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为师范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保障;加强实践实训教学,促进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对接国家基础教育对新型具备“核心素养”执教能力的师资诉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为师范生执教“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以来,各界都在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高校也开始思考:师范专业如何培养新一代具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师范生?由于教师核心素养包括: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素养、创新素养等。本文就培养模式探讨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如何既让师范生拥有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让他们拥有执教“核心素养”的能力。
一、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为师范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保障
主动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及新高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素质师范人才的需求,将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对接。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发展。
1. 根据国家改革的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向供学生选择。大一、大二期间,以学校公共课、基础课程为主,遵循学科理论与公共基础理论优先的原则。大三开始,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向学习,主要分:学科教育方向、学科应用方向和学科研究方向。
2. 改革师范生专業课程体系,设置三类平台课程,让师范生具备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平台课程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类。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通识教育旨在开发师范生的心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扩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主要进行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着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过通识教育,使有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其知识、能力和素质能产生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师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全面发展,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通识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关课程与公共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语言与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全校性限选课(地方文化选讲)、全校性任选课(含创新创业选修课程)。
(2)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共通性、基础性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保证专业培养基本规格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专业与行业对接,包括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学科教育方向限选课包括学科发展史与学科文化、中学学科教学设计、教师资格考试务实等;学科应用方向开设一些该专业应用较广、用得较多的实用课程;学科研究方向开设该学科的理论与高层次发展需要的部分课程。任选课提供一些教师教学技能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一些交叉学科课程供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及职业生涯规划自由选择。
(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发开设相关就业创业指导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职业技能必修课程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必修课程包括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普通话、教育学、三笔字、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等教师教育必须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3. 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先导,推进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实际,以教学内容现代化和综合化为导向,开展教学研究辨析、教学教辅资料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建设课程优质资源,将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全部建设成为网络优质资源共享课程。
二、 加强实践实训教学,促进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
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提升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和联系。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立健全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开展顶岗实习的探索和实践,既可服务地方,又提升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2. 全面选拔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实验、实习课程。增加实践课时,通过开放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多创造实践机会。从大一进校就为每个学生配备指导老师,让每个学生在职业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课程选择方面都能有导师的具体指导。同时让学生能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科研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大三下学期根据学生专业定向与发展的要求,
通过双向选择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这轮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专业技能的实践与提升及就业创业指导。
3. 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利用学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义教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让他们体验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4. 启动师范生专业特色活动项目,将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由课堂提升拓展到课外自主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考核项目较多,如模拟试教、说课、讲题和模拟高(中)考考试等,要求每个项目都要过关。促进学生课后自己花时间有意识地“扶弱补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实现功夫在课外的拓展目标。如开展晨练、普通话演讲、硬笔字训练、每周一套高考试题等训练。还可通过师范生技能竞赛、三笔字书写竞赛、学科解题竞赛和开办卓越教师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计划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5.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加强论文题目的应用性。要求至少有80%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实践相结合。在论文设计与撰写期间,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与实习等实践环节相结合。
三、 对接国家基础教育对新型具备“核心素养”执教能力的师资诉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探索“7 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习7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培养卓越中学教师。
2.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提高实验学时。鼓励学生课外实践,增加鼓励实践学分。力争实践课总学分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30%。
四、 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为师范生執教“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1.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与学。
2. 改革理论教学及模式。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引领课堂教学。
3. 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及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综合训练。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和加强应用背景及思想。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4. 加强师范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精心设计学科教育方向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教学。进一步完善相关技能教学的考试改革。改革单一的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模式,加强教育实践与体验,加强教育科研教学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纳入考核体系。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利用多种形式,安排多个时段进行考核。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或任何一个环节不合格(低于60分)均视该门课程不合格,必须重新进行,直至及格为止。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中)考模拟考试环节设置多次分层模拟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科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59.
[2]张鸽.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核心素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4):65-67.
作者简介:周宇剑,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以来,各界都在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高校也开始思考:师范专业如何培养新一代具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师范生?由于教师核心素养包括: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素养、创新素养等。本文就培养模式探讨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如何既让师范生拥有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让他们拥有执教“核心素养”的能力。
一、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为师范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保障
主动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及新高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素质师范人才的需求,将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对接。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发展。
1. 根据国家改革的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向供学生选择。大一、大二期间,以学校公共课、基础课程为主,遵循学科理论与公共基础理论优先的原则。大三开始,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向学习,主要分:学科教育方向、学科应用方向和学科研究方向。
2. 改革师范生专業课程体系,设置三类平台课程,让师范生具备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平台课程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类。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通识教育旨在开发师范生的心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扩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主要进行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着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过通识教育,使有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其知识、能力和素质能产生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师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全面发展,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通识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关课程与公共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语言与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全校性限选课(地方文化选讲)、全校性任选课(含创新创业选修课程)。
(2)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共通性、基础性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保证专业培养基本规格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专业与行业对接,包括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学科教育方向限选课包括学科发展史与学科文化、中学学科教学设计、教师资格考试务实等;学科应用方向开设一些该专业应用较广、用得较多的实用课程;学科研究方向开设该学科的理论与高层次发展需要的部分课程。任选课提供一些教师教学技能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一些交叉学科课程供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及职业生涯规划自由选择。
(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发开设相关就业创业指导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职业技能必修课程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必修课程包括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普通话、教育学、三笔字、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等教师教育必须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3. 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先导,推进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实际,以教学内容现代化和综合化为导向,开展教学研究辨析、教学教辅资料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建设课程优质资源,将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全部建设成为网络优质资源共享课程。
二、 加强实践实训教学,促进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
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提升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和联系。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立健全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开展顶岗实习的探索和实践,既可服务地方,又提升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2. 全面选拔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实验、实习课程。增加实践课时,通过开放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多创造实践机会。从大一进校就为每个学生配备指导老师,让每个学生在职业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课程选择方面都能有导师的具体指导。同时让学生能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科研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大三下学期根据学生专业定向与发展的要求,
通过双向选择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这轮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专业技能的实践与提升及就业创业指导。
3. 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利用学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义教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让他们体验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4. 启动师范生专业特色活动项目,将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由课堂提升拓展到课外自主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考核项目较多,如模拟试教、说课、讲题和模拟高(中)考考试等,要求每个项目都要过关。促进学生课后自己花时间有意识地“扶弱补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实现功夫在课外的拓展目标。如开展晨练、普通话演讲、硬笔字训练、每周一套高考试题等训练。还可通过师范生技能竞赛、三笔字书写竞赛、学科解题竞赛和开办卓越教师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计划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5.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加强论文题目的应用性。要求至少有80%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实践相结合。在论文设计与撰写期间,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与实习等实践环节相结合。
三、 对接国家基础教育对新型具备“核心素养”执教能力的师资诉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探索“7 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习7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培养卓越中学教师。
2.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提高实验学时。鼓励学生课外实践,增加鼓励实践学分。力争实践课总学分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30%。
四、 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为师范生執教“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1.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与学。
2. 改革理论教学及模式。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引领课堂教学。
3. 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及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综合训练。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和加强应用背景及思想。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4. 加强师范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精心设计学科教育方向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教学。进一步完善相关技能教学的考试改革。改革单一的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模式,加强教育实践与体验,加强教育科研教学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纳入考核体系。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利用多种形式,安排多个时段进行考核。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或任何一个环节不合格(低于60分)均视该门课程不合格,必须重新进行,直至及格为止。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中)考模拟考试环节设置多次分层模拟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科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59.
[2]张鸽.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核心素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4):65-67.
作者简介:周宇剑,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