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模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细菌问题入手,逐步改变条件,建构“J”型曲线、“S”型曲线,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和理性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区分两种模型成立条件,结合酵母菌数量变化的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感悟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关键词:数学模型;种群数量;理性思维;科学探究
1 教学背景分析
1.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并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引导学生以数学关系描述生命现象,运用逻辑推理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是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
1.2教材分析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2节内容,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共计2课时。为方便学生理解,第1课时的重点内容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引导学生建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并将酵母菌实验作为预实验引入课堂;第2课时再详细讲解各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1.3学情分析
本课时主要以构建数学模型为主,需要学生有相应的数学基础。本节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具有一定的数学归纳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本章第1节,学生已有种群密度的概念,掌握了种群的特征,根据提示,他们可以将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系描述生命现象,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说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明确数学模型构建的步骤。
2.2 能力目标 学会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意识到环境因素(尤其是人类活动)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 课前准备
生物兴趣小组进行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详细过程见4.3.2)。
4 教学过程
4.1 案例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用图片和文字讲述“水葫芦”(即凤眼莲)和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差异。指出:在夏季的长江流域水葫芦泛滥成灾,环卫工人每日打捞515吨也难以控制其数量;大熊猫濒临灭绝,为增加数量,需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繁殖。两者数量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以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为切入点,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从简单问题中提炼生物学问题。
4.2 数学模型概念,探究细菌数量的变化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模型的概念,以及在种群数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细菌为例,学习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假设:若某细菌每20min 繁殖一代,一分为二,20min,40min,60min……后,会产生多少个细菌?填写教材第66页表格内容。提出以下问题:①你能否快速准确地说出10000h后细菌的数量?②若N表示繁殖后的细菌数量,n表示分裂次数,请写出1个细菌n次分裂后的数量计算公式。③除了公式,能不能换一种数学形式,可以直接看出细菌数量变化的趋势?④假如细菌的起始数不是1而是N0,n次分裂后细菌数量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⑤细菌可以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3分钟的讨论,再请学生逐一回答上述问题。根据问题①和问题②,得出1个细菌n次分裂后的数量计算公式N=2n;由问题③总结数学模型的两种表现形式——公式N=N02n和曲线图,并由此比较两种方式的优缺点;问题④将具体问题普遍化;问题⑤强调公式成立的条件——“环境和資源无限多”的理想条件。
教师出示资料:科学家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细菌,定期分装,并向其中加入营养物质,使细菌始终生活在营养和空间资源无限多的环境中。经过反复实验,统计数据,绘制出曲线图,和学生的曲线图对比,进行验证,由此提出“J”型曲线。结合细菌数量变化的探究历程,总结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设计意图:用问题启发式进行教学,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推测出一个细菌的增长公式,N0个细菌增长公式,归纳公式成立的条件;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总结数学模型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
4.3 数学模型的运用
4.3.1 模型一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教师提问:科学家在人工实验的条件下,为细菌提供了一个理想条件,使它呈“J”型增长。那同学们猜一下,自然界中会存在这种资源空间无限多的的理想条件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检查预习效果。
教师结合教材,出示环颈稚和澳大利亚野兔在一定时间内数量增长的图文资料,两者均呈“J”型增长。由学生归纳野兔疯狂增长原因: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生存空间大,教师指出这就是理想条件的具体含义。质疑:野兔和环颈稚“J”型增长的方程式也能用细菌N=N02n来表示吗?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交流讨论,学生根据细菌个案,建构模型一。
提示学生易错点:①对类似环颈稚、野兔数量的检验修正可通过对实际数量进行统计后绘制;②“J”型增长的公式表达N=N0入t和曲线图均要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形成,可以通过实验室条件设置,也可以把种群迁入新环境的最初一段时间看成理想条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细菌个案分析一般种群,能运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学会从资料中归纳提取关键词,总结规律;学会数学模型的应用,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学会合作。
关键词:数学模型;种群数量;理性思维;科学探究
1 教学背景分析
1.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并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引导学生以数学关系描述生命现象,运用逻辑推理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是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
1.2教材分析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2节内容,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共计2课时。为方便学生理解,第1课时的重点内容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引导学生建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并将酵母菌实验作为预实验引入课堂;第2课时再详细讲解各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1.3学情分析
本课时主要以构建数学模型为主,需要学生有相应的数学基础。本节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具有一定的数学归纳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本章第1节,学生已有种群密度的概念,掌握了种群的特征,根据提示,他们可以将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系描述生命现象,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说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明确数学模型构建的步骤。
2.2 能力目标 学会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意识到环境因素(尤其是人类活动)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 课前准备
生物兴趣小组进行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详细过程见4.3.2)。
4 教学过程
4.1 案例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用图片和文字讲述“水葫芦”(即凤眼莲)和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差异。指出:在夏季的长江流域水葫芦泛滥成灾,环卫工人每日打捞515吨也难以控制其数量;大熊猫濒临灭绝,为增加数量,需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繁殖。两者数量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以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为切入点,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从简单问题中提炼生物学问题。
4.2 数学模型概念,探究细菌数量的变化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模型的概念,以及在种群数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细菌为例,学习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假设:若某细菌每20min 繁殖一代,一分为二,20min,40min,60min……后,会产生多少个细菌?填写教材第66页表格内容。提出以下问题:①你能否快速准确地说出10000h后细菌的数量?②若N表示繁殖后的细菌数量,n表示分裂次数,请写出1个细菌n次分裂后的数量计算公式。③除了公式,能不能换一种数学形式,可以直接看出细菌数量变化的趋势?④假如细菌的起始数不是1而是N0,n次分裂后细菌数量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⑤细菌可以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3分钟的讨论,再请学生逐一回答上述问题。根据问题①和问题②,得出1个细菌n次分裂后的数量计算公式N=2n;由问题③总结数学模型的两种表现形式——公式N=N02n和曲线图,并由此比较两种方式的优缺点;问题④将具体问题普遍化;问题⑤强调公式成立的条件——“环境和資源无限多”的理想条件。
教师出示资料:科学家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细菌,定期分装,并向其中加入营养物质,使细菌始终生活在营养和空间资源无限多的环境中。经过反复实验,统计数据,绘制出曲线图,和学生的曲线图对比,进行验证,由此提出“J”型曲线。结合细菌数量变化的探究历程,总结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设计意图:用问题启发式进行教学,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推测出一个细菌的增长公式,N0个细菌增长公式,归纳公式成立的条件;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总结数学模型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
4.3 数学模型的运用
4.3.1 模型一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教师提问:科学家在人工实验的条件下,为细菌提供了一个理想条件,使它呈“J”型增长。那同学们猜一下,自然界中会存在这种资源空间无限多的的理想条件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检查预习效果。
教师结合教材,出示环颈稚和澳大利亚野兔在一定时间内数量增长的图文资料,两者均呈“J”型增长。由学生归纳野兔疯狂增长原因: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生存空间大,教师指出这就是理想条件的具体含义。质疑:野兔和环颈稚“J”型增长的方程式也能用细菌N=N02n来表示吗?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交流讨论,学生根据细菌个案,建构模型一。
提示学生易错点:①对类似环颈稚、野兔数量的检验修正可通过对实际数量进行统计后绘制;②“J”型增长的公式表达N=N0入t和曲线图均要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形成,可以通过实验室条件设置,也可以把种群迁入新环境的最初一段时间看成理想条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细菌个案分析一般种群,能运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学会从资料中归纳提取关键词,总结规律;学会数学模型的应用,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