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入仕后仍需学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书”者会成为笑柄
  古代官员的选拔,是采取“学而优则仕”的入仕制度,没有若干年寒窗苦读、没有对儒家学问有一定积累,是不可能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这样一来,习惯使然,有一点读书的天赋,后天又长期熏染于人文知识的气氛和训练,也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入仕以后也往往离不开书册。
  据宋人孔平仲的《续世说》记载,后晋有个叫冯玉的人,他姐姐是皇后,借了这层裙带关系,尽管他识字不多,却不妨碍其步步高升。当皇帝让他撰写重要文件时,他就请同僚代笔。就这样,他竟然官至宰相。
  史料上说,冯宰相“不知书”,至于“不知书”到什么程度,没有具体说明。有个例子说,一次冯宰相看公文,看到“姑息”二字时,一时卡壳,就“请教”别人,别人告诉他这俩字是“辜负”,冯宰相就真的认作是“辜负”。
  这件事传开来,成为官场笑谈,冯也被称为“不知书宰相”。可见,即使在1000多年前时局动荡的后晋当官,“不知书”也是件耻辱事。
  每二十名官员配备一位老师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372年,前秦皇帝苻坚下诏书:老百姓中只要有精通一种经史书籍,或者一项特别技艺的,所在地方政府必须高规格地把他们送到京城去,由中央选拔授予相应官职。
  同时,政府还明确规定,岁禄百石以上的官员,如果“学不通一经,才不成一艺”的话,立即罢免其官职。如此看来,1600多年前的苻坚为了增强国力、整顿吏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就已经着力打造“学习型政府”了。
  公元375年,苻坚再次下诏书:一是要求太子以及高级官员的后代,必须“就学受业”;二是皇帝身边的警卫部队军官,也必须学习文化知识,等等。具体实施办法是每二十名官员配备一位讲解经书的老师,“教读音句”。
  当时官员的文化程度虽然不太高,但是,励精图治的苻坚倡导学习文化,是真心要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
  聘请儒士在午门外“开课堂”
  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记载,明朝洪武初年,因为功臣以武将居多,当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都是个顶个的好漢。但是建国后,一切逐步走上正轨,更需要的是遵守法度的文治。
  换句话说,就是建国后,凡事都要守纪律、讲规矩、有章法,当年打打杀杀、行伍出身的武将们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于是,有个叫袁凯的御史就进言:现在大明朝的天下已经奠定,以前立有功勋的军队将帅现在很多居住在京城里,他们以前出身行伍,对于和平时期的君臣关系之理,以及君臣上下的规矩,还不太熟悉。我请求聘请一些精通经书典籍的有学问之士,于将领们每月初一、十五早朝后,在都督衙门为他们开讲经史课程,希望经过一番教导,自然而然地使武将们怀有忠君爱国之心。
  才登上皇位的朱元璋“深以为然”,下令聘请有学问的儒士在午门外“开课堂”,“与诸将说书”,相当于开了个高级将领文化礼仪培训班。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偃武修文,大力提倡儒学,经常鼓励开国功臣们接近儒生,学习文化知识、历史知识,达到“常以此为鉴戒,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可与古之贤将并矣”的效果。
  虽然,历史上那些“精明”的统治者对官员进行相关文化培训,是为了达到维护、巩固本阶级统治的目的,但是,这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在职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行政执行能力,乃至道德情操。
  “临时工”可以因学法得以提拔
  汉宣帝时,因研究《尚书》誉满华夏的学术泰斗夏侯胜被关进监狱,和原丞相府官员(放在现在不入正式编制,也就相当于一个“临时工”)黄霸成为“狱友”。在一起服刑的过程中,夏侯胜觉得黄霸在法律领域相当有才。几年后,两人相继刑满释放,夏侯胜在被“平反”担任“国家监察部长”后,马上向皇帝举荐了黄霸,理由是他对法律十分精通。不久,黄霸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绝对的加官晋爵,提拔重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精通法律”能迅速提升,于是古代官场“学法”蔚然成风,一些名头很响的大师也迅速看准了这个巨大的市场,竟以自身名气作为品牌资源,创办私立学校,将律令之学作为学校的王牌专业,广招各级官员和读书人为学生,大发横财。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就将自己的法律研究心得,写成“公羊治狱十六篇”,在自己的私立学院中传授学生赚钱。当时还出现一批精通法律的“另类”人物,为了发大财,竟辞官不做,专门做培训行当。比如钟皓,颍川郡人,“世善刑律”,政府多次聘他当官,可他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其每年开法律培训班的合法收入,不知高于他做官多少倍。
其他文献
一次,丰子恺在乘船的时候,发现岸上的纤夫光着身子,那种齐心协力向前拉船的画面令他很感慨,于是,想画一幅纤夫图。  这天,一位民国要员按约过来拜访,丰子恺却不在家。  第二日,丰子恺因为昨天失约,很不好意思,便把当晚画好的纤夫图送给这位要员。要员看了以后,十分生气,昨天不见就算了,今天还拿这样一张破图来糊弄,便差人将这幅图送了回来。  丰子恺很不解,问为啥送了回来。来人偷偷地对他说:“先生,人家的纤
期刊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正是他在位期间,创造了在军事史上堪称奇迹的“淝水之战”。而外敌解除之后,他却高枕无忧地整天醉生梦死,游戏起人生来了。    司马曜是个享乐主义者,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一是开玩笑。  他嗜酒如命,酒喝得邪乎,玩笑开得也常常让人目瞪口呆。有一天,司马曜从早上起来就觉得特别爽,便吩咐中午在延寿堂欢宴群臣。司马曜心里痛快,酒就喝得有点儿高了,说话舌头多少也有
期刊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派大将军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攻打楚国。然而,由于主帅李信轻敌中了楚军的埋伏,秦军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秦王嬴政哪肯善罷甘休,决定启用久经沙场的老将王翦为主帅,率兵再次攻打楚国。王翦对秦王说:“让我率兵攻打楚国可以,但至少要给我六十万的将士。”秦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西出咸阳,秦王嬴政亲自到灞桥给王翦饯行。秦王赐御酒给王翦,王翦
期刊
1  南宋抗金名将很多,所谓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但如果单以抗金取得的效果和对金兵南下的重创,以及对宋金战局的影响力来看,抗金的将领中,有一个被我们忽视的重要人物—刘锜。    刘锜,将门之后,父亲曾为泸川军节度使,刘锜生得相貌堂堂,自小弓马娴熟,武艺超群,全然不似官二代那樣花天酒地,金玉其外。  刘锜饱读兵书,深晓韬略,尤其射得一手好箭,年少时跟随父亲征战,营门口立着一只贮水的大
期刊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这一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从西安一路杀来,几无波澜,顺顺利利地攻破千年古都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明朝灭亡;而后,大明辽东总兵吴三桂又冲冠一怒为红颜,接应满清入关;小皇帝福临在叔叔多尔衮的辅佐下,登上了紫禁城权力的顶峰。  如果翻开史书,仔细审视当年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有点阴差阳错的事件,人们会发现,当初李自成进京很可能只是一场偶然的误会。  进京之路,李
期刊
相传,金华同山镇上的酩酊山巅住着一位通晓天地玄机的酿酒仙人.叫海半仙。半仙每隔十年就会下山一次,可是,见过他的人在他离开后,却始终记不住他究竟长得什么模样……    一、山间奇遇  海半仙下山是为了一件事,就是去集市采购最上乘的酿酒原料和一些简单的生活必需品。  海半仙付了钱从不把东西带走,而是命人放在酩酊山脚的破庙里。临走前,他还喜欢给摊主算上一卦,并附赠化解之法,便如轻烟般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句
期刊
北宋官员张杲卿在润州(今属江苏镇江)做县令的一天,一个老农慌慌张张地跑来报案,说在自家菜园的水井里发现了不明物体,张杲卿立即派人到现场察看。可由于井水太深,他们看了好久也判断不出里面的不明物体到底是什么,就准备先打捞上来。这时候,一个女子突然哭哭啼啼地跑到井边,对着深不可测的水井号啕大哭,嘴里念叨着:“老公,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掉进了……”  张杲卿见状,心里顿生疑惑:“既然井水如此深,这个妇人为
期刊
一 发现奇石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南巡回京,归途中路过一座竹林寺,此时天色已晚,他就领着随从住进了寺庙的客房。  经历一天的劳顿,乾隆皇帝甚感疲惫,吃罢斋饭就回房了。身边的小太监小德子点亮了油灯,关门走了出去。乾隆皇帝顺手拿了一本《法华经》,借着灯光一页页地读了起来。  竹林寺外,遍生竹林,竹林内蛐蛐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吵得乾隆皇帝心烦意乱。他刚刚放下经书,就听见门外轻轻的敲门声,小德子站在门下台阶
期刊
道光八年,大学士长龄平定了叛乱,押着叛贼头子张格尔回朝。道光帝高兴,在保和殿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军。这是道光朝历史上极少有的皇家宴会。  道光帝一生奉行节俭,简直是到了“抠门”的地步。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衣服破了就打掌,也不怕跌分。打掌又叫“圆绸”,就是在衣服破洞处补绸缎。  道光帝一生仅请过两次客,一次是皇后生日,大臣们拜完寿后,他慷慨地留大家吃饭。端上来的“大餐”是打卤面,而且还是限量的—每人仅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登基大典通常是没什么看头的,因为新皇帝通常都是在老皇帝死后才能当皇帝的。国丧期间,民间尚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更何况皇家自己呢?所以在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上,那些黄钟大吕“陈而不作”,因为老皇帝刚死,现在是全国服丧期间,皇帝不哭着登基就是不孝。    但是嘉庆帝就没这个问题,因为乾隆帝这时候当太上皇了,所以他的登基大典是比较热闹的,至少是有音乐的,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  从登基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