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知主席曾在讲话中说过:“工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量。”而目前高职教育中忽略了其重要性,缺少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政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的同时,还要结合工匠精神加以引导。在现代化高职思政教育中要深化工匠精神教育,为社会职场培养有道德素养、有职业能力、能吃苦、能耐劳的人才。
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这也是目前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刚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逐渐被社会人群所遗忘,从长远的社會发展来看是很不利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就。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还要引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工匠人才的需求。工匠精神要作为现代高职学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重点内容,因为工匠精神不仅代表着一种专业态度,更是学生能力和品质的体现。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每年为国家培养了无数具备高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绝不能只拥有高级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不能按照工人和技术等最低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要在创新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政教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还能有效将学生打造成社会需要的工匠人才。所以在高职思政中加入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不只是增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能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为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中的作用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而言,创新、严谨、道德、专业、敬业、无私、奉献等品质都是社会各行各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我国对口职业岗位的主要力量,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具备工匠精神。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出现了部分急功近利、追求安逸生活、不愿吃苦的高职学生,这种浮躁的心态必然是自身进步与长远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高职学生本身就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如果他们仅仅拥有技术而丧失了工匠精神的话,社会的职业岗位效益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无论高职学生日后所从事的行业类型,职业岗位都会需求吃苦耐劳、具有专研精神的人才。可见工匠精神在学生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精益求精对学生的思想引导里,要求学生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培养了高职学生在日后职业中的专研精神,帮助其在具备职业能力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职业素养。中国很多的出名企业家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都得益于工匠精神。比如格力空调的董事长董明珠,在充满商机的市场中没有丧失理性而是选择沉淀自我,不断创新专研空调的功能最后在中国的市场打开了格力品牌的大门。高职毕业生需要在未来的职业做出成绩不能急功近利,要拥有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件事情都精益求精。我想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必然会在其职业生涯中创造出不凡的工作业绩。
(二)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学生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并对我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思政教育是高职学生在职业教育之中必须要完成的道德性教育,其中包含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政治思想教育等多个方面,理想和信念是学生人生目的的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思想是高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社会需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如果参照传统的思想课程培养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高品质、有道德、职业操守已成为未来职业的基本要求,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才能成为新时代下的高素质人才。
工匠精神与高职学校思想课程相互融合,可以尽早在学生心中建立创新专研,精益求精的高尚品质。学生在思想课程中不仅可以培养道德品质还具备了对困难的挑战精神,在日后的职业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高职学校不同其他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高职学生更要具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所包括的精神内涵与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目标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两者有效融合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经济社会建设要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同时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提高对职业工作的挑战性,从而推动学生从基层职业技术走向更高的职业舞台。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是顺应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关键,在此教育下学生不仅可以具备高技术职业能力还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职学生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融合教学的现状
(一) 高职思政教育没有培养学生理想信念
目前的高职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后,找不准自己的目标定位而且惰性思想重,对未来职业计划也没有安排。高职学校对学生思政课教育尤为关键。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学生感受不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实践教学大多都是形式上的,这不仅会降低实际教学的效果,还无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责任与担当。高职思想教育课程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理想信念,毕业后的学生就会遇到人生的迷茫期,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可能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社会公众和道德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高职院校课程组要重视对学生思政的正确引导,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确保学生课程具备实质效果而不是走形式。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为高职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服务,但是目前高职学校在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更多只是理论教学,并没有让学生亲身感悟与实践。这也就导致了高职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所以学生对自己职业认知没有清楚的定位,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思政教学没有体现真正的价值
根据统计学生对高职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专业课程。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作中应用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也不明确,让学生误以为学校的思政教学工作只是简单地心理健康与道德培养的教育。学校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学生思政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时间,也就浪费了思政课程的安排。最终会导致学生根本不重视思政教育课程,甚至出现敷衍学习、忽略考试的行为。学生态度的问题不仅与自身重视程度有关,还与学校思政教学制定的欠缺有着很大关联。高职院校没有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视,并且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安排也不够完善。比如,学校对学生平时思政作业、实践作业的监检查过于轻松,思政课程学分过低,思想道德教育走形式不务实等等。这些因素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只是心理课程,道德理论,所以思政课程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得以体现。 (三)思政教学中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少
虽然高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过少。从一定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但是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點。高职思政教育学生基本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理想信念;而工匠精神要培养学生在职业中要做到精益求精、创新专研。无论是思政教学还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都能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而目前社会中的应用技术性人才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工匠精神,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只是简单的道德品质、职业操守了。所以高职思政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来帮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职业需求。
三、以工匠精神深化高职思政教学工作
(一)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思政教学体系中
高职院校要针对性地结合工匠精神的内容与学生特点,有效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学体系中。学校要召开会议商讨关于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现有的思政教学中,并且要制定相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比如,学校可以推出关于工匠精神的座谈会、宣传会等,也可以通过素拓加分的形式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高职院校在将工匠精神融人到思政课程中时,首先要确保思政课程具备一定深度的职业信仰教育、学生职业心理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引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可以达到深化教育、有机教学的效果。思政教学体系要不断根据学生学校效果进行调整改变,教师要通过最佳的教学方式将马克斯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传达给学生。
高职学校思政教学体系中不能强行融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要考虑课程的阶段特点与目标效果。只有实现思政教学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才能最大化的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创新品质,专研能力,以及基本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二) 实践工匠精神教学工作
高职院校要落实工匠精神培养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制定严密的学生考核制度。教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绝不能是疲于表面,走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高职教育应该本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本领的原则,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让学生亲身去亲身实践,体会精益求精、刻苦专研、创新的过程。高职院校可以联合企业进行双方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高更多的实践平台,提前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应具备那些品质。思政课程与工匠精神教学不能单是书面形式,老师讲授,而应该让学生实践才能更高效的落实教学工作。
最后我就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进行总结。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其思想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还有重视实践教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毕业生的重要职业素养,与思政课程有着高度一致性,两者融合能够培养出社会价值更高的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这也是目前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刚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逐渐被社会人群所遗忘,从长远的社會发展来看是很不利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就。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还要引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工匠人才的需求。工匠精神要作为现代高职学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重点内容,因为工匠精神不仅代表着一种专业态度,更是学生能力和品质的体现。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每年为国家培养了无数具备高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绝不能只拥有高级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不能按照工人和技术等最低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要在创新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政教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还能有效将学生打造成社会需要的工匠人才。所以在高职思政中加入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不只是增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能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为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中的作用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而言,创新、严谨、道德、专业、敬业、无私、奉献等品质都是社会各行各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我国对口职业岗位的主要力量,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具备工匠精神。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出现了部分急功近利、追求安逸生活、不愿吃苦的高职学生,这种浮躁的心态必然是自身进步与长远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高职学生本身就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如果他们仅仅拥有技术而丧失了工匠精神的话,社会的职业岗位效益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无论高职学生日后所从事的行业类型,职业岗位都会需求吃苦耐劳、具有专研精神的人才。可见工匠精神在学生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精益求精对学生的思想引导里,要求学生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培养了高职学生在日后职业中的专研精神,帮助其在具备职业能力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职业素养。中国很多的出名企业家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都得益于工匠精神。比如格力空调的董事长董明珠,在充满商机的市场中没有丧失理性而是选择沉淀自我,不断创新专研空调的功能最后在中国的市场打开了格力品牌的大门。高职毕业生需要在未来的职业做出成绩不能急功近利,要拥有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件事情都精益求精。我想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必然会在其职业生涯中创造出不凡的工作业绩。
(二)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学生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并对我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思政教育是高职学生在职业教育之中必须要完成的道德性教育,其中包含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政治思想教育等多个方面,理想和信念是学生人生目的的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思想是高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社会需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如果参照传统的思想课程培养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高品质、有道德、职业操守已成为未来职业的基本要求,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才能成为新时代下的高素质人才。
工匠精神与高职学校思想课程相互融合,可以尽早在学生心中建立创新专研,精益求精的高尚品质。学生在思想课程中不仅可以培养道德品质还具备了对困难的挑战精神,在日后的职业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高职学校不同其他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高职学生更要具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所包括的精神内涵与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目标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两者有效融合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经济社会建设要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同时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提高对职业工作的挑战性,从而推动学生从基层职业技术走向更高的职业舞台。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是顺应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关键,在此教育下学生不仅可以具备高技术职业能力还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职学生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融合教学的现状
(一) 高职思政教育没有培养学生理想信念
目前的高职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后,找不准自己的目标定位而且惰性思想重,对未来职业计划也没有安排。高职学校对学生思政课教育尤为关键。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学生感受不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实践教学大多都是形式上的,这不仅会降低实际教学的效果,还无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责任与担当。高职思想教育课程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理想信念,毕业后的学生就会遇到人生的迷茫期,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可能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社会公众和道德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高职院校课程组要重视对学生思政的正确引导,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确保学生课程具备实质效果而不是走形式。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为高职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服务,但是目前高职学校在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更多只是理论教学,并没有让学生亲身感悟与实践。这也就导致了高职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所以学生对自己职业认知没有清楚的定位,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思政教学没有体现真正的价值
根据统计学生对高职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专业课程。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作中应用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也不明确,让学生误以为学校的思政教学工作只是简单地心理健康与道德培养的教育。学校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学生思政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时间,也就浪费了思政课程的安排。最终会导致学生根本不重视思政教育课程,甚至出现敷衍学习、忽略考试的行为。学生态度的问题不仅与自身重视程度有关,还与学校思政教学制定的欠缺有着很大关联。高职院校没有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视,并且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安排也不够完善。比如,学校对学生平时思政作业、实践作业的监检查过于轻松,思政课程学分过低,思想道德教育走形式不务实等等。这些因素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只是心理课程,道德理论,所以思政课程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得以体现。 (三)思政教学中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少
虽然高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过少。从一定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但是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點。高职思政教育学生基本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理想信念;而工匠精神要培养学生在职业中要做到精益求精、创新专研。无论是思政教学还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都能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而目前社会中的应用技术性人才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工匠精神,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只是简单的道德品质、职业操守了。所以高职思政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来帮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职业需求。
三、以工匠精神深化高职思政教学工作
(一)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思政教学体系中
高职院校要针对性地结合工匠精神的内容与学生特点,有效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学体系中。学校要召开会议商讨关于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现有的思政教学中,并且要制定相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比如,学校可以推出关于工匠精神的座谈会、宣传会等,也可以通过素拓加分的形式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高职院校在将工匠精神融人到思政课程中时,首先要确保思政课程具备一定深度的职业信仰教育、学生职业心理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引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可以达到深化教育、有机教学的效果。思政教学体系要不断根据学生学校效果进行调整改变,教师要通过最佳的教学方式将马克斯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传达给学生。
高职学校思政教学体系中不能强行融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要考虑课程的阶段特点与目标效果。只有实现思政教学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才能最大化的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创新品质,专研能力,以及基本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二) 实践工匠精神教学工作
高职院校要落实工匠精神培养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制定严密的学生考核制度。教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绝不能是疲于表面,走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高职教育应该本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本领的原则,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让学生亲身去亲身实践,体会精益求精、刻苦专研、创新的过程。高职院校可以联合企业进行双方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高更多的实践平台,提前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应具备那些品质。思政课程与工匠精神教学不能单是书面形式,老师讲授,而应该让学生实践才能更高效的落实教学工作。
最后我就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进行总结。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其思想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还有重视实践教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毕业生的重要职业素养,与思政课程有着高度一致性,两者融合能够培养出社会价值更高的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