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和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特征、分类,并提出在技术控制层面、管理层面、施工人员行为控制层面上加强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 危险源 安全控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代,各类建筑指标大大提高,开创了建筑业新记录。然而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建筑类施工安全事故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预防。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特征
危险源是指产生危险的源泉,是危险、能量物质集中的核心,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根本原因,建筑施工危险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隐蔽性。危险源的隐蔽性表现在它会潜伏在施工环节中,不易被发现。或暴露出来后,不被施工人员重视,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突发性。危险源的隐蔽性及触发因素的隐蔽性,使得危险源从隐患到爆发时间很短,突发性很强。
3、高度不确定性。危险源在复杂的建设施工系统中,不仅复杂多变,而且隐蔽性强,这就使危险源发展变化趋势难以被施工人员精确预测,难以用量化计算的方法进行后期指导、预防。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4、连带性。事故一旦发生,各种危险源将产生连锁反应。相互影响、引发,导致连锁事故产生。
5、致灾性。与一般事故比较,建筑施工危险源引发的安全事故会有更多的伤亡人员,更大的经济损失,产生更坏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一般会聚集各种施工人员,人口较密集。加之各种危险源又会存在连锁反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难以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的话,通常会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人员的重大伤亡,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类
按事故类别可将危险源分为锅炉爆炸、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放炮、触电、淹溺、容器爆炸、瓦斯爆炸、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起重伤害、灼烫、坍塌、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其他伤害等20类。
按事故原因可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一是物理性危险源,主要包括明火、信号缺陷、标志缺陷、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电粉尘与气溶胶等。二是化学性危险源,主要包括包括腐蚀性物质、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反应活性物质、等。三是生物性危险源,主要包括致致害动物、致害植物、传染病媒介物、病微生物等。四是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主要包括识别功能缺陷、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负荷超限等。五是行为性危险源,主要包括指挥错误、监护错误、操作错误等。六是其它危险源,包括工具不合适、标志不清、举搬重物等。
按危险源在事故中的作用可将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时释放的危险物质、能量,如电能、热能、重力能、机械能、位能等。第一类危险源是最根本的危险源,其能量越多,造成的事故就越严重。对一类危险源的能量、物质要严格控制。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者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等因素。在安全事故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作用,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事故严重程度。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1、技术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依照危险源的触发条件、存在状态、性质等,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消除、控制危险源。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危险源控制技术、安全设施。危险源控制技术是按照施工技术的安全标准、要求,对物质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危险属性如强度、压力等加以严格控制,并在紧急情况下,加强控制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紧急过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在施工现场放置一些预防事故发生的设施、设备。通常有施工消防设施,比如防静电设施、检测报警系统、灭火器、危险源监控等。
2、管理控制措施。在管理层面加强危险源的控制,主要包括应急演练、技术水平、安全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态度、安全制度的完善及落实、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针对危险源的特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险源管理制度,如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安全考核奖惩制度、重大危险源控制信息反馈制度、实施细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二是增强安全责任,定期检查。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到人、到物。定期检查危险源。做好施工现场每日自查,有关职能部门定期系统检查,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督查等工作。三是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做好施工现场的日常值班、检查工作、正确作业。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日志,积极控制好危险源及触发因素。四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严格反馈流程,及时有效的发现、反馈、处理各种重大危险隐患。五是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定期系统考核评价安全管理情况,通报、交流各种安全事件。
3、施工人员行为控制措施。施工人员失误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触发因素,要及时发现、修正各种人为失误,减少施工人员不当行为,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做到施工过程管理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规范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管理、应急处理等能力。二是岗位操作标准化。根据施工工种和工地危险源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岗位操作标准,并定期检查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张仕廉.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曙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J].现代服务,2008(5)。
[3]黄宁强,郭进平.建筑企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J].安全管理2004,(4)
[4]黄世友,徐向敏.建筑工地重大危險源辨识与整治[J].建筑安全2007,2
关键词:建筑施工 危险源 安全控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代,各类建筑指标大大提高,开创了建筑业新记录。然而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建筑类施工安全事故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预防。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特征
危险源是指产生危险的源泉,是危险、能量物质集中的核心,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根本原因,建筑施工危险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隐蔽性。危险源的隐蔽性表现在它会潜伏在施工环节中,不易被发现。或暴露出来后,不被施工人员重视,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突发性。危险源的隐蔽性及触发因素的隐蔽性,使得危险源从隐患到爆发时间很短,突发性很强。
3、高度不确定性。危险源在复杂的建设施工系统中,不仅复杂多变,而且隐蔽性强,这就使危险源发展变化趋势难以被施工人员精确预测,难以用量化计算的方法进行后期指导、预防。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4、连带性。事故一旦发生,各种危险源将产生连锁反应。相互影响、引发,导致连锁事故产生。
5、致灾性。与一般事故比较,建筑施工危险源引发的安全事故会有更多的伤亡人员,更大的经济损失,产生更坏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一般会聚集各种施工人员,人口较密集。加之各种危险源又会存在连锁反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难以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的话,通常会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人员的重大伤亡,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类
按事故类别可将危险源分为锅炉爆炸、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放炮、触电、淹溺、容器爆炸、瓦斯爆炸、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起重伤害、灼烫、坍塌、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其他伤害等20类。
按事故原因可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一是物理性危险源,主要包括明火、信号缺陷、标志缺陷、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电粉尘与气溶胶等。二是化学性危险源,主要包括包括腐蚀性物质、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反应活性物质、等。三是生物性危险源,主要包括致致害动物、致害植物、传染病媒介物、病微生物等。四是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主要包括识别功能缺陷、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负荷超限等。五是行为性危险源,主要包括指挥错误、监护错误、操作错误等。六是其它危险源,包括工具不合适、标志不清、举搬重物等。
按危险源在事故中的作用可将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时释放的危险物质、能量,如电能、热能、重力能、机械能、位能等。第一类危险源是最根本的危险源,其能量越多,造成的事故就越严重。对一类危险源的能量、物质要严格控制。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者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等因素。在安全事故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作用,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事故严重程度。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1、技术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依照危险源的触发条件、存在状态、性质等,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消除、控制危险源。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危险源控制技术、安全设施。危险源控制技术是按照施工技术的安全标准、要求,对物质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危险属性如强度、压力等加以严格控制,并在紧急情况下,加强控制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紧急过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在施工现场放置一些预防事故发生的设施、设备。通常有施工消防设施,比如防静电设施、检测报警系统、灭火器、危险源监控等。
2、管理控制措施。在管理层面加强危险源的控制,主要包括应急演练、技术水平、安全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态度、安全制度的完善及落实、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针对危险源的特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险源管理制度,如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安全考核奖惩制度、重大危险源控制信息反馈制度、实施细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二是增强安全责任,定期检查。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到人、到物。定期检查危险源。做好施工现场每日自查,有关职能部门定期系统检查,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督查等工作。三是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做好施工现场的日常值班、检查工作、正确作业。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日志,积极控制好危险源及触发因素。四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严格反馈流程,及时有效的发现、反馈、处理各种重大危险隐患。五是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定期系统考核评价安全管理情况,通报、交流各种安全事件。
3、施工人员行为控制措施。施工人员失误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触发因素,要及时发现、修正各种人为失误,减少施工人员不当行为,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做到施工过程管理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规范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管理、应急处理等能力。二是岗位操作标准化。根据施工工种和工地危险源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岗位操作标准,并定期检查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张仕廉.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曙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J].现代服务,2008(5)。
[3]黄宁强,郭进平.建筑企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J].安全管理2004,(4)
[4]黄世友,徐向敏.建筑工地重大危險源辨识与整治[J].建筑安全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