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西省瑞金市一次优质课比赛中,雷云老师执教的“搭配”一课,自然流畅,巧妙突破知识难点,颇受启发。其中几个颇具匠心的设计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有价值的情境中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孩子们,你们是几班的孩子啊?
生:二(3)班。
师:二(3)班,是这样写对吗?如果写成三(2)班,那又代表几年级几班呢?
生:三年级二班。
师:同样是“3”和“2”两个数字,把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就可以搭配组合成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知识真有意思。说到组合呀,老师的姓也是由两个不同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出示“雨”和“田”两个字)你们能够猜出老师姓什么吗?
生:雷。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没有。
师:确实是这样,“雨”和“田”只能组成一个“雷”字,今天,雷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上一堂有趣的数学课,欢迎吗?
上课伊始,教师巧妙地以介绍班级名称和猜老师姓名入手,无痕迹地让学生感受组合现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本课学习内容在有意无意中得以初步呈现,特别是通过这样的实例,揭示出本课的两个重要词汇“搭配”和“组合”,顺畅自然,易于加强学生对它的理解。因为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直接介绍其意义比较抽象,而通过这样的实例感知,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认同。
“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用1、2、3组成两位数,并且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你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用1、2、3组成两位数,并且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
师:组成两位数需要用几个数字?
生:两个。
师:“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能是同一个数。
师:如果十位上是“1”,那个位上就应该是几?
生:2或3。
师:弄懂了意思,就赶紧拿出卡片来和同桌合作摆一摆吧,看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学生操作后,请学生边来操作边说出摆出的数字,教师板书。)
生1:(随机拿卡片摆成两位数)12、13、23、31。
师:你是边摆边想,任意拿两张卡片来摆,重复的就不记。
生2:(边摆边介绍)我先在十位上放“1”,个位上放“2”,得到12,再在个位上放“3”得到13,然后十位上放“2”,个位上放“1”,得到21,再是23,然后是31、32。
师:你是先摆十位上的数,再摆个位上的数,按这样的顺序来摆两位数。
生3:先摆12,调换一下得到21,再摆13,调换一下得到31,然后是23,调换一下得到32。
师:你还想到交换位置来摆两位数。
师:还比这摆得更多的两位数吗?
生:没有,摆完了。
师:这样,我们用1.2.3.组成两位数就摆完了所有的数,没有遗漏,当然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也没有相同。
师:几个同学有自己不同的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它摆得多。
师:哦,你的意思是不能有遗漏,真好。
生2:我喜欢第三种,因为它换一下就得到了新的数。
师:哦,还是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结果就不一样,所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
师:(指着第一种摆法)这种摆法没有摆完全部的两位数,是什么原因啊?
生:他摆着摆着就不记得哪些摆过,哪些没有摆过了。
师:有点乱了,是吗?看来,要想不乱,还得有些办法,你想介绍哪种办法给大家?
生介绍交换位置摆的方法或先摆十(个)位的数,再摆个(十)位上的数组成两位数的方法。
师:看来,只有按照顺序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所有两位数的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摆法,交流自己的思考。这种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介绍搭配方法的过程。因为通过自己和同伴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就能在其中不断地学习他人好的想法,从而修正和完善自己。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评价引导,帮助学生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学生知识的获得就不是教师的机械灌注,而是自己辨析、发现和思考的过程。
“不畏浮云遮望眼”
师:三个同学进行比赛,每两个人相互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先和同学握一握,看看是几次?
生:3次。
(请三名学生上来表演握手,让大家看到的确只握了3次手。)
师:第一个同学和第二个同学握了一次手,第二个同学要不要再交换一下位置与第一个同学再握一次手呢?(适时拉着两个同学想让他们交换位置。)
生:不要,他们已经握过手了,不能握两次。
师:对,不能重复。如果交换再握就重复了。
师介绍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他们握手的过程。
师:很奇怪哟,3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3个同学相互握手却只要握3次手就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摆数字时可以交换,而握手时不能交换。
师:你真是善于分析的孩子,摆数字时交换可以得到不同的数字,而握手时交换就还是相同的两个人握手,重复了。如果每两个同学之间比赛一场,那么,3个同学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生:3场。
师:为什么不是6场?
生:不能重复比。
师:哦,这个问题和刚才握手的问题是一样的。
在这个“搭配”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动作非常有意思,就是教师交换两个学生的位置问要不要再握一次手的一个动作。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快捷高效地让学生理解到交换了位置还是同样的两个人握手,因此不能再重复算。这样,与前面例题中讲到的“交换位置得到不同的数”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就让学生理解到“3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3个同学相互握手却只要握3次手就够了”的原因所在,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再适时出示探究比赛场次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什么情况下交换位置会引起结果变化”问题的深入理解。
整堂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蕴含浓浓数学味的趣味游戏,在游戏中巧妙分解和突破知识难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愉悦有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日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email protected]
“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孩子们,你们是几班的孩子啊?
生:二(3)班。
师:二(3)班,是这样写对吗?如果写成三(2)班,那又代表几年级几班呢?
生:三年级二班。
师:同样是“3”和“2”两个数字,把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就可以搭配组合成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知识真有意思。说到组合呀,老师的姓也是由两个不同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出示“雨”和“田”两个字)你们能够猜出老师姓什么吗?
生:雷。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没有。
师:确实是这样,“雨”和“田”只能组成一个“雷”字,今天,雷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上一堂有趣的数学课,欢迎吗?
上课伊始,教师巧妙地以介绍班级名称和猜老师姓名入手,无痕迹地让学生感受组合现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本课学习内容在有意无意中得以初步呈现,特别是通过这样的实例,揭示出本课的两个重要词汇“搭配”和“组合”,顺畅自然,易于加强学生对它的理解。因为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直接介绍其意义比较抽象,而通过这样的实例感知,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认同。
“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用1、2、3组成两位数,并且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你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用1、2、3组成两位数,并且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
师:组成两位数需要用几个数字?
生:两个。
师:“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能是同一个数。
师:如果十位上是“1”,那个位上就应该是几?
生:2或3。
师:弄懂了意思,就赶紧拿出卡片来和同桌合作摆一摆吧,看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学生操作后,请学生边来操作边说出摆出的数字,教师板书。)
生1:(随机拿卡片摆成两位数)12、13、23、31。
师:你是边摆边想,任意拿两张卡片来摆,重复的就不记。
生2:(边摆边介绍)我先在十位上放“1”,个位上放“2”,得到12,再在个位上放“3”得到13,然后十位上放“2”,个位上放“1”,得到21,再是23,然后是31、32。
师:你是先摆十位上的数,再摆个位上的数,按这样的顺序来摆两位数。
生3:先摆12,调换一下得到21,再摆13,调换一下得到31,然后是23,调换一下得到32。
师:你还想到交换位置来摆两位数。
师:还比这摆得更多的两位数吗?
生:没有,摆完了。
师:这样,我们用1.2.3.组成两位数就摆完了所有的数,没有遗漏,当然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相同也没有相同。
师:几个同学有自己不同的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它摆得多。
师:哦,你的意思是不能有遗漏,真好。
生2:我喜欢第三种,因为它换一下就得到了新的数。
师:哦,还是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结果就不一样,所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
师:(指着第一种摆法)这种摆法没有摆完全部的两位数,是什么原因啊?
生:他摆着摆着就不记得哪些摆过,哪些没有摆过了。
师:有点乱了,是吗?看来,要想不乱,还得有些办法,你想介绍哪种办法给大家?
生介绍交换位置摆的方法或先摆十(个)位的数,再摆个(十)位上的数组成两位数的方法。
师:看来,只有按照顺序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所有两位数的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摆法,交流自己的思考。这种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介绍搭配方法的过程。因为通过自己和同伴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就能在其中不断地学习他人好的想法,从而修正和完善自己。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评价引导,帮助学生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学生知识的获得就不是教师的机械灌注,而是自己辨析、发现和思考的过程。
“不畏浮云遮望眼”
师:三个同学进行比赛,每两个人相互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先和同学握一握,看看是几次?
生:3次。
(请三名学生上来表演握手,让大家看到的确只握了3次手。)
师:第一个同学和第二个同学握了一次手,第二个同学要不要再交换一下位置与第一个同学再握一次手呢?(适时拉着两个同学想让他们交换位置。)
生:不要,他们已经握过手了,不能握两次。
师:对,不能重复。如果交换再握就重复了。
师介绍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他们握手的过程。
师:很奇怪哟,3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3个同学相互握手却只要握3次手就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摆数字时可以交换,而握手时不能交换。
师:你真是善于分析的孩子,摆数字时交换可以得到不同的数字,而握手时交换就还是相同的两个人握手,重复了。如果每两个同学之间比赛一场,那么,3个同学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生:3场。
师:为什么不是6场?
生:不能重复比。
师:哦,这个问题和刚才握手的问题是一样的。
在这个“搭配”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动作非常有意思,就是教师交换两个学生的位置问要不要再握一次手的一个动作。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快捷高效地让学生理解到交换了位置还是同样的两个人握手,因此不能再重复算。这样,与前面例题中讲到的“交换位置得到不同的数”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就让学生理解到“3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3个同学相互握手却只要握3次手就够了”的原因所在,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再适时出示探究比赛场次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什么情况下交换位置会引起结果变化”问题的深入理解。
整堂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蕴含浓浓数学味的趣味游戏,在游戏中巧妙分解和突破知识难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愉悦有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日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