按钮、帧建立交互动作,把各个部件组织起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创建步骤如下:
1、新建一电影剪辑,命名为“箭头动画”,在lay1层画板中画一红色箭头,在第十帧插入关键帧,把箭头向前移动,在第一帧与第十帧之间建立运动渐变关系。在第十帧设动作go to play frame(1)。这样箭头就能循环运动,可用来表示岩层受力。
2、新建一个电影剪辑,命名为“褶皱”。在lay1层第一帧画出水平岩层,在第二帧插入关键帧,然后把岩层拖成略微弯曲,在第三帧插入关键帧,把岩层的弯曲程度拖得再大一些,第四、五、六、七帧重复以上动作,设帧速为2帧/秒,使岩层看上去慢慢弯曲变形;新建lay2层,在第一帧当前场景中,连续两次拖入图库中的动画箭头,其中一个箭头要改变方向,表示岩层两边受力,在第七帧处插入帧,使动画箭头能一直保留。
3、新建一个电影剪辑,命名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在lay1层的第一帧画出背斜、向斜图,在第十帧插入帧,在lay2层第一帧的背斜上部画一不规则的图形,使其颜色和背景颜色相同,在第十帧插入关键帧,把不规则的图形向下移动,使其挡住背斜向上凸起的部分,在第一帧建立动作渐变关系。
4、新建一个电影剪辑,命名为“断层”, 在lay1层的第一帧画一水平岩层,在第二、三、四、五帧插入关键帧,使岩层弯曲变形然后断裂位移,在lay2层的第一帧,把图库中的 箭头动画拖入,在第五帧插入帧,使动画箭头延续。
5、回到场景中,在lay1层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帧建立文字动画, 在lay2层的第二、三、四帧把图库中的电影剪辑“褶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层”依次拖入到场景中,在lay3层建立按钮层,按钮图形可到共享图库中选择,然后为按钮和帧分配play、go to、stop等动作语句。
使用过程:(1)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软件,对背斜、向斜和褶皱山脉大致有个了解。(2)让学生看褶皱断层的形成动画,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褶皱、断层?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主要褶皱山脉的分布、我国断块山的分布。(3)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画,思考为什么背斜反而会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地?
二、信息技术当作地理学具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仍然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延伸,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与研究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创新的平台,即把信息技术当作学习的工具。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分析各组成要素,从而揭示客观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这也为信息技术作为学具提供有利的条件。
1、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和图形产品。“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正在尝试的一种学生主体式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案例: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软件设计意图:(1)运用Mapionfo,制作《中国地形》,《中国河流》,《中国降水》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对城市区位选择有较大影响。(2)制作中国大城市分布图 让学生联系中国地形、河流、降水,思考城市区位与之关系。(3)提供数据让学生制作中国大城市在不同地形、降水区的比例 通过制作饼状图,认识到地形与降水与城市区位的关系。(4)提供世界地形、降水、流河分布图及世界三大城市带分布图 让学生通过四张图的对比,巩固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5)提供我国河流分布图和我国沿河分布的城市(标出标市规模)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河流区位,城市规模的差异,了解河流的功能及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网络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要实现建构主义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必须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类型:(1)网页型课件,即把课件素材制作为网页,让学生通过浏览器调用。(2)资料型学案,即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电子学案提供相关资料或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这两种类型网络教学有待完善,但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