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破历史学科孤立局面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使历史教学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进,所以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要将历史学科与其它各学科有机结合,打破历史学科孤立的局面。
  关键词:问题意识;新课改;素质教育;历史学科
  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对考试,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没有认识到如何能将方法和知识进行链接的方式。
  中学生缺乏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与当前社会、学校等对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中,教师选定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提问题。另外,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多媒体技术等与历史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故而也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问题平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功能和作用也各有不同。在当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进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构建问题平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一切创造始于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
  2.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灌输、思维方式培养之外,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3.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
  二、让学生多方面接触生活、了解生活、体会生活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让学生多方面地接触生活、了解生活、体会生活,而不是将历史变成一门孤立的学科。
  1.通过时事对历史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些时事热点对历史知识进行强化总结,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比如:在讲授“三民主义”时,许多学生可能对“三民主义”的意义都不太理解。那么教师可通过当前我国严重的物价上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对党“提高民生”的思想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2.多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历史教学
  不管是新课程标准理念还是新史学理论,都要求教师的历史教学要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因此教师一定要将历史知识生活化。比如:在讲授“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生活状况,再与自己的生活状况对比。这样学生不仅能对我国人民过去的生活方式有充分了解,还可以让他们明白当前幸福生活的可贵,激发他们珍惜现在、好好学习,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的雄心壮志。
  3.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由于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日益紧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将之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语文知识讲解历史知识。如在谈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可通过《范进中举》或《神童诗》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说明古代人们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教师在讲授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时,如果适当地运用一些英语知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英国的崛起时,会提到英国的议会制度建立以及《权利法案》的提出,这些内容学生不但学习兴趣不高,而且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用“Power”和“Right”两个单词来说明“权力”和“权利”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权利法案》的意义。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历史教学还与地理、数学、政治等各个学科都有密切联系。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去探索,史学新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会更加广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多利用时事、联系生活实际、将历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将史学新理论运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出能自我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做好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似乎渐行渐远,传统的理念正面临极大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让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课堂;教师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做好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学教师与学生
期刊
情商(EQ)是一个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能力的指标。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见情商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那情商到底指什么?情商,通俗地解释也就是情感感受值,国外也把情感教育叫作智力品质培养。上个
期刊
摘 要:当前,技工院校普遍存在偏重技能而忽视人文素养的理解误区,这已经成为技工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提出了解决人文素养缺失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人文素养;现状;途径  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发展迅速,技工院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满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以理解为基础,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而绝非是教师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设计出的一个个预设。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接地气”,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
期刊
摘 要: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化教学可充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有助于转变教师角色,是新课程改革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化教学在新课标课程整合中的有效性及价值性,有利于找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整合;电化教学;有效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地新课改实施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了整合,显著提高了新课程教学水
期刊
摘 要:为了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蒲江金钥匙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努力构建以艺体课程为主的“田园梦想”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学校把培养学生追逐梦想、感受幸福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期待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就金钥匙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艺体特色课程;田园梦想;幸福  “健
期刊
摘 要:就业问题是所有中职学校共同的关注焦点,关系到学校整体的发展与学生个人的前途。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是把学生导入社会的第一步。本文以绵阳农校为例,通过对中职学校师生就业心理和就业竞争能力的调研,探讨如何以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就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
期刊
一、心理学中的阿伦森效应  苗苗是个学习认真的女孩,她在小学一年级时每次考试都是双百,老师和家长都很喜欢她。妈妈尤其为女儿感到骄傲,不但经常表扬她,还为苗苗买了许许多多的“奖品”,有她喜欢吃的棒棒糖,也有她喜欢穿的花裙子等。上了二年级,她的“双百”打了折扣,有时考了98、99分,妈妈就不高兴,给苗苗的奖励就越来越少,但是苗苗还是很努力地学习。但是,自从三年级起,苗苗的成绩每况愈下,从来没有考过“双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认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把握,把开发智力、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合引入到教与学的全过程。  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得以成功,这说明牛顿的伟大成就是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好物理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其不断优化和创新,尽可能提高教学水平,促使小学生在准确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点,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运用非常必要,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进而探究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文教学;现状;改善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