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创建科学、系统、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实践实训项目,综合培养大学生思辨、创新、合作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举措。
一、多维培养模式构建
语言综合技能及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创新团队对我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延续和纵深研究。团队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全人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和系统论的指导下,提升了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整合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了教学硬件,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教师与学生互学互涨。成员形成了培养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应用能力和百科知识等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育人理念,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大幅提升。
多维(即个性化、层次化、多元化、立体化)语言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此次创新实践推进了我校英语教学及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融合认知技能与情感和心智教育,创建了科学、系统、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实践实训项目,综合培养大学生思辨、创新、合作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了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创新点
(1)教育理念新
本成果实现了实践与专业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创新教学观和学习观,树立以“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应用能力”、“百科知识”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全新教育理念。
(2)教学体系新
本成果以系统论为指导,组建“大学英语教师+英语专业教师+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精英型”实践教学团队;构建个性化(专长+兴趣导向)、层次化(基础+提高+创新)、多元化(实践+竞技+学术科研)、立体化(4C+2K)的语言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本教学体系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了实践教师团队的精英化和实践体系的立体化。实现了语言综合技能全面实践,规避普通教学中单技能或几个技能的训练。
(3)培养模式新
团队按照“强化理念、构建体系、创新模式、重视融合、培育人才”,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教育为导向,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我校“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全人教育视角下个性化(专长+兴趣导向)、层次化(基础+提高+创新)、多元化(实训+实践+竞技+学术科研)、立体化(4C+2K)语言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师 + 英语专业教师 + 其他学科专业教师+辅导员”实践实训教学团队,创建了基于实践实训及第二课堂的专业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4C=(Critical+Creative+Cooperative+competence of language+Cross-cultural)
2K=LK(language knowledge)+EK(encyclopedic knowledge)
在此模式下,團队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百科知识”等 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团队以“大学英语教师 + 英语专业教师 + 其他学科专业教师+辅导员”共同构建的“精英型”实践教学团队为核心力量,以“4C+2K”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为途径,开展了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一系列语言实践实训活动,收获可喜的实践成果:
团队成员开展课堂外演讲、辩论、口译、笔译、写作等实训课程400多课时,开设公共选修课一门,受训学生达300多人次。
三、应用情况
(1)构建教学体系,校内逐步实施
团队成员作为核心力量,以团队为推动力,形成培养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育人理念,构建了英语实践立体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校内逐步实施。
(2)“教”“学”互动,师生共同成长
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完成相关研究课题1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篇;主参编教材、专著、译著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先进个人2人;其他成员近三年发表论文50多篇;主参编教材、专著、译著14部,在各类教师教学讲课比赛及微课比赛中获奖5项;指导学生成果丰硕,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获优秀论文(含省级优秀学位论文)4篇,获批项目15项,学科竞赛国家级奖16人次,省区级获奖63人次,校内各奖项400多人次。
(3)扩大影响,积极推广
团队多次利用学生参赛及校际交流机会推广本成果,在教学交流及学术会议上进行成果介绍及经验交流;团队核心成员多次在校内外研讨会探讨此成果,扩大了影响。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发展失衡、思辨能力欠缺、创新意识淡薄、文化素养匮乏等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高校应优化整合英语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各资源要素,强化与第一课堂之间的联系,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使教学体系多模块化、梯级状发展。多维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教学效果更有保证的教学体系。
一、多维培养模式构建
语言综合技能及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创新团队对我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延续和纵深研究。团队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全人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和系统论的指导下,提升了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整合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了教学硬件,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教师与学生互学互涨。成员形成了培养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应用能力和百科知识等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育人理念,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大幅提升。
多维(即个性化、层次化、多元化、立体化)语言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此次创新实践推进了我校英语教学及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融合认知技能与情感和心智教育,创建了科学、系统、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实践实训项目,综合培养大学生思辨、创新、合作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了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创新点
(1)教育理念新
本成果实现了实践与专业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创新教学观和学习观,树立以“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应用能力”、“百科知识”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全新教育理念。
(2)教学体系新
本成果以系统论为指导,组建“大学英语教师+英语专业教师+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精英型”实践教学团队;构建个性化(专长+兴趣导向)、层次化(基础+提高+创新)、多元化(实践+竞技+学术科研)、立体化(4C+2K)的语言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本教学体系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了实践教师团队的精英化和实践体系的立体化。实现了语言综合技能全面实践,规避普通教学中单技能或几个技能的训练。
(3)培养模式新
团队按照“强化理念、构建体系、创新模式、重视融合、培育人才”,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教育为导向,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我校“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全人教育视角下个性化(专长+兴趣导向)、层次化(基础+提高+创新)、多元化(实训+实践+竞技+学术科研)、立体化(4C+2K)语言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师 + 英语专业教师 + 其他学科专业教师+辅导员”实践实训教学团队,创建了基于实践实训及第二课堂的专业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4C=(Critical+Creative+Cooperative+competence of language+Cross-cultural)
2K=LK(language knowledge)+EK(encyclopedic knowledge)
在此模式下,團队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语言、百科知识”等 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团队以“大学英语教师 + 英语专业教师 + 其他学科专业教师+辅导员”共同构建的“精英型”实践教学团队为核心力量,以“4C+2K”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为途径,开展了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一系列语言实践实训活动,收获可喜的实践成果:
团队成员开展课堂外演讲、辩论、口译、笔译、写作等实训课程400多课时,开设公共选修课一门,受训学生达300多人次。
三、应用情况
(1)构建教学体系,校内逐步实施
团队成员作为核心力量,以团队为推动力,形成培养思辨、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育人理念,构建了英语实践立体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校内逐步实施。
(2)“教”“学”互动,师生共同成长
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完成相关研究课题1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篇;主参编教材、专著、译著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先进个人2人;其他成员近三年发表论文50多篇;主参编教材、专著、译著14部,在各类教师教学讲课比赛及微课比赛中获奖5项;指导学生成果丰硕,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获优秀论文(含省级优秀学位论文)4篇,获批项目15项,学科竞赛国家级奖16人次,省区级获奖63人次,校内各奖项400多人次。
(3)扩大影响,积极推广
团队多次利用学生参赛及校际交流机会推广本成果,在教学交流及学术会议上进行成果介绍及经验交流;团队核心成员多次在校内外研讨会探讨此成果,扩大了影响。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发展失衡、思辨能力欠缺、创新意识淡薄、文化素养匮乏等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高校应优化整合英语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各资源要素,强化与第一课堂之间的联系,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使教学体系多模块化、梯级状发展。多维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教学效果更有保证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