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十七岁女孩掌管国家

来源 :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绰这个名字估计知道的人很少,但如果说到《杨家将》里的萧太后,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当辽帝听到大侠萧峰的姓氏时,立即就明白他的出身是“后族族人”。这是什么缘故?
  辽国是从氏族奴隶制社会转变过来的,有一种氏族外通婚的习俗。与创立辽国的耶律氏世代通婚的是唯乙室和拔里氏二部族。辽太祖因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唯乙室、拔里氏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后族一律改称萧氏。
  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萧氏的女子都嫁给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给萧氏。所以辽国太后都是清一色的萧太后。其中最有成就的萧太后就叫萧绰。她是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经常看见的人物。
  萧绰嫁给辽景宗耶律贤年仅十七岁。皇帝身体非常虚弱,连马鞍子都骑不住,更别提处理军国大政。因此,小皇后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干,协助治理国家。当时的辽国国势衰微,萧绰非常想要励精图治,将国家扶上中兴之路。在景宗的默许下,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都由她独立裁决。
  辽景宗病卒,萧绰成了年轻的太后,饱读书史的她非常了解改朝换代的惊险过程。这位新寡的太后在大臣面前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皇帝对大臣流泪很有作用,而假如是一位女皇,那她的眼泪就更有作用。看见一向成稳老练的萧绰居然也有孤立无援的小女人模样,几位重臣一个个英雄气壮,都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辽国本称“契丹”国,是一个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国家,在陈旧的法律条文中,契丹人与汉人等其他民族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例如:契丹人致汉人等死,只须赔偿财物牛马;如果汉人致契丹人死的话,不但本人抵命,亲属还要被没为奴婢。族群之间的对立在这样的法律下积累日久,民族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
  萧绰对这些不利国家发展的法律都进行了更改。规定只要是辽国子民,无论是契丹族还是汉族,都一律平等对待。除了民族对立,辽国的旧律也使阶层之间日益对立,特权阶级违犯法律、损害百姓利益往往能逃过追查——事实上,这一点北宋王朝也无法避免——但萧绰却严格地执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保护百姓的利益。为了检讨从前执法的缺陷,她制定了“上诉”制度,允许自觉冤屈或量刑过重的百姓直接到御史台告状;她派专人巡查各地,清理陈年旧案,洗雪冤屈,如有需要她甚至还亲自决狱。除了“宜宽法律”,萧绰对一些证据确凿的罪犯也给予了相对人性化的处理方法。例如:在旧律中,死刑执行后,犯人的尸体要示众三日。萧绰则下令执行后的次日一早就可以由死囚家属收尸。再有,即使是主人,也不可以擅杀奴婢,即使奴婢确实犯下过失,也必须交由公堂,由他人审决。
  萧绰在修订法律时,最令人称道的决定莫过于废除“连坐”之条。“连坐”是非常残酷的法律,这条法律不仅辽国有,汉唐宋明以至举世皆有。经常是一人犯谋逆之事,兄弟不知情者都难逃一死。萧绰认为“连坐”之法过于残忍,害及无辜,便免除这条恶法并载入律书。
  萧绰的所作所为使辽国上下都心服口服。除了内政,萧绰也善于治军。她对将士奖罚分明,辽军一扫从前的颓败之势,士气大振。
  辽宋两国之间,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那就是后晋年间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这片土地不但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范围辽阔,且是交通枢纽、战略要地,辽国决不愿退出,而宋朝也不甘心放弃。宋太宗见辽国女人当家,就下定了用兵的决心。宋军起初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随着战事深入,局势开始改变。
  事实上,萧绰早已开始致力于对辽国军事实力的培养。她不但将辽国最出色的将领派往与宋相邻的边境镇守,更授意他们一切皆以对宋抵抗用兵为宗旨做各项准备。因此,他们早已成竹在胸。
  这年,萧绰亲披戎装上阵,一面率兵在正面与宋军对阵,一面派人包抄宋军后路,阻断水源粮道,形成夹攻之势使得宋军死伤惨。太后亲征大胜的消息,极大鼓舞了辽军的士气。宋太宗见情况不妙忙下令全线撤退。撤退的消息更影响了宋军的士气,使他们一路连吃败仗。
  宋军终于退至代县一带。名将杨业审时度势,认为辽军势头正劲,不能硬拼,再者皇帝已下令撤退,也应该暂避其锋芒。但领军的潘美和监军王侁却欲争功,斥责他为胆小怕死。身经百战的杨业不堪受辱,负气进攻。结果中了萧绰所设的圈套,陷入了辽军的埋伏之中。当杨业按事先的约定,退至陈家谷口之时,更大的打击在等着他:潘美、王侁原本是带了主力来接应的,真正胆小怕死的他们已经逃之夭夭了。
  悲愤填膺的杨业突围不成,便命部下各寻生路。然而部属无一人愿做逃兵,都誓死相随,最终包括杨业儿子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杨业本人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殉国。
  辽国从此压在宋朝头上。萧绰开始主动地向宋朝挑战,甚至多次亲自披挂上阵、跃马疆场。在所有的战事中,她几乎都能取得胜利,成为威名远扬的一员女将。
  公元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在中国的历史上正式形成了辽宋南北对峙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幽云十六州属于辽国。这使得萧绰的功业更为辽人所景仰。
  萧绰在《杨家将》这样的民间传说中是个狠辣的反面角色,实际上她是个政治才干和军事天分非常高的奇女子,让人难以忘却。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蚊子的纪念  小 虾    我暑假在乡下居住的那片地方蚊风极盛,今日便来介绍一下当时蚊子的盛况。  蚊子很聪明,我为了防蚊可谓煞费苦心,可过了个把月,不得不承认,我拿它没法子。蚊香是完全不顶用,那蚊子深得“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战略精髓,你一燃香,它便遁无踪影,结果自己被熏了半天不能安枕:待得你把蚊香撤下来,它便呼朋唤友,一窝蜂地狂轰滥炸,满屋子磕头碰脑的全是其兄弟。若是有人来舍下借宿,是我最高兴
期刊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选手容国团获得了男子单打决赛权,他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  俗话说,冤家路窄。当时在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容国团最发憷的就是这位西多。以往两人曾数次交手,容国团一次也没赢过。就在前些天的团体赛上,容国团又以0:2败给了他。所以,还没等上阵,容国团就先怯了三分。  以这种心理登场,肯定凶多吉少。面对这种情况,乒乓球队的领导果断地决定:容国团进行决赛时,
期刊
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都是军人,我们兄弟三个在部队出生、在部队长大,从小也立志要做个军人。然而,我的两个哥哥都如愿参军了,唯有我,却永远失去了穿军装的资格——因为我怕水,哪怕一条小小的溪流,也会让我头晕目眩。但我并不是天生就怕水的,小时候,我也常常和哥哥们一起,被爸爸带到驻地附近的小河里去游泳。  那个改变我命运的事件,和一个叫大兵的男孩有关,发生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夏天。  在学校,大兵是我的
期刊
断线的风筝虽然得到了自由和快乐,但那不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终究,它会落下去,折翼或者破碎。    我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穿学校统一发放的蓝白相间的校服,正正方方地戴着学校统一发放的胸标。每天早晨早早起床随便梳梳那乖顺的头发,然后就照妈妈的嘱咐带上两个苹果到学校学习。  很多时候我都是个不多话的孩子,静静地过着这种被安排好了的生活,偶尔对自己最熟悉的人发发脾气,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静静地过下去,却不料
期刊
阿明是班长,他实在是个好人,对于同学的要求总是义不容辞地一口答应。“打开水啊,来,我帮忙。”“作业没写完是吗?没问题,我来替你做。”“要寄信吗?来来来,放着,我等一下一起寄去。”  甚至,他还向老师毛遂自荐:“老师,我要做……我还要做……我还要……”有志于当校干部的他一心想着多做点儿事,一定可以让他在学校更快崭露头角。一开始,体力过人的他尚可应付,但两个月后,他开始吃不消了!开始感到有些顺不过气来
期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一种动物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这种动物就是“龙”。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十二生肖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它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远非外国人能够揣摩得了。  活生生的龙谁也没有见过。没见过的原因绝不是因为龙是珍稀动物,而是因为在这世上其实从没有生存过如今我们所见形象的龙。“中国龙”,其实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说到“中国龙”的历史与形象来历,那真是太久远了。现在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一条龙,
期刊
1    进门是客厅,窗下沿墙大大一只鱼缸,阳光斜铺在水面上,鱼群里一条龙吐珠分外醒目,它懒洋洋在波光中游走,神情仿佛带几分惫懒狡慧。  我仔细打量那条龙吐珠。  Ben穿过客厅,推开一扇门:“这是你的房间。”  干净整洁的套间小屋,几件简单大方的木头家私,统统漆白漆,这是我来到澳洲留学所看到的最漂亮的租屋了,我催Ben签合同,这时却看到露台上有一个女孩子背对着我站着,海风轻轻拂,她的长发在肩头牵
期刊
一    当李凡和我说,我们所在的这幢宿舍楼闹鬼时,我觉得他很无聊。但自从住进这幢楼以来,李凡渐渐变得有点古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们现在住的这幢楼,原是办公楼改的,而厕所在走廊的尽头。李凡说:有一天夜里,他去厕所时,经过213寝室门口,看见里面有很多穿白大褂的医生,在手术台上,解剖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里根本没有213寝室!”我纠正他。  “错了,厕所就是213!”如果按照门牌号来算的话
期刊
星座传说之处女座     人间管理谷物的农业之神、希腊的大地之母狄蜜特,有一个美丽的独生女泊瑟芬,她是春天的灿烂女神,只要她轻轻踏过的地方,都会开满娇艳欲滴的花朵。有一天她和同伴正在山谷中的一片草地上摘花,突然间,她看到一朵银色的水仙,甜美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泊瑟芬觉得它美得光彩照人,于是她远离同伴偷偷地走近。伸手正要碰到花儿,突然,地底裂开了一个洞,一辆马车由两匹黑马拉着,冲出地面,原来是阴间之
期刊
莫晓米站在古城的大石桥上,是夏天,她穿白色的裙子,头发短短的,很漂亮。半个小时后,她等的人出现了。粉丝。在网上,他是叫这个名字的。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是他开的小店,店名叫“走进丽江我的家”,在这里,有很多好看的蜡染布,有晓米喜欢的手工包。  这几天他们碰巧在网上遇见,聊得很投机,看到粉丝的网店,晓米挑了个可爱的布包。他们约定在大石桥见面,交换书包和钱。  “怎么这么便宜啊!”莫晓米问。粉
期刊