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情简介】小男孩米格尔一心梦想成为音乐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库斯一样,创造出打动人心的音乐,但他的家族却世代禁止族人接触音乐。米格尔痴迷音乐,无比渴望证明自己的音乐才能,却因为一系列怪事,来到了五彩斑斓又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在那里,米格尔遇见了魅力十足的落魄乐手埃克托,他们一起踏上了探寻米格尔家族不为人知往事的奇妙之旅,并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非凡、永生难忘的旅程。
一
爱,究竟是什么?就像一万只哈士奇眼中有一万零一个主人,每个人对爱的领悟都各有千秋。就像有的人追求干柴烈火的男欢女爱,有的人崇尚温润如玉的君子之情,而有的人则乐享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然而,上述场景最多只能算爱的表象,只是爱这种复杂感情的不同载体。真正能经受住时间、空间乃至生命考验的爱的凝结唯有“记忆”,只有延续的、永恒的记忆才能承载并繁衍爱的基因,让远隔千山万水的牛郎织女们魂牵梦萦,让跨越数十甚至上百年的漫漫情絲延绵不断,乃至冲破阴阳两界的樊篱,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再成为悲剧。这就是《寻梦环游记》所构筑的世界观,也是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思考。
作为一个狂热的小棉袄星人,我亦如电影里的埃克托那样爱自己的女儿。看完电影,我急切地像那些追着父母问剧情含义的小孩子一样追着问女儿:“万一以后爸爸飞回母星,再也回不了地球了,你还会永远记得爸爸吗?”
二
一个人终其一生,幼儿阶段的记忆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它短暂而稀有、模糊而稚嫩。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想象与好奇,但对身边的亲人却往往难以像探究自然一样去细细品味——比如,Coco太奶奶的慈祥笑容里倾注了多少对晚辈的爱意,她满脸的皱纹里又收藏了多少沧桑的往事回忆?更比如,Coco小时候,她的爸爸有多爱她?电影中的米格尔像所有孩子一样无意去关心这些。可惜的是,孩子的记忆往往还未能完整刻录下老人的身影,他们就已经迈过人生的结局,奔赴另一个世界继续安详地注视着他们的子孙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懂你,你却已经成为回忆……
《寻梦环游记》的英文片名是《Coco》,那位风烛残年的Coco太奶奶,总让我想起女儿和她的太奶奶。真实世界里的太奶奶像Coco一样衰老,也像她一样有着充满圣母光芒的眼神。每当老人家看到小姑娘时,都恨不得把所有精神都聚焦到孩子身上,一丝一毫都不放过;而女儿却只会自顾自地蹦蹦跳跳,追逐她眼里的乐趣,完全不懂得那目光的浓郁。待女儿长大后,脑海中还会记得这样一位佝偻着身影却又如此眷恋她的老人吗?
这部电影传达给我另一种思考,就是莫让年幼的孩子“看不懂”在世的老人,要让血脉的延续伴随着新老灵魂的碰撞与交融。我会告诉女儿:“你要像陪伴你的布娃娃一样多陪陪太奶奶,多听老人家讲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记住她的音容笑貌和对你的爱。这样,太奶奶就永远不会消失了。”
三
作为几乎阅遍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迪士尼、宫崎骏及其他知名动画电影的金牌带娃赏片人士,很少有一部电影能几度让人泪崩,更是从未有过一部电影能让父女俩同时泪洒片场。即便是近年来最感人的《头脑特工队》里冰棒消失的那一幕,也仅仅只让我鼻塞哽咽,小姑娘更是波澜不惊。
但在《寻梦环游记》里,不论是米格尔在Coco太奶奶面前弹唱起《请记住我》勾起老人即将尘封的回忆,还是最后一大家人生死相聚其乐融融,都猛烈撞击着我的泪腺。泪眼朦胧中,女儿也轻声说:“爸爸,我流眼泪了……”从两岁多第一次看《超能陆战队》开始,小姑娘早已是影院“老司机”,毫无预料地她第一次被艺术打动而落泪就是这部电影,就是在她不满6岁的那个冬夜。而周围,大汉们的抽泣声一片也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小孩子不知道电影艺术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也不懂套路满满与流水线作业的玄机,他们只会用最淳朴的视野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一眼看穿它的真谛,只会用最简单直接的思维去理解消化所接触到的信息,然后用最真实的情感反馈出来。回到这部电影,它带给女儿的震撼已全部化为泪珠淌出,根本不再需要成年人用任何辞藻来修饰。
四
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一部院线动画电影有精彩的反转剧情,它们大多都只限于平铺直叙讲好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但《寻梦环游记》却做到了在顺畅的故事情节和绚烂的场景构图之外再加上一个精妙的人物反转,就如同女儿咬开诱人的马卡龙后发现里面居然还有草莓夹心,实在是意外之喜。
看到最后的结局,女儿才恍然大悟:原来光鲜亮丽的大歌星是恶贯满盈的坏人,而失魂落魄的“怪蜀黍”(怪叔叔)居然才是米格尔的祖先,是那把骷髅吉他真正的主人。看来,漂亮的外表并不代表灵魂的正义,高高在上的地位与权势更非道德的护身符。女儿问:“有时候坏人像好人,好人像坏人,对不对?”
我本并不热衷借由娱乐性质的电影来向小朋友灌输三观,但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看清一些真实世界的残酷,教育他们要善辨忠奸,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无疑比教他们用平底锅砸人之流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总而言之,一万个观众眼中会流出一万种寻梦之泪,但在一位模范奶爸眼里,《寻梦环游记》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咦,原来爸爸你也会哭啊!”
更用心地爱孩子,更用心地爱家人,也让他们更用心地爱你。
一
爱,究竟是什么?就像一万只哈士奇眼中有一万零一个主人,每个人对爱的领悟都各有千秋。就像有的人追求干柴烈火的男欢女爱,有的人崇尚温润如玉的君子之情,而有的人则乐享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然而,上述场景最多只能算爱的表象,只是爱这种复杂感情的不同载体。真正能经受住时间、空间乃至生命考验的爱的凝结唯有“记忆”,只有延续的、永恒的记忆才能承载并繁衍爱的基因,让远隔千山万水的牛郎织女们魂牵梦萦,让跨越数十甚至上百年的漫漫情絲延绵不断,乃至冲破阴阳两界的樊篱,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再成为悲剧。这就是《寻梦环游记》所构筑的世界观,也是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思考。
作为一个狂热的小棉袄星人,我亦如电影里的埃克托那样爱自己的女儿。看完电影,我急切地像那些追着父母问剧情含义的小孩子一样追着问女儿:“万一以后爸爸飞回母星,再也回不了地球了,你还会永远记得爸爸吗?”
二
一个人终其一生,幼儿阶段的记忆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它短暂而稀有、模糊而稚嫩。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想象与好奇,但对身边的亲人却往往难以像探究自然一样去细细品味——比如,Coco太奶奶的慈祥笑容里倾注了多少对晚辈的爱意,她满脸的皱纹里又收藏了多少沧桑的往事回忆?更比如,Coco小时候,她的爸爸有多爱她?电影中的米格尔像所有孩子一样无意去关心这些。可惜的是,孩子的记忆往往还未能完整刻录下老人的身影,他们就已经迈过人生的结局,奔赴另一个世界继续安详地注视着他们的子孙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懂你,你却已经成为回忆……
《寻梦环游记》的英文片名是《Coco》,那位风烛残年的Coco太奶奶,总让我想起女儿和她的太奶奶。真实世界里的太奶奶像Coco一样衰老,也像她一样有着充满圣母光芒的眼神。每当老人家看到小姑娘时,都恨不得把所有精神都聚焦到孩子身上,一丝一毫都不放过;而女儿却只会自顾自地蹦蹦跳跳,追逐她眼里的乐趣,完全不懂得那目光的浓郁。待女儿长大后,脑海中还会记得这样一位佝偻着身影却又如此眷恋她的老人吗?
这部电影传达给我另一种思考,就是莫让年幼的孩子“看不懂”在世的老人,要让血脉的延续伴随着新老灵魂的碰撞与交融。我会告诉女儿:“你要像陪伴你的布娃娃一样多陪陪太奶奶,多听老人家讲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记住她的音容笑貌和对你的爱。这样,太奶奶就永远不会消失了。”
三
作为几乎阅遍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迪士尼、宫崎骏及其他知名动画电影的金牌带娃赏片人士,很少有一部电影能几度让人泪崩,更是从未有过一部电影能让父女俩同时泪洒片场。即便是近年来最感人的《头脑特工队》里冰棒消失的那一幕,也仅仅只让我鼻塞哽咽,小姑娘更是波澜不惊。
但在《寻梦环游记》里,不论是米格尔在Coco太奶奶面前弹唱起《请记住我》勾起老人即将尘封的回忆,还是最后一大家人生死相聚其乐融融,都猛烈撞击着我的泪腺。泪眼朦胧中,女儿也轻声说:“爸爸,我流眼泪了……”从两岁多第一次看《超能陆战队》开始,小姑娘早已是影院“老司机”,毫无预料地她第一次被艺术打动而落泪就是这部电影,就是在她不满6岁的那个冬夜。而周围,大汉们的抽泣声一片也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小孩子不知道电影艺术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也不懂套路满满与流水线作业的玄机,他们只会用最淳朴的视野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一眼看穿它的真谛,只会用最简单直接的思维去理解消化所接触到的信息,然后用最真实的情感反馈出来。回到这部电影,它带给女儿的震撼已全部化为泪珠淌出,根本不再需要成年人用任何辞藻来修饰。
四
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一部院线动画电影有精彩的反转剧情,它们大多都只限于平铺直叙讲好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但《寻梦环游记》却做到了在顺畅的故事情节和绚烂的场景构图之外再加上一个精妙的人物反转,就如同女儿咬开诱人的马卡龙后发现里面居然还有草莓夹心,实在是意外之喜。
看到最后的结局,女儿才恍然大悟:原来光鲜亮丽的大歌星是恶贯满盈的坏人,而失魂落魄的“怪蜀黍”(怪叔叔)居然才是米格尔的祖先,是那把骷髅吉他真正的主人。看来,漂亮的外表并不代表灵魂的正义,高高在上的地位与权势更非道德的护身符。女儿问:“有时候坏人像好人,好人像坏人,对不对?”
我本并不热衷借由娱乐性质的电影来向小朋友灌输三观,但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看清一些真实世界的残酷,教育他们要善辨忠奸,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无疑比教他们用平底锅砸人之流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总而言之,一万个观众眼中会流出一万种寻梦之泪,但在一位模范奶爸眼里,《寻梦环游记》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咦,原来爸爸你也会哭啊!”
更用心地爱孩子,更用心地爱家人,也让他们更用心地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