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就重庆地区近300所中职学校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危害中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对策进行简要阐述,旨在强调中职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关键词: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 重庆地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重庆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复杂,文化基础较差,素质参差不齐,心理表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善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与父母、师生、同学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缺乏友谊,孤独、抑郁、不合群等现象。 学生行为偏常,有的十分冲动,自制力差;有的自由散漫;有的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有的任性、固执、鲁莽好斗,攻击性强;有的不顾后果,经常为一些小事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有的气量狭小,拨弄是非;有的贪小便宜,向同学要钱等。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有的甚至旷课、逃学,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兴趣,心中没有学习目标,心理空虚,理想丧失,对自己的学习完全放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整天无所事事,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寻找精神刺激等。
二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教育。
总体而言,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足,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安排数量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可开可不开,更谈不上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多或少忽略了学生的身心需求和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不到提高,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2.家庭教育。
就目前重庆地区的中职学生生源而言,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来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是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家的孩子,种种现状,致使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放任、自由发展,这些学生对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缺乏,这些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困惑、焦虑、缺乏动机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都给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3.个体因素。
中等職业学校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发育经历了急剧变化,可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加之社会舆论和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轻视,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表现在行为上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心理和对抗心理。
三 应对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摆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位置。
国家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把'心理健康'列入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有了这样一个课程载体,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健康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坚持这种健康标准,摆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位置,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中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2.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就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以及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找到自尊,树立自信,使同学们能融入到集体当中,在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中排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接受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消除心理困惑,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把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3.注重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
面对中职学生心理状态,学校和家长应该正确对待, 加强联系,正确认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只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予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目标,多关心爱护他们,并实施多表扬少批评的赏识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快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找到自我。教育工作者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家长也应多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盲区,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生有心理问题,大都以做思想工作为主,无法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的后果往往是问题学生更有问题,无问题的学生成为问题学生。不当的教育方法,只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况且教师自身的健康人格和心理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的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无疑会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快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教育好学生,使学生能在学校健康成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李媛.心理健康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霜玲.调适中职学生负面心理的班主任对策,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7)
[3] 黄玉梅.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及矫治对策,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6)
[4] 张留霞.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6)
关键词: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 重庆地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重庆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复杂,文化基础较差,素质参差不齐,心理表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善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与父母、师生、同学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缺乏友谊,孤独、抑郁、不合群等现象。 学生行为偏常,有的十分冲动,自制力差;有的自由散漫;有的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有的任性、固执、鲁莽好斗,攻击性强;有的不顾后果,经常为一些小事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有的气量狭小,拨弄是非;有的贪小便宜,向同学要钱等。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有的甚至旷课、逃学,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兴趣,心中没有学习目标,心理空虚,理想丧失,对自己的学习完全放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整天无所事事,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寻找精神刺激等。
二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教育。
总体而言,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足,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安排数量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可开可不开,更谈不上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多或少忽略了学生的身心需求和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不到提高,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2.家庭教育。
就目前重庆地区的中职学生生源而言,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来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是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家的孩子,种种现状,致使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放任、自由发展,这些学生对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缺乏,这些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困惑、焦虑、缺乏动机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都给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3.个体因素。
中等職业学校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发育经历了急剧变化,可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加之社会舆论和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轻视,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交融在一起,表现在行为上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心理和对抗心理。
三 应对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摆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位置。
国家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把'心理健康'列入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有了这样一个课程载体,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健康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坚持这种健康标准,摆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位置,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中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2.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就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以及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找到自尊,树立自信,使同学们能融入到集体当中,在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中排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接受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消除心理困惑,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把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3.注重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
面对中职学生心理状态,学校和家长应该正确对待, 加强联系,正确认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只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予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目标,多关心爱护他们,并实施多表扬少批评的赏识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快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找到自我。教育工作者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家长也应多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盲区,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生有心理问题,大都以做思想工作为主,无法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的后果往往是问题学生更有问题,无问题的学生成为问题学生。不当的教育方法,只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况且教师自身的健康人格和心理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的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无疑会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快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教育好学生,使学生能在学校健康成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李媛.心理健康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霜玲.调适中职学生负面心理的班主任对策,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7)
[3] 黄玉梅.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及矫治对策,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6)
[4] 张留霞.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