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外科手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大大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几率。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人员及环境的管理,物品的严格消毒,是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调查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0%。手术部位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延迟,可引起全身感染,加重病情,甚至死亡,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给予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的负担。因此引起业内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我院手术室可能存在的感染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大的减少了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有资料表明,有40%~60%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可以预防发生的[1]。
1、 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
1、1 患者因素 术前患者生理病理因素可能与手术部位发生的危险性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年龄、肥胖、营养不良等生理因素,以及外伤、休克、低蛋白血症、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等。
1、2 医务人员因素 手术团队各类成员的手是手术切口的潜在来源,术前手卫生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要求戴口罩、帽子等,术中打喷嚏、咳嗽、大声交谈等,造成空气中细菌传播。
1、3 手术中相关的危险因素
1、2、1术前备皮是造成切口感染一个危险因素,手术前一日备皮比手术日备皮有更大的风险,使用剃刀比剪刀危险大,因为剃刀备皮会造成皮肤损伤,增加真皮层细菌的定植。
1、2、2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直接与手术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
手术室的温度、湿度高低与手术切口感染也有一定的关系。
1、2、3手术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场面的细菌数量增加;长时间的暴露干燥、牵拉损伤组织;出血、麻醉时间延长,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术者因疲劳而熟语无菌技术操作,在理论上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1、2、4手术物品与患者密切接触,物品清洗消毒不彻、消毒方式不合理、长时间暴露与空气中均有机会沾染细菌,增加患者手术感染的机会。
1、4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引流管引流不畅、术后切口护理不当均会增加手术感染的机会。
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2、1患者管理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的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日进行,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2、2工作人员管理 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术后换药流程。避免咳嗽、喷嚏及大声喧哗,减少非手术人员的流动[2]。对于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手术中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证有效的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2、3手术室管理
2、3、1 环境管理 手术中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保持手术室合适的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40%--60%[3]。
2、3、2物品管理 手术器械、物品应达到灭菌水平,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等,避免物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2、3、3缩短手术时间 根据手术医生个人习惯、手术专科性质选择手术配合护士,在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中更需要经验丰富的护士,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
3 小结
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新云,罗晓明,施安娜,等.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及管理策略[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0,19(6):496-497
2 刘弋.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合肥:安徽省第三届医院感染学术年会,2007
3 郑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21-123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外科手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大大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几率。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人员及环境的管理,物品的严格消毒,是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调查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0%。手术部位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延迟,可引起全身感染,加重病情,甚至死亡,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给予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的负担。因此引起业内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我院手术室可能存在的感染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大的减少了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有资料表明,有40%~60%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可以预防发生的[1]。
1、 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
1、1 患者因素 术前患者生理病理因素可能与手术部位发生的危险性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年龄、肥胖、营养不良等生理因素,以及外伤、休克、低蛋白血症、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等。
1、2 医务人员因素 手术团队各类成员的手是手术切口的潜在来源,术前手卫生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要求戴口罩、帽子等,术中打喷嚏、咳嗽、大声交谈等,造成空气中细菌传播。
1、3 手术中相关的危险因素
1、2、1术前备皮是造成切口感染一个危险因素,手术前一日备皮比手术日备皮有更大的风险,使用剃刀比剪刀危险大,因为剃刀备皮会造成皮肤损伤,增加真皮层细菌的定植。
1、2、2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直接与手术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
手术室的温度、湿度高低与手术切口感染也有一定的关系。
1、2、3手术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场面的细菌数量增加;长时间的暴露干燥、牵拉损伤组织;出血、麻醉时间延长,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术者因疲劳而熟语无菌技术操作,在理论上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1、2、4手术物品与患者密切接触,物品清洗消毒不彻、消毒方式不合理、长时间暴露与空气中均有机会沾染细菌,增加患者手术感染的机会。
1、4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引流管引流不畅、术后切口护理不当均会增加手术感染的机会。
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2、1患者管理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的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日进行,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2、2工作人员管理 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术后换药流程。避免咳嗽、喷嚏及大声喧哗,减少非手术人员的流动[2]。对于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手术中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证有效的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2、3手术室管理
2、3、1 环境管理 手术中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保持手术室合适的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40%--60%[3]。
2、3、2物品管理 手术器械、物品应达到灭菌水平,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等,避免物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2、3、3缩短手术时间 根据手术医生个人习惯、手术专科性质选择手术配合护士,在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中更需要经验丰富的护士,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
3 小结
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新云,罗晓明,施安娜,等.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及管理策略[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0,19(6):496-497
2 刘弋.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合肥:安徽省第三届医院感染学术年会,2007
3 郑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