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生活化教学尝试中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新大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经验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因此,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此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设置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利息”前,笔者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分别调查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
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笔者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过程如下:
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
3.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改组教材
为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可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赋予枯燥的数字以“生命”,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从而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笔者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惠欧超市购物,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边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边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才付得更快?
又如教学小数除法应用题:用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例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这样的题若改为“学校合唱队要为合唱队员做演出服装,每套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几套?”根据题意列式为:50÷2.2=22.72(套),但是衣服的数量不可能是小数,因此此题的结果只能保留整数。如果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应是50÷2.2=23(套),通过验算式23×2.2=50.6(米),可以发现用50米布缝制23套衣服显然是不可能的,50米布不够。
故而这题只能采用“去尾法”进行取值,即:50÷2.2=22(套),对于这种取值,学生很容易理解,对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的思路也容易回到现实生活中。
四、创设生活情境,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笔者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特意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既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
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经验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因此,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此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设置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利息”前,笔者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分别调查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
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笔者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过程如下:
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
3.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
三、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改组教材
为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可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赋予枯燥的数字以“生命”,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从而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笔者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惠欧超市购物,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边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边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才付得更快?
又如教学小数除法应用题:用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例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这样的题若改为“学校合唱队要为合唱队员做演出服装,每套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几套?”根据题意列式为:50÷2.2=22.72(套),但是衣服的数量不可能是小数,因此此题的结果只能保留整数。如果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应是50÷2.2=23(套),通过验算式23×2.2=50.6(米),可以发现用50米布缝制23套衣服显然是不可能的,50米布不够。
故而这题只能采用“去尾法”进行取值,即:50÷2.2=22(套),对于这种取值,学生很容易理解,对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的思路也容易回到现实生活中。
四、创设生活情境,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笔者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特意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既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
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数学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