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运用教学资源的主要场所,也是“错误资源”的主要用武之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 巧用
课堂是运用教学资源的主要场所,也是“错误资源”的主要用武之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寓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善待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他们;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有了这样宽容的“心理安全”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才不会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把自己错误的思维暴露出来,实践自己的设想,从而可以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宽松、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着是快乐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2]。
如在教学“画角”时,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画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画角。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我发现有学生把100°的角,画成了80°,是直接指出其错误还是……,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误,何不把它当成“诱饵”抛给学生呢?于是,我请其中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画角的过程,接着问:“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同学说:“他画错了,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我马上接着问:“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帮助呢?”同学们有的说它提醒我画好角后,可以先大致估一下是锐角还是钝角,这样可以减少出错,也有的说我发现画错的角加上正确的角正好是平角……。听完学生们的发言,我特意走到刚才画错角的同学身边,与他热情地握手,并连声说:“谢谢你,因为你的出错引起了大家那么多有价值的思考,使大家对角的认识加深了
一步。”
二、捕捉错误,引导辨析——发掘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这是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表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错误。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回答,更不能妄下定论、轻易否定。不能取笑之或不理睬学生的问题。因为有时教师认为错误的问题并不一定就是错的,退一步讲,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正确的,但如果教师善于发掘学生问题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有可能从 “顽石”之中挑出“真金”,从而有意外的收获。
三、巧设“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是跟着教師的步伐走,在解题过程中也常常是步入错误而不自知。经常可以发现在教授练习题的时候,一道稍难的题目当有学生列出算式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能发现其存在的错误,有时甚至会越看他的式子越觉得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学生在看式子的过程中已经渐渐被带入错误的思维中了。也有很多情况学生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但经过教师简单点拨却能恍然大悟错在哪里。教师要是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一步步慢慢的诱导学生甚至诱导学生“犯错”,让学生在以为正确的过程中得出错误的答案,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不仅能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更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四、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过程。而元认知实质上就是反思。
五、故意错误,引发质疑——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
有时候,教师有意创设一些错误的问题情境,故意出错,可以让学生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老师有意“出错”能有效地调节教学气氛,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同时对教师的错误而言。教师也是成长着的人,在教学中,他们深入备课,从主观上避免课堂中出现错误,但面对动态的课堂,客观上又往往会出现意外的错误。
【关键词】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 巧用
课堂是运用教学资源的主要场所,也是“错误资源”的主要用武之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寓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善待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他们;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有了这样宽容的“心理安全”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才不会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把自己错误的思维暴露出来,实践自己的设想,从而可以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宽松、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着是快乐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2]。
如在教学“画角”时,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画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画角。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我发现有学生把100°的角,画成了80°,是直接指出其错误还是……,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误,何不把它当成“诱饵”抛给学生呢?于是,我请其中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画角的过程,接着问:“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同学说:“他画错了,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我马上接着问:“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帮助呢?”同学们有的说它提醒我画好角后,可以先大致估一下是锐角还是钝角,这样可以减少出错,也有的说我发现画错的角加上正确的角正好是平角……。听完学生们的发言,我特意走到刚才画错角的同学身边,与他热情地握手,并连声说:“谢谢你,因为你的出错引起了大家那么多有价值的思考,使大家对角的认识加深了
一步。”
二、捕捉错误,引导辨析——发掘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这是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表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错误。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回答,更不能妄下定论、轻易否定。不能取笑之或不理睬学生的问题。因为有时教师认为错误的问题并不一定就是错的,退一步讲,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正确的,但如果教师善于发掘学生问题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有可能从 “顽石”之中挑出“真金”,从而有意外的收获。
三、巧设“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是跟着教師的步伐走,在解题过程中也常常是步入错误而不自知。经常可以发现在教授练习题的时候,一道稍难的题目当有学生列出算式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能发现其存在的错误,有时甚至会越看他的式子越觉得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学生在看式子的过程中已经渐渐被带入错误的思维中了。也有很多情况学生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但经过教师简单点拨却能恍然大悟错在哪里。教师要是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一步步慢慢的诱导学生甚至诱导学生“犯错”,让学生在以为正确的过程中得出错误的答案,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不仅能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更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四、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过程。而元认知实质上就是反思。
五、故意错误,引发质疑——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
有时候,教师有意创设一些错误的问题情境,故意出错,可以让学生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老师有意“出错”能有效地调节教学气氛,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同时对教师的错误而言。教师也是成长着的人,在教学中,他们深入备课,从主观上避免课堂中出现错误,但面对动态的课堂,客观上又往往会出现意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